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217章 崇文殿顶

大唐马王爷 第1217章 崇文殿顶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子峻、樊莺、丽容静默不语,生怕打扰了皇帝休息。他坐靠在那里静如处子,双手牢牢地捧着凝血宝珠,像是在闭目沉思。

人生至此,也就不能为自己辩驳什么了。

自有人君以来,至高之位人人思慕,追求者如过江之鲫,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可以说王侯无种,但大治之君寥若晨星!

壮哉!贞观皇帝之功,镇隋末之乱,除遍地反王,扫天下六合,归四海一统,版图西至葱岭,南至雷崖,东临大海,北被大漠,功可比商汤、周武。

壮哉!贞观皇帝之德,终数百年离乱之局,使民生康裕,术艺兴旺,典章昭明,民族融汇。

壮哉!贞观皇帝之治,使不可预知的中国,成为豪杰史诗的中国,牢狱里是空的,遗落的东西没人贪捡。

每一个习惯于世代卑微的苍生,在他的治下充溢着自豪,他们可以与士子吟咏、可以与高官同街骑马。

有人说贞观皇帝滥情多爱、好大喜功,试问哪个坐上帝位的人不是如此!

《春秋》之法,本就习惯于责备贤者,他既然有诸多的不好,怎么后世之君仍然以他、以贞观盛世为标榜呢?

……

马王没有在皇帝弥留之际、说出立储诏书遗失、损坏之事,因为这将令皇帝对接班人的能力产生出不确定,并带着担心而去。

程知节说,陛下病危时曾与老臣打赌,说死前一定能再见太子一面,陛下是带着赌胜的宽慰走的!

鄂国公说,陛下认为太子在任何不利的情形下都能得胜,因为太子自出道以来,还从未败过。

太子大声对几人说道,“陛下说的不错!本王从未败过!”

虽然此次无诏续位的情形、须要弃长从短的对决、和令人投鼠忌器的对手都是终极出现,但恰恰是这些,激发起太子峻斗胜的雄心,他从未败过。

打倒对手,还要给对手和家族以体面。

他的话给三王妃樊莺、七王妃丽容极大的信心!虽然到目前为止,她们还不知太子峻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但最后,她们和柳姐姐等人,一定会扬眉吐气地入主太极宫!

两位国公爷说,“太子,你就发话吧,想要老臣怎么做老臣万死不辞!”

太子忽然气一泄,垂着脑袋坐下来,丽容问,“峻,这事是不是很难?”

片刻后,手中根本没有立储诏书的太子说,“陛下怀有至宝,当然会活着!长安不可无主,我们立刻准备,将所有细节都要想到,不能有丝毫纰露,三日后护着圣驾回太极宫,了却陛下之愿!”

皇帝临终诗云“翠微难见始皇都”,其中有着深深的遗憾,那么,他们就送他回长安去!

……

五月二十六日,己巳日,“大唐天子将归”的消息传至长安,晋王李治接报后连忙准备,安排里里外外打扫太极宫,又拟定了迎驾官员的名单连夜送入翠微宫。

按惯例,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以下,直至长安县的官员都有资格出迎。

名单上,尚书令的地方空着,因为尚书令眼下已经是太子了,此时正该在翠微宫陪同陛下,于是,晋王李治就将自己填在尚书令的位置。

京兆牧、太常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都应亲至,兵部尚书一直空职,李治便将兵部侍郎王仁佑顶上去。

当夜,回复便从翠微宫送回来,塞在尚书令位置的晋王被划掉了,中书侍郎柳奭划掉了,兵部侍郎王仁佑也划掉了,换上了另一位侍郎——长孙润。

这么说,皇帝不同意这些人去迎,其中的亲疏意味很明显。

庚午日一大早,得到允许的长安官员们集体出动,奉迎至翠微宫外,晋王李治心思忐忑的在东宫听消息。

他听到皇帝要返京时,便慌慌张张地、连夜将武媚娘送出宫了。

此时,李治感觉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有事也没人商量。

天子乘舆出翠微宫。

人们发现,随天子出游的太子峻并未露面,他身为尚书令,又是太子,可以不必与侍中、中书令在一起,但至少得露面啊。

反而是他的两位夫人,樊莺和丽容全副武装,骑马贴近銮驾随行。

天子出行称为“驾”,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引领清游队,殿中侍御史引领硃雀队,每一队列的队长都是从三品。

青龙旗、白虎旗、辟邪旗、太平旗、黄龙负图旗,黄鹿、白狼、赤熊、苍乌、金牛旗,鸾旗、凤旗、指南车、鼓车、鸾旗车、辟恶车、黄钺车、豹尾车……

后边是诸卫马队,左右金吾卫的果毅都尉二人,纠察仪仗内行止不如法者,旌旗、车马之盛,整个大唐帝国,再没有谁的仪仗会超越这一规格。

天子仪仗安静地、徐徐行进而不喧哗,庄肃万分,但从翠微宫到长安的一路上,连几岁大的儿童都看到、知道,大唐皇帝离开翠微宫回长安了。

鄂国公和卢国公各率本营将士,随圣驾开拔,这些人在圣驾前三里,分列于道进行屏卫,等銮驾行过后才会收队,一直到安化门。

安化门守门郎将亲自跑下来迎驾,全体守门将士列开分列式,如雁阵般在城门外排开。

侍御官跑到銮驾前回禀,按着常例,出身行武的皇帝陛下一定会现身慰勉这些人一番,因而这些人个个精神抖擞,胸脯儿都挺着。

人们看到,銮驾旁有一位二十来岁、骑在马上的戎装女子,只是将马往车边带了带,低声与车中说了几句,然后驰到前边来,与郎将道,

“陛下刚刚乘兴出游几日,此时有些劳乏,正在车中休息,各位将军不必打扰,各归本位吧。”

待銮驾入城,这些人才窃窃私语,“刚才传话的是谁呀?”

有人说,“这是太子峻的三王妃,樊夫人。”

“我说呢,早就有耳闻,但今天才第一次见到,正是名不虚传!”

圣驾在长安城内通衢行进,长安县令班文志率衙中众役作先导,从官侍御如常,左千牛大将军薛礼亲自为皇帝执辔驾车,雪亮的大戟就插在车前。

入承天门,太乐令命击蕤宾之钟(rui锐,花朵垂下的样子),左五钟皆应。鼓柷(chu,触,木制乐器形状像方形的斗),奏“采茨”乐。

至太极门,乐声止,天子乘舆入门,奏“太和”乐。侍中奏“请解严”,得车内允许后,仪仗解散后退去。

这一次就是赵国公长孙无忌出面,与皇帝“奏请”后,对侍候在场的众官员们拱手道,“列位大人,都请回吧,陛下请江夏王留下,有事说。”

太极殿后边为朱明门和两仪门,进了两门也就离开了朝区,进入寝区。

寝区分为前后两部,南面是“帝寝”,帝寝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外臣入见。而北面皇后、妃子们的“后寝”,绝对禁止外臣进入。

自圣驾入城,晋王李治都没敢露面,既然出迎都没有份,那是陛下不想见自己了,硬要露面的话,万一皇帝想起卫国公府的事,岂不自找不快!

但他又不能两眼一抹黑,料定皇帝回长安的当天,有可能在太极殿召见群臣,也可能直接回帝寝区休息,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于是,李治悄悄登上东宫崇文殿的殿顶,从这里看太极殿方向,武德殿会挡住一半,但眺望陛下的寝殿甘露殿却没什么遮挡。

如果他发现有大批的皇帝禁卫、从太极宫冲入东宫来,那么,晋王已经下了决心,从崇文殿的殿顶上眼睛一闭直接跳下去,也绝不甘心被人擒住。

储位之争,向来争的是继承无上权力的资格,不争则可、争必有血腥,这没什么可抱怨的,成王败寇,这样的死法会为他赢得一点尊严。

他的正妃王氏,已经数日失眠,人也不好看了,自己一跳她就解脱了,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太子峻的第十一位侧妃,这都是说不好的事。

女人向来是战利品,那他更得死彻底点!

他在崇文殿顶上眯着眼睛,看到圣驾过了两仪门、甘露门,停在甘露殿前面,如果陛下下车、沿台阶步入甘露殿,他一定可以看到。

先有两队执旗的内侍沿着台阶跑上去,依次排在甘露殿的殿阶两侧,风吹动旗子,将殿阶严密地遮挡起来,晋王从这里居然什么也看不到了。

但这难不住晋王,只须从那排旗杆下的空隙看过去,有没有人沿台阶入殿,同样能看到——虽然只是下半身的小腿。

不一会儿,就有个人快步跑上去了,李治料定这个不是皇帝,皇帝绝不会这样匆匆升阶,另外他猜测皇帝也不会这么矫捷。

片刻后,甘露殿内有不少人鱼贯而出,应该是殿内的宫女和内侍们,他们下了殿阶之后,出月华门往西去了。

李治在打扫内殿、准备迎驾时,曾经私下里、关照过甘露殿的几位伶俐的宫女,对她们示以亲切之意,而她们私下里表示,陛下回来后做了些什么,她们必然不对晋王隐瞒。

但这个计划可能泡汤了,人都被清走了。

终于,李治看到在那排旗杆之下,有个身影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上阶,入殿去了。看不清上半身,但能看到他黄袍的下摆。

接下来有两位大员进殿,李治猜这两人极有可能是赵国公和太子峻,再接下来又有两人进去,晋王猜不透又是谁,因而更加惶惶不安,因为他已被剥夺了今天见驾的资格,不知接下来会有什么皇命从里面传出。

随后,殿阶两边的旗障撤掉了,甘露殿恢复了往日的肃静。

李治就这么一直在崇文殿的殿顶滞留到天晚,再也没看到有什么人进出,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捉人的禁卫冲入东宫,他这才下来。

但晋王妃王氏对丈夫说,“朕下已使人来传过口谕,明日晋王可不上朝,一天内由东宫搬到入苑坊亲王宅。”

务本坊有亲王宅,入苑坊也有,但务本坊临着皇城和太庙,而入苑坊在长安城的最东北角城墙底下,居住在这里的亲王,在皇帝眼里是什么地位可想而知。

入苑坊的西邻是长乐坊,有些远支的公主府就在那里,与陛下亲近的公主府都在务本坊旁边——崇仁坊。

皇帝一回长安便令晋王迁宫,意思根本不算什么暗示,他和他的妃子家人们被撵出东宫了,从此远离中枢。

五月二十八,辛未日,李治将搬家一事交待给家令,让家令在东宫里照应着,而晋王骑马与王妃先去入苑坊,一头扎进去不再露面。

入苑坊晋王府,在坊内也算是不小了,但大小不及东宫的百分之一,在晋王夫妇看来,里面处处显得局促狭窄,看看哪里都是耻辱。

一切计算都是天衣无缝的,一切的过程又都是糊里糊涂,总之他出局了。

连他的长子、七岁大的陈王李忠,随着母亲刘宫人来到入苑坊、见到他的父亲晋王和主娘王氏时,神色中都有着似是而非的惋惜。

但是杨立贞一直没有从永宁坊出来,今天有人向晋王回禀,永宁坊马王府几乎是前后脚迁入东宫了,有宫人看到杨立贞去了东宫。

李治悲愤交加,不知如何发泄,也不敢跳出去闹。

……

焉耆都督府,今日接到了一份兵部函件:奉太子峻命令,苏托儿、热伊汗古丽两人,见令交割一切职务,起身赶往长安,到兵部报到。

苏托儿光身前往,但他夫人——热伊汗古丽,在经过柳中牧场时,务要召集柳中牧场她的原手下——五十名女卫士同行,要求未婚。

太子峻,也就是曾经带着这两个人,一同杀入乙毗咄陆部地面上去的西州别驾、天山牧总牧监,也是大唐后来的总牧监、尚书令、马王爷,这可是老上司了。

老上司成了太子,直接从离长安最远的地方、专门调用两名中低级的下属,这件事在他们经过的沿途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牧场村更是大哗,一些急着嫁了人、成了家的女护卫们暗自后悔,终身大事,弄得太急躁太了草了,娃娃都会哭了,还怎么一同去长安大都会看看。

更兴奋的当属长安的永宁坊王府,柳玉如接到信,今天便可以搬入东宫,不由得与姐妹几个发了感慨,

“本妃以为,永宁坊就算是本妃这个刑徒能住到的顶尖住处了,谁知道还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