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一百五十八章 计成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一百五十八章 计成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这时大军距离北海其实已经不远,兵马更是到了乐安郡,只差一两日的路程就如进入北海境内,军中兵马看着远处的天边几乎望眼欲穿。』天『籁小』说23txt

大军离开北海数月,军中无人不思念家中亲人。但是天色渐黑,兵马也只能随意的选了个地方驻留,反正乐安的黄巾已经被围剿的差不多了,就算还剩下三三两两的余孽,也不敢对大军有什么企图。

不过第一次独自领军,太史慈也是小心谨慎,不敢粗心马虎,就算是不觉得会有人敢上门来找麻烦,还是安排了许多暗哨及兵马巡视,以防万一。

手里举着火把,周仓跟武安国百无聊赖的走在营地里,偶尔遇到些军士,也是摆了摆手,示意不用拘束。

眼见就要到北海了,两人其实都心热的可以,周仓到还好说,武安国可是有好久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婆娘了。再加上又是在军中,拘束颇多,就跟严绍一样,也是有好久没食肉味,眼看着北海就在眼前了,几乎是望眼欲穿。就连周仓,在城中虽然没有家室,但是这段时间里却也相处了几个相好的,如今也是甚是想念。

若不是身上还见负责许多责任,只怕两人已经自己骑着马跑回北海去了。

“说来也不知道主公那里如何了?听说好像是跟刘景升翻脸了,希望不要出了什么岔子…”晃了晃手里的火把,周仓有些无聊的道。

“那刘景升也是一时豪杰,主公又是在荆州做客,应该不至于作出这等下作的事情来,不过听闻主公是为了一个叫黄忠的汉子跟那刘景升翻脸的,想来是主公求贤若渴的习性又泛了,也不知道这黄忠的武艺如何,跟子义跟子龙相比怎么样?”

跟周仓相比,武安国虽然沉默寡言,但在谈吐上明显要高出那么一两筹。跟周仓或是管亥不同,武安国虽然没修习过兵法,却是良家出身,而且单是看他使用的双锤就可以看的出来,此人家室还算不错——————要是家里没有些钱银,只怕也用不起那两个锤子了。

在荆州的一段时间,严绍固然是一直都没有返程,却也都有派人跟北海那边联系。免得断了联系太久,会引来北海那边的担心,自然也没有忘记太史慈这边,所以对严绍在荆州的事情太史慈或是周仓他们或许不是知之甚详,但大致的经过还是比较了解的,更是清楚严绍跟刘表翻脸的全部过程。

对那个能让严绍跟刘表翻脸的人,无论是太史慈又或者是他们两个都极为好奇,不知道是何等的豪杰居然能让严绍同刘表翻脸,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有些担心。

到底是人的命树的影,严绍或许还可以因为自己的先知先觉轻视一下刘表,周仓他们却不可能…

在加上严绍身边又只有千余兵马,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不过到是没有想到,当初浩浩荡荡的离开,满心以为会和诸侯的全部兵力,必定可以讨伐逆贼动作,将天子拯救于危难之中,却不想最后居然是这般的虎头蛇尾,诸侯之间分崩离析,我等也是这么灰溜溜的回了北海,最后除了一个空荡荡的洛阳之外,几乎没有半点成果…”提及洛阳之事,武安国满是愤慨。

然而看着他,周仓却是长叹一声。“诸侯各怀居心,我辈又能如何,还有那孙文台,本以为也是个中心爱国之人,不想居然作出私藏玉玺这等事情来,实在是令人大失所望…

不过话又说回来,周仓自己到不是特别失望,毕竟他本来就对汉室没有什么忠诚可言,若是汉室中兴,他到也不是特别的反对,毕竟老百姓也能因为这个而过上好日子,可要是汉室无法中兴,或者是干脆垮塌了,他也只会跟着高兴——————说到底,他可是个造反派啊,就算现在多少算是从良了,也还没有到了对汉室忠心耿耿的地步吧?

就连现如今在严绍帐下任职,除了对严绍多少有些认同之外,更多的也还是因为另外一些缘故。

就在两人正叹气的时候,却见几个军士正端着酒菜向着营中心的位置走去。

两人看了,心底多少有些奇怪,连忙叫住了那几个军士。

“这些酒菜是怎么回事?”

到是不怪两人奇怪,虽说这年月就算再怎么苦也不至于苦了领军的将领,而且眼下北海还是比较富饶的,并不像有些州郡那样缺衣少粮,但是行军之中一切也都还是从简,现在莫名其妙的看到这么多酒菜,也难怪两人惊讶。

看到叫住自己等人的是周仓跟武安国,那几个军士连忙低头回答道。“是太史慈将军命令我等准备的,好像是他的营帐里面来了什么客人…”

“哦?”

——————————分割线——————————

听到这话,二人心中惊讶。他们对太史慈还算比较了解,知道他在东莱郡还算是有些好友,但是乐安郡吗…

说实在的,还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友人…

“可知道那人是从哪来的?”

那几个军士不敢隐瞒,再说太史慈也没有嘱咐过他们隐瞒这件事,听到周仓询问连忙回答道。“听说是从东莱郡过来的…”

东莱郡,确实,要说还有什么地方跟太史慈有故的话,也就只剩下一个东莱郡了。但是这段时间因为严绍跟东莱郡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却是很少还有东莱郡的故交好友来寻太史慈,现在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来…

说实在的,就算是如周仓跟武安国这样的粗线条,也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啊…

“走!我们去看看…”只是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周仓已经提议道。

武安国也不多做考虑,点了点头。“走!”

营帐之中,太史慈正对着对面的文士摇摇举杯。“我与兄却是许久不见了,方才兄说乃是为了慈而来,却不知是什么意思?”

就像之前说过,这个人还真跟太史慈有些故交,不过并不是很深,只能算是同为东莱郡的同僚罢了。

不过,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离开了东莱许久,难得碰到这么一个有些故旧的故人,对太史慈来讲也算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一路到是笑容满面。

“自然是为贤弟的前程而来…”虽然已经有年逾没有跟太史慈见过面了,这文士攀交情的能力到是不同凡响,转眼的功夫已经开始称太史慈为贤弟。不过他比太史慈确实是要年长上几岁,再加上太史慈也不计较这些,到也没有动怒,只是听着文士的话,他却不由微微皱眉。

因为…

这句话,似乎有些眼熟呢…

“兄做何讲?”心里隐约明白了这文士的意图,太史慈轻声问道,本来递向嘴边的酒杯也缓缓的放了下来。

那文士注意到了这点,却并没怎么在意。

假如大名鼎鼎的太史慈连这个都没反应过来,那也太对不起他偌大的名头了。这个时代地域观念很眼中,他到是对太史慈这个东莱人感到很是骄傲。“贤弟为世之猛将,汜水关前阵斩华雄,虎牢关前力敌吕布,这等壮举海内皆知,兄等在东莱也是与有荣焉…”说到这里,文士话锋一转。“然而如今正逢乱世,如贤弟这般的豪杰正是该建功立业之时,又怎能久居于人下呢?”

“你的意思是?”有些危险的眯着眼睛,太史慈将酒杯放在了桌案上。

“我家主公,素来拜赏贤弟,得知贤弟居于那严绍帐下,实是为贤弟抱屈,今日派愚兄来正是为了助贤弟一臂之力…”

太史慈原本眯着的眼睛,瞬间圆睁开来,骇人的气魄自身上出,甚至让对面坐着的文士隐隐感到有些呼吸不畅,这让他的内心极为惊骇。

过去他也听说过太史慈的武艺极为惊人,尤其是在汜水关前阵斩华雄,虎牢关前同赵云一同力敌吕布之后,太史慈的威名更是远播海内,而在他的家乡东莱郡也一样有很多人感到同样的自豪。

可是这仅仅是对普通的东莱人而言,对文士来讲,即便是太史慈的武艺再怎么惊人左右也不过是个武夫罢了。在东莱郡时他也曾经见过许多所谓的猛将,但在他眼里却是非常一般。这也是他敢独自前来游说太史慈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现在…

看着身上散着如鬼神般气息的太史慈,他却暗暗后悔了起来。

到是不奇怪,那些水货又如何能跟太史子义相比?

“贤弟莫怒,且听愚兄一言…”到底是敢亲自来游说的人,不必寻常的酸儒,至少胆略还是有一定的,即便是在太史慈骇人的气势之下,依然强自镇定的道。“那严绍固然称得上是英雄二字,可是论及武艺胆略等,贤弟又如何比此人差了,大丈夫生于世间,居于人下岂能痛快?而今严绍领兵在外,实乃昏招,而对贤弟而言却是天赐良机也,如今北海兵马大半在贤弟手中,夺去北海,实乃易如反掌也,天既与之,若是不取,悔之晚矣?!”

“哼…”太史慈冷哼一声,只是握着佩剑的手却不由松了松。“你莫不是想让我做吕布那等背主之徒?”

注意到这一幕,那文士心中暗自窃喜,立刻再次鼓动如簧之舌。

不得不说,他的口舌到是很有些水平,各种引经据典,最后几乎快要把这种背主之事说的无比的伟光正,仿佛要是他不这么干,就是谁都对不起的样子。

太史慈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犹豫来,似乎有些被说动的样子。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声历喝。“何方狂徒,敢来此说我军中大将!”

就见周仓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把大刀,几乎是二话不说的劈向那文士。

周仓的刀何其的快,那文士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然而就在环刀就要将这文士人两分时,就见一把佩剑从旁边递出,几乎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架住了周仓的道。

剑身折射的镜像,正好倒映着文士那骇的惨白的脸。

无论往日里如何的自诩胆略惊人,最后碰到这种事情也是胆战心惊。然而这时的他早已不是此地的主角,看着架住自己的佩剑,周仓几乎是用又是震惊又是痛心的表情看向太史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见到的一切。

“子义,你居然!”

“元福,莫要着急动手,你且先听我一言…”瞥了眼旁边的文士,太史慈急声辩道。

然而这时周仓哪里还能听得进去太史慈的话,手里环刀已经劈砍过去。“逆贼,休要多言!”

打斗声传到外面,很快便引来了许多军士,只是看着营帐里面正打斗着的二人,这些军士却是面面相窥,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武安国也冲了进来,手中还舞着两个铁锤,却是不言不语的就攻向太史慈。这更让下面的军士们觉得有些无所适从,毕竟这里面不是领军的大将,就是军中的重将,根本不是他们能掺和进来的。

无论是周仓还是武安国,都是可以称得上是猛将的人物,就算两人的武艺要比太史慈逊色许多,但是两个人加在一块居然能堪堪与其战平。

这时那文士似乎也是回过神来,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对着阵中的二人扬声道。“两位将军,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两位都是世间难得的猛将,何不站出来助子义一臂之力,也好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事业。”

不想他这话,却是引来了极大的火力,就见他的话音刚落,周仓的大刀已经抡了过去。要不是太史慈及时拦住,只怕这人已经丢掉了好不容易捡回来的性命。

“贼子休要多言,某誓不背主!”

说罢却是不管脸色再次惨白的文士,同太史慈又战再了一块。这等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态度,实在是让那文士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周仓根本不可能背弃严绍,不说他本就是极为忠义的人物,做不得这种背主之事,单是张宁这事,他就不可能站在严绍的背立面上。

至于武安国,尽管往日里沉默寡言,却也是个忠肝义胆的人物。

三国之中虎牢关前,遥望吕布一簇军马,绣旗招展,那穆顺方悦等早已死在画戟之下,剩下的诸侯也都被骇的肝胆俱裂,这时武安国却还是站了出来。

“吾受文举恩已十年,何不以死报之?”

是武安国觉得自己能赢得了吕布吗?不是,从这句话就能看的出来,其实他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吕布的对手,只是他深受孔融之恩。眼看十八路诸侯为吕布所迫,就算明知道不是吕布的对手,他有怎么能不站出来?

可惜的是,即便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依然不是吕布的对手,最后被砍断了一只手腕,丢下了一只铁锤,作为一个武人,从此销声匿迹…

“还不快将先生护送着离开这里…”好不容易将二人压制住一些,太史慈连忙对着旁边的军士们喊道,却是害怕二人再次将刀子指向这文士,望着几乎以命相搏的二人,脸上露出急切之色…

那些军士不敢对周仓武安国二人动手,把这文士带走还是没问题的,立刻上前推让着将文士退走,就在那文士离开帐篷的时候,隐约听到帐篷中太史慈呼喝道。“还不快给我将此二人拿下!”

回头望了一眼乱成一团的营帐,那文士心中窃喜。

“计成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