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零三章 虽离乃复有私

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零三章 虽离乃复有私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在出事之前,都有一种预感,或者可以说,他已经看清楚了形势,知道距离自己出事不远了。

张九龄就是如此。

他在被罢相之前,已经察觉到了一丝端倪,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向李林甫低头了,想着以缓解矛盾的方式,避免自己过早下台。

但那个时候的李林甫,怎么可能放过他,自然是一鼓作气,铁了心将张九龄给干了下去。

张九龄就曾劝说过严挺之,不要跟哥奴对着干,但严挺之这个人还挺硬气,直接在众人面前大骂李林甫,结果就是,他比张九龄更早一步滚出了长安。

严挺之先是被贬去了洺州,去年又转迁绛州。

眼下的严挺之,就在绛州刺史府的后院,独自一个人溜达。

漫无目的,就这么背着双手,来回的转圈圈,这是他习惯的思考方式。

他今年六十八岁,按理说已经接近致仕之年,但他的身体却非常好,虽然外贬已有四年之久,但是他从未有一刻停下对长安的思念。

他一直都觉得,那里才是他的舞台。

严武就站在屋檐下,也不做声,就这么注视着自己的老爹来回晃悠。

他还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明白,他甚至一直认为,他爹外贬,是因为当年帮王元琰说话。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活该!

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蔚州刺史王元琰,坐赃下狱,罪名是什么呢?就是徇私枉法,贪污腐败一类的。

刺史一级,这已经是大官了,所以需要三司会审,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证据确凿,罪名成立。

但是,严挺之在私下里积极奔走,托关系找门路,为王元琰求情。

为什么呢?因为王元琰的妻子,是严挺之的前妻,两人早年关系不睦,和离了,严武的妈裴氏,这是第二个老婆了。

当时这件事闹得很大,李林甫抓住机会,集结朋党,猛攻严挺之。

而张九龄发觉不妙,选择硬保,毕竟是自己的小弟,肯定得护着不是?

于是他直接面见圣人,帮严挺之说话,意思是这事跟严挺之没有关系,就因为王元琰的妻子是严挺之的前妻,就被别人抓住这一点诬告严挺之。

他还为严挺之辩解,说什么严与前妻没有感情,有感情的话怎么会和离呢?

而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对张九龄非常不满的李隆基,直接来了一句:虽离乃复有私。

听到这句话之后的李林甫,猜测出了皇帝的心意,转而将严挺之结党营私,上升到了张九龄结党营私。

双方你来我往,互相攻讦。

这下好了,严挺之先滚蛋,张九龄和裴耀卿被定性为同党,同一天被罢了宰相。

严武因此觉得自己的老爹,是自作孽,你管前妻那点破事干什么?

“大郎,你过来,”

一棵柳树下,严挺之朝儿子招了招手。

严武撇了撇嘴,走过去道:

“啥事?”

严挺之嘱咐道:“明日,你便随你的阿娘一起回长安,期间任何人问起,你们为什么来,都只说是探亲,别的,一概不能提,明白了吗?”

严武点了点头。

这小子特别早熟,别看今年才十五岁,已经不知道睡了多少女人了,严挺之夫妻俩也管不了。

因为严武在大事上特别有主意,遇事冷静果断,深沉的让人觉得,他不该才十五岁,他该三十五。

严挺之眼下很紧张,但也非常兴奋。

既能劳驾哥奴亲自找上他的弟弟给他下套,说明圣人属意他回京的心思,已经很急切了,要不然哥奴不会这么冒失。

一个吏部一个户部,空着两个堂官,圣人早晚都需拟定人选,而他对吏部的事务驾轻就熟,简直就是当下的不二人选。

不过呢,如果有机会返回长安,他肯定不愿再跟李林甫对着干了。

没有张九龄,裴耀卿也下去了,自己又一把年纪,儿子还小,实不宜再冒风险,不然哥奴若是旧怨未消,真给他来个狠的,他也顶不住。

“还有,”严挺之忽然道:

“算了,让你阿娘过来,我交代她。”

严武没好气道:

“跟我说也是一样。”

什么叫老来子?敢跟亲爹顶嘴,敢指使亲爹的,就是老来子。

严挺之闻言也是一脸无奈,没办法,就这么一个接班人,但凡还有一个,看我不抽他大嘴巴子:

“回到长安之后,让你阿娘准备一份礼物,给右相送过去,要让右相知道,我严挺之眼下对他只有敬意,从前的恩怨早已忘怀,一片诚意,还请右相海纳。”

严武点了点头。

这就是这小子的优点,我是不懂,但事情我一定会办好,要不是大事不糊涂不冒失,严挺之也不敢交代儿子这种事情。

毕竟朝堂上因为儿子被牵连的人,可不在少数

过年,是亲友团聚的日子。

杨洄虽然元日一直在他妈那边,但是初三这天,还是跟妻子一块来了隋王宅。

“韦坚和李齐物是昨天走的,”

杨洄与李琩闲聊,而咸宜则是一直询问着郭淑,肚子有感觉了没有。

她已经有儿子了,但是自己的哥哥还没有,弟弟就别提了,连媳妇都没有。

杨洄边喝酒边说道:

“眼下都乱套了,圣人去了兴庆宫,每日常朝停罢,大小事宜都在中书门下决断,我想知道点消息都不容易。”

李琩淡淡点头:

“常朝不可缺,圣人目前刚刚移仗兴庆宫,一切都还未安顿好,等过一段日子,应该会像以前一样,在兴庆宫举办朝会。”

兴庆宫的主殿是兴庆殿,以前李隆基就是在这里主持朝会,百官们也是叫苦不迭。

因为各官署的办公地点,都在太极宫,如果朝会在兴庆宫的话,他们参加完朝会,还得走很远的路才能返回皇城办公,一天有半天的时间,都消耗在路程上面了。

毕竟兴庆宫就这点面积,没有地方再建衙了。

“未必!”杨洄摇了摇头:

“圣人身边可是带着杨太真呢,多半不会在兴庆宫处理政务,听说梨园都搬过去了。”

他的意思很明了,认为李隆基没脸皮让那么多人知道,他天天跟杨太真打情骂俏。

这才哪到哪?人家以后还要封贵妃呢。

李琩笑了笑,岔开话题道:

“韦光乘现在是你的顶头上司,你们相处的如何?”

杨洄抿酒笑道:“还不错,他初来乍到,寺里很多事情都需要倚仗我,再者说,他是右相的人,与我公务协作,还算默契。”

杨洄当年可是和李林甫一起帮着李琩争夺储君的,早早便与李林甫建立联盟关系了。

一直到现在,李林甫从未将杨洄当作外人。

“对了,我还听说了一件事,”杨洄道:

“皇甫惟明上奏圣人,说什么吐蕃一直在打铁仞城的主意,恐今年有犯边之可能,希望朝廷额外调拨粮饷。”

李琩一愣,开始在脑中仔细回忆。

今年是开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41年,石堡城还真就是今年丢的。

铁仞城,就是石堡城,但历史上石堡城是盖嘉运丢的,这一世,轮到皇甫惟明了?

难道真的因为自己的穿越而引发蝴蝶效应?毕竟盖嘉运眼下不是陇右节度使了,陇右现在归皇甫惟明节制。

那么这一仗,是否会像历史上一样,惨败丢城呢?

“然后呢,圣人怎么说?”李琩询问道。

杨洄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刚才都跟你说了,罢了每日常朝之后,我有很多事情也不知道。”

李琩顿时陷入沉默。

石堡城可不能丢啊,历史上盖嘉运丢了之后,一直到八年之后,才被哥舒翰以惨痛的代价拿回来。

这个地方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是陇右与吐蕃之间的桥头堡,谁占据石堡城,谁就在双方的拉锯中占据上风。

皇甫惟明不能输啊。

“别喝了,”李琩抬手将杨洄已经举起来的酒杯拉下去,道:

“你现在帮我跑个腿,去一趟右相府,转告右相,陇右务必不能有失,否则一旦出事,太子必以此攻讦右相,财政大权都在右相手里,若是不答应皇甫,恐其故意战败,将事情推到右相头上。”

杨洄一脸错愕道:“有那么复杂吗?你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皇甫有几个胆子敢这么干。”

李琩短时间内也想不到别的办法说服李林甫,只能是沉声道:

“事情总是要考虑周全的,圣人最听不得的就是战败这两个字,谁摊上这俩字谁完蛋。”

杨洄笑道:“那岂不是更好?皇甫真要败了,右相必有办法罢了他的陇右节度,太子根本没有那个能耐推到右相头上。”

李琩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在他看来,石堡城不能丢,皇甫惟明也不能出事,因为他还指望对方跟韦坚合谋,帮助太子夺位呢。

反正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究竟他们有没有那个念头?说不清楚。

但李琩觉得,可以想办法将他们逼到那个份上,让太子开团,他在后面捡装备。

他是看明白了,靠自己发动宫变难度太大,得跟太子组团才行。

“算了算了,你去也说不清楚,我想个办法亲自见见右相,”李琩思来想去,这种事情还是不要传话筒了。

自己亲自出马,才更为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