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岁月1913 >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三百五十一章 次 国外国内

苏维埃政府很快就做出了反应,但和之前高尔基大张旗鼓的呼吁不同,苏维埃政府并没在国际上明确表态和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暂时抛弃成见,携手救灾的回应,而是通过某些渠道向西方各国施放了些善意,同时在国际上先说了一通大义凛然的废话,接着话峰一转又站在道德高度对“阶级敌人”作了一番不痛不痒的批判,随后又劝告那些抱着腐朽沙皇时代顽固不化的贵族们,奉劝他们不要妄图阻碍历史车轮的前进,洗心革面,听其言、观其行,彻底回归到人民怀抱中…… 。

方子达听到这消息后诧异之余又忍不住摇头大笑,这套虚头巴脑的玩意只能骗骗傻瓜而已,他一眼就瞧出了对方的手段和用意所在,摆明着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不过这行为虽然老套,可的确好用,至少能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听了后还以为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才是这长饥荒的罪魁祸首呢。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情况?”方子达随口问道。

周元良明白方子达问的是那方面,早就有准备的他当即就回答道:“从中亚传来的情报显示,和邓尼金部接触的对方军队从昨天起停止了围剿,并且还收拢部队向后撤了十几公里。”

“就这些?苏维埃方面没有对暂时停战作出书面回应?”方子达皱了皱眉追问一句。

“没有。”周元良非常肯定地答道:“这个我可以确认的确是没有,不过有个情况很奇怪。”

“哦,什么情况?怎么个奇怪法?”

“对方后撤后并没原来地警戒,相反除了兵营驻扎之外半数士兵都打起了救济灾民的口号,还在营地周围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地折腾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动作,据说还有他们官方的干部和记者出现。”

方子达听了先是一愣。再仔细一琢磨就搞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忍不住摇头苦笑。

红军和邓尼金部交战地区根本不属于灾区,对方整这么一出明显就是在做秀。而且在没有官方回应的情况下,军队脱离和邓尼金部的接触而且还摆出这副架势来明显就不是表面所看见的那么简单。

何况,周元良说了,除军人之外来出现了官方文职干部和记者的踪迹。那就更耐人寻味了。看来这一切都是出自于他们所谓的“政治宣传”所需要,同时也扭转如今苏维埃政府在国际舆论中不利局面的应对之策。

除了这些,方子达还想到了一个可能,虽然这可能是否会成为事实方子达并不能确认,但绝对不能排除会不会发生。以方子达对这帮人的了解,必须要做好防备,以免之后的被动。

考虑了会儿,方子达立即向周元良交代了他的看法,周元良听后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于此事还是立即答应下来,并且急急离开安排去了。

几天后,如方子达预料中的那样,苏维埃政府的各大报纸中都刊登了伟大的红军为了救济灾民暂时停止针对白匪的军事行动,把全部精力投入救灾工作中。除了文字新闻方面,还有大量新闻照片作为证实。

除此以外,苏维埃政府还把当初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的提议那套话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稍微在措词和声明人的地方修改了一下。随后大言不惭地作为他们无产阶级革命者对阶级敌人的“劝告信”。这个东西一出来,赢得苏维埃政府内部一片叫好声。至于国际上怎么看,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无所谓,反正他们已经被西方国家所封锁,这些国内的新闻并不算是官方的最终表态,只是一种稳定内部的手段而已。

前前后后折腾了半个月,国际方面终于有了结果。随中国之后英国和法国在巴黎和会上有关拯救俄国灾民的提案得到了通过。并根据俄国内战双方的表现作出了救援的决定。而美国也没落后,美国救济总署继救援法国物资后又做出了救援俄国的决定,并且将和中国、英国、法国四个国家一起对俄国发生的饥荒展开迅速救援工作。

当然,由于方子达的搅局,原本直接救济给苏维埃政府的物资如今必须通过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移交给苏维埃政府。这个决定令苏维埃政府大为恼怒。他们提出鉴于政治因素,决定不接受这样有目的的“施舍”同时派出人员和各国交涉,提出了由四国监督,分头救济的建议。

经过磋商,最终四国同意了这个建议,但因为外交原因,其物资的大部分分配还是倾向于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虽然苏维埃对这个结果依旧不满,但毕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极大进步,最后经过内部讨论后还是答应了这个要求。

接着,一场大救灾活动开始了,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从远东、中亚甚至欧洲地区开始起运,进入俄国境内。随着首批物资的抵达,俄国人民的苦难终于得到了缓解,仅仅几天时间,在一些重灾区就收到了近以万斤的食物,这些粮食让人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随着救灾物资的运达,斯大林的工作得到了极大成效,为此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代表苏维埃中央表彰斯大林同志的功绩,这是苏维埃自建立起来头一个以中央和个人名义作出的表彰,这令斯大林在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样也赢得了不少威望,自此,斯大林在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党内的排名一跃而升,成了仅次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的第三号人物。

要真评论起来,这还不包括斯大林一直兼着的审查组长的职务,假如加上这个职务,斯大林已经有了抗衡托洛茨基的资本,再加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身体情况越来越糟糕,斯大林的突然崛起已隐隐约约成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接班人。

斯大林是一个赢家,他利用了两次机会飞快地爬到了如今地位,在他来说其最高权利几乎触手可即。但现在的他反而表现得越发谦虚异常,尤其是对病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更加恭敬,每天总是早汇报晚请示,无论大事小事都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指示为主,这就更令他的地位越发牢固起来。

而另一个赢家不是别人,那就是苏维埃的死敌,他们的阶级敌人在远东地区的俄国女皇陛下。饥荒问题,令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收获巨大,尤其是女皇陛下为了灾民们所提出的首议和她在其中作出的一系列举动,当然也包括女皇为救济灾民慷慨捐献了她大量私人资财用来购买粮食的行为,得到了俄罗斯帝国民众的热情拥护。

这种情况不仅是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内部,就连苏维埃地区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也忍不住感慨女皇的仁慈和爱心。想当年,女皇的父亲,沙皇尼古拉陛下被民众称之为“小父亲”而得到拥戴,但因为欧洲大战的原因使得人民对他失去了信心,从而导致沙皇俄国的崩溃。但女皇的如今所为,和饥荒的发生原因和后果,又令一些不满苏维埃政府的俄国人重新对沙皇俄国产生了希望和好感,他们私下把这位年轻美丽的女皇称之为“天使”所爱戴,甚至有不少人为了逃离苏维埃政府的控制,不惜冒着被“镇压”的危险不断逃亡远东。

俄国的饥荒救济工作一直在进行,但由于受灾面积大,灾民人口庞大,而且其中又有政治因素在内,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至少在半年甚至一年内只能控制情况不再恶化,而要得到全面好转起码得有一年以上的时间。

先不去说俄国的事,中国国内的各项计划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根据方子达制订的一系列计划中,许多工作已经得到了落实,而未能落实的一部分也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所至,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计划就会最终实现。

其中让中国受益匪浅的是国家工业基础,由于德国的工厂、设备、人员的到来,使得工业基础大幅度上升,在经过短时间的磨合,方子达的几大工业城市已经是有初形,尤其是军工方面,基地那边的进展更是快速,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表达,那就是日新月异。

和国家工业相比,民族产业的发展也不慢,中国的商人自古以来就有晋、徽、浙等商派,鸦片战争后列强用大炮巨舰打开了中国国门,随着后来的洋务运动兴起,工业革命也开始传入中国,一些接受西方知识的商人也陆续从原传统的商业行为慢慢转而发展成为民族产业或者说私人资本。再加上民国建立后,在方子达推用下,国家这些年来一直扶持工商,更使得几大发达地区,尤其是东南地区的工商业日渐繁荣昌盛。又借着欧洲大战的春风,逐渐形成了几大商业圈,就连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团,在如今的中国也有了成型的迹象。

这些情况,已经表明中国正式从一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过渡,这虽然是件好事,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这不,今天国务院方子达的总理办公室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就是有官屠称号的岑春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