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绝世高手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三十八章 绝世高手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曲过罢,杨玉环朝着李隆基的方向行了一个谢场礼,便重新隐入扇中,在宫女的簇拥下离开了舞台。

跳了一曲,出了一身的汗,衣服上有些地方已经被浸湿了,毕竟跳舞不能穿的太厚,不然施展不开动作变形,她体重又高,自然容易出汗,不像其她五名舞者,基本都是九十一百斤,就她一个一百三。

她湿身的模样自然是不能被人看到的,会让人浮想联翩。

她得回去洗个澡。

李隆基仍然回味其中,闭目回想着方才的整首新曲,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他已经记住了。

群臣没有出声喝彩,因为贵妃跳舞,喝彩不合适,你可以称赞贵妃的其它方面,但是不能称赞她跳舞跳的好,那是圣人才能说的话。

“太真啊太真,今夜实在是让朕刮目相看,她比平日里舞的更好,”李隆基抚掌感叹,与一旁的妹妹玉真公主说道:

“不能依你,这三章清平调得算上,否则太真不乐意。”

玉真公主顿时皱眉:“王维不擅此道,他的诗里很少会出现女子,你就不怕他乱作一番?”

是的没错,王维的诗里确实很少描写女性,但也不是没有。

比如那首当下在长安非常脍炙人口的《洛阳女儿行》。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家在洛阳的贵族少妇的日常生活,写尽了娇贵之态,本来没什么问题,结果王维偏偏在最后一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这最后一句,完成了整首诗的终极反讽,一贵一贱的超级反差,被称为“虽语不涉讽,但讽意存焉。”

至于另外一首《西施咏》也是一首讽诗。

所以玉真公主知道,王维写女人,一个不好就会加点讽刺进去,这是王维的一贯尿性,今夜是上元宫宴,王维如果一下收不住,那真是要了命了。

李白就很少有讽诗,是因为出身不好,得罪了人要挨打,王维不怕啊,来来来,你打老子试试?

“他又不是蠢货,敢在今天乱来?”李隆基沉声道。

玉真公主内心一叹,不再劝了,虽然李白是她举荐的,但是她希望王维赢,感情嘛,也是讲究个先来后到的。

“召王维,”李隆基淡淡吩咐一声。

随着一名内侍前往王维所在的方向,大家的心思已经从刚才的乐舞中脱出,心知今晚的重头戏来了。

王维的职位,是殿中侍御史兼太乐丞,这个级别对于李白来说,已经是高不可攀了,但是李白其实还看不上。

今年已经四十一岁的李白,就算中了进士,还能咋地?当个候补老老实实排队吧。

就算是榜首头名,职位多半也是什么县丞县尉,想要往上走也是不可能的。

崔圆的年纪还没他大,中了武举,还是博陵崔,都只是一个看大门的,要不是李琩,他现在还是一个看大门的。

何况崔圆的政治嗅觉,压根就不是李白能比的。

“看你的了,精神点,不要怵,你能行的,”裴迪为好友不停的打气道。

他是李琩的幕僚,也是王维的至交,王维好多诗里都描述了与裴迪之间的友情,所以人家裴迪肯定是向着王维的,也对王维有信心。

“臣王维,拜见圣人,”王维在主看台下,朝着李隆基躬身行礼。

李隆基微微一笑:“爱卿起身,李白的新词,你觉得如何?”

王维道:

“答圣人,第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当中两个‘想’字,正应填词‘若非’,为两个平调,‘会向’是一个滑调,更添整首美感,第一章咏贵妃,重在二“想”,次句自不能以人接出,因为没有哪个女子还能衬的起贵妃,于是李太白便映花说,堪称绝妙,其后咏花,脱胎烘染贵妃之如花芳艳,实乃造化之工,臣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李隆基微笑点头,朝周围道:

“这便是朕的太乐丞,惟有七绝之豪,才能品味李白诗中真意。”

说罢,李隆基看向王维,半开玩笑道:

“你为朕所钟爱,又领太乐署,今日能不能挫了李白锐气,就看你了。”

王维点了点头:“臣愿以旧乐作新词,以接太白三章。”

“好,”李隆基拂了拂袖子,王维缓缓退下。

眼下很多人都为王维捏了一把汗,本来说好的斗诗,现在好了,斗词了。

毫无疑问,王维需要临场发挥,但是李白三章虽是新出,却已经深入人心,王维能不能干得过,其实当下大多数人并不看好。

连李琩也不看好,没办法,王维遇到的,是华夏史上诗赋一道的金字塔尖,值得庆幸的是,李白眼下还未攀顶。

真要是处在巅峰的李白,谁来了都是白送。

自古文章憎命达,诗人不幸诗家幸,李白现在还不惨,他是越惨越牛逼,跟杜甫一样,当然了,王维其实也是。

那么王维出场,阵仗就大了,单是负责抄录诗词的官员,就多达十二个。

因为王维一般应制作诗,句子都很长,而且极尽华丽之辞藻,文学水平不高的,都没办法记录,会卡字。

诗人作诗,你不能拘束他,而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换成别人,兴许会四处溜达寻找灵感,但是王维不用,这小子坐禅功夫相当牛逼,就这么枯站当场,闭上双目,展开了他内心的宇宙世界。

半晌后,王维左手微抬,打出一个手势,手持诗板的官员们顿时聚精会神,因为他们知道,王维要开始了。

“此民间俗乐曲牌,臣作七首,以一‘静’字,接太白之‘动’,以六言对七言。”

说着,王维深吸一口气,缓缓吟诵道: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从第一句开始,人们便已经被王维带入了一种悠然之田园风光的场景之内,仿佛置身于山野之中,正在躬耕细作。

田野、山涧、花树、孤烟、村庄、孩童、渡口、鸟鸣、牛羊、幼童、夕阳

尽是一片怡然自得的山水田园。

这便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双绝的王摩诘。

但是这首诗在今夜很难有人共情。

王维年轻时候,本来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又极富才学,起点又高,这辈子的成就,本该是可以达到中枢级的,他的弟弟王缙,历史上就做到了宰相。

但是人一旦有所偏好,势必影响其它方面,做官的人信什么,都不能信佛,那会让你心慈手软,清新雅淡、不与人争。

王维信佛之后,性格逐渐出现变化,加上妻子过世,逐渐使他心境淡泊、闲远自在,一意追寻意趣之妙,再也不想仕途之事。

但是今天在座的,大多数可都是官,他们的心境和王维正好是两个极端。

他们喜欢的王维的诗,向往诗中的田园风光,但绝对不会生出归隐之心。

所以王维的诗,给了在座的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境,那样的生活无疑很美好,但是我永远不会选择那么过。

包括李隆基。

他是非常了解王维的,也知道的王维的诗歌风格比之从前,有着极大的变化,正所谓诗为人之意,从这首诗当中不难看出,王维有隐居的念头啊。

怎么?在朕的治下做官,不顺意?

但这并不代表李隆基不高兴,正好相反,王维的这七章词,展现出的全都是美好的事物,确实是一篇完美的田园乐词,容易在民间普及成歌谣。

“很好,朕非常喜欢,不愧是朕的御用诗词大家,赐金鱼袋,”李隆基并不吝啬自己的称赞,而且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首诗。

李白只能是银鱼袋,但是人家王维肯定是金鱼袋,因为王维级别虽然还不到,但人家本来就有金鱼袋,还有金鱼符,这是早年间圣人额外赏赐的。

“百姓怡然自得,山水田园令人艳羡,这便是圣人治下的盛世景象,”李林甫借着李隆基的称赞,站出来道:

“臣以为,此番王维胜出。”

贺知章听到这句话,顿时不满,他不是认为王维作的不好,而是相比李白那首,确实是差了些,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无论是用词、音韵、想象、生动,都是王维输了一筹嘛。

“右相不擅诗词,你来评价优劣,不太合适吧?”贺知章明显是在维护李白。

人家有传世名诗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林甫呢,一首都没有。

专业的事情确实需要专业的人来评判。

李林甫呵呵一笑:

“老夫不擅作诗,并不代表不擅品评,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李白为比,以彼物比此物也,王维为兴,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今属改元之年,老夫觉得,王维咏的是太平之年的民间景象,要比李白高出一筹,当然了,若只论词不论意,那是李白赢。”

裴耀卿也在一旁跟着点头道:“诗重在一个意字,王维之作更有意境。”

见到台下众臣开始争论,李隆基笑了笑:

“既有争执,捎带再论,不以一时判输赢,朕还要给他们出题呢。”

说罢,李隆基朝身后小声吩咐一番。

押宝正式开始了。

这完全就是耍赖,李白王维都已经斗了一场了,而大多数人都觉得王维输了一筹,这个时候才开始押宝,押注王维的肯定不多。

到时候基哥如果判王维赢,会大赚特赚。

既是庄家,又是裁判,太不公平了。

“这可怎么押啊?”盖卿肯定是懵逼的,虽然他是第一次参与宫廷押宝,但人家本身也是一位赌道高手,心知当下非常难以判断。

因为心里有了偏倚,他也觉得李白胜了一筹,当一个人已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那么你选择押注另外一个人的可能性,肯定就小了。

但是盖擎觉得,王维又是具备反败为胜,绝境反转能力的,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这特么怎么押?

正如股市一片绿,你肯定不会进,股市一片红,你就要犹豫了,进还是不进呢?不进吧,错过机会,进吧,担心被套。

盖擎眼下的心境就像是一位股民。

他的十根金铤,这可是自己的,不是河西进奏院的,进奏院的钱他不会私用,都是用在了正途。

“蒙吧,我也不知道该押谁了,”李琩苦笑道,圣人玩阴的啊。

韦妮儿却在一旁疑惑道:

“李白的词谱了新乐,王维却没有,是不是代表圣人属意李白?”

盖擎顿时恍然大悟:“是这个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是个屁!”张盈盈直接粗口道:

“这是宫宴,田园乐乃民间俗乐,难登大雅,圣人自然不会令教坊在兴庆宫演奏,不是看好李白,是王维的词,不应景。”

像她这样平时斗鸡走狗,喜好赌博的,偶尔激动之下蹦出来一句脏话,是很正常的,韦妮儿斗鸡的时候也难免。

习惯说脏话和说脏话,这是两个概念,没有哪个人一辈子都不说脏话的。

李琩点头笑道:“二娘说的对,此番二人所作,没有题目约束,都是即兴而为,接下来圣人要出题了,而王维最擅应制,李白在这方面还是要差一些。”

“不管了,押王维,”盖卿挣扎半晌,终于做出了决定。

张二娘一脸鄙夷的瞥了盖擎一眼,十根金铤,至于这样吗?

只见她接过内侍递来的毛笔,在单子上写下了自己的押注:昆山润毛发玉拨一支,蓝宝石簪头一支,金银丝四蝶钗一支,水精鹦鹉钗头一支

看她的押注,不难想到,她现在真的很穷。

度牒之后就是一个出家人了,家里的钱也不能随便要了,平日的花销都是她从前的积蓄,可谓坐吃山空。

如今做了女冠,平日里身着道袍,发髻是以木制钗饰固定,所以她的那些珍贵宝钗,确实用不上了。

押宝是什么都可以押的,人家会以公平的兑换价格,给你折算成硬通货,别的地方公平不公平不知道,宫宴押宝的赔付机制,绝对公平。

李琩也随便押了一些,他现在不需要靠押宝挣钱,但是非常担心靠押宝赔钱,所以押的不多。

但韦妮儿押的狠啊,人家有嫁妆,那是一笔庞大的财产,李琩都不能动的。

这又跟股市一样了,当爹的图个谨慎,庆幸自己撤出来的及时,回家一看,儿子加杠杆入市。

看台下,李白王维各赐席位,两人就这么相对而坐。

除了起初的揖手见面礼之外,两人的目光再也没有接触过,看着跟仇人似的,但其实并没有什么仇。

李隆基在台上,与一众嫔妃贵戚私聊一阵后,看向李林甫道:

“朕先不出题,让朕的臣子们来设题,你与李适之商量一下,选一个出题之人。”

我特么和李适之商量?李林甫表情不变的起身答应,他算是看出来了,圣人绝对有心扶持李适之,不然对方有什么资格跟我商量?

“请吧,李宪台,你属意何人呢?”李林甫隔空问话道。

李适之今晚的酒兴极高,就在李林甫问话的时候,他还在举着杯喝酒呢,而且不在自己的座位上,与一帮酒友在一块。

宫宴风气开放,座位不是定死的,否则哪是参加宴会,分明就成了开会了。

“不敢,右相为中枢魁首,您拿主意即可,”李适之起身笑道,态度颇为恭敬。

完蛋了李林甫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绝对是要上去了,故意表现得尊敬自己,就是做给圣人看的。

因为圣人对左相的位置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跟我李林甫对着干。

“那好,老夫就不推辞了,”

只见李林甫离开座位,在场内环顾,目光在一个一个的大臣身上游视,实则是在思考,圣人为什么要让臣子出题?

但是他的目光落在武明堂身上的时候,便什么乱七八糟的念头都没有了。

眼下贵妃更衣还没有回来,不正是圣人与武氏见面的好时光吗?

既然猜不透圣人心思,那便挑一个圣人肯定会满意的选择。

实际上,李隆基什么心思都没有,他是习惯了故作玄虚,让大臣们遐想,他们猜不到,就显的朕高深莫测,这是心术。

“裴夫人新来长安,不如就请下场,为李、王二人出题吧?”李林甫笑呵呵道。

武明堂微微一笑,爽利的起身,迈着六宫之主的步伐进入场中,朝着看台上的李隆基纳福道:

“外甥武氏,愿为二贤出题,请圣人恩准。”

“准了,”

李隆基笑了笑,目光落在武明堂身上,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审视这位美人儿了。

得不到的总是令人骚动,以前有武惠妃挡着,现在有杨玉环拦着,朕何其不幸?

武明堂的气质,在今晚的宴会上,那也是数二数三的,贵妃不在,她便是最耀眼的,尤其喜欢素色襦裙,更是衬托的仿若仙子。

她并没有走向李、王二人,而是继续道:

“今我大唐健儿正值陇右与贼人拼战,昨日有王昌龄、王之涣边塞二篇佳作,臣妾有幸在场,今日得见李王二贤,自是生出一份小心思,便将二王也算进来,四篇共论,庆吾皇之改元,慰藩镇之儿郎。”

“说的好!”李隆基抚掌起身,环顾场内,正色道:

“长安之乐,边塞之苦,皆是人间,汝等居于安处,当不忘朕之守疆儿郎,就以边塞为题,处安而思危,九州则安。”

所有人全都起身,做出双拳交击的手势,以敬边疆将士。

“我先来,还是太白先来?”王维抬手看向李白。

这两人都是边塞诗高手,王维去过陇右好多次,李白次数少一些,但是人家想象力牛逼啊。

王维觉得今晚这样的场面,由不得他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而且武明堂将王之涣和王昌龄给算进来了,而他和李白,都听过那两首了。

两人压力大呀。

那两篇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比下去的。

李白笑道:“贤者在前,兄先请。”

王维也不客套,点了点头,随即陷入沉吟,脑中回忆起自己当初几番奔赴陇右的所见所闻。

只是片刻,王维便起身吟诵出来,不过这一次,节奏有些慢,可见是边思考便作,难度非常大,类似于曹植的七步作诗。

他的脑海中只是起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便纯靠超强的临场应对及超绝的灵活思维,咏出一个大长篇: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好啊”无数人开始击桌庆祝。

大唐不流行鼓掌,击打桌面就等于是鼓掌,一时间,整个兴庆宫啪啪啪啪的声音响彻不绝。

因为王维这一次,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只要你听入耳中,便已知其意。

少年侠少,英雄本色,勇武杀敌,天子论功。

高手便是这样,我要保证我作的诗,大家都能听明白,别看王维是应制高手,人家不按应制的格律来,也是高手高高手。

“真神人也,”盖卿感叹道:

“李太白定要焦虑了。”

李琩笑了笑,焦虑?李白?

李白会在别的事情上面焦虑,但在斗诗方面,绝无可能。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李白是遇强则强,完全是考试类选手。

“你瞧瞧他那副样子,像是焦虑吗?”李琩指向远处一脸悠闲,仰头望月,手里还端着一杯葡萄酒,表情松弛的李太白。

王维刚作罢,李白当即起身,举杯朝西,高喝一声:

“敬我边关儿郎!”

说罢,李白负手仰头,吟诵道:

“凉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一面面诗板被分发各处,传阅众人,大唐王朝两大绝世高手,决战兴庆之巅。

场内的王维听罢之后,神态悠闲,沉浸于李白诗中,片刻后,他微微点头,手掌敲打在面前的长几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