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163章 《追忆似水年华》震撼面市!

1997年3月份的东京和往年的春暖花开有所不同,明明快到樱花盛开的季节,天气却依旧阴冷而湿寒。

前阵子震撼全国的东电OL被杀事件彻底结案了。

凶手是一名尼泊尔来的小饭店老板,自称是渡边泰子做贩春娘时的常客,因爱生恨后对渡边泰子痛下杀手。

案件的真相是否如此已经并不重要,无论是东电、渡边泰子的家人还是隐藏在幕后的那些家伙,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唯一对渡边泰子之死抱有怀疑的则是和她一样的芸芸上班族。

泡沫经济给日本国带来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无数隐患。

高度发达的资本社会宛如一只瞌睡的猛虎,平时打着哈欠,看似人畜无害,但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暴起咬你一口。

渡边泰子之死的不了了之难免让上班族和社畜们有兔死狐悲的绝望感。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明显是为了反映资本社会困境和普通社畜生活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迎来了一波出乎意料的口碑反转。

【冷酷仙境】里那些犹如机器人般一刻不停帮公司赚钱的计算士让人代入感极强,也让人感到无比悲凉。

主人公勤勤恳恳地做着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每天都活在极为规律的世界中。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我”想在退休之后用攒下来的钱买一栋郊外别墅,读读书看看电影,学学大提琴,优哉游哉的打发剩下的余生。

这也是绝大多数上班族们幻想的退休后生活。

【冷酷仙境】的真实与深刻毋庸置疑,超过50万的读者给这个篇章打出了9.5分的超高分!

同样口碑不错的《痴人爱欲》,约30万读者打分,评分也不过是8.7分。

而那个被大家普遍认为拖了后腿的【世界尽头】篇章原来只有21万的读者打分,最终评分为6.7分,距离及格线一步之遥。

但在口碑回暖后,许多人开始尝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渐渐有学者和教授提出,【世界尽头】的无名小镇也许是“计算士”们的潜意识世界。

北川老师看似在写两个毫无关联的故事,实际上一表一里,【冷酷仙境】寓意着看似美妙,宛如仙境的真实世界十分冷酷。

【世界尽头】则是指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尽头。

百花齐放般的解读给北川秀的新书注入了一丝生机,【世界尽头】篇章的读者评分也从6.7分拉升到了7.2分。

可惜无论社会上对《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讨论多么热烈,北川老师似乎隐身了一般,毫不在意这些,没人联系得上他,他也从不在社交媒体和个人网站上说些什么。

反倒是以往“高冷”的谷崎一郎越发高调,八十岁的高龄,还在不断跟着新潮社做各种宣传,前几天干脆跑到几所知名院校开座谈会,高谈阔论了一番日本文坛的现状,以及日本纯文学之路该怎么走才能真正顺畅。

为了提高《新潮》的销量,谷崎一郎联名许多文学名家,搞了一个买书就能参加文学交流会的活动,又大大提振了一波3月号《新潮》的销量。

这样一直到了三月底,正好卖了15天的3月号《新潮》总销量299.4万册,看来月销量突破400万册轻轻松松,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破1月号《文艺》的561.9万册的新纪录。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当年那本《新潮》580万册的历史记录有多恐怖。

比《新潮》少卖了三天的3月号《文艺》也不遑多让,以总销量273.1万册紧随其后,稳居第二。

拿到这个数据后,原本以为胜券在握,信心满满的谷崎一郎瞬间惊愕,难以相信《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在口碑不如《痴人爱欲》下,竟然还能咬的那么死!

“我们起码比河出书房多花了一倍的钱在宣传上,《痴人爱欲》也明显在读者群体里的口碑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它还能紧追不放么?”

谷崎一郎拿着数据表,枯瘦的双手都在轻轻颤抖。

这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北川秀这个年轻人在日本文学市场的号召力。

“谷崎老师,您没必要这么担心吧?我们的总销量可是比他们要高出整整26.3万册啊!《群像》现在一年的总销量都不一定有这么多。”

新潮社社长疑惑的问道,

“这次的销量之争,显然是我们大获全胜啊!”

“可是我们比他们早卖了三天!”谷崎一郎抖了抖手里的纸,冷声道,“就算后面的销量下滑厉害,三天也凑不到26.3万册,但在舆论和声势都远不如我们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还可以咬的那么死.”

新潮社社长不这么认为。

他一直觉得宣传资源,资金实力也是出版社实力的一部分。

业内最后看的只有血淋淋的销量数据,其他都是空的。

只要卖的比你多,不管我是怎么卖的,反正就是比伱强。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这个月是赢定了。

众所周知,第一个月的角逐往往决定了后续几个月的战况,也就是说,请谷崎一郎出山惩治北川秀这事,从最后结果看,是成功的。

这是日本文坛所有守旧派成员喜闻乐见的事。

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在日本国内,文学界还在为《痴人爱欲》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谁更好而争辩不休。

而在遥远的法国,由巴黎大学出版社精装出版的《北川秀集(法文译本)》盛大登场,宛如一颗重磅炸弹般轰击在法国的文学市场上!

《伊豆的舞女(法文译本)》已经卖出去快80万册,在法国总统的力推下,成了所有读者必读的海外文学之一。

靠着这部畅销作品,以及之前拿了龚古尔文学奖的《失乐园》的热度,《北川秀集》一出现在书店,就被无数法国读者哄抢一空。

因为法国文化部的鼎力支持,还有奥德梅松、孔贝斯科、玛格丽特等文坛名宿的全力推荐,《北川秀集》成了第一部刚面市就能在全法国各地书店销售的海外文学作品。

奥利维亚兴高采烈的带着一群又一群的朋友天天跑去书店买书,光她自己就买了上百本《北川秀集》!

她很高兴,也很兴奋,尤其是看了北川秀写的《追忆似水年华》后,一眼就看穿了里面男主的初恋,贵族小姐希尔贝特·斯万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北川老师果然没有食言!

3月底面市的《北川集》在首刷日取得了极度辉煌的战绩——当天在法国全国销售过20万册,按照这个势头,一年卖个200万册不在话下。

法国文学市场比日本文学市场还要庞大,且毗邻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其市场内的纯文学一般都能在这几个国家同样大卖,所以实体书和杂志销量上限都比日本高。

可即便如此,一年能卖200万册的纯文学,每年也就出个十来本,一部从日本飘洋过海而来的纯文学能在法国市场做到这个成绩,已经足够自傲,也完全能在履历上大书特书一番了!

《北川秀集》火了以后,法国的读者们开始集体呼吁巴黎大学出版社再重新分开出版——他们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集全套有收藏价值,但有不少他们不爱看,如果能只买他们爱看的几本,会更划算。

别以为法国早早步入发达国家序列,国民们手头宽裕,就会对文娱产品宽容。

事实上是,和其他国家的小屁民们一样,这些法国读者连一法郎的优惠也要计较!

听到市面上的呼吁声如此巨大,巴黎大学出版社的高层们便立即展开了市场调查,看看北川秀到底写的哪些书很吸引他们的读者,也好给法国本土文学家们一些数据参考。

四月初,这份精雕细琢后的数据报表出现在了奥德梅松的桌上。

《伊豆的舞女》69.3万票

《失乐园》66.1万票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60.1万票

《青春三部曲》52.7万票

《我是猫》30.4万票

《告白》22.2万票

《人间失格》18.7万票

《介廾文学奖连续杀人事件》12.3万票

《刺杀骑士团长》10.9万票

《奇鸟行状录》7.7万票

可以看出,法国文学界的读者十分偏爱“言情类”纯文学,而太过浓郁的日式风格会让他们非常抵触。

另外,专门为战争文学而写的《刺杀骑士团长》和《奇鸟形状录》则受众寥寥,出版意义不大。

不过奥德梅松只是扫了一眼这个表格,便把心思又放回到了《追忆似水年华》上。

他那天和北川秀长谈后,大致了解了他对《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思路,原本他还想帮忙修缮下这部神作,可聊过后,奥德梅松对此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不是我能修缮的作品。

它的文学性和价值已经远超我的能力上限!

因此奥德梅松果断放弃了帮北川秀修缮的想法,而是转头找了更懂东方文学的马悦然,让他帮忙修订法文版。

马悦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里唯一一个力推北川秀获奖的人,可惜只有他如此看好北川秀,最后的评选环节,《伊豆的舞女》还是落榜了。

这次被邀请过来修订《追忆似水年华》,马悦然看完后又感慨又惋惜又振奋。

北川秀果然是一个能竞逐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

可惜这次没能拿奖。

但看了《追忆似水年华》后,他觉得北川秀拿奖是迟早的事!

马悦然是第一次见到文学家以其他国家为背景写,还写的那么好!

两人联合许多法文文学翻译家,鏖战了几天几夜后,终于把《追忆似水年华》给修订好了。

4月2日。

愚人节的第二天。

原本颇为平静的巴黎街头突然炸开了锅!

偶尔拐进书店的读者们没有等到拆分的《北川秀集》,却看到了一本作者名为北川秀,内容却是以描写法国一二战背景下,某位富二代少爷人生的纯文学!

“《追忆似水年华》?这不会是挂着北川老师的名字出版的垃圾吧?”

有读者拿着它疑惑问道。

店员立即摇头解释了一番:“不不不,这就是那位北川老师写的作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