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决策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决策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仲台,东莱的事物就暂时先交给你了!”翻身上马,严绍对一身戎装的孙观开口道。『23txt

没有了沉重的铠甲,这个动作做的是潇洒利落,显得轻松自如。

“请主公放心,观必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剿灭郡内的一切逆贼!”孙观连忙抱拳道。

“我相信你。”说着看了一眼他背后的东莱郡一众文武,朝着孙观一笑,便领着其他部将返回军中。大军沿着来时的道路,缓缓而行,一路上旄旗高举,引来道路两旁正在务农的农民敬畏的低下头来。

在蔡起的脑袋被郡内的豪强割下来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东莱变天了,而这个天便是严绍。

“将军!”等到严绍的背影远远消失,郡内的一众文武立刻带着谄媚的表情围了上来。

如今东莱郡郡守的位置还没解决下来,没办法,严绍不过区区一个北海郡守罢了,还没有资格任命别人去做另外一个郡守。除非他想学公孙瓒。至少在成为正式的青州刺史之前,他是没办法碰触这个权利的。

但是没有人否认,整个东莱郡已经在严绍的掌握之中。东莱郡除了郡守之外,几乎一切官职都是由严绍亲自任命,其中更是有许多根本就是严绍带来的亲信。

再加上东莱本身的兵马损失殆尽,如今唯一还能使用的除了残存下来的少数官军外,剩下的就是孙观手里的敢先军了。这时候谁的说话声音更大一些,几乎一览无余。何况敢先军如何现场的人们也都看见了,此等精锐带给他们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

“观此番被主公委以重任,接下来还要劳烦诸位相助了。”孙观到也会说话,对着众人抱拳道,言语间很是礼貌,到是不同一般的武夫,也让那些心中忐忑的人松了口气。

说实在的,他们还真担心碰上的是个单纯的武夫,那样别的不说,光是交流就是个问题。

“岂敢岂敢,能有将军这般豪杰统领如此强军留在郡中,正是我等该替东莱上下感谢将军才对。”为那个叫张念的连忙开口道,说着已经对孙观一拜。“还劳将军剿灭郡内的叛逆,则全郡上下感念将军之恩啊...”

不需要有人带头,他身后的那些人已经纷纷下拜。“感念将军之恩...”

说实在的,跟随严绍这么久,孙观还真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对待过,一时之间多少有些慌乱起来,连忙将张念搀扶而起。“哪里哪里,观既然受主公之令,自当全力以赴才是...”

——————————分割线——————————

应该说东莱郡还是个挺不错的地方,旁边就是大海,可以捕鱼煮盐,总比一点特色也没有的郡要强的多。但是有的时候靠海也未必就是件好事,尤其是当有海啸的时候。

再加上连年的天灾**,使得东莱郡内黄巾丛生。要不是之前太史慈帮忙收割一批,只怕现如今东莱郡的黄巾数量还是会很多。

考虑到单凭现在东莱郡的实力,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异想天开,甚至还要考虑会不会被正苟延残喘的黄巾余孽们抓住机会——————现在东莱郡的守备力量可是史无前例的弱,就是黄县这等治所,可用的兵力也不过五百人。那些余孽或许没法攻破城池,可是绕着城池细节一番还是没问题的。

真要是撒手不管,将来也就没必要管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乱军都不愁没有兵员,只要百姓活不下去了,要多少兵员就有多少兵员,因为所谓的乱军通常都是由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组成的。

只要他们把东莱郡好好的闹一下,等到更多人吃不上饭了,兵马自然也就有了。多了不敢说,几万肯定是有的。

所以在这之前,严绍就需要先好好的理清东莱境内的一些隐患,尤其是依旧活跃的乱军贼寇。

严绍曾经考虑过要不要留下一些兵马,但是跟太史慈等人商量一下现,这么做效果未必会很好。为什么黄巾这么难剿灭,除了善于藏匿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当地官军无能。北海兵马到是勇猛善战,可是该留多少兵马又是一回事。

考虑到当地黄巾的数量还有分散程度,要是少于三千的话,就算有效果,想剿灭这些乱军恐怕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这么长的时间,严绍耗不起。

他手里的兵马并不多,击败了蔡起之后,剩下的郡国恐怕也需要耗费一些周折,这里面需要用到兵马的地方绝对不少。要是将这么多的兵力都耗费在剿灭黄巾上面,恐怕会拖慢他的度。

所以,调集一些更加强悍精干的部队,也就成了必然,而第一个被严绍想到的就是敢先军。作为严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敢先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千人,且每一个都有着伍长或是什长程度的实力,再加上严格的训练,无论是马战还是步战都同样精通,甚至就连水战也因为当初在长江时的经历,稍微懂得那么一些,至少绝对不会因为晕船而呕吐致死。

将孙观跟敢先军调来去围剿东莱黄巾,则效果必然明显——————就算不明显也没关系,在严绍的预计里面,统一青州的过程中敢先军能挥用处的地方很少,完全可以给孙观更多的时间去用来剿灭黄巾。

而且他也需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在这个期间把持一下东莱郡的事物。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屯田...

屯田这东西对于百姓来讲绝对是好事,但是对世家恐怕就未必了。

把土地白分给百姓,甚至是让他们几乎免费的去耕种,世家的土地该怎么办?何况严绍在关于分成的问题上还给了屯田的百姓这么多的利好。倒时只怕东莱的屯田政策刚出来,就会跟北海一样人心浮动啊。

历史上的屯田之所以没闹出这么多问题,跟对屯田者的压榨也不无关系。不过这种屯田方式并不长久,没有足够的利益,是根本无法刺激百姓努力耕种的。最初或许还没什么,为了活命,为了吃饱饭,就算被压榨的惨了些也没关系,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乱世过去了,你还能指望百姓会为了这么点收成继续屯田吗?

当然,这么考虑对严绍来讲多多少少有点远,但是严绍这么做也是为了吸纳更多的人口来北海。打仗拼得就是各种资源,这其中也包括了人力资源。历史上曹魏为什么能一直压制东吴跟西蜀?除了继任者的能力之类问题外,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足够资源了,尤其是人力资源。

连打仗的人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战争?

整个三国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是一场波澜壮阔,如史诗一般的战争之外,也是一场自相残杀的战争。到了最后拼的几乎就是谁剩下的人口更多,这种事情严绍不能不提放。

而历史上东吴能跟曹魏抗衡这么长时间,也未尝没有在前期吸纳了足够多的百姓的缘故。

——————————分割线——————————

严绍到是一点都不担心敢先军是否能对付的了东莱的黄巾,要知道在被太史慈教训一顿之后,东莱的黄巾元气大伤,已经不成气候。要是被严绍当作精锐来训练的敢先军,连这么点黄巾余孽都解决不掉,那可就真对不起他花在敢先军身上的钱了。

不得不说,严绍此举在东莱还是很得人心的。

有了郡内世家们提供的情况,孙观的敢先军就好象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子,每一次都能切割在最为恰当的地方。东莱郡的黄巾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区区三五千的贼寇根本没法抵挡敢先军的铁蹄。

就算是有些稍微机智一些的,退入山林里面,希望用山林来阻挡骑军的铁蹄也没用。因为敢先军本来也不是为了骑战而专门训练出来的,不仅马上能冲阵,下马也同样可以扑营。而且到了山林里面之后,敢先军高强的个人武艺反而跟着挥了优势。

虽说没有在平原上策马冲阵时效果那么好,退入山林的黄巾贼寇还是照样一败涂地。

短短十数日的功夫,被剿灭的贼寇已经多达三四千的数量,这几乎相当于东莱郡全部黄巾的三分之一,自身的伤亡则只有白十来人,其中阵亡的更是只有十余人,受伤的里面有不少都是在进入山林时,不小心弄伤了自己。到是不奇怪,敢先军的训练方式确实是上马能冲阵,下马能扑营。可是山地战什么的,还真没训练过...

再加上身上一身沉重的铠甲,进了山林之中,行动起来肯定没有退入山林的贼寇们敏捷,会被弄伤也就不奇怪了。

在孙观看来,剿灭一些贼寇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他的行动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望。

过去那些贼寇一直躲藏在山野之间,呼啸山林,或是下山洗劫村庄,或是劫掠商旅,给世家跟百姓造成的损失都不算小。只是一直没有办法解决而已,百姓只能默默忍受,世家也是有渠道的就稍微联系一下,给些路费,没有渠道的则只能增派护卫,希望能让对方知难而退。

如今孙观将这些贼寇剿灭了不少,如何能不让东莱上下沸腾?

连带着对严绍的归属也多了许多,就连那些世家也是如此——————他们到是不拒绝为人服务,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样的人服务。

——————————分割线——————————

严绍能得胜而归,这个是绝大多数人都预料的到的,可是能这么快就回来恐怕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猜测到的。好歹东莱郡也是一个面积不次于北海的郡,就算没法跟北海比肩,照理说也该能多坚持一阵子才对。

不过严绍的回归,还是引来了极大的欢呼。

至少在回城的时候,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着自家主公的归来。

“如何,汉升,在北海这几天感觉怎么样?”洗去了一路的风尘,换上一身华服,严绍笑眯眯的对着宅邸内的黄忠开口道。

“虽不及襄阳,却也是个繁华似锦的地方呢...”黄忠赞叹道,却是没有半点虚假。

北海虽然比不上襄阳,但是这段时间在严绍治理下,也是天底下少数比较繁华的郡,排不进去前五,前十还是能勉勉强强进去一下的。要不是还有其他的郡拖后腿,甚至就连青州的恐怕也要比现在强上许多,这让黄忠很是有些吃惊。

对治下的繁荣,严绍也有些骄傲。不过他还是询问了一下黄叙的病情。

自从严绍一行跟黄忠他们分开之后,因为没有迫不及待的事,一行人到是一点也不着急的往北海赶去。等到他们抵达北海时,严绍甚至还没有攻下黄县。

北方的气候,除了冬季有些难挨之外,其实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比较好的。

抵达北海之后,又有了一个比较安稳的治疗环境,黄叙的病情也是在极快的恢复当中。到了如今甚至可以出外逛逛去了,黄忠也开始考虑起来要不要等他的身体恢复了,把自己的这身武艺交给黄叙——————好歹也是这个时代最强的武将之一,要是这一身的武艺失传了,未免可惜,何况还有那一手极其厉害的射术。

只是严绍对黄叙是否能学会黄忠射术有些怀疑,黄忠的射术不只是百步穿杨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在于威力上。一人多高的大弓使用的箭矢跟小号标枪也没什么区别,只要被射中,哪怕是被擦着一下也是重伤。但是想拉开这等大弓,所需要的力道也是乎一般人想象的。

黄叙就算是能学会其中的射术,想学会这等力道恐怕也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后天的磨练,也需要天赋异禀才行。

就算黄叙是亲生的,想要遗传到这等天赋异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严绍到不会给黄忠的热情上泼一盆冷水,只是笑呵呵的宽慰了几句。

除了黄叙的事情外,严绍也想席间的其他人询问了他离开期间生的别的事情。

比如说屯田的进度兵备状况等。这些都是当前最要紧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悄悄的询问了一下有关蔡琰的事情。在得知蔡家的人基本上都被安排妥当,就住在北海城中后,严绍也是松了一大口气。

虽说眼下还顾不上蔡琰的事情,但保不准什么时候严绍就有空了呢?

对这等俏寡妇,他还真有那么点兴趣。

不过眼下更重要的吗...

“东莱蔡起自寻死路,已经为我所破,不过如今天子在董贼手中,暂时却是无法替东莱任命郡守,只得由我等暂为代管。等待来日剿除董贼,营救天子,再另行请旨,此方为上策。”

不管心里是咋想的,只要面子上也要过的去,严绍又不好直接跟手底下的人说,自己打算造反,长安那边的话自己压根不打算听,用天子被董卓作为借口到是很好。

“主公,主公既要匡扶汉室,讨伐奸贼,则手中不可无兵马钱粮。如今焦和已死,青州无主,此群龙无也,主公当自立为青州之主,如此则名正言顺也...”这次开口的却是旁边的董昭。

其实这话他早就跟严绍说过了,如今不过是再次当着众人的面重新重复一遍罢了。

不过他的这番言论倒是很和在场众人的胃口,东莱郡守啊,这个位置早就让跟随严绍许久的众人眼红了。所谓封官进爵,从来都是笼络犒赏部下的最好手段。而对于严绍的大部分部下来讲,一郡之也是他们能想象的最大程度了。

要是严绍将部下的其中一人封为郡守,只怕此人的忠诚度立刻就要爆表。偏偏现在严绍只是个郡守,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名义,这叫众人如何能不可惜。

尤其是太史慈,私底下众人曾经议论过,要是真的弄一个东莱太守出来,他是最有希望的那个。对此表面上不说什么,实际上太史慈心里也是有那么点激动的——————谁不想衣锦还乡,何况太史慈当初还是避祸离开的辽东。

要是能带个东莱太守的头衔回黄县一趟,人生风光莫过于此。

因此董昭的话刚落下,已经有一群人符合起来。

“此言与我所想略同...”严绍也没打算给自己的亲信们泼冷水,再者都是自己人,到也不好过于装模作样。“不过区区两郡就想自立为青州之主,这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我北海这些年来兴旺达,可是青州的核心一直都是齐国,所谓蛇无头不行,现下青州各郡各行其是,这绝不是乱世之中的生存之道,某既为北海太守,又有狂夫天下之志,怎能坐视不理,我意募集兵马,于一月后起兵西进,众位以为如何?”

众人对视,齐声道。

“主公英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