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15章 “下流作家”也能写出上流作品!

解决完所有事务,北川秀便带着重版了《国境以南》的两张小CD和那封感谢信回了咖啡馆。

正常的唱片光盘都是120mm的外径,15mm的内径,而这种迷你光盘的外径只有80mm,老式电脑主机上的光盘驱动器中间有个小坑,其实就是专门为它准备的。

日本音乐市场特别喜欢使用这种迷你光盘,因为很多歌手为了保持自身热度,总会出很多单曲来填补两张大专辑间的空窗期。

如果用正常光盘刻录单曲,就很浪费资源,而这种迷你光盘体积小,体量小,正好符合这方面的需求。

不过小归小,正常唱片收录一份专辑,也就卖3000円左右,这种迷伱光盘只录一首单曲,也要卖1600円,一般是针对歌手死忠粉推出的收藏版唱片。

北川秀一手抱着皮特,一手按下按钮,把小CD塞进了驱动器里。

身为一名穿越者,有时看到这种颇有年代感的东西,还挺让他感慨的。

打开播放器,在几秒钟的停顿后,悠扬悦耳的音乐声混杂着颇具沧桑感的老年歌声从电脑里传出。

重录版比初始版的音色好不少,看来吉恩·奥特里老爷子是真的深有感触,不是随便录制下然后跑来日本音乐市场收割韭菜。

这点对《文艺》和北川秀都是利好,不然《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把这首歌推广了,然后唱片公司扭头狠狠收割了一波读者的韭菜,到时候背锅侠还得河出书房和他来当。

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听完四分多钟的音乐,北川秀没急着看感谢信,而是先把另一张特制的限定版CD取出,又塞进了驱动器里。

这次几秒钟的停顿过后,先进入耳朵的不是音乐声,而是一道极具沧桑的老年人声音。

他说的很慢,估计即便是英文听力不太好的日本人,应该也能大致听明白他的话。

吉恩·奥特里十分郑重的感谢了北川秀,认为他写的《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完全读懂了他创作这首歌时的心情。

他还说从岛本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去世妻子的身影,虽然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日本人,但她们的灵魂相似,给人的感觉也接近。

国境以南有什么呢?

有他挚爱一生的人。

简单的独白过后,还是那首歌曲,但有了前面的铺垫后,再听这首歌时,好像能从中同时品味到吉恩的爱情,以及《国境》的那一丝魅力。

北川秀全部听完后才拆开那封感谢信。

信的内容不多,除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和钦佩外,吉恩还提出了商业合作的请求。

奥特里家族有自己的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是电视、唱片、电影和电台,也有一些书店。

他希望能获得《国境》的翻译权和海外出版权,然后配合这两张新唱片一起在美国销售。

能提前打开国际市场,把自己的书往海外销售,北川秀求之不得。

要说村上春树的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无疑是海外销量这块!

因为浓郁的日系风和物哀文化,日本本土其实在海外很不受欢迎,不管是芥川龙之介,还是夏目漱石,太宰治,这些顶级日本文豪的著作无一例外都在海外市场碰壁了。

外国人真的很难理解日本人那种哀古伤今的调调,也就东亚圈子稍微能接受一点。

但村上春树的书是一个例外。

他的很多不仅在海外畅销,而且还拿了许多分量很重的奖项。

这本就是北川秀对自己未来文学生涯的规划路线之一,不过他是准备用《挪威的森林》来推开海外市场大门的。

《国境》算是意外之喜吧!

他美滋滋的收好了CD和感谢信,准备等月底时再去河出书房找斋藤玲奈他们商量这事。

2月18日。

电车到达镰仓时已是午后七点多,村松友视和松原凛子叫了辆出租车直奔大塔宫而去。

这时候寺院内的临时戏台上已经开始了能剧表演。

村松友视出示了入场券,正兴冲冲的准备和松原凛子一起观看有趣的能剧,却愕然发现大塔宫内人影稀疏,完全没什么人气。

台上演的是《清水座头》,讲的是为寻求良配而前往清水寺祈祷的盲者与盲女在佛殿中相遇,两人饮酒言欢,随后盲者开始讲述起《平家》,而盲女则唱起了小曲《地主樱》。

唱罢,因夜已深,二人便各自休息。

在梦中,两人皆听到清水观音的神谕,只要前往西门,连理之人便会出现。

于是两人先后起身行至舞台桥廊处等待。

当盲者的竹杖碰到了盲女的竹杖时,两人方知对方便是自己祈求的良缘,然后皆大欢喜的结为夫妻。

这能剧在日本非常火,类似《泰坦尼克号》之于爱情电影,几乎每一次出演都能吸引大批量观众前来欣赏。

村松友视和松原凛子面面相觑,确认自己没进错场后,愈发迷惑起来。

等能剧演完,已经快晚上九点,戏台上的照明关了,篝火也熄灭了,四周顿时一片漆黑。

村松友视拉着松原凛子往外走,路过检票口时,他忍不住问检票员:“今天怎么来看能剧的人那么少?”

“听说是最新一期的文学杂志《文艺》出了几篇好看的,北川老师的新书也连载到了高潮部分,大家都回家看书去了!”检票员也是道听途说。

他不,只记得清早出门时,家旁边的书店排满了人,几乎人手一本《文艺》,好像卖得比《少年jump》还好。

“除了北川老师新作之外的好书?”村松友视颇感意外,一下子来了兴致。

上次公司召开会议后,编辑部最后一致认为《文艺》仅凭一篇《国境》不可能逃脱《群像》和《文学界》的围追堵截。

大家一通分析后都觉得2月号《群像》的销量必然会因为刊登了大量优秀征文作品而与《文艺》拉开差距。

而眼见有功劳的事,他这个已经被边缘化的副总编自然是轮不上的,终日无所事事的他还不如陪凛子来镰仓看能剧。

两人本来是打算看完能剧,吃了饭,再买两本《文艺》回旅馆看。

现在听检票员这么一说,他们的兴致都起来了,从大塔宫一出来到马路边,立即挥手坐上出租车,前往位于小町路的一个门面不大的料理店。

据家住藤泽的编辑介绍,以前小林秀雄等文人经常光顾这小店,店里不仅提供料理,也供应最新的和杂志。

一进门,两人立即入座于铺席上,说了来意后,店长很快就端了一盘烤鸟串,两大杯啤酒,以及两本《文艺》过来。

“两位是来对地方咯,这期《文艺》太畅销,市区的书店基本都卖脱销啦,也就我们这种偏远小店还有存货呢。”店长笑着收了钱,忍不住感慨道,

“这期《文艺》出了好几篇很不错的,比起《群像》那些干巴巴的征文入围可有趣多了。”

“是啊是啊,《群像》还是那老一套的东西,说什么社会性征文,到头来入围的作品还不是那些成名作家写的嘛?”

“嘿嘿,你还真以为你投的稿子能被选上啊?这次征文的奖金比群像新人赏高了五倍!新人赏你都拿不到,还想入围征文?”

“切,既然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我们入围,干什么说的这么诱人?而且那些入围作品也不见得真比我写的好。我看,《文艺》连载的这篇《秘密》就比它们都好!”

“我倒是更喜欢麻生老师写的《青梅竹马》,那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文字感.”

店长的话立即引起了一大堆食客的共鸣。

知道这家小店的人基本全是文艺中青年,他们喜欢像古时那些文豪一样在这里聚会聊天,讨论最新的文坛资讯和作品。

日本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不大,但其在国内有一大批受众,完全不输于动漫和影视市场,原因就在这儿。

随处可见的与文学相关的店铺在各地生根发芽,将文学土壤培育的十分茁壮。

村松友视和凛子先干了杯啤酒,然后要了酒精度更高的清酒。

今晚不用回去,凛子放宽了心,也跟着换上了清酒。

他们相视一笑,各自翻开了一本《文艺》,在人声鼎沸中渐渐沉浸于的世界中。

因为料理店老板和食客们的话,两人都没直接略过前面的连载去看《国境》,而是从第一篇《秘密》看起。

《秘密》的故事一点都不复杂,而且开头十分有冲击力,瞬间就吸引了村松友视的眼球。

故事里,男主人公山田平介40岁,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一直过着按部就班的枯燥生活。

他的妻子直子是一个家庭主妇,任劳任怨,和他感情很好。

女儿藻奈美13岁,还在上学。

这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一家三口感情很好,家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直到一场车祸的发生,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故事的第一章,直子带着女儿藻奈美回娘家探亲,乘坐的大巴车在路上出了严重的车祸,车上的大部分人都在这场车祸中丧生了。

救护车赶到的时候,直子正将藻奈美死死护在自己的怀里。

她受了很严重的外伤,最后抢救无效去世,而被护住的藻奈美没有受伤,但陷入了深度昏迷状态。

因为妻子的离世,平介非常痛苦,他在妻子的葬礼上不断呼喊妻子的名字。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得到了妻子的回应!

“老公,我在这里”,这句话让平介大吃一惊,因为它是从已经苏醒的女儿口中说出来的。

第一章断在这里,村松友视差点气得骂娘,还好往后一翻,还有第二章紧随其后。

起初平介不敢相信,他以为是调皮的女儿在和自己开玩笑。

但当藻奈美平静地说起妻子和他第一次约会的情景,一点一滴的细节十分详尽,绝对不是当时还没出生的藻奈美会知道的。

平介这才相信眼前的人就是妻子直子!

原来直子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她的灵魂却寄居在了女儿藻奈美的身上。

就这样,痛苦又欣喜的平介不得不和寄宿在女儿身体里的妻子继续生活在一起。

他们不约而同的决定守护这个秘密。

此后,直子在家的时候,依然以平介妻子的身份生活,为平介洗衣做饭,操持家务。

在外面,直子则以女儿藻奈美的身份生活,上学,交朋友,过着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而平介则和以前一样,继续上班赚钱供女儿上学。

为了在外掩人耳目,直子还把平介送给她的婚戒缝进女儿心爱的小熊玩具里,也将她对丈夫的爱情禁锢在了女儿的身体里。

日子还和以前一样,平淡无奇,平介和直子带着劫后余生的感激,活在自以为平静的日子里。

一切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事实上,一切都变了。

“眼前的人到底是女儿还是妻子,我该用怎样的感情去爱她?”

“我到底是平介的妻子还是平介的女儿,我该以怎样的身份去面对平介,又该过怎样的人生?”

在平静的生活下,这两个问题一直藏在平介和直子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得到答案,也无法将自己的身份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藻奈美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将“丈夫”和“爸爸”两个词弄混,她根本无法适应自己的双重身份,也没有能力去应对自己的双重身份。

故事的第二章就在这种矛盾情况下结束了。

“太精彩了.不过文学性确实弱了一些,更像是那种大众文学。”村松友视迫不及待的去看下文,却愕然发现这篇《秘密》只连载了两章。

紧随其后的是麻生真由美的《青梅竹马》。

看完《秘密》,他终于理解为何那些食客会吹捧这些新连载的,甚至评价它们超过了联合征文的入围作品。

仅从这篇《秘密》看,村松友视觉得这个评价没有言过其实。

“如此优秀的,应该是很出名的作家写的吧。”他翻回到标题页,发现作者名是东野圭吾。

一个完全没有听说过的家伙。

不对好像哪里听到过了。

他仔细检索了一下脑海,随后想起来,那不是《芥廾》里一个龙套演员的名字吗?

当初《芥廾》上映后狂揽票房,村松友视背负着公司的压力也去电影院看过。

因为电影是专门讽刺芥川奖和讲谈社的,他对里面的很多细节记忆犹新。

事后他查了下主创团队。

监督岩井俊二是个纯新人,一众演员不仅从来没演过戏,大多还是北川秀临时拉来的朋友!

其中几名主配角是以前斋藤玲奈手下的“下流作家”。

东野圭吾就是其中之一。

在《秘密》等三篇的后面,还有一个专项访谈。

访谈里,东野圭吾等人毫不避讳的称呼自己就是文学界内所谓的“下流作家”,甚至这还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也许不少泰山北斗会觉得他们根本不入流!

他们自己以前也这么认为,直到北川老师出现,然后教导他们,帮助他们。

北川老师告诉他们,下流作家”也能写出上流作品!

三人都很感激北川老师的帮助,而这句话,正是所有他们这样普通作家的心声!

捧着手里的《文艺》,还没看后面几篇的村松友视胸口如遭重锤,心情愈发惆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