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好战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二十三章 好战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诶呦,这不是左卫大将军嘛,”崔圆今天值守玄武门,而李琩在皇城打听了一下,便朝这边溜达过来了。

“我说啊,您没必要亲力亲为,左卫府那么多官员,你交给他们来做就好,还没到上元节呢,大将军实无必要亲自巡查。”

他们俩现在处成哥们了,主要李琩与崔圆的交情,起于对方发迹之前,而且崔圆能够起来,一靠自身足够圆滑,再者就是李琩帮了大忙。

崔圆是个聪明人,分得清谁对自己好,以前当小兵的时候,身边全是恶人,没几个将他放在眼里,如今官坐大了,又成了萧炅的女婿,身边全是好人,以往给他脸色的,如今也都成了和颜悦色。

自始至终,只有李琩一个人,一直在屈尊跟他做朋友。

李琩驻足城门下方,望着这座承载了大唐无数历史记忆的恢弘城门,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偷懒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总是需要做做样子,再说了,府内事务还是下面人在做,我不过是监管而已,并不忙碌。”

崔圆循着李琩的目光看向城门,狡黠一笑,小声道:

“这座城门可不简单,你见着他,有何感想?”

李琩淡淡道:“刀光剑影,几如亲见,血雨腥风,仿若昨日。”

崔圆点了点头:“不过眼下的玄武门,肯定不会再发生任何变故了,出了玄武门有西内苑,左羽林三千将士囤积于此,就是要杜绝那类事情的发生。”

你可真实诚,我还没问,你就告诉我了,李琩知道西内苑肯定有禁军,但人数多少是不知道的。

崔圆竟然直接明说了。

当然,崔圆永远都不会想到,李琩想弄死他爹,否则这种事情他打死也不敢说。

西内苑,其实就是皇家园林,是皇帝游玩散心娱乐的地方,里面有离宫别馆,亭台楼阁,李世民呆的时间最多,李治也住过,李隆基压根没有。

这个地方本来就是李世民修建的,原先的玄武门外面就是一片旷野,攻入玄武门,就是太极殿,皇帝常朝的地方以及寝宫所在。

那么修建西内苑,并不是为了防范外兵攻打皇宫,因为就在北面,有两座卫府大营,屯兵一万四千人,外人想打玄武门,先得过这一关。

那么西内苑是防谁呢?防止东宫带兵从玄武门进来,因为从东宫进玄武门,无需经过卫府大营。

但眼下,李隆基没有这个顾忌,因为太子不在东宫,而东宫左右卫率是虚设,没有兵。

后来修建的大明宫,更是为太子造反加了一层保险,事实证明李世民的顾虑是对的,因为他的太子就造反了。

李隆基做的更绝,直接让太子迁出皇城,剥夺东宫所有戍卫,将一国之储君架的空空的,那么玄武门在当下,其实已经失去了它曾经的作用,只保留了它当年对大唐皇朝深远的影响。

“初三的时候,崔翘见过我,”崔圆小声道;

“本以为他当初只是句客气话,没曾想真的邀我至府上长谈,虽然他话里话外没有提别的事情,但我总觉得,他是想从我身上得到点什么?”

李琩非常直白的压低声音道:“他要对付杨慎矜,想从你这里知道一些太府寺的走账方法。”

“我哪知道太府怎么走账啊?”崔圆道:“他找谁也不该找我啊。”

李琩笑道:“但是你老丈人知道啊。”

崔圆苦笑道:

“人家会告诉我这些吗?咱们自己人,不瞒你说,有几个能跟丈人相处融洽的?不多吧?我那岳丈,多多少少有点瞧不起我,以前我还能忍,现在我娶了你闺女,就不能忍了。”

李琩哈哈一笑,调侃道:“这个时候怎么反倒有风骨了?从前你不是挺会巴结人家吗?”

“这不是都巴结上了吗?”崔圆哈哈笑道:

“我现在不用巴结,他也得为我着想,女婿混的不好,他脸上也挂不住,再说我那妻子,是真心为我着想,隔山差五便回娘家缠着我那丈人,让帮我谋划一番,你是知道的,我现在在卫府,想走行政路子必须大臣推荐,但眼下朝堂斗的太狠,估摸着我得等个一年半载才有希望。”

“你就知足吧,一年半载能起来,那都是造化,”李琩道。

这就为什么高尚对于自己的新职务,并没有丝毫不满,甚至还非常满意,因为人家是行政官。

但是崔圆在卫府,跨行比较艰难,没有真本事加上顶格官员帮助,你是跨不过去的,因为会被人诟病胡乱用人。

大唐虽然文武不分家,但也绝对不会让你随便跨行,牛仙客能做宰相,是因为人家在藩镇,是以擅长理财著称,并不是因为能打,本身就具备了行政官的能力。

“济王环今日入宫求见圣人去了,具体说了什么不知道,但肯定与被你顶替掉有关系,”崔圆小声提醒道。

李琩愣道:“你在太极宫,怎么能知道兴庆宫的事?”

“卫府扎了根,驻守哪里就是哪里,但内侍可不是,许多都是两边跑的,”崔圆笑道:

“我在左监门府,主官是高将军,内侍们多多少少都会给我点面子。”

李琩点了点头,嗤笑道:

“我自打出生,就没有将李环放在眼里,不瞒你说,我兄弟虽多,谈得来的却没有几个,放在眼里的更是屈指可数。”

崔圆赶忙道:“人家可是太子的爱弟,你得罪他,跟得罪太子有什么区别呢?”

我还怕得罪太子啊?我只要活着,就等于得罪太子了,李琩笑道:

“他要不是依附太子,我还顶不了他呢。”

十王宅拉帮结派,李隆基能不知道?安排了那么多宦官在儿子身边,可不是吃干饭的,李环因为生母位份太低,只是个美人,所以在众多亲王当中,地位并不高,所以必须背靠大树。

康熙的九子夺嫡,那也是分派系的,弱势皇子依附强权皇子,哪个朝代都常见

杨玉瑶做任何事情都是雷厉风行,幸亏她是个女的,要是个男的,怕不是人家才是杨国忠。

短短一天,她就已经找到了一名从杨慎矜府上出来的美妾。

名叫绛草,与杨绛的字相同,所以杨玉瑶直接就给改了名:绿草。

“我昨晚已经问过话了,杨慎矜在这方面还挺有意趣,喜欢的侍女都会给起个雅致的名字,”杨玉瑶一直想贴近李琩,但李琩一直躲得她远远的。

因为担心被她身上的味道染上。

杨玉瑶眼下正处在事业的快速上升期,因为平时不化妆,所以胭脂一类的东西是没有的,但是香囊那是避不开的。

而且她这个香,是专门找人配的,香味区别于她人,这也是每一个贵妇都会做的事情。

类似于防止撞衫,她们则是防止撞味道。

李琩频频躲避,杨玉瑶也不以为意,因为她的肚子已经有点不舒服了,这是来月事的前兆,那么想跟李琩亲热,也得暂时忍一忍了。

“杨慎矜还养了一个僧人?”李琩皱眉道。

实际上,他从历史上已经清楚的知道了,这个僧人叫史敬忠。

杨玉瑶点头道:“杨慎矜甚至都舍得将府上的美婢赠送给此人,我找人打听过,这个妖僧已经还俗了,从前是在洛阳的香山寺出家,现如今混迹于长安,专门给人占卜看相,名气还不小呢,哪天若是有机会了,我邀他给我看看。”

她得来的这个名叫绿草的女婢,就是杨慎矜送给王焊的,杨玉瑶花了两千贯,从王焊那里给买来了。

这都是友情价,李琩刚才已经见过那个女婢,姿色不俗,关键是给人一种弱不经风,楚楚可怜的感觉,男人嘛,最喜欢征服这样的女人。

要不是被很多人上过,李琩都想要过来试一试。

男人看女人,颜值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也看感觉,感觉一到,颜值反而在其次了。

有些女人,颜值并不是最出彩的,但却对男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绿草就是这类女人。

杨玉瑶询问过后,收获惊人,杨慎矜这个老色鬼,竟然真的会当着侍妾面,与别人聊起朝堂的事情。

都说人老成精,但人老也糊涂啊。

但绿草所知有限,杨玉瑶套问之下,问出来几个更为重要的名字,也就是最常出现在杨慎矜私人会面场合,负责一旁伺候的侍女。

一个叫春草,一个叫明珠,一个叫知音。

但是这三个如今又在哪里,是否被杨慎矜送出去?绿草就不知道了,因为她在王焊府上已经一年多,杨府的事情如今并不清楚。

“找到这三个女人,无论如何都要弄到手,花多少钱你记着,我最后一并给你,”李琩道:

“但是要快。”

杨玉瑶顿时翻了个白眼:

“以后不要跟我谈钱,我们俩之间应该谈的是感情,帮你做事情,我从来不在乎花多少钱,只求你能多抽出些时间,怜悯疼爱我。”

李琩无奈一笑,道:“你先将你的香囊换了,四娘窥破了。”

杨玉瑶一愣,瞬间有些慌张了,她对郭淑是有些畏惧的,不是畏惧郭淑这个人,而是害怕郭淑阻断她与李琩来往。

人家是隋王妃,若是不让她再进那个门,她还真就进不去了。

“晓得了,我立即就换,”说罢,杨玉瑶直接将腰上那枚价值不菲的香囊取下,甩手扔掉

这世上的事情,很多都非常的离奇,往往发生的令人猝不及防,匪夷所思。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人生在世,最常见的往往是意外。

意料之外的事情,才是常情。

李琩上任左卫大将军当天,左卫长史嗣鲁王李颖,暴卒。

就连李琩自己都懵逼了,你什么时候死不行,非得这个时候?

咋滴,我克你啊?

年关刚过,上元节即至,又死一个王,李隆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是故意恶心朕是吧?

好好的怎么就说没就没了呢?

眼下这种时候,注定了李颖的死讯只能压下来,宗正寺和鸿胪寺低调办丧,一切从简不可声张。

信安王李祎的亲弟弟,嗣吴王李祗(zhī)接替了左卫长史。

人家俩是亲兄弟,爵位按理说应该是老大李祎承袭,但他主动让给了弟弟,可见兄弟俩的关系非常好。

六十岁的李祗比他大哥年轻二十岁,但确确实实是一个妈生的。

人家刚来,李琩做为顶头上司,肯定是要见一见的。

“真是蹊跷了,他近来身体并无不适,怎么突然便暴薨了?”李祗现在都有点后怕,因为李颖比他岁数小,走的却比他早。

那么他什么时候走,真说不准啊。

也许明天,也许明年?

人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同辈人的死讯,因为会陷入一种奇特的伤感情绪当中,感叹世事无常。

是的,死的这个李颖,跟基哥也是一辈儿的,可想而知,基哥眼下的心情有多么糟糕。

几月之间,死了三个同辈兄弟,太子会不会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李琩对李颖的死,意外的是对方死的不是时候,并不是觉得对方的年纪就不能死。

唐代的暴卒,那肯定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嘛,心梗啊,脑梗啊,脑出血啊之类的,但这些大病提前肯定是有预兆的,估摸着是李颖没当回事。

大唐的暴卒,通常都会被认为是累死的。

好在眼下自己的立场比较特殊,不会有人拿李颖的死来做他的文章,否则就是下一个李适之。

不难想象,李适之眼下也是懵逼的。

“从右卫调左卫,你老熟悉政务,还是要多担待一些,”李琩表现出来一个侄子辈该有的敬意。

李祗哈哈一笑:“你就不怕我暴卒啊?五府的事情让他们自己看着办,我帮你盯紧点便是了,我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别太指望我了。”

“好好好,您说怎样就怎样,”李琩笑道。

李琩这支是李治的后代,李祗是吴王李恪的后代,李适之是李承乾的后代,都是李世民的子孙,关系自然更近一些。

“隋王私底下,与李适之有来往?”李祗问道。

其实这样的话,本不该问出口,忒不合适了,你这不是明着问,你俩有没有勾结?

但是李祗就是这个性格,说话直来直去,没有他哥哥那么多心眼子,历史上安史之乱爆发,人家也是抗击叛军的宗室大佬之一。

李琩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回答,将决定李祗这个爽快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如果人家觉得自己是个滑头,今后恐怕就不会怎么信任他了。

于是李琩笑道:

“我这辈子,醉酒的次数不算少,有一半来自于李宪台,不过我们平日的宴饮,只是私人交情,并不涉及任何公务,这次他推荐我,肯定还是存了一些私心,毕竟我们的私交还算不错。”

李祗点头笑道:“适之海量,京师闻名,不过与汝阳王应在伯仲之间,仙客疾重,致仕是早晚的事情了,隋王觉得,左相之位,适之合适否?”

一口一个仙客,一口一个适之,说明什么?说明人家与这俩人的关系不错。

牛仙客就不要说了,是他亲哥哥带出来的,直呼其名并无不妥,那么李适之做为宗室大宗如今在朝堂的代表,自然会获得宗室的一些支持。

李琩道:“左相如果致仕,此位非宪台莫属,我还是非常看好他的,也希望它能够接手,就当是一种私心吧。”

“私心亦是公心,”李祗似乎对李琩的回答非常满意,笑道:

“真正为大唐考虑的,还得是自己人,这就是为什么李林甫担任宰相时间最久,但是他的一些做法,常常惹人诟病,若有适之辅佐,可能会有所改善。”

得,我听明白了,你支持李适之啊?那么李祎什么意思?他不会也掺和进来吧?

李琩对李祎还是了解的,因为宁王经常会提到对方,做为整个开元朝风头最盛的宗室成员,不被惦记是不可能的。

李祎返回长安之后,其实一开始并不安分,那么大的权利,那么大的威望,谁又能忍心抛弃呢?

但是宁王李宪,一直在帮助李隆基压制对方,渐渐的时间久了,李祎回过神来了,知道自己再不收敛恐怕是死路一条,于是彻底放权,赋闲在家,修身养性。

那么李祎应该不会掺和,多半是李祗自己的想法。

“吴王与我想法一致,可见你我是同道中人,今后定要多多亲近,很多事情,我还需仰仗您啊,”李琩刻意放低姿态道。

因为他要拉拢这个人,至少要糊弄住这个人,反正不能让他跟自己对着干,否则左卫大将军,岂不是白争取了?

李祗笑道:“谈不是仰仗,互勉吧。”

东宫,有着非常完善的训练设施,虽然很多已经陈旧不堪,但因为日常养护得当,将就着也能用。

李嗣业已经彻底钻进去了,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不是在训练飞龙军,就是在分析每一个军士的性格及身体特征。

他要做到对每一个人都心中有数,因为三月份的比武较技,右金吾只出五十人,那么他们这边肯定也是选拔出最优秀的五十人出来对垒。

这是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他绝对不愿放过。

好勇斗狠,争强好胜,几乎是藩镇将士的标签,李嗣业能从那么多猛人当中脱颖而出,可见是猛人当中的猛人。

不足十天的急训,飞龙军直接累死了四个人,剩下的叫苦不迭,背地里将李嗣业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要不是李嗣业眼下没有媳妇,恐怕他们也会在心里将人家媳妇给草了。

“底子大多都还不错,就是孬种太多,”堂弟李嗣明骂骂咧咧道:

“身上没有那股子气,也没有那股子劲,见到河西那帮牲口,怕不是当场心志被夺,有多大能耐也使不出来。”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战场的历练,那个勇字谈何而来?

都说智兵不勇,飞龙军与何西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脑子比河西兵好使。

同族的小叔李进说道:

“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有些人在故意敷衍训练,为的就是逃避最后被选上,这都叫什么事啊,这帮人怎么能做禁军?真要出事了,他们怕不是跑的比谁都快。”

李嗣业一听这话,赶忙道:

“不要乱说,诋毁禁军的事情,再也休提,你们是觉得自己的脖子硬吗?”

他现在也非常苦恼,飞龙军这帮子人的花花肠子太多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要选五十个最优秀的,那好,我故意装笨藏拙,就不让你选上。

人家河西那帮悍匪,是卯着劲要干你们,你们倒好,一门心底躲呢?

“这个倒也简单,”李嗣业道:

“我们就说,最后与河西对垒的,是那五十个最差的,输了就滚蛋,最后关头,其实我们还是要挑最好的。”

堂弟李嗣明道:“你以为都像安西将士那么好糊弄啊?这帮人精着呢,人家不一定上咱们的当。”

“那就死!”李嗣业发狠道:

“人家河西兵可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不拿性命要挟,飞龙军这帮人不会玩命,太子已经全权委托于我,这个主,我做了。”

他是非常在意这次的临时差事,事关名声,丝毫不敢含糊,实际上也存了与河西较劲的心思。

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地方的人,最为好勇斗狠,最为好战呢?

实际上,就是我们。

我们爱好和平,但内心其实是好战的。

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万夫莫敌,一人当关,无数流传下来的词语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有着一颗好斗的心。

藩镇军中,更是崇尚武力,李嗣业经常一个打十个,这不是夸张,这是事实。

即使放在后世,我说我要一个打十个,你们只会觉得我自不量力,胡吹大气,但绝不会认为我的想法不对。

这就是好战基因,我哪怕连一个都打不过,但我的想法,是打十个。

纵观全球历史,大规模战争一多半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你说他们不好战?

他们自己都不信。

战争从未停止,只是隐而待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