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忧君之忧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一十三章 忧君之忧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好的兵在藩镇,但是最好的甲在长安。

首推龙武和羽林,就算是十六卫,他们的甲胄也要比边关的将士,质量好很多。

原因嘛,近水楼台先得月。

每一个藩镇节度使,都希望与卫尉寺搞好关系,就是希望卫尉寺给他们提供军械甲胄的时候,捡好的。

为此他们不惜花费重金讨好卫尉寺的官员。

打造一副铁甲,耗时颇久,数月至半年不等,这不是做衣服,上面的各个配件都是极为复杂的,最后还要将它们完整的串联在一起,想想也知道非常困难。

民间有铸造恶钱的,甚至有私铸刀兵的,但绝对没有铸造铠甲的,首先是死罪,再者,没有那个工艺啊。

杨洄现在负责关中往西北的军资调度,其中当然包括军械甲胄。

甲胄送往藩镇之后,也是将领先挑好的,次点的给自己的心腹下属,粗制滥造的留给下面。

王人杰他们这帮人在河西的时候,因为大家军功都算过硬,所以分到的甲胄还是非常不错的。

他们进京的时候,自然也带来了,什么都能抛弃,甲胄不行。

而他们的这些甲胄在进入右金吾之后,自然需要上交河西进奏院,也就是盖擎那里,因为他们有了更好的。

虽然右金吾的这些甲胄名义上不属于他们,他们只是冒名顶替。

但是圣人说了,只要在三月二十五兴庆宫打赢了飞龙军,他们就算有了正式编制。

到那个时候,铠甲就是他们了。

“听说明光铠整个大唐不足五千副,左右金吾便有两千副之多,我也是走了大运了,这辈子竟然能穿这样的铠,”

老黄狗以前的时候是微胖的,后来不做斥候,慢慢瘦下来了,所以他领到的这副明光铠,他撑不起来。

撑不起来怎么办?找人换一副?

不是的,而是要增重。

明光铠早先是非常重的,但是发展到现在,为了活动轻便,胸口的板甲和圆护面积缩小,有些地方能用皮代替的,都改了。

身甲大概三十斤,腿甲十斤左右,加上头盔,整副铠甲的重量在五十斤左右。

如果再带上全套军械装备,一个人的负重是相当可怕的。

听起来,这么重的装备压在身上,似乎走路都不方便,其实不是,你扛不住这个重量,那是你没练出来。

即使如今已经看起来很瘦的老黄狗,穿上甲胄的时候依然可以健步如飞,这类悍卒的身体素质是相当恐怖的。

后世玩健身的,搞拳击的,身体素质远远不如老黄狗他们,真要找个对比,你得去山西省找四十岁以上的煤矿井下工人,他们每天都在扛两百斤的液压柱。

一个人,扛两百斤。

是的,是四十岁以上,因为上了年纪的煤矿工人,是被不具备现代化工艺的老旧煤矿磨砺出来的,非常健壮,年轻人不太行,因为设备太先进,他们省力太多。

李琩专门拨出一笔钱,就是为了让王人杰他们吃好,增加身体的脂肪含量。

事实上,也就是几个人需要增重,像王人杰这类的,一直都保持着对身体的养护,主要是在军中养成习惯了。

如果让他们在长安待够一年,怕不是也会虚胖,环境改变人嘛。

高见小心的擦拭着自己的甲胄,每一个缝隙都要擦的干干净净,视若珍宝:

“我是不会输的,我在凉州亲眼见过飞龙军那帮窝囊废,指望李嗣业,能把他们练出来?我都不惧李嗣业。”

马敦靠在卫所的墙壁上,闻言冷笑道:

“瞧不起飞龙军,我赞同,但你怎么敢瞧不起安西军?老子特么的就是被盖帅从安西带到河西的。”

王人杰闻言一笑,一脚踢在高见的大腿上:

“你小子是不会说话,我们弟兄几个都是跟随盖帅在安西建功的,李嗣业还是盖将军亲自征的兵,不过你说的也对,想要将那帮废物磨炼出来,十个李嗣业也不行。”

一口一个废物,这也就是在私底下,在外面他们可不敢这么说。

毕竟飞龙军也是禁军,是从羽林军分出来的,而羽林军是保卫圣人的。

他们这些人来长安也有两三个月了,知一斑而窥全貌,从右金吾以及其它十六府的卫士身上,不难判断出,长安的军士,也就是那个样。

所以他们五十个人,几乎人人都存了轻视之心。

轻视,是来自于骨子里的傲气,并不代表比试的时候会大意放松,沙场磨砺出来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敢大意

飞龙军,五百人,因为出自羽林体系,所以很多人的祖上,从李世民时期开始,就是禁军了。

为啥不是从李渊开始呢?因为李渊的禁军,被李世民全都给换了。

这是为了保证禁军的忠诚血统。

就跟皇帝用人是一样的,你行不行,在其次,关键是你忠不忠。

太子如今终于可以将这支禁军牢牢握在手里,虽然他知道这是一帮窝囊废,但是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有人来训练他们了。

尤其这个人,模样非常威猛。

阿翁没有骗我,果是一员猛将。

李绍在少阳院接见了李嗣业,亲自上前将跪地的对方扶起,和善笑道:

“有嗣业助孤,何惧他河西悍匪。”

李嗣业一听悍匪两字,心里有些不得劲,河西似乎比我们更为文明一些,他们是匪的话,我们安西是什么?匪都不如?

“卑职出身寒微,当不起太子称赞,只愿不负太子期望。”

“孤相信你,”李绍请对方坐下,随后令李静忠奉茶。

李嗣业赶忙起身,双手去接,也不顾茶水滚烫,咬着牙一口干了。

李静忠的眼神中,一抹鄙夷一闪即逝:

“小心烫着。”

军伍之中,是不喝茶的,因为茶叶贵啊,他们喜欢从商旅的身上索要一些粗制茶叶,放进嘴里咀嚼,但绝对没功夫去泡茶。

军中的人,吃饭都很快,喝水也很快,基本就是狼吞虎咽,这是长期养成的战斗素养。

上司赏赐酒水,为表敬意,基本都是一口干。

太子李绍对此并不在意,而是笑道:

“孤的禁军,就都拜托给嗣业了,若能给孤调教出来,孤会保举你。”

其实不会,李嗣业真要有那个本事,太子恨不得永远留在身边,怎么可能舍得让他升官别处呢?

你只有在飞龙军,才在我的控制之中。

李嗣业微笑点头。

他的笑很别扭,属于那种本不会笑的人,强行去笑,所以看上去有些呆傻。

“听说你们昨晚去了北曲,那种地方今后不要再去了,女色伤身,刮骨剔肉,小心误了殿下的差事,”李静忠在一旁笑呵呵道。

太子不便说的话,他来说。

长安真是可怕啊,我偷摸摸去的,你都能知道?李嗣业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叉手道:

“是卑职的错。”

“何错之有呢?”太子开始唱红脸了,瞪了一眼李静忠道:

“自古英雄爱美人,人之常情,你懂什么?”

说着,他又看向李嗣业:

“等到比试结束,孤赐你一良家,定不会让你失望。”

李嗣业赶忙谢恩。

他本来是有媳妇的,平民出身,原本一直在关中老家,后来李嗣业在军中吃的开了,派人来接媳妇跟他去安西享福,结果媳妇死在了半路上。

这几年来一直在安西回不来,睡的女人不少,但没有再娶妻,因为他还是希望娶个老家的姑娘,别地儿的他看不上。

他就是京兆高陵人,也就是后世的西安市高陵区,眼下属于万年县。

李绍简单客气几句之后,将自己收藏的一柄横刀送给了李嗣业。

“以宝刀赠君,以全孤主仆之谊。”

他想让李嗣业知道,你现在是我的人了。

李嗣业双手接过宝刀,谢恩之后,跟着李静忠往东宫去了。

东宫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位于太极宫东侧,南北长度与太极宫一致,东西长不足太极宫六分之一,但在皇城之中,算是地盘非常大的一个独立宫殿群了。

它只有南北有城门,与西边的太极宫之间只有高墙,高墙外还有夹城,这是从隋朝开始便已经完成的建筑构造。

防的就是太子造反,因为隋朝时期,太子的东宫左右卫率,高达一万多人,是完全具备造反实力的。

不过现在的东宫不行了,里面的禁军加上属官、宦官、宫女,也就是千人不到,以至于这里看上去非常荒凉,有些地砖的缝隙间,已经是杂草丛生了。

李嗣业在来的路上,无数次幻想过皇宫的景象,但他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

夜里住在这里,听到鸮子夜啼,岂不是很瘆得慌?

偌大的宫殿群,走了二十多分钟,愣是只看到七八个人,只听闻太子过的不如意,他还琢磨着,再不如意能差到哪去?

如今看来,简直就是凄凉。

飞龙军的卫所一共分四处,南北分别有两处,但是因为人太少了,所以现在基本都住在北面。

住哪里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本来就无事可做,好不容易跟着李琩出去一回,结果还带回来一屁股烂名声。

如今又听说圣人让他们跟河西兵比武较技,一个个的更是垂头丧气,意志消沉。

这份工作要不是家传的,我属实是不想干了。

家传的工作,是可以再往下传的,不为自己,也得为儿孙啊

“圣人说过这话?”杨玉瑶蹙眉陷入沉思。

今天,李琩终于第一次来到宣阳坊,带着杨绛来的,算是探亲吧,自然也准备了不少礼物。

毕竟宣阳坊眼下住了六个杨,杨玉瑶三姐妹、杨銛、杨玄珪、杨玄璬。

杨绛来到宣阳坊,那可真是遍地是亲戚,半个坊都是她们杨家人。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几家府上还非常冷清,但随着杨玉瑶不停在外造势,加上圣人给了她们几个官员名额,所以近来往她们几家求官的不在少数。

算是变相扶持吧。

杨玉瑶更是隔三岔五就往宫里跑,维持与贵妃的关系,再近的血缘关系,也是需要维持好的,因为血缘越近,翻脸的时候越无情。

杨贵妃对待自己的这些亲戚,也是有区别的,自己的亲姐妹自然更为亲近,剩下的二叔三叔,就不太一样了,虽然她是三叔养育大的,但那叫寄人篱下。

李琩给杨玉瑶准备的礼物,人家看都没看一眼,她虽然贪财,但不贪李琩的,带什么礼物啊,人来了就好。

眼下杨绛依然留在隔壁她爹那边,只有李琩在杨玉瑶这里。

刚才他透露给杨玉瑶,圣人在正月初二的家宴上说了一句话:朕对汝二人寄予厚望,莫要辜负,望今后互勉之。

这是你说的,对我寄予厚望,我可没有胡诌。

而杨玉瑶有点不太相信,因为这话其实很不合适,明显有挑拨的意思,李琩凭什么与太子互勉呢?

这两人本来就是对头,这不是让他们仇上加仇吗?

李琩笑道:

“我一个亲王,担任一个中郎将,实在是太丢人,我宁愿不要金吾卫,也想争取一下左卫大将军,济王环排行二十二,我顶了他,他没话说。”

他这是想通过杨玉瑶,帮忙争取这个职位。

别人都不好使,因为别人帮忙都带着政治味道,基哥那狗鼻子一下子就能闻出味儿来,但是杨玉瑶帮忙,纯属交情。

“此事需要慢慢来,放心,我绝对当作第一重要的大事,”杨玉瑶道。

她是不会多心乱想的,李琩虽然出嗣,但是与圣人的父子关系没变,儿子的名字还是圣人亲自赐的,她甚至偶然在宫内听到,李琩的儿子也是要进百孙院的。

但是这话她肯定不敢说,毕竟还没有验证。

“你找我帮忙,我也有事找你帮忙,”杨玉瑶挥退女婢,亲昵的坐在李琩一旁,挽着李琩的胳膊娇声道:

“我这个人,别的优点没有,好在还有点眼力,你父皇眼下不喜欢牛仙客常住中书门下,你最好暗示右相,找个理由让他走,但千万不要透露,是圣人不喜,你就说是你的意思,希望牛仙客返家养病。”

李琩嘴角一抽,好家伙,你这个忙有点太大了吧?

基哥肯定是在私底下发了几句牢骚,被杨玉瑶给察觉出一丝端倪,所以杨玉瑶打算忧君所忧,把这件事给办了。

今年正月初一,宫里被遣散出来一千四百多人,一多半是年纪大的老人,剩下的都是身体多多少少有些毛病的,比如搬东西砸断过手指的,洗衣服寒了身子,以至于常年犯湿病的,都不是什么大毛病。

可见李隆基眼下不希望宫内有丝毫的病气。

官员他不能这么干,所以一直住在兴庆宫不走,但是牛仙客就在兴庆宫的中书门下,所以基哥嫌弃人家了。

终究是宰相,实在不好意思撵人家走,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李琩很清楚,牛仙客现在是为了朝局,为了李林甫在硬撑,现在让人家走,李适之扭屁股就能爬上去了。

李林甫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李琩找李林甫帮这个忙,是完全行不通的。

“你是不是将事情看的太简单了,”李琩为难道:

“圣人尚且没好意思说,你竟然好意思干?不是我说你啊三娘,别卷进中枢的事情当中,平日里卖个七八品的小官,没人管你,五品以上的事情,不是你一个妇人能参与的。”

杨玉瑶一口要在李琩耳朵上,颇为用力,被李琩本能的一把推开之后,又靠了过来,道:

“我知道我办不了,这不是找你帮忙吗?我不敢掺和,但是你敢,去年你的那些事情,牵扯都是什么人?裴耀卿?卢奂?盖嘉运?他们不比牛仙客差多少嘛,做儿子的,忧君父之忧,这是你应该做的事,这件事你帮我办成了,我才好为你争取左卫大将军,否则我怎么去开这个口啊?”

李琩苦笑摇头:

“真办不了,我何德何能,去劝一个宰相致仕?这里面的水深的很,我宁可不要大将军,也不敢掺和。”

牵扯到了门下省主官之争,谁也不敢轻易下场,尤其是完全没有利益可图,还会损伤自身。

“你做好了这件事,还可以在李适之那里落个天大的人情,我也会暗示圣人,是你暗地里办成的,圣人自然会很欣慰,”杨玉瑶耐心的劝道。

李琩眉头一皱,转过头直视对方的眼睛,就这么一直盯着。

杨玉瑶愣住了,怎么了?这么看我干什么?

李琩算是反应过来了,杨玉瑶绝对不仅仅是逢迎基哥的心意,背后一定还有李适之在推波助澜。

你们俩已经勾结在一起了?

“你到底在看什么?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我,我害怕,”杨玉瑶佯装恼怒道。

李琩也不点破,笑道:

“我要李适之的人情,有什么用?我要大臣的人情,想干什么?三娘有没有想过,我去年的麻烦,全都来自于交构大臣,怎么?你还想给我找一个啊?”

杨玉瑶顿时一愣,不好意思的低头道:

“是我说错话了,你生气了就直说嘛,刚才的眼神怪吓人的。”

说着,她便缠了上去,想要与李琩亲热一番。

但是李琩已经没有兴趣了,直接起身道:

“时间不早了,我得去十娘那边坐一会,总是待在你这里也不合适。”

说罢,李琩便直接走了。

杨玉瑶呆愣的望着李琩的背影,觉得对方突然给了她一种很陌生的感觉。

到底是怎么回事?十八郎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对我的?

我刚才说的话,哪里不对劲了吗?

就在这时,忠仆来报,李适之走后门进来了。

“我亲自去迎,”

杨玉瑶收拾情绪,整理了一些下发,深吸一口气,瞬间转成一副笑脸,花枝招展的朝着后院去了。

“李宪台明日便要当值了,今日怎么有空来妾身这里?”

杨玉瑶热情的将对方引入她那奢侈豪华的贵客厅,亲自端来温水,放在李适之身前的长几上。

李适之笑呵呵道:“刚刚去了左相府上探望,顺道来的。”

说是探望,其实就是看看牛仙客明天去不去上班,李适之得到的答案,自然不太妙,如果牛仙客不去的话,他今天也就不会“顺道”来了。

杨玉瑶非常聪明,常年混迹于高端场合,早已练就了听话听音的本事,闻言笑道:

“左相鞠躬尽瘁,令人钦佩啊。”

你钦佩哥啊毛啊,托你办的事还没办成吗?李适之呵呵笑道:

“左相之高风亮节,实为我等之楷模。”

杨玉瑶贪财,李适之便投其所好,仨月之内,前前后后送给杨玉瑶的财物,高达十万贯。

他也曾经隐秘的暗示过,事成之后,还有重筹。

十几万换来的是左相的位置,一点不亏。

如今的杨玉瑶,富得流油,她的府上,可谓谈笑皆勋贵,往来无穷鬼。

与李适之的交易,两人纯靠默契,话语上是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其中深意,两人都明白。

所以李琩猜错了,不是李隆基在发牛仙客的牢骚,而是杨玉瑶收了钱,故意在李隆基面前提起牛仙客,才导致基哥越来越讨厌牛仙客。

但是呢,杨玉瑶收了钱,却办不成这件事,因为皇帝是不能用无情的方式对待一个大臣的,尤其还是宰相。

所以她才想起找李琩帮忙,李琩敢掺和这事吗?不敢,十王宅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呢,虽然李琩很清楚,基哥非常希望牛仙客主动滚蛋。

“我呀,最近眼巴巴的都在盼着上元节,今年是圣人改元之后的第一个上元节,一定会非常盛大,”

杨玉瑶笑道:“过去不好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今年是除旧迎新的一年。”

李适之笑了笑,这才端起面前的水杯,小口饮了几口,因为他听懂了杨玉瑶话里的意思,上元节那天,牛仙客不会再出现了。

好,我等你消息,李适之起身道:“希望在上元节,能亲自敬夫人一杯。”

事情办不成,老子泼你一脸。

杨玉瑶厚着脸皮微笑起身,将李适之送出府外,当她看到李适之离开的背影时,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十八郎不会是认为我和李适之有什么关系吧?

杨玉瑶愣在当场,片刻后:

“走,去我那三叔家里。”

她心焦火燎的带着女婢往杨玄璬家里去了,期盼着李琩还没走,好让她解释清楚。

你还不了解我吗?我给人办事,从来只看钱,除你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