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伊州大曲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七十三章 伊州大曲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凉州比之鄯州,景象要萧瑟很多,毕竟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气候干旱,植被自然不会繁茂。

但因其地理位置特别特别重要,所以历史上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夏的都城,有西北首府之称,实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

如果说陇右、河西、安西,大唐只能留下一个,那么肯定是河西。

一个地方的崛起,往往符合当下的社会条件及历史走向。

后世的武威,名气不大,与其它的西北城市一样,默默无闻,隐入尘埃。

但是在武则天时期,大唐的所有城市当中,洛阳第一,扬州第二,凉州第三,被称之为三甲。

是的,就在几十年前,凉州的繁华甚至一度超过了长安。

为什么?大唐对外贸易的经济特区,河西走廊贸易中心,北方佛教中心城市之一,长安在西北最大的屏障。

所以凉州之繁华,对于没有到过这里的人来说,绝对会惊掉他的下巴。

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节度使入朝拜相,多出自河西。

盖嘉运是一个非常潇洒的人,打仗的时候狠得一批,目前为止可以说战无不胜,但闲下来的时候,也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玩女人是一把好手。

岑参在历史上曾经有一首《玉门关盖将军歌》,可以说为盖嘉运这辈子做了一个总结:

勇猛盖世,军功彪炳,生活奢华,骄盈跋扈。

九月初十,李琩带队进入凉州城。

在这里见到的胡人面孔,远比中原人来的更多。

他这个级别巡查地方,没有什么隆重仪式,也没有什么列队欢迎,没有谁会欢迎上面派人下来查他们。

而上面派到地方搞巡查的,也一般都很低调。

但是李琩这一次很高调,他穿着自己的亲王服,配金鱼袋,身后的飞龙军在城外全部配甲,威风凛凛的一支骑兵大队,就这么张扬跋扈的进入了凉州。

是的,非常张扬,京师来的自然瞧不起地方上的,何况还是禁军,一个个高坐马上,目中无人,俯视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赤水军盖威,见过处置使,请容末将在前带路!”一名颇为威武的中年人,带着一队人马赶来,朝李琩行礼道。

李琩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皱眉道:

“本使来的路上,听说赤水军已经调走了,你在军中担任何职,为何没走?”

盖威笑道:

“末将担任赤水军讨击使,因要留下接待使君,所以并未随军换防。”

“赤水军换防何处?”武庆沉声发问。

盖威笑道:

“驻扎祁连城,协助陇右防御吐蕃。”

李琩懒得在大街上跟对方闲扯,摆了摆手示意盖威带路,毕竟他要见的是盖嘉运。

凉州节帅府的规模,是鄯州的三倍多,这可不是盖嘉运修的,而是牛仙客。

事实上,节度使在地方,生活都比较奢侈,不止他们俩,王忠嗣在朔方也一定过的有滋有味。

当一个人拥有享受的权力,很难不去享受。

节帅府外,盖嘉运远远看到李琩的队伍走近,带着身后一众将领走下台阶,边往前走边揖手道:

“盖某何幸,竟然在这西北之地,得见隋王,怪不得凉州城今日的太阳升的那么早。”

都言盖嘉运跋扈,但人家明显比皇甫惟明更客气,这两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刻板正经,一个泰然自若。

李琩也远远的下马,携众人步行而来,揖手道:

“凉州之盛,盖帅之功,今日叨扰,少不得要在这里盘桓几日,倒是给盖帅添麻烦了。”

“哈哈”

盖嘉运仰天一笑,豪气干云,上前拉着李琩的胳膊就往帅府方向走:

“别说数日,隋王就是不走,盖某也不会觉得麻烦,只会高兴,酒席已经备好,愿与隋王一醉方休。”

接着,他又朝次子盖威道:

“将隋王带来的儿郎们,安顿在驿馆,顿顿要有酒肉,饿瘦了一两,我割你的肉补上。”

盖威微笑点头。

程元振一愣,本来强作轻松的脚步为之一滞,本能的看向李琩,内心喊道:赶紧拒绝啊,狗贼是要将咱们的人支走。

其他人的内心也多多少少出现一丝惶恐,人家刚上来就断你的手脚,真要在帅府内发生异变,那不是笼中之雀吗?

李琩笑了笑,朝武庆道:

“带儿郎们去吧。”

武庆的心理素质还是过硬的,闻言点了点头了,带队跟着盖威走了。

节帅府大堂,本来是议事的地方,庄重威严之地,喝酒本该有别的去处,但是盖嘉运的大堂,眼下的布置跟宴会场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李琩扫眼一看,就知道这里不是专门为他布置的,而是平时就是这副景象。

盖嘉运的个头,与皇甫惟明差不多,但是骨架非常大,肩宽体阔,肌肉虬实,双目深邃,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割一般,黝黑的脸庞仿佛野猪皮一样坚硬。

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硬!

盖嘉运发现李琩一直在打量厅内的布置,见状笑道:

“盖某人平日喜乐舞,帅府内其它地方都不够大,所以便将前堂做为排练乐舞的地方,倒是让隋王见笑了。”

不见笑不见笑,你这不是跟基哥一个德行嘛。

长安教坊眼下比较盛行的《伊州大曲》,就是盖嘉运整理之后,献给李隆基的,历史上还传到了日本。

人家也是粗中有细,细中有精啊。

谁能想到模样看起来这么粗犷的一个大汉,对乐舞有着极深的造诣。

几大碗烈酒下肚,盖嘉运盯着李琩的眼睛,笑道:

“鄯州情形怎么样了?皇甫还是像从前一样,夜不能寐吗?”

李琩愣道:

“他还有不寐之症?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初到鄯州的第一天,见过他一次。”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盖嘉运豪气的再饮一碗,擦嘴道:

“他还是太年轻了,如果能在陇右再呆上个三五年,就一切都想明白了,那时候就会像我一样,该吃吃该喝喝,想睡哪个女人就睡哪个女人,一觉睡到大天亮。”

说罢,盖嘉运扫视了一眼厅内正在互相敬酒寒暄的两派人,淡淡道:

“盖某知道隋王要来,所以早早便将他们都叫来了,方才没有为隋王引见,是觉得没有必要。”

李琩面无表情道:

“为什么没有必要?”

盖嘉运笑道:

“隋王难道不是冲着我一个人来的吗?陇右的莫门军已经进驻新城,与凉州相隔一百八十里,两日可至,你在害怕什么?”

好家伙,遮掩都不遮掩了,开门见山是吧?

李琩笑了笑:“盖帅这么问,你又在害怕什么?”

盖嘉运坚硬的脸庞挤出一丝苦笑:

“我害怕什么,隋王心里一清二楚,盖某命不好,偏偏在这种敏感时期,李楷洛又死在我这里,朝廷怎能不生疑呢?就连那个李光弼,虽然伪装的很好,但我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他恐怕都想杀了我,清者自清,我也懒得跟他解释。”

李琩点头道:

“关于李楷洛的死,朝廷已有定论,圣人对你还是信任的,并没有怀疑你。”

盖嘉运叹息道:

“圣人对盖某恩重如山,虽死难以报答,只是如今的朝堂奸佞横行,难保不会迷惑圣听,盖某这里有一份万言书,请隋王返京之后转呈圣人,盖某是罪是功,皆在此书之中。”

李琩点了点头:

“一定帮你带到。”

像盖嘉运这种起家军伍之人,不是说他不够聪明,而是他身处的环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跟中枢不在一个档次。

一辈子都在军中,没有体验过立身朝堂的那种感觉,根本不知道长安那帮人有多阴。

李琩看得出,如今盖嘉运还寄希望于能够挽回李隆基对他的偏见,以为朝廷对付他,是李林甫和裴耀卿的意思。

大错特错,功臣在皇帝眼中一文不值,而当功臣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需要奸臣站出来,帮皇帝处理掉功臣,背这口黑锅。

别说你万言书,就是十万字百万字,李隆基都未必会看一眼。

“中书门下有令,着我协防陇右,派遣赤水军调防安人军驻地,我没有听,”

盖嘉运正色道:

“而是将赤水军调至祁连城,如果安人军方向有变,赤水军可随时南下,切断敌军退路,与安人军内外夹击,任谁都会认为这才是最好的部署,但中枢却背道而驰,是他们不懂吗?不是的,他们那帮人脑子里不想着怎么击退敌军,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削夺我的兵权,好像我比吐蕃的威胁更大一样。”

李琩能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道:

“盖帅多虑了,他们没有这个意思。”

盖嘉运笑了笑,举杯与李琩又饮了一碗,道:

“他们平日所饮,皆为佳酿,不像我这里的酒,像西北的烈风一样,如火如刀,盖某的性子也是如此,我虽耿直,但那帮人脑子里在想什么,我一清二楚,那个裴耀卿,担心我将来入朝为相,顶替了他,处处给我穿小鞋,我都能想到,他在圣人面前不知说了多少谗言诬告。”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李琩笑道:

“是盖帅想的太复杂了。”

盖嘉运咧了咧嘴,突然岔开话题道:

“秋日山禽正肥,明日隋王与我一同出城狩猎如何?”

站在李琩背后的李晟一愣,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内心紧张到无以复加。

他听李光弼说起过,凉州城绝不是动手的地方,那么明日出城,是否算一次机会呢?

李琩微笑点头:

“我不胜酒力,盖帅今日可不能将我灌醉了。”

盖嘉运哈哈一笑:

“不胜酒力四个字,盖某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听过了,隋王是个有节制的人啊,好,今日只是小酌,等明日狩猎归来,你我再一醉方休。”

李琩低头看了一眼桌子上,已经被盖嘉运喝光的三个酒坛子。

你管这叫小酌?

大厅内,歌舞升平,汉胡掺杂的乐工舞伎,正在下方表演着盖嘉运最喜欢的《伊州大曲》。

此曲需乐工四十八人,舞伎十二人,怪不得人家要在帅府的大堂设宴,其它地方确实放不下。

郭知运在担任陇右节度使的时候,为李隆基献上了凉州曲,盖嘉运献上了伊州曲,这两篇舞曲眼下在教坊都是经常会表演的曲目。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记载: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凡此诸曲,惟伊凉最著。

可见伊州曲和凉州曲在华夏乐府之中,也是极具盛名的。

古伊州,就是后世的疆新哈密地区,所以今天献艺的舞伎,都带着点西域风情。

她们口中吟唱着的,是几篇诗歌,伊州曲有采诗入乐、因乐为诗的特征,这是李隆基同志改进创造的。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这是王维的伊州歌,与其它歌曲一样,大多描述的边疆征战,别离思念之情,其音调凄楚悲凉,使人惆怅感慨。

乐舞是情感的表达,容易与人们内心深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情感,形成共鸣。

所以当乐舞开始之后,大厅内两个派系的人所呈现出的表情,完全不一样。

河西诸将这边,有人面色肃然,隐有悲怆,有人闭上双目,乐声与情感在体内碰撞,他们对于这种带有边塞情怀的乐曲是有共鸣的。

不像李琩这边的人,看的是舞,听的是乐,没有感情。

“隋王在宫里,见过表演伊州大曲吗?”盖嘉运换了一个坐姿,专注的欣赏着下方的舞乐,已经很久都没有说话了。

李琩闻言道:“自然是见过,但与你这里的略有不同,总觉得教坊的伊州曲少了些什么。”

盖嘉运苦笑道:

“牧羊驱马戎服,边关思乡故土,这才是伊凉大曲,长安的那个变了味了,也是,他们不懂的,不过那些诗人们,却不失为我边疆儿郎的知音。”

说着,盖嘉运以手托额,喃喃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君莫笑君莫笑他们豪饮是对酒当歌,我们还得担心君会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此生未能与孟襄阳把酒畅饮,实为生平憾事。”

李琩一副恍然的样子,点头道:

“我知道区别在哪了,一个是惆怅沉重,一个是典雅雄壮,一个多为离愁别绪,一个多为豪情壮志。”

盖嘉运哈哈一笑,拍掌道:

“总结的好,隋王是懂乐舞的,也懂我边疆儿郎,你若出任节度,要比很多人强上不少。”

李琩笑了笑,连称过誉。

他其实一直都在打量着河西诸将的方向,他想试一试,自己能否在这些人当中,猜到哪个是哥舒翰。

其实很好认,因为王维认识哥舒翰,还有一首《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

是的,哥舒翰做过长安县的判官,也是那个时候与王维认识,毕竟大家都爱喝酒。

但是李琩不认识哥舒翰,因为哥舒翰的出身,进不了他们那个名士小团体,也就是偶尔跟王维喝顿小酒。

王维对哥舒翰的容貌评价为:身长八尺,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磔。

这就很好猜了嘛,紫色瞳孔,胡须坚硬如铁像刺猬,大高个。

李琩的目光锁定在一个人身上,侧身朝盖嘉运道:

“那个哥舒翰,是你一手提拔的?”

盖嘉运摇了摇头:“是王倕带出来的,盖某惜才,所以委以重任,怎么?隋王认识?”

李琩笑道:

“我说不认识,盖帅恐怕不会信吧?”

“不,我一定信,”盖嘉运道:

“此人还不够资格让隋王认识,虽然听说他在长安也不失为一名仗义豪侠,但还不够格与亲王结交,我看重他,一来是有真才实学,再者,王摩诘的朋友,品性应该不会差。”

哥舒翰的亲爹哥舒道元,曾担任过安西副都护,赤水军使,也就说,赤水军里面有人家爹的老部下,所以盖嘉运才会安排对方进入赤水军,因为适应起来会很快。

在哪有门路关系,你最终还是得走这条路,祖孙三代草烟人,一家四口力电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在其它行业就不了业啊。

哥舒翰其实是想从政的,因为他知道从军是个苦差事。

奈何没路子,在长安兜兜转转几年,结交这个,结交那个,只混了一个判官,觉得自己太屈才。

所以最后还是回来了,老老实实继承他爹留给他的人脉遗产。

“隋王若是对这个人有兴趣,我叫他过来,方便隋王问话,”盖嘉运道。

李琩摇了摇头:“没兴趣,就是觉得相貌奇特而已。”

“番将嘛,如今在西北不稀罕了,”盖嘉运道。

既然聊到这个,李琩便顺口问道:

“盖帅觉得,任用番将,利弊几何?”

盖嘉运想都不用想,便脱口而出:

“利大于弊,以夷制夷嘛,我是赞成朝廷这么安排的,就比如这个哥舒翰,他来自西突厥突骑施部落,如今这个部落在伊犁河一带的突厥部落当中,已经势微,很多依附大唐,离强合弱嘛,所以安西和北庭的军中,很多将领都来自突骑施。”

李琩笑道:“如果不是番将,而是番帅呢?”

盖嘉运一愣,皱眉沉吟片刻后,沉声道:

“番人为副,可尽辅佐之能,若为主,则恐有播迁之祸,他们的想法,和咱们不一样,只可用之,不可予之。”

李琩淡淡道:

“我来之前,朝廷有一项任命,升平卢为节度区,原兵马使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看样子盖帅还不知道吧?”

盖嘉运顿时一愣,惊讶道:

“安国粟特人,在河北为帅?有范阳在,平卢升府意义何在?”

李琩笑道:“这我就不清楚了。”

盖嘉运双目一眯,沉默半晌后,摇了摇头:

“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任用番将,是因为我大唐边疆多设羁縻都督府州,羁縻,怀柔也,多引其土酋,许以厚禄,为的是纳入朝廷管理,安国之人在河北担任节度使,不会是李林甫想出来的吧?”

“真不知道,”李琩道。

你就跟我装傻吧,告诉我这个消息,又不说清楚,吊人胃口的感觉很爽吗?

盖嘉运冷哼一声。

眼下的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就是番帅,羌族出身,还是盖嘉运一手提拔起来的。

但是李琩西行之前,李林甫私下里告诉他,夫蒙灵察的任命,就是朝廷分化盖嘉运与夫蒙灵察的一种手段。

因为盖嘉运一直都想兼任安西,以夫蒙灵察为副,毕竟安西是他起家的大本营。

但是朝廷这边肯定不愿意这么干,但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安西节度人选,于是便干脆玩了这么一招,将夫蒙灵察给提上去了,并且明说了:给你升官,盖嘉运不同意。

两人就这么产生了嫌隙,本是一对出生入死的老伙计,眼下来往却少的可怜。

盖嘉运也因此对朝廷的怨气越来越大,李楷洛之死,就是他发给朝廷的一个警告。

接风宴结束之后,李琩被盖嘉运连番热情挽留,住进了节帅府,身边只有李光弼、李晟他们四十来个人。

飞龙禁军所在的驿站,距离此处足足三里地,一旦有事,根本来不及救援。

而同样留在帅府的程元振,心态已经崩了。

他从前外出办事,地方官见了他,都是献媚逢迎,客气恭谨,但是今天不一样。

那帮河西悍将,没一个拿正眼看他的,这样的形势,很难不让他心生胆怯。

所以等到大家都被安顿好了之后,他又赶紧离开卧房,去寻李琩的住所,商议对策。

“我们阿郎已经睡下了,”守在门外的李无伤道。

他身边一共四个人,到了半夜会与李晟带着的人换班,是李琩的夜间守卫。

程元振偷瞥了四周一眼,心急道:

“他怎么睡得着啊?让我进去。”

李无伤摇了摇头:

“那可不行,我们阿郎交代了,明日还要与盖帅出城狩猎,要养好精神,不准旁人打搅。”

心真大啊你们打算明天动手?程元振试探道:

“有什么安排,你们得跟我说啊。”

“没有安排,”李无伤面无表情道。

程元振还是不死心,硬是在门口纠缠半天,还故意大声说话,期盼着吵醒李琩,好喊他进去。

结果闹了半天,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睡吧睡吧,反正要死也是一起死,我跑不了,你也跑不了。

程元振叹息一声,不甘心的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