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断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断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程昱的话一出,人人色变。天籁『小说』23txt

他却不管其他人的脸色,直接道。

“官库内或许无粮,可是那些豪门却未必如此,至少据昱所知,那些世家豪门的粮仓里都装的满满的,若是从中取粮,便不需要再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解决办法,而且还是相当有效的解决办法。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不知道这句诗究竟登场多少次了。不过从某种角度上也算是印证了就算是在乱世,世家豪门也一样不会缺衣少粮,更不会如寻常百姓一样,为了生存沦落到了需要易子而食的地步。

而且粮食这东西的储藏时间是很久的,尤其是小米,小米的保存时间很久,只要储藏的方式妥当,就算是保存三五年的时间也没问题——————而且古人对粮食的要求也没有后人那么高,真到了必要的时候别说是陈粮了,就是陈化粮也给吃啊。

那些世家豪门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也有囤积粮食的喜欢,一年一年的囤积下来,粮仓里面的数目绝对不少。

只是...

“若是这么做的话,岂不是要大大的得罪那些世家了?”犹豫着,孙观开口道。

世家,这在唐代之前是一个怎么也无法躲开的名词,即便是在唐代,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推广,世家仍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五宗七姓的时期,更是傲慢到了极点,宁可自己之间彼此互相联姻,保持所谓血统上的高贵,也不愿意瞧其他姓氏一眼,这种傲慢甚至到了就连皇帝也看不上的地步。

唐文宗时期,文宗想要出身郑氏的宰相将自己的孙女嫁给皇太子,可是那宰相宁可把孙女交给一个出身崔家的九品小官也不愿意,让文宗都无语了起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这些在暗中影响着整个中国的存在才逐渐的衰弱下来,到了宋代基本上跟寻常百姓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在汉代,这些世家豪门或许没法跟唐代的那些比,影响力也毫不逊色。

如曹操这般的枭雄,也是靠着曹氏夏侯氏再加上颖川世家的班底,才能称雄于世。小霸王孙策到是没管这些,入主江东之后杀个血流成河。但是他的弟弟几乎一生都在跟江东世家掰手腕,由此可见这些世家的麻烦。

若是按照程昱的说法,真的靠抢掠世家来获得粮食...

得罪了那帮小心眼的家伙,将来恐怕有的严绍烦的了...

其他人也都是闭口不言,只有管亥周仓跟裴元绍等人面露兴奋之色。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么巧,不知道为何管亥跟周仓裴元绍二人的交情很好,尤其是裴元绍,才刚归入严绍帐下就跟管亥一见如故。这么做也很符合他们的脾性,程昱的话音刚落他们已经忍不住叫好起来。

只是...

“以战养战吗...”严绍苦笑一声,看着程昱忍不住摇头道。“你这还真是给我出了一个好大的难题啊...”

程昱面不改色,就仿佛不清楚自己这个计策的破坏力有多大一般。“主公欲解决粮草问题,除此之外再无他策,只看主公如何取舍了...”

其实到不是真的没别的计策了,至少程昱就能想出来另外一个计策。只是那个计策不到万不得已却是没法提出来的,若是程昱就这么提出来,转眼就会被帐内众人视为异类。

他确实是个狠人,也是一个低调的人。低调程度跟贾诩也没多大区别,差别只是在他没出过如贾诩那么多的毒计罢了。

“主公,若是这么做了,必将大大得罪青州世家,如此对主公的大业恐有不利,还望主公三思。”犹豫了一阵,太史慈站了出来抱拳道。

到不是他对那些世家豪门有什么好感,只是久居青州,他很清楚这些世家的能量。若是得罪了那些小心眼的家伙,对严绍的名声跟其他方面恐怕都很不利。

有了太史慈开头,又有几将站了出来,就连董昭犹豫一阵之后,也站出来反对了这个意见——————不奇怪,他也世家中的一员,虽说跟青州的这些世家没什么关系。尤其是乐安并不是什么大郡,就算有些世家也没什么影响力,可是说到底毕竟还是世家中的一员不是?

到是如管亥周仓甘宁等人,却是赞同程昱的意见。出身低贱的他们,早就看不上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了。黄忠跟赵云犹豫了一下,也选择了赞同。一来他们也出身卑微,跟豪门世家没什么关系,尤其是青州的这些,再者若是不想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北海去,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最终所有的目光落在严绍身上,却是等待着他的决断。

所谓的谋士,说到底不过是提意见的人,最终做出决断的还是君主。

君主要是被谋士的意见扰乱,下场就是袁绍那般,反之就是曹操...

当然也有刘备那样什么都听谋士的,最后也成就了一番事业...

这其中还需把握一个度...

——————————分割线——————————

“这个程昱啊...”独自坐在帐篷里,看着旁边摇曳的烛光严绍叹了口气。“算了,还是先到外面去透透气吧...”说着从床榻上拿起一件外衣,披在身上走了出去。

门外有甲士想要跟随,也被他随手挥退。

在自己的军中,他可不觉得自己会遇到什么危险。

今天下午时程昱确实是给了他一个很大的难题,要么选择撤军,要么就是想办法从那些世家手里弄些粮食出来。世家手里有粮,这点严绍一点都不怀疑,若说这个世上还有谁是最富裕的,无非就是这些世家了。

皇室看似高高在上,富有天下,实际也就是说说罢了。

富有天下的同时,也意味着做皇帝的肩负着天下的责任,全天下的钱是他的,可全天下的开支也一样要归他管。若是钱粮税收不够了,甚至需要皇帝自己掏钱去补贴。

真论家底,未必就比那些传承了数代十数代的世家们要强。

当然,这里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豪门大族,不是寻常的三脚猫。

如严绍的严家,到了严绍这代跟寒门也没什么区别了,只是挂个世家的名头。若不是严绍穿越过来干出了一番事业,传到下一代恐怕就跟世家无缘了,说不得不需要等到下一代,到了严绍这代便要从世家里面除名。

只要想想糜家的财富,便明白这帮世家究竟有多富...

“可是这些世家,也是轻易动不得的啊...”

长叹一声,严绍仰头看向头上的星空。

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如果说有什么是他最满意的,恐怕就是头顶上的蓝天了。

严绍记得在他童年的时候,这类的星空其实并不少见,每天夜里从网吧包宿,熬到大半夜回家时,他就喜欢这么看着天上的星空跟月亮。

那时的空气还没有后来那么糟糕,天上的星星也不罕见。可是到了后来,想要再看一眼童年时的星空就要看运气了。即便是碰上天气好的时候,天上的星星也只有那么三两颗,想要再见如童年时一样的星空,就需要跑到荒郊野外去看看运气了。

许多摄影爱好者就是如此,每天晚上背着沉重的设备跑到荒郊野外去,拍摄俗谓的‘星轨’,因为只有那种地理条件下才有可能拍到漂亮的星空——————不过讲道理,严绍一直觉得拍星轨没啥意思,不如找几个漂亮妹纸拍拍,那多有意思。

或许正是纠结于此,白天时严绍才没有立刻做出决断,而是打算好好想一想。

好在后方粮道畅通,每日运来的粮草不断,到是可以勉强维持一段时间。而且严绍也派人回北海去,将现在的情况加以说明。不仅粮草供应的数字增加,其中草料的数字也是大大减少,粮食的比例占据了九成左右。

击溃了徐和之后,严绍在青州已经不太可能有大规模野战的情况出现。骑军更多是个摆设,没有上阵的必要,也就不需要如此多的草料。

若不是还有用到的场合,严绍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让孙观先回北海去,节约一些粮食。

就在严绍正犹豫不决时,不远处突然冒出来了个身影,在火光之下十分耀眼,严绍看去,正是穿着招牌式的白袍银甲的赵云。

见到严绍,赵云也是有些惊讶,连忙抱拳。“主公!”

“子龙,怎么你也睡不着吗?”上前亲热的拍了拍赵云的肩膀,严绍笑眯眯的问道。

诸将之众,要说严绍最亲近的人必定是管亥,对这个追随自己追究的部将,严绍从没有掩饰过自己的亲近之意。可要说他最喜欢的将领,莫过于赵云了。

后世他到不是个云粉,可赵云对他而言仍旧是最喜爱的武将之一,如今见到赵云,严绍脸上原本挂着的愁容也变成了笑意。

赵云犹豫了下,点头道。“是...”

同严绍一样,赵云也在思考着白天的事情。

作为一名武将,眼下正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就这么让他灰溜溜的回北海去,他多少有些接受不能。可是他也很清楚严绍的犹豫,西进便需要粮草,而粮草...

除了世家那里,恐怕也没人会有多余的粮草了。

“愁啊...”严绍长叹一声,无奈的道。“真是怀念当初在曲阳讨伐黄巾的时候,那时在皇甫将军帐下只需要想着上阵杀敌就可,没粮食了,去找军需官算账就可以了,哪里需要考虑这么多的麻烦事。”

听到严绍这么说,赵云脸上也浮出一丝笑意。“即便是皇甫将军今也被困于长安,不得不为董贼效力,反观主公历经大小数十战,为国效力无数,今又剿除徐和,为国所立之功不下黄甫将军,如今主公不过二十有余,还有数十载的时间,又岂是皇甫将军可比的...”

严绍一脸惊讶的看着赵云,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般的话居然会是他说出来的,赵云自己似乎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但是在惊讶一阵后,严绍却摇头道,而后看向赵云。“子龙,这次你有什么看法?”

“这...”赵云显得有些迟疑。

严绍摆了摆手,示意赵云不必如此。“畅所欲言即可,如今这里只有你我二人,又有什么可顾及的...”

对这个自己最喜爱的武将,严绍还是很重视他的意见的。而且跟甘宁等人不同,严绍更希望赵云能成为大将之才,将来可跟太史慈一样独当一面——————严绍对赵云的期望,比太史慈还要高上一些。

“这...”犹豫一下,最后赵云还是开口道。“云不过一武夫,本不该开口,然.........不知主公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志向?”

“志向?”严绍一愣,赵云却接着道。

“如今天下大乱,贼寇四起,天灾**不断,百姓几无生机,主公的志向不正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吗。青州各镇皆碌碌无为之辈,为官者麻木不仁,今主公若是退去,岂不是让期盼已久的各郡百姓大失所望?”说到这里,赵云已经抱拳下拜。“云恳请主公西进,救青州百姓于危难之中...”

若是刚投奔严绍时,或许赵云还不会如此开口,可是...

在青州呆了一阵时日,他对青州的情况也有所了解。除了严绍之外,其他官吏却是昏聩无能,再加上贼寇四起,各郡府衙横征暴敛,又有世家豪门骑在上面,除严绍治下的北海郡外,其他各郡百姓可说是出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种情况下,被严绍收归治下,或许反而是件幸运的事。

听到这段话,严绍似乎也想起了些什么。

“是啊,如今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又怎可退回北海,再让百姓们多受苦呢...”

想到这里,严绍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子龙,去将子义跟仲德他们叫来...”

赵云兴奋的抱拳道。“诺!”

等到赵云转身离开,严绍紧紧握住了拳头。

“真是混的越久,胆子越小,得罪了世家又能如何?小霸王能干的事我就干不得了?”

——————————分割线——————————

天色黑了下来,严绍帐下文武早已开始休息。

当然,到不是所有人都去休息了,至少除了几个确实出不了什么主意的,剩下的都在考虑着粮草问题。统一青州的机会就在眼前,不说严绍。就是他们也一样不甘心就这么退去。

所以听到严绍的召唤后,如子义仲德等都很快来到营内。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了,严绍看向众人郑重的道。

“我已经考虑好了,明日起兵西进。”

“这...”

听到严绍的决断,如管亥周仓等自然是欢欣鼓舞,可是太史慈跟董昭等人却吃了一惊,就连先前支持的黄忠等也有些犹豫。

“可是主公,若是这么做的话,恐怕会得罪青州世家啊...”

“不错,青州各郡世家都有不小的影响力,若是得罪了他们,即便统一了青州,恐怕也...”

反正,抢了人家的粮食,还想着人家配合你,未免有些过于异想天开了。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有骨气的,尤其是对那些自诩高高在上的世家们来讲——————当然,仅限于安全的状态下,真到了要命的情况下,该缩还给缩。

孙策时期的东吴就是如此,面对着小霸王已经扬起的屠刀,有了前面好几家的例子摆在那,哪还有人敢不配合?直到相对弱势一些的孙权继承了孙策的位置,那些世家们才敢闹腾一二。

面对着部将们的疑虑,严绍摇头道。“我意已决...”

听到这话,下面的人纷纷闭口。

要说严绍帐下的人确实不少,可是能如张昭那般在孙权面前唧唧歪歪的却是没有一个,甚至就连如诸葛亮一般的人物也没有。

袁绍那边到是有几个,可是下场如何?恐怕是所有人都很清楚的了。

眼下严绍既是有了决断,其他人也就无需再多说些什么。可狂严绍做出决断之后,太史慈等人也是松了口气,领军在外,最忌讳的就是犹豫不决,踌躇不定。能有一个决断,总比就在这干等着要好。

何况他们也只是担心将来青州世家不配合,对这些世家的实力到是没什么担心的——————所谓世家的实力,通常是指影响力,还有大量在当地的田产或其他产业扩充起来的实力。

关键是田产只能在城池外面耕种,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在城池里面开垦田地的。偏偏青州黄巾猖獗,在严绍击败徐和之前,很多郡即便是黄巾来袭也时常闭门不出。任由黄巾在外面破坏,这其中各大世家的田产当然也是重点目标之一。

历史上唐代的士族衰弱的如此快,如此惊人,不就是因为黄巢起义造成的破坏太多了,甚至多到影响了士族生存的地步?

眼下到不至于那么厉害,可是作为黄巾的重灾区,青州世家也一样受到了极大影响。

如此一来青州世家是否还有实力跟严绍掰手腕,就很难说了。

见帐内的气氛似乎轻松下来,严绍也笑道。“再者说了,某也不是白拿的,到时候给他们补一些欠条不久好了,实在不行,还可以物易物,那徐和粮食没多少,财货却是没少积蓄。也不知道他究竟攻破了几个城邑,搜刮了多少财宝。有这些东西作为补偿,相信他们也该知足了。”

这却不是假话,那徐和在青州纵横了这么久,搜刮了财宝无数。

不过作为黄巾贼,他却没办法跟外面的人交易,这些财宝全都烂在了他的手里,最后全都成了严绍的东西。

严绍从其中挑选了几样比较好的,准备用来送给房内的几个女人,剩下的都分给了下面的有功之臣。甚至就连一些普通的军士也因为作战勇猛,受到了褒奖。不过徐和搜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分出去了许多,还是剩下大量的财宝。

用这些在严绍看来没什么用的东西去换粮草,还是很值得的...

某种角度上讲,也算是公平交易。

若是那些世家还有什么呱噪的,严绍也不介意用一些重拳手段去解决他们...

——————————分割线——————————

平原国境内,百姓们正在田地里耕种。

跟其他几个郡的官吏不同,刘备的仁德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平原国内百姓不说安居乐业,也比其他的郡国要强出不少。尤其是在徐和领军东征,找严绍的麻烦之后,平原国内的黄巾几乎消失的一干二净。原本就比较和平的平原国也因为这个治安顿时上了好几个档次。上面的刘备几人当然清楚内地里的真实情况,也清楚的知道国内的黄巾究竟是干什么去了。

不过百姓们既然高兴,他们也就乐得解释。

直到他们等来了徐和兵败身死的消息,这个消息对刘备而言几如晴天霹雳一般。若不是他城府惊人,恐怕已经摔倒在地,却怎么也做不到面不改色的地步。

好在没多久,严绍缺粮的消息也跟着传过来,总算是让刘备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随后严绍便同其他几个郡的人一样,也派遣使节到严绍那边去,同时准备拐弯抹角的去询问一下,严绍究竟打算什么时候回北海。若是严绍愿意回去,虽说供应徐和已经让刘备等人筋疲力尽,他们还是愿意免费供应一批粮草出来。

可惜的是,刘备左等右等,都没能等来自己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主公,斥候来报,严绍领兵四万,号十四万,起兵西进,大军已经抵进乐安境内,王郡守恐怕坚持不了太久了...”手里握着斥候刚刚送来的消息,简雍禀报道。

前面的都是斥候报来的消息,后面却是他自己的猜想。

听到这个消息,刘备深深的吸了口气,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一旁的简雍却已经分析起来。“这严绍原本兵马就有万余,如今又吞并了徐和的十三万青州军,实力大增,所谓的十四万大军水分固然不少,实打实的兵力怕也有三四万之多,王郡守只怕抵挡不住啊...”

“只是...”谈到这里,简雍也是眉头一皱。“这严绍究竟是如何解决的粮草问题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