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046】仙法兵卒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046】仙法兵卒

作者:薛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5:02 来源:蚂蚁文学

“公路,住口!”

袁绍越众而出,甫一开口即喝止袁术。袁术撇撇嘴,就待反击,袁绍却已略过他,直接面向[燕云]等六大[真传]道:“贵门子弟数十位,以‘讨伐’袁某人之名,汹动至此。”

“说什么生民、道义,论什么民匪之别,以某看来,不过是要寻个大义名头,欲加罪责于我袁绍、于我[仙盟]、于我[异能署]。”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白虎山]居君王之土,立城池、设武比、聚商贾,又藉赈灾之机,笼络人心;借寻仇之名,妄动刀兵。”

“以某观之,尔等所谓‘护佑众生’,不过是以‘恤民’之名,柄国之政。岂不闻……”

袁绍的声音不算大,不过离得近的[仙门]诸子倒也听得清。关羽等人大怒,正要与其争一争,[燕云]却摇摇头。

“救民于灾厄,你只看到个‘柄国政’;解民于倒悬,你只想到个‘寻私仇’。文人论书,屠夫道猪。道不同,话不通。你且闭嘴吧。”[燕云]打断了袁绍的长篇大论,并不想与其做口舌之争。

被斥以“闭嘴”的袁绍,也不恼,只问道:“既然多说无益,你[仙门]又待如何?就此踏平我军营寨吗?”

“踏平营寨倒不用。”[燕云]的声音清清朗朗,传遍四野,“只需你袁本初今日负荆请降、明日率[异能署]上下安抚山民以赎罪,即可。”

袁绍听得此话,心中恚怒陡生:“好一个‘负荆请降’!好一个‘安民赎罪’!好一个‘即可’!燕行之,你当真觉得今日[仙门]区区数十人,就吃定我两千将士了吗?”

“吃不定吗?”[燕云]淡淡地道。

袁绍怒极反笑:“好!我[异能署]两千将士在此,请君攻来!”

袁绍虽怒,却未失了理智,“请君攻来”更不是失口乱言。

他与[白虎山]硬刚,是因“误剿黑山寨、围杀张飞燕”而起。仇隙既生,以袁绍的骄傲秉性,断没有低头认错的可能,于是也就没了退路。

因此他与[异能署]上下,在太行山疯狂猎杀[异兽]、攫取灵药以提升实力,在烈火、激流、刺骨山风中捶打磨练己身。为的就是在[仙门]面前,有一拼之力。

再之后,天假其便,正赶上那[燕大王]离山出海,天子又支援来百张[蹶张弩],且逢他那[独角马]于三日三夜的雷雨中大获裨益,袁绍的心里才有了些底气。

[白虎山]有[仙术]、有[仙兽]、有神兵,他袁绍有[异能署]、有[独角马]、有[蹶张弩]。

一战即胜[仙门],这结果袁绍不敢想。不过若是要争个旗鼓相当的平手局,他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早在[仙盟]建立之初,袁绍就已将[仙门]视作心腹大敌。自他任职[异郎将]的第一天起,他就遣门下心腹扮作流民商贾,去往白虎山城。

[仙门]将[演武台]、[仙人棋局]置于大庭广众之中,任人观瞻。他派去的心腹,就每日伫立于台前、亭外,观望、揣摩各类“仙家手段”。

估算每一种[仙兽]身重、体长及破坏能力,测算每一招[仙术]的施法间隔、有效距离等详实数值,推算每一类[兵种]的作战能力、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方式。

所有数据,尽被归纳整理在密信中,隔两三日即往太行山投递一次。

此类谍人,袁绍前后派遣过三次、共计十一位。十一人中,有九人投书两三次就再没了回响。另外两个,好歹坚持投书了八九次。

不过看他俩在信中的措辞,对那“小大王”的敬畏、对[仙家子弟]的向往,却是一日胜过一日。袁绍对其二人的期望,日渐消减。

好在袁绍已大致收集齐所需资料,些许人员的忠诚、去留,已无足轻重。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袁绍敢言“请君攻来”,其信心大半源自于那一份份厚实的信札。

营寨之前的陷坑阵,方圆之广,已经超出了[仙术]所能覆盖的范围。[仙门]若要攻寨,只能硬趟陷坑,或者遣飞兽强攻,又或者用飞兽空运人员以突袭军阵。

飞兽有箭矢、强弩应对,“强攻”、“突袭”都不足为患。

而寨前数十陷坑,是比照[暴龙仙兽]的身长挖成。里面安放的巨型尖刺蒺藜,锋锐无比,足以穿透每一头[仙兽]的坚韧厚皮。

而且就算那些[巨蜥]、[暴龙]能够挣脱蒺藜、跃出陷坑,百张[蹶张弩]配合寨墙之上的几十具[连弩车],亦可叫这些大家伙们不死也得重伤。

若是[白虎山]众人突破陷阵、攻至寨前,无飞石车可用,能依仗的就只剩下[仙术]了。而依据谍人所传资料,[仙术]也非人力不可敌。风火土龙等各系仙法,袁绍皆备以相应手段。

此前他最忧心的,是[燕云]所执“雷系仙法”与“史侯”刘辨的[龙炮]。然在[独角马]有所突破后,所谓雷法,也不足为惧。而“史侯”刘辨因身份特殊,留守白虎山。

忧患尽消、信心满满的袁大盟主,好整以暇地望着[白虎山]众人。

[燕云]摇摇头,不欲多说,挥手对一侧的戏志才道:“长枪突击。”

[仙术·长枪突击],派出一排长枪兵为敢死队,自大军中杀出重围。用在此处,是为探索、勘明前方路况。

戏志才点头应诺,催使法力,唤来光影流转。不十息,三十六位兵卒,出现在前方数丈远处。皆身披鱼鳞甲、手持红缨枪,横列成排、整齐划一。

[内门弟子]杜仲、陈臻等人,望着那与真人几无二致的“仙术兵卒”,心中羡慕无比。

他们几个都是[仙门]中的“老人”了。最早与[真传弟子]夏侯惇、[朱虚县祭司]高鲁等,同期参与了“第一届白虎山大比”并脱颖而出,跻身于当时的九位[内门]之列。

然时至今日,杜仲、陈臻这些没有[先天灵根](非历史武将)的弟子,凭借[小仙宝]修行已是一年有余。只“天赋异禀”的李进一人,修行至巅峰,得小大王赐[仙宝]“重塑仙根”,习[仙法]、掌[神兵],一跃成为[白虎山]战力最强者之一。

剩下的百余位,还在修行路上继续打磨。他们每日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望着[演武秘境]中仙术荡起的点点荧光,想象自己拥有[仙法]后的画面。

[风龙]、[土龙]、[水龙]、[火龙]、[腾龙]等“龙脉仙法”,最受欢迎。[燕云]灭世一般的“雷系仙法”,最受推崇。方悦、穆顺、武安国等[暴龙三兄弟]所拥有的[地泉]、[滚石]、[赤焰],也欣然认可。

唯独戏志才施展的[长枪突击]这种“召唤系仙法”,罕有人修习。[演武台]上都难得一见。

杜仲等人颇有兴致地观摩这一“稀缺”[仙法],然而未及片刻,杜仲就大吃一惊,失口叫道:“高丹?!”

三十六名“兵卒”,被“仙法”唤出后,都是昂首挺胸、静止不动,唯有一“人”例外。

那“人”静立数息之后,忽然如大梦初醒一般,左顾右盼、前后瞻望。就在杜仲喊出“高丹”、话音未落时,那“人”循声看过来。接着脸色又惊又喜,大步一迈就要跑向这边。

未有察觉的戏志才,却在此时猛一挥手。那“人”的面色一瞬间冷漠下来,收回步子、回归队列,挺起长枪,直冲向渚水营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