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最将风味念家乡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最将风味念家乡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踏入偃月堂的那一刻,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不是因为他帅的亮瞎人眼,也不是他的气质让人目不转睛,只是因为这座偃月堂,没进来过亲王。

裴耀卿第一时间起身,挪了下位置,请李琩坐在他的上首,以至于也已经起身,准备让位置的牛仙客,尴尬的又坐下了。

至于杨玉瑶,则是一直跟着李琩,坐在了他的背后。

“先要恭贺隋王了,王妃有孕,孺人增册,王宅多子多孙就在眼前,”牛仙客笑呵呵道。

李琩进来的时候,就在偃月堂外的回廊见了不少大官,但是能坐在偃月堂的,无疑级别更高。

四五品的都没有几个,大多为三品,大唐的职事官,最高就是三品了。

李琩微笑道:

“上次见左相,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今日再见,您老当益壮,不减当年啊。”

“老了老了,”牛仙客微笑摆手:

“身子骨已经是大不如从前,倒是隋王风采依旧,比之从前更胜。”

接下来,其他人也纷纷与李琩打招呼,这样的场景极为罕见,好在大家都是老戏骨,应付这种场面绰绰有余。

反正人是右相放进来的,圣人不悦,也不会冲着他们来。

卢奂则是一副完全与李琩不熟的样子,只是略微的点了点头,便算是打过招呼了,而韦陟,则是一直在偷偷的打量李琩。

人家娶了他们家的闺女,韦陟自然对李琩分外好奇了。

李林甫一直等着大家寒暄过后,这才看向李琩:

“隋王今日到访,找我家四郎有事?”

“奉旨办事!”李琩点了点头。

这四个字出,别说李林甫等一众高官错愕了,就连他背后的杨玉瑶也是一脸懵逼。

你这张嘴是真敢说啊,圣人确实是让你帮我,这没错,但这不是旨意啊,只是授意而已,你能不能不要这么高调?

韦陟愣道:“隋王可否详说?”

中书省是专门管圣旨颁发的,每一道旨意都要经过这里,才具备法律效力,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圣人特赐。

但是呢,特赐,中书省这边事后也需要备案,所以他有此一问,是正常的。

李琩微笑摇头:

“现在还不能跟紫薇郎说,时机合适了,再告诉你。”

韦陟点了点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了,他肯定不会认为李琩假传旨意,眼下坐在偃月堂的,随便一个都有直接面圣的资格,没有人敢当着他们的面乱说话。

李琩看向李林甫,笑道:

“听说右相风湿犯了?您老还是要多顾及自己的身体,中枢可不能没有您啊。”

这一句话,无疑将李林甫捧的很高,但实际上,人家就是那么高。

李林甫叹息一声,低头看了看自己盘坐的两条腿:

“年轻时候不注意,惹了风疾,到老了受折磨,也就是圣人开恩,老夫才得以在家中办公,不要紧的,每年都犯那么一两次,休养月余便可进宫了。”

李琩开了这样一个话题,大家本来都在谈正事,也逐渐开始议论起风湿病的问题。

因为在座的人当中,有风湿病的可不少。

人在四十以后,身体的各种小毛病便冒出来了,风湿病算是普遍的一种疾病了。

聊着聊着,一帮高官像是一群病友一样,探讨起健康问题了。

裴耀卿也借机凑过来,小声道:

“突厥内乱了,登利可汗与其母密谋,诱杀右杀禄特勤,自领西部兵众,如今左杀判阙特勒率兵正在攻打王庭,登利请求朝廷出兵协助,圣人准了。”

李琩点了点头,也小声道:

“圣人准不准,王忠嗣都不会动,这种时候,应是坐山观虎斗,等他们内耗的差不多了,再出面收拾残局。”

裴耀卿一愣,到嘴边的话又给咽回去了。

因为李琩猜的很对,圣人明面上颁发的旨意,确实是让王忠嗣出兵,但是私下还有授意,那就是按兵不动,坐看其乱。

这小子脑子转的太快,没法愉快的聊天。

自己还想着许久不见,告诉他一桩近来大事,人家可好,云淡风轻,洞若观火,像是什么都清楚一样。

裴耀卿是非常喜欢与李琩聊国事的,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人家对国事有着非常清晰的理解和判断。

虽然与亲王聊这些,违法,但是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咱们在聊这个呢?

大家不聊政务,聊风湿,不就是因为李琩在这吗。

牛仙客一直注意着李琩与裴耀卿这边的动静,见两人一直在窃窃私语,忍不住发问道:

“隋王与焕之在聊什么?”

李琩笑道:“我们在聊右相如此辛劳,应该有人站出来分担一些。”

众人闻言一愣,促狭的看向牛仙客。

按理说,最该给右相分担的应该是左相,牛仙客也愿意啊,但人家李林甫不放权啊。

牛仙客面上笑道:

“是老夫的错,我若能再多分担一些,也不至于累垮了右相。”

心里则是大骂李琩这个小王八蛋,你是不会说话呢,还是故意这么说。

韦陟则是开口道:

“隋王打算什么时候,至韦府交换婚帖?”

李琩笑道:“紫薇郎觉得什么时候合适,就什么时候?”

韦陟一愣,犯浑是不是?你这个回答,让我怎么回答呢?

“那就明天吧,”韦陟呵呵道。

李琩直接拱手道:“好!就明天。”

韦陟又愣住了

“痛快!”严挺之笑呵呵的看向韦陟:

“韦郎是家长,族内女子婚配,自该是你说了算,隋王遵循你的意见,也是一份敬重。”

韦陟点了点头,这小子倒是挺给面儿,还真就答应明天了。

“那我明天可要跟右相请个假了,好安顿一些家事,”韦陟朝李林甫道。

李林甫微笑点头:

“家事国事,都是大事,韦郎只管去张罗。”

一直聊到傍晚,大家都要散伙了,李岫还没回来,整个期间,没人主动开口与杨玉瑶说话,这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长安,还只是一个蝼蚁。

张垍给面子,眼下堂内这帮人,可不给面子。

事实上,真实的历史当中,杨玉环在初封贵妃的两三年内,并没有多少官员将她放在眼里,主要原因还是来历不干净。

你要是人家武惠妃那种明媒正娶,我们啥也不说,但你是儿媳啊。

这不符合礼制的。

直到会议结束,李琩都一点没有离开的意思,裴耀卿几次提醒,让李琩早点走,不要与李林甫独处,否则会被人拿住把柄。

但李琩无所谓,因为杨玉瑶跟着,而他也确确实实是在按照老爹的吩咐办事。

渐渐的,偃月堂的人越来越少,直到牛仙客最后一个离开,这里除了修剪花草的家奴,收拾坐席的婢女,就只有李林甫李琩和杨玉瑶三人了。

这个时候,杨玉瑶才赶忙起身,朝着李林甫纳福道:

“蒲州未亡人杨氏,见过右相,问右相安。”

李林甫一脸疲倦,笑呵呵的抬手道:

“本相腿脚不便,不能相迎,三娘快请起身。”

杨玉瑶规规矩矩的重新坐下,她目前混迹于长安的贵族群体,已经算是风头正劲的后起之秀,但那是贵族,不是中枢。

她的社交圈,都是一帮吃喝玩乐的贵胄,而中枢大官,没有那么多时间吃喝玩乐。

见到李林甫这样权倾朝野的人物,她也心虚,平日里的豪荡,收敛的丁点不剩,只剩下素雅端庄。

“好了,隋王现在能告诉老夫,圣人旨意如何吗?”李林甫道。

李琩指了指杨玉瑶,道:

“奉圣人命,帮着三娘买一座商宅,好做今后之立身营生,现如今与王元宝商量过了,看中了道德坊的琉璃铺子,来找四郎,不过是想四郎今后能够帮衬着点。”

杨玉瑶低垂着头,不敢做声,眼神一直盯着自己的深沟。

李林甫闻言内心一叹,圣人宠幸杨氏,实在是太过了,赐宅就不说了,毕竟杨銛是顶门户的,杨玉瑶又是亲姐姐,怎么还帮着做生意呢?

赏赐的钱不够花吗?足够了吧?

“当下用得着琉璃的地方,不多了,”李林甫皱眉道:

“华清宫那边已有安排,洛阳紫微宫的明堂,今年也要修缮,但是韦坚已经揽下这个差事,老夫有心帮忙,却也无处用力啊。”

其实是李林甫不想管这些小事,老子大事都忙得团团转,哪有功夫管你这个,

李琩笑道:“无妨,有些小的营造,也是可以的,达奚盈盈今后会是三娘在外的管事,专门负责打点琉璃生意。”

李林甫听到达奚盈盈这个名字,瞬间一愣,又从李琩闪烁的眼神当中,得到了一些暗示,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

达奚盈盈懂个屁的营造,她懂琉璃之事?她只会经营恶钱。

没想到啊没想到,一个未亡人野心这么大,都敢掺和这一行?我还真是小瞧你了。

可不就小瞧了吗?历史上人家虢国夫人,其实并不怎么将你当回事。

眼下不过是初创阶段,还怵你三分,等人家起来你再看,哥奴哥奴叫的可欢了。

李林甫沉吟片刻后,点头道:

“这件事老夫与焕之去谈。”

李琩点了点头,李林甫帮忙肯定比李岫强多了,王元宝是裴耀卿的人,李林甫肯定是跟裴耀卿去打交道,而不是杨玉瑶和达奚盈盈,这俩不够格。

“那我们就告辞了,右相辛劳整天,也该早点歇歇了,”李琩起身道。

李林甫道:“已至晚食,吃过再走不迟。”

“那行!”李琩又一屁股坐下,以至于跟着他站起来的杨玉瑶一阵尴尬。

人家只是客气一句,你还真不客气啊?

她想多了,顶级人物很多时候,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是跟你客气,因为他们习惯了字字斟酌

吃饭,女人肯定不能同席,杨玉瑶又不是李琩的老婆,没了丈夫的她,没资格和李林甫坐在一起吃饭。

李林甫故意让李岫的媳妇柳氏,接待杨玉瑶,给他腾出了与李琩独处的机会。

这个独处的时间不能太长,就是一顿饭,还得是正常的吃饭速度。

期间,李琩详细的叙述了杨玉瑶有心插手恶钱的事情,而南曲那帮人,忌讳杨玉环,所以没有太过排斥,达奚盈盈也答应会帮忙,至于启动资金,就是右金吾的那点钱。

李林甫得知李琩要掺和进南曲的事情当中,自然是一万个支持,如今的国赋没办法开源,那么打击恶钱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可以让良钱变的更值钱,朝廷收税,可不收恶钱。

他嘱咐李琩,务必搞清楚恶钱从江淮进入长安的整个流程,如果能查清楚恶钱在江淮铸造的老巢,他这边会配合着端掉一些。

肯定不敢全都端掉,不然会引起极大的风波,会搞乱当下的市场,李林甫只需适当使恶钱升值,便已经受用无穷了。

开元通宝,从李渊时期沿用至今,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即使是开元鼎盛时期,每年的新铸币,也不过三十二万七千缗。

究其原因,是铜矿开采有限,而开元通宝的含铜量非常实在,尤其是进入李隆基时期,每一枚钱币又增重一到两成,对铜矿的依赖更大。

这是一种非常精美的钱币,是后来算卦辟邪之人常用的“大五帝钱”之一,因为开元二字具有极深的道教属性,有开劫创始超度众生之意,几乎是算卦术士必备之物。

良钱产量太少,大唐的贸易又太过发达,所以恶钱的流通可以说是避无可避。

据李林甫说,户部计算过,每年产出的恶钱,应大致在三百万至五百万之间,进入两京等地之后,再流向全国。

恶钱进入平民百姓家,会导致朝廷收税愈发艰难,只有打掉一些,逼其升值,降低与良钱的兑换比例,才能有效抑制其流入民间,破坏国家收税的根本。

也就是说,李林甫其实是希望恶钱更值钱,因为值钱了,就轮不到百姓了,而国家的税收基础,是百姓。

但是这样一来也有一个弊端,越是值钱,私铸的越多,只能是不断打击,有效遏制,难以根除。

李林甫与李琩吃饭的同时,李岫也回来了。

但是这小子非常聪明,没有过来打断李琩二人的谈话,而是与妻子陪着杨玉瑶喝酒。

杨玉瑶有求于人家,加上自身酒量又大,频频敬酒。

李琩过来之后,还替了不少酒,即使如此,李岫和杨玉瑶还是全都醉倒了。

柳三娘无奈的摇头道:

“各自管好自己的,十八郎带她回去吧。”

此女出身河东柳氏,名门望族,与李琩也颇为熟稔,因为李岫结婚的时候,李琩闹过洞房。

回家的路上,车厢内,杨玉瑶趴在李琩的大腿上不停的说着醉话,说她当年特别羡慕杨玉环能嫁给李琩。

她今年也才二十八岁,正是女人发育最为成熟的阶段,该长成的都长成了。

李琩和她之间,没有什么男女忌讳,感觉她喉咙不停在动,有呕吐的迹象,赶忙令李晟停车,搀扶着杨玉瑶下去,就这么在路边大吐特吐了一番。

酒场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杨玉瑶轻易不容易醉,今天也算是豁出去了

翌日,李琩一大早便派内侍王卓入宫,请高力士这个新任义父,去一趟韦昭训的家里,交换婚帖。

一来,是将高力士与韦妮儿父女关系定死了,宣扬出去,再者也是告诉基哥,你别催了,我娶。

高力士也很无奈,他本来就是一个顶级不粘锅,常在花丛走,片叶不沾身,几十年了,没曾想折在韦三娘手里,一把年纪了,认了一个孙子辈的当闺女。

他在见到王卓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罢了罢了,认都认了,后悔也没用了,于是他只能精心打扮一番,红光满面的来了李琩这边,整理好婚帖事宜后,便去了韦宅。

李无伤早早便去了韦昭训家里通报消息,让他们做好准备。

以至于今天请了一天假的韦陟,领着韦昭训等人,早早等在府门外,静候高力士大驾光临。

“哎呦,高将军,您老亲自出马,我族蓬荜生辉啊,”

韦陟做为带头人,上前亲自将高力士扶下步辇。

高力士带着一副喜庆的笑意,笑呵呵道:

“这事还只能是我来,隋王是我看着长大,三娘又是我的义女,别人当不起这个差事。”

“是的是的,没有比高将军更合适的了,”韦昭训也是赔笑道。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与其哭丧着脸,不如高高兴兴的将女儿嫁出去。

韦妮儿就等在一旁,等到高力士被韦陟搀扶着登上台阶之后,换她来接手,只见她过去亲昵的挽着高力士的胳膊:

“女儿猜到,婚贴肯定会是阿爷送来,所以府上提前准备了来自川蜀的荔枝,味道自是比不得岭南,也是女儿的一份心意。”

杨贵妃喜欢吃荔枝,是从四川开始的,因为她爹曾在四川当官,而高力士则是打小就爱吃。

后人只知贵妃喜荔枝,但是当下,朝堂的人都知道,喜欢荔枝的其实是高力士。

因为岭南高州,才是盛产荔枝的地方,也就是广东茂名。

清朝两广总督阮元曾作诗: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而当下长安能吃到的荔枝,只有四川的,没办法,岭南的送不过来,半道就得坏。

而岭南荔枝和四川荔枝,只要吃过的人,都认为不是一个味儿。

长安城可是不少吃过正宗岭南荔枝的,比如那些曾经被流放的宗室。

“还是高州的荔枝鲜甜爽口,可惜运不来长安,”高力士笑道:

“将来有机会了,三娘去趟江南,那里也是可以品尝到的,届时你便知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不过三娘还是有心了,荔枝在长安,也是不多见的。”

因为这玩意是贡品,啥叫贡品?供应皇城的,韦家长安一霸,自然能从珍馐署搞来。

对了,李琩现在还兼着珍馐丞呢。

进入院中,即使见多识广的高力士,也不得不感叹韦家的底蕴,实在不是长安其他豪族可以比拟的。

韦昭训家里豪不豪,先看琉璃,琉璃影壁,琉璃屋顶,琉璃石刻

进入前堂,再看木料雕工、家具饰品,无一处不在彰显着,韦昭训特别有钱。

毕竟是郧公房,从北周到现在两百多年,都是长安混的最风生水起的一支。

婚贴其实就是八字,古代女性只有在嫁人的时候,才会带着自己的八字离开,甚至有些只有在结婚时候,才起名字。

高力士带着的帖子里,还记载着彩礼账单,李琩给的不算少了,毕竟女子重聘。

聘礼会和嫁妆一起,成为女子嫁人后的私有财产,丈夫都不能轻易动用。

即使到了后世,女孩子也都将自己的嫁妆看的特别紧,避免婆婆惦记,这是有由来的,不是人家不愿通情达理,这事古时就是这样。

也就在同一天,杨玉瑶的大姐和大姐夫进京了。

杨玉瑶这些天也没有闲着,帮着看了几处宅子,但她肯定不能做主,需要大姐来了再做决定。

杨卉这个人,是非常一本正经的,毕竟是家里的老大,杨玉瑶她们都挺怵她。

“大姐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见杨銛呢?”杨玉瑶是带着杨銛在明德门等候大姐进城。

但是人家杨卉说了,不想看到杨銛。

杨銛当时那个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杨卉在车厢内阴沉着脸,冷冷道:

“别问了,我就是看他不顺眼。”

所有的怨恨都是有原因的,杨卉不单单是看杨銛不爽,其实那些堂兄弟,她是一个都看不惯。

因为他爹杨玄琰是老大,继承了祖业,但是她爹没儿子,所以老二杨玄珪、老三杨玄璬后来瓜分了他们家的财产。

杨玄璬还算是有良心,得了财产,也抚养了她们姐妹四个,至于二叔杨玄珪,就是一个吃绝户的。

那时候杨玉瑶和杨玉环年纪还小,不懂这些,但是杨卉可是都记在心里的。

而杨銛,就是老二杨玄珪的儿子,她能不恨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