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16章 我们的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

相比较《秘密》和《亲子饭》,松原凛子更喜欢同为女人的麻生真由美所写的《青梅竹马》。

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吉原花街的朦胧初恋故事。

花街是大正、明治时期的特有产物,有点像隔壁古代的教坊司。

女主角美登利是青楼花魁的妹妹,性格天真无邪。

男主角信如是寺院方丈的儿子,性格文静内敛。

这对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对彼此都有深深的爱慕之情,但身份地位的差距注定了这会是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

看这篇时,松原凛子嗅到了一丝北川老师的味道。

用言情故事做表皮来说一些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社会现状,这是《且听风吟》开创的独特写法。

自从看了《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后,松原凛子开始关注和接触起纯文学,了解的越多,她越是对北川老师感到敬佩和崇拜。

这篇《青梅竹马》有类似的味道,顿时把一篇看似只是说爱情的给拔高到了社会文学的层面。

“这次真是要出大问题了啊”村松友视给自己倒了一杯清酒,一饮而尽,目光再度回到那本《文艺》上。

编辑部此前讨论出的结果是《文艺》终究难以靠北川秀的一己之力来挽回颓势。

现在好了,《文艺》一下子出了三篇新,它们都足以碾压入围了联合征文的那些作品。

那《群像》还有什么优势?

“怎么了?友视君。”松原凛子看他神色忧虑,忍不住低声问道。

村松友视叹了口气,把联合征文可能会变成一个笑话的事简单说给了她听。

辛辛苦苦挖来了一堆作家,又和文艺春秋一起将征文声势造得如此浩大,最终入围的作品都是成名的老作家们写的。

但最后的销量反馈要是还不如刊登了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下流作家”作品的《文艺》,那乐子就大了!

“这事应该不会影响到友视君你吧?”松原凛子无所谓讲谈社和文艺春秋出不出糗,她只在乎村松友视。

村松友视摇头笑道:“和我是没关系啦。联合征文项目是柏村总编和野间主编负责,我.因为停职,根本没参与进去。”

“而且他们本来就不希望我分享功劳。”他又补充了一句,心中庆幸这次是因祸得福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说服北川老师,要不然这篇《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可能就连载于《群像》上了。

想起这篇,他立即低头翻阅起《文艺》,上次看完,心里一直痒痒,北川老师又不愿意剧透结局,这次终于可以看个爽了。

剧情从“初”的第一次相亲开始。

不出所料,虽说对方是和岛本一样的跛脚女孩,但相亲还是失败了。

村松友视没想到“初”最后会选择和一个普通平凡的女人结婚。

原因很简单。

对方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有钱有势。

结婚后,“初”在岳父的帮助下很快有了自己的爵士乐小酒吧、别墅、房地产、豪车,在那个年纪远远领先了同龄人,成为了一名人人艳羡的社会精英。

富裕的家庭,懂事的妻子,听话的女儿,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随后看着看着,熟悉的北川秀风又来了!

高中女友泉的表姐,那个和‘初’发生过关系的女人突然死掉了。

在三十六岁的年纪莫名去世,令人感慨。

而她的死,也让“初”开始思考起现在人生的意义,还有“何为死亡”。

北川老师的书非常喜欢探讨“死亡”这个概念。

从《青春三部曲》起就是如此,在《人间失格》时达到顶峰。

而这一次,村松友视又从《国境》这本书里看到了另一种对死亡的描述。

“下雨花开,不下枯死。虫被蜥蜴吃,蜥蜴被鸟吃,都要死去,死后变成干巴巴的空壳。这一代死了,下一代取而代之,铁一般的定律。

我们的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唯有沙漠。”

村松友视反复咀嚼着这些话,眸子里的神色不断变化着。

死亡,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唯独沙漠活着的唯有沙漠。

有种窒息感扑面而来。

他停顿了好久才缓过神,然后急不可耐的继续看了下去。

岛本果然又出现了。

和她在初中时的神秘消失一样,她的出现也是那么的突如其来。

两人重逢,宛如从未分开过的挚友,依旧亲密和熟悉。

分别之时,岛本忽然邀约“初”,希望他能陪自己去石川县看一条河。

读到这里时,村松友视心砰砰直跳,不自觉的抬头看了眼对面的松原凛子。

恰好她也抬头看了眼自己。

村松友视忽然有种莫名的感觉,他觉得凛子也一定看到了这段。

两人谁都没有说话,而是继续读了下去。

随后便看到了《国境》中最重要的一段剧情。

返回途中,岛本不知道什么病犯了,古怪的喘息声没法停歇,脸颊没有血色,眸子深处僵冷黯淡,就像要死去一样。

慌乱的“初”在最后时刻找到了药,含着硬邦邦的雪块,让它化为雪水,然后嘴对嘴喂药,总算是活了过来。

恢复后,岛本说的第一句话却是道歉。

她卑微的低着头,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小孩。

“初君,我绝对不是为了耽误飞机才这么做的,我真不是故意的。”

她当然不是故意的。

村松友视看着北川秀的文字,那样的死亡之景,显然岛本是真真切切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但她活过来后,在意的不是死亡,而是心上人的心情。

那一刻。

村松友视感觉自己就是“初”。

他明白,要是此时对岛本提出留下来,今晚不回东京的请求,对方一定会果断答应。

对面的松原凛子安静坐着,也看到了这一段。

她真切体会到了岛本的心情,她心里一定非常非常想要留下,和“初”在一起。

但这一章的结尾,为了家中的妻子,原本幸福的家庭,“初”毅然选择带岛本坐了飞机回东京。

他送她回了家,一如十二岁时那样。

就在下车之际,岛本忽然回头,眼神不敢看“初”,嘴上却是陡然说道:“呐,初君,那时我心里其实想着,要是赶不上飞机就好了。”

再度戛然而止。

在后面附有北川秀的简单访谈,他说下一期《文艺》就会把《国境》连载完。

大家心心念念的“初”和岛本的结局也将揭晓。

村松友视蓦然抬头,又一次和松原凛子对视上了。

这一次,两人的眼神都有些躲闪和不安。

北川秀对婚外恋的态度很明显,并非如他们所料的那样。

想到之前去咖啡馆的几次,北川秀一直明里暗里希望自己把握度,不要深陷其中而毁掉原本美满的两个家庭。

村松友视顿觉羞愧难堪。

“友视君我想再去听一听《国境以南》,陪我去好吗?”松原凛子低声问道。

村松友视点头,他记得附近就有唱片店,就是不知道关门没。

两人结了账,踩着月色来到大街的另一侧,记忆中的那家唱片店果然还开着。

两人快步走入,店里基本没什么客人了。

松原凛子来到货架前,找到那张限定版CD,拿起试听机戴好。

悠扬的音乐前,饱经沧桑的英文独白率先响起。

她慢慢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首歌曲。

看了最新的《国境》后,松原凛子感觉自己好像也能理解到歌曲内蕴含的真正情感了。

就这么听着听着,不知道循环了多少次,直到耳朵上的试听机忽然被人摘下。

她茫然回头,发现是村松友视,背后还有满脸歉意的店铺老板。

“凛子.”村松友视已经打包好了两份唱片。

“友视君,今天,我们回东京去吧!”松原凛子忽然开口道。

2月19日。

北川秀接到斋藤玲奈的电话,《文艺》发售当天销量约5万册,成绩中规中矩,和上期区别不大。

而1月号《文艺》的最终销量也统计出来了,63.1万册,略少于《群像》的65.4万册,《文学界》则因为有多名“上流作家”的新作,销量一下子来到了87.1万册,直追《新潮》的88万册。

这结果河出静子很能接受,但已经阴差阳错定下了100万册销量的新目标,和新目标一对比,百分之六十多的完成度就有点一般了。

因此整个《文艺》编辑部都有些闷闷不乐。

2月号《文艺》他们付出了大量努力和心血,首刷日却和1月号相差无几,一下子深深打击到了他们。

但北川秀坚信这是口碑还没发酵的原因,毕竟麻生真由美他们三个是纯粹的“下流作家”,突然连载三篇这种作者的新,读者们肯定会作壁上观一阵。

《文学界》和《群像》那边倒是形势一片大好,首刷日比上月又多卖出去了1万册左右,让《文艺》这边更加焦虑了。

就在这种氛围下,三本杂志发售约一周后,情势突然反转!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起《秘密》等三篇新,还把它们和入围了联合征文的放在一起对比了起来。

大家都是社会性题材,赛道一样,比较起来很容易就能分个高低。

网络上也兴起了一股又一股讨论的浪潮。

《秘密》成了2月份除《国境》之外被讨论的最多的。

妻子和女儿身体灵魂对换的噱头放在这个时代确实超前,一下子吸引了大量新读者的涌入和探讨。

伦理问题也是比较尖锐的社会性问题。

大家对直子究竟该以妻子身份活着,还是以女儿身份度过一生而争论不休。

相比起来,联合征文里最好的那篇《五体不满足》就显得过于空洞了。

残疾人士的奋斗史,确实是一碗不错的鸡汤。

但处于这个时代的日本人,他们只想宣泄心中的压抑,不想再喝鸡汤了。

而且这套路实在让人腻味,就和千篇一律的校园棒球剧一样,读者闭着眼睛都能猜出后面的剧情。

多没意思啊!

像松原凛子这样因最新一期连载剧情而对《国境以南》这首歌曲更有感触的读者也不在少数。

吉恩新录的两张唱片销量喜人。

普通重录版单日销量3.2万枚,限定版单日销量2.1万枚,这成绩直接上了单曲单日销量榜的第49位和第71位!

这可是美国30年代的乡村爵士乐啊,在日本天然的水土不服,居然能上到榜单前列,说是奇迹都不过分。

而限定版里有吉恩对《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极力推崇,自然也带动了一批唱片受众好奇的跑来看文学杂志。

2月底。

斋藤玲奈兴冲冲拿着新鲜出炉的数据表火急火燎赶到“Peter Cat”。

一见她没有浮肿,北川秀就知道稳了。

“斋藤老师,情况怎么样了?”

麻生真由美他们忧心忡忡,生怕自己没有帮到河出书房,反而起反效果。

斋藤玲奈坐下,猛地灌下一杯“自由古巴”,随后笑着点头道:“10天总销量约65.3万册,看走势,单月100万册的可能性很大很大!”

“哈哈,太好了!总算不用担心又被出版社抛弃了。”团鬼士郎悬着的心终于掉下来了。

一向丧气的东野圭吾也露出了浅笑,他最近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自1985年出道以来,整整十年,他收到的读者信还不如这个月收到的多!

麻生真由美捏紧拳头,下意识看向最大的功臣,她的师父北川秀。

已经经历过多次这种事的北川秀波澜不惊,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事情终于回到了正轨上,但距离庆祝还远的很。

讲谈社和文艺春秋联手后,这几个月的纯文学杂志市场硬是成了绞肉场,大家你来我往,互相抢流量,抢读者。

而现在,拿回了主动权的北川秀可不会轻易让他们好过。

既然是绞肉场,赢显然不是最终目标。

他要想办法借机会狠狠捅死几家竞争对手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