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三十三章 便宜行事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三十三章 便宜行事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节,李林甫肯定是没有心情过的。

他当时豪言壮语,说什么一个月之内,陇右之战必见分晓,大唐耗也能耗死吐蕃。

如今看来,拼消耗,大唐肯定是占据上风的,但是区别在于,大唐要跟你耗钱,吐蕃要跟你耗命。

藩镇将士各个都是宝贝,经不起过高的损耗,眼下的兵员本来就难以招募,如果此战损耗过巨,那么未来几年西北啥也不用干了,花钱募兵吧。

正月十四的子夜,偃月堂的紧急议事,甚至都有人提出与吐蕃谈判,以外交的方式,将对方逼出石堡城。

李林甫当场就给了他一个耳光。

先不说大唐容不得和谈二字,当下形势不在我,你就是苏秦张仪再生,谈判桌上也是被动一方。

“盖嘉运还是不敢冒这个险,他与皇甫的合作,问题很大啊,”裴要卿在偃月堂内,说道:

“眼下的情形,想要力挽狂澜,只有将军权交付于一人手上,方可节制二镇,统一战线,朝廷夺权,夺谁的都会出乱子,只能另派一人镇抚。”

他这个想法,在场很多人都是赞同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陇右的根本问题出在兵力太寡,又被吐蕃牵扯,分散无法集中,要不是有赤水军和振武军两支生力军,陇右的问题会更大。

李林甫自然清楚裴耀卿说的是谁,而他也倾向于举荐李琩再次出任西北,眼下担心的,只是上元节过后,他将真相呈奏圣人之时,圣人会爆发多大的怒火。

“战场损耗,目前我军占优,虽敌众我寡,然陇右之形势,并没有恶劣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陈希烈道:

“郭子仪如果能拖的足够久,等到皇甫拿回石堡城,情形也便明朗了。”

严挺之嘴角一勾,鄙夷之色一闪即逝:

“现在的问题就是皇甫迟迟拿不回石堡城,赤水军不得不休整,临洮军几次强攻无果,折了锐气,靠郭子仪能拖多久?”

眼下陇右的问题就在于,大唐是非常希望吐蕃深入境内,在平原地带展开决战,那样的话,唐军皆精锐,优势非常大。

但是吐蕃压根就没打算进来,他们拿下石堡城之后便是一味加固防线,一点没有北进的意思,这就迫使皇甫不得不尽快夺回石堡城。

否则等吐蕃缓过劲来,他没有关隘天险用来拦阻敌军的长驱直入,陇右几乎成了敞开的大门。

到那个时候再进来,大唐反而不敢决战了。

“跟隋王打个招呼,让他做好心理准备,上元之后,他立即西行,”李林甫朝儿子李岫道。

李岫一愣,诧异道:

“圣人还没有任命,届时会选择谁,阿爷并不知晓,难道您就笃定一定是隋王吗?”

李林甫皱眉道:“那你给我推荐一个人。”

李岫还真就在脑子里认真思考起来,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合适的,汗颜道:

“似乎还真就是隋王最合适。”

裴耀卿笑了笑,看向李林甫,继续道:

“上元一过,京师戍卫会放松下来,让盖擎从左领军抽调三千人,一起去吧。”

严挺之摇头道:

“盖卿去了陇右,你让李光弼如何自处?他不能去。”

裴耀卿笑道:“难道让隋王孤零零一个人去?西北正值大战,有时候不是拿着旌节制诰,人家就会听你的,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隋王身边必须有人帮他与藩镇联络,眼下的问题在河西身上,除了盖擎去,还有谁合适呢?”

严挺之恍然道:“有道理,是我的想的不够周全。”

现在就是要让河西主力下场,那么盖擎这个当儿子的去劝他爹,肯定更好使。

李林甫也比较赞成,点头道:

“过了上元节,你们跟我一起入宫,圣人的雷霆之怒,我们还是要接着的,军国大事都是我们在张罗,这次的责任自然在我,届时我会主动请罪。”

他故意拉上其他人,其实就是让这些人到时候帮他说好话。

他主动领罪,等于是大包大揽了,让其他人可以轻松一些,那么你们就必须在圣人训斥我的时候,帮我说话,共同分担压力。

李隆基不可能不顾及那么多大臣的面子,也清楚过错不在李林甫身上,所以并不会真的治罪。

李林甫确实已经尽力了,军资全靠他在张罗。

“这一战不能拖了,如若失利,陇右将会成为一个填不了的大窟窿,会拖垮财政的,”萧炅叹息道:

“也真是难为右相了。”

裴耀卿深有同感,李林甫确实难啊,换成自己,不会比人家干的更好了:

“裴某愿与右相共同担罪。”

李林甫笑了笑,示意儿子拿出一封奏疏,然后交到裴耀卿手上。

这是一封举荐的奏文,举荐裴耀卿接替牛仙客留下来的兵部尚书。

“日久见人心,焕之与我,真兄弟也,”李林甫捋须笑道:

“分担就不必了,你现在的职责,也替我分担不了,但是将来,说不得需要焕之与我共担当了。”

裴耀卿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杨钊送来的?”李隆基面无表情的看向杨玉瑶,道:

“你看过没有?”

杨玉瑶愣道:“公文有印戳,原封未动,臣妾自然没有看过,也不敢看。”

李隆基点了点头:“好,太真在试装,你去陪她吧。”

杨玉瑶只觉圣人在看完杨钊的奏报后,神情有点不对劲,多少有点胆战心惊了,闻言缓缓告退。

等人走后,李隆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有人希望朕过个好节,但有些人,脑子就是转不过弯儿来,力士也看看吧。”

高力士心知杨钊的奏报上面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圣人说的转不过弯儿来,说的就是杨钊,当然了,这绝不是埋怨。

只见他忧心忡忡的拿过公文,仔仔细细的品读了两遍后,叹息道:

“是我们大意了,没想到吐蕃这一次倾全国之力进犯,折损如此之巨,仍是不肯退走,如今的局面并不算差,皇甫维持的其实还算不错。”

高力士是个公道人,陇右道眼下论伤亡情况,大唐这边的数据简直不要太好看,伤亡加起来,拢共折损不到两万,而吐蕃那边,攻安人军的慕容部十余万人已经全部完蛋。

至此,高力士都看明白了,慕容阿波谒就是一个炮灰,以本部的全军覆没换取了在石堡城和积石城占据先机。

全军覆没这个词,很多人对它有误解,不是全部挂了,十一万贼兵,阵亡超过三万,伤者必然翻倍,那么逃兵就会更多,全军覆没多是指这支部队彻底被打崩,番号都打没了,建制不存在了。

这就是为什么李光弼的赤水军会选择与慕容残部决战,因为这支部队已经丧失斗志,没有了战斗力,杵在战场太碍事。

吐蕃真正的主力,是安思顺打的石堡城。

安思顺打不下来,换李光弼上去,也照样打不下来。

李隆基没有生气,节日当前,心情好着呢,他的生气,不过是做给人看的,在高力士面前自然不必如此。

“问题很明显了,河西出工不出力,这个杨钊还是得力的,能将河西的形势看的这么透彻,是个值得一用的人,”李隆基沉声道:

“赤水军去了两万人,骑兵到现在动都没动,杵在那里浪费粮食,盖嘉运惦记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不敢随意妄动,这形势能好的了?”

高力士点头道:“圣人慧眼,两人素有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盘算,朝廷怪罪盖嘉运,也不合适啊。”

李光弼带着的两万赤水军,其中骑兵一动没动,为啥,骑兵不能攻城啊,也走不了崎岖山道,只有适合拉开阵型的大平原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吐蕃往里攻,这支一万人的骑兵精锐,能将他们打出屎来,但人家不进来,你也是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

在这种情况下,按理说应该调走,因为陇右也有骑兵,用不着这么多骑兵扎堆在这里。

但是盖嘉运不调,原因就在怕朝廷埋怨他撤兵,给人落下攻讦他的口实。

所以当下大唐最最精锐的一支骑兵,杵在陇右当吉祥物。

“朝阳已升,上元节至,”李隆基望向殿外,淡淡道:

“让十八郎过个节吧,明日即刻赶赴鄯州,给朕盯着那两个蠢货。”

高力士心知李琩是合适的人选,闻言点头道:

“老奴这便让中书省拟旨。”

“不用,”李隆基抬手道:

“用不着那么麻烦,让他悄悄的去,他提什么要求都答应,事情要办好,朕准他便宜行事。”

高力士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老奴亲自去一趟。”

之所以不经中书省,只奉圣谕上任,是因为李隆基不想声张,否则李琩光明正大的奔赴陇右,但凡长脑袋的都能猜到,陇右出问题了。

李林甫他们做的是对的,改元新年,容不得任何不好的消息传入长安。

那么又需要尽快解决问题,李隆基不得已,只能选择李琩。

他对西北的问题看的比谁都清楚,他一手制造的盖嘉运和皇甫之间的矛盾,自然不希望两人修好,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去一个能够压制二人的大元帅。

做为皇帝,这么大的事情上,仍是要放任盖嘉运与皇甫的不和,听起来真荒唐,实际上,他必须这么做。

河西与陇右真要穿一条裤子了,他能睡得着?

没有什么比皇权更重要,外部矛盾永远比不上内部矛盾,更让他看重

高力士是以代圣人探视皇孙的理由来的隋王宅,自然也要走个流程。

隔壁偏房,奶娘将李佶抱来,交给了高力士,后者非常熟练的抱着孩子在屋内逗弄着。

他哄孩子的方式非常专业,毕竟十王宅里的皇子,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被高力士抱过。

人家算是将奴婢这个职业做到封顶了,但凡是伺候人的本领,都异常的熟练,技艺非凡。

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李琩完全从人家脸上看不到一丝虚情假意,就好像高力士是真的非常疼爱李佶。

这与其他来探视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些人怎么看都像是走过场。

“十八郎有福啊,皇孙天庭开阔,唇如涂朱,将来定是个秀气的小郎君,”

高力士逗弄一阵后,将孩子交给了奶娘,随后接过李琩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道:

“今日尽快准备一下,明日离京,去一趟鄯州吧,持节充陇右道行军大总管,节制河西、陇右二镇,王忠嗣为副总管,就是挂个名,你去了之后,安抚好盖嘉运,让他不要有后顾之忧,全力解石堡城之危。”

李琩一脸震惊道:“陇右出事了?”

高力士叹息一声,将事情经过叙述一遍后,道:

“老奴也知道,战事到了这个地步,谁也怨不着,但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今年无论如何,西北不能有任何败绩,圣人准你便宜行事,该杀鸡儆猴的时候,不要手软。”

李琩皱眉道:“可是我不通军事,怎敢当此要职?责任太重,我恐怕担当不起啊。”

高力士笑道:“又不是让你去带兵,你的任务是协调双方,主帅是你,出了事,过错也在你,盖嘉运便没了后顾之忧,你其实就是去担当去了,但你要担好这副担子,打仗的事情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各方关系维持好,才是你要做的事情。”

“唉”李琩叹息道:“为什么是我呢?”

“为什么不能是你呢?”高力士笑道:

“你是圣人亲子,这种时候你不去,还有谁能去?你跟他们俩都有打交道的经验,接触起来更为容易一些,你属意谁充幕府,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带走便是,护卫军就从左卫挑选,老奴可不是跟你商量,这是圣人决定的事情。”

他口中这个幕府,可不是什么隋王幕府,而是行军大总管府,幕府成员是临时性的,因为行军大总管就是临时的。

等于是李琩可以随意招募,不用经过中书门下。

“时间是不是太仓促了些?我只有一天时间准备啊?”李琩为难道。

高力士正色道:“军情不等人,要不是因为今天是上元节,圣人会让你今天就走,还留你过个节,已经是额外迁就你了。”

说罢,高力士道:“旌节制诰老奴都带来了,你现在就准备吧。”

见到对方起身,李琩连忙跟着站起,道:

“我送送阿翁。”

“不用了,”高力士摆了摆手:

“十八郎时间金贵,不要浪费在老奴身上,一路珍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