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元常全权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元常全权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易从朱宁手中接过传国玉玺,随意一看,就令陆平收起。韩易伸手摸着朱宁的头,叹道:“我儿今年尚且不到二十吧?”

朱宁长拜道:“父亲,儿子今年正好十九。”

韩易叹道:“虚岁十九,实岁十八。为父十八岁时……我儿以一万偏军,又借得山越兵三万,在短短一月时间内,便破袁术军十数万,斩首四万余级。如此功绩可谓世所仅有矣。这般少年,便立下莫大威名的,古往今来,也不过冠军侯一人矣。有子如此,我心大慰。宁儿真不愧是我的麒麟儿。”

朱宁在韩易面前孺慕的说道:“若无父亲大人的威名,世人焉听孩儿一小子的统领。此次征战,多是父亲派给孩儿的将领出谋画策,冲锋陷阵。孩儿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

韩易抱着朱宁笑道:“世人有几个仅凭父亲的威名,就有如此能耐的。我起初还曾羡慕孙文台兄长,如今却是心满意足矣。这江东之地是你打下来的,我便任命你为扬州刺史,兼领吴郡太守,在此安抚江东百姓如何?”

朱宁一惊,接着又一喜,但迟疑了片刻,又小心的问道:“父亲,母亲……她这些年来,早已知错了……不知……父亲还能……重新接纳母亲否?”

韩易推开朱宁,细细的打量了一会,才说道:“望儿才是嫡子,这点你需记清楚。”

朱宁大惊,慌忙拜道:“孩儿不敢与望弟争抢什么,只想父亲能够重新接纳母亲。这扬州刺史、吴郡太守什么的,孩儿都不愿做。只愿时常在父母面前侍奉承欢便好。”

韩易怔了一下,方才展颜笑道:“江东偏远,极易遭人割据自立。而且南部尚有无数的山越人未服,需得重兵镇守。我韩氏家世低贱,族人稀少,你不在此为我坐镇征讨,谁人镇守?”

朱宁低低的应道:“孩儿又不姓韩……可令吉玉叔父镇守扬州。”

韩易眉头一挑,说道:“我欲令吉玉弟为征南大都督,专门负责荆南与交州之事。这江东丹阳、吴郡、会稽三郡与山越人之事,自然交由你了。日后……你便改姓韩氏吧,做为我韩氏的庶长子,可得好生的处理江东之事。若是江东有变……你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

朱宁闻言一凛,慌忙应下。韩易又笑道:“宁儿已十八岁,都是大人了。为父在你这般年纪之时,偃儿也知道乱跑、叫人。如今偃儿都已早早成婚,你这兄长却不能太迟。那庐江乔氏之女便在年末时纳了吧,你先将江东之事快些处理完毕,年末时抽空回汝南成婚。”

朱宁红着脸应道:“喏,孩儿领命。对了,父亲。袁术之妻曾有意献出嫡女……不知父亲收不收纳?”

韩易笑骂道:“你难道还叫老子去纳袁术的幼女为妾,笑话,老子还没那么下贱。袁氏不是一向自言高贵么?袁术不是一直耻于投降于我么?宁愿自尽,也不愿面对现实。既然如此,他的嫡女我韩氏也看之不上。不过,他们既是向你投献的,你自已看着办吧。如果喜欢,也只能作妾,不得为妻。”

“喏,孩儿领命。”

韩易想了想后,又问道:“乔氏之女,宁儿是要纳长女还是次女为妇?我观二乔皆有天香国色之姿,那周瑜既然叛我韩氏,逃奔荆南孙氏。宁儿也就不客气的一并收了,令二乔姐妹同侍一夫,也是一件美谈。”

朱宁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公瑾兄长虽然有错,也是当时天下有变,公瑾兄长为已预谋后路罢了,并非是专为孙氏行间。后来公瑾兄长畏于陆叔父的隐鹰卫,深恐屈打成召,这才不得以逃亡而去。若我韩氏不负公瑾兄长,则公瑾兄长对我韩氏必存一份内疚。对敌起来也会束手束脚矣,势危之时,还可乘机召降。孩儿若是纳了大乔,只恐公瑾兄长与我韩氏再无回转之地也。”

韩易点点头,应道:“周瑜此人还是有些才能的,的确不能为了一女,而使人才仇视我韩氏。就如你意吧。阿平,回去后,你便亲去庐江乔氏与乔公商谈,宁儿成婚的吉日。”

“喏。”陆平笑拜道。在韩易离去之后,陆平又向朱宁拜道:“大公子,陆平行事虽然阴狠,但却一是一,二是二,从不胡乱栽赃,也不屈打成召,不然周瑜焉有遁逃的一日。民间有谚,身正不惧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周瑜既然遁逃,其心必然有诡。”

“另韩氏出身底贱,欲要问鼎天下,必有大把的汉室忠臣,野心勃勃的阴私之辈反对。各地心怀叛逆之人比比皆是,吾为韩氏之奴,不得不万分的警惕。大公子身为主人的庶长子,也需多为韩氏考量,不要事事都心向士族。不然,哪天被士族害了都不自知矣。”

“在士族人的眼中,大公子乃是汝南下贱赘婿所生的贱儿,同样也是下贱之辈。大公子切莫忘记自已的出身,还以为士族人等已然对你另眼相看了。大公子是主人的长子,才能不俗。将来必是主人的上好臂助,吾不得不对大公子有所提醒。”

陆平又阴阴一笑,说道:“还望大公子谨记,不要成为士族人对付主人的一把利刃。不然让隐鹰卫寻上门来,会坏了大公子与主人的父子之情。”

朱宁面色一时阴晴难辨,良久,才深深的向陆平一拜,说道:“多谢平叔的提点,近年来却是宁有些膨胀了,没能正视到自已与韩氏的利益休戚。日后宁定不会再被士族人等所欺瞒了。”

在丹阳休整了半月,韩易正式升郝昭、吕岱、牛金、徐盛、丁奉、潘璋、彭虎、焦已、费栈、祖郎为校尉,翻仁、毛甘、金奇等将为丹阳、吴郡、会稽三郡都尉。

令朱宁从山越、袁氏、王朗降军之中精挑六万人马,留三万做为江东三郡的镇守兵马,专职讨伐不服管辖的山越事。令郝昭、吕岱、牛金、潘璋、祖郎、彭虎、翻仁、毛甘、金奇等将,辅佐朱宁守卫江东。

分豫章郡为柴桑、鄱阳、庐陵三郡,以邱瑞为征南大都督,凌江将军,领柴桑太守事,专职荆南、交州军事。拜于禁为庐陵太守,拜张勋为鄱阳太守,皆从征南大都督邱瑞之令。又拜杨弘为丹阳太守,拜刘繇为会稽太守,并袁术麾下的文职官员辅佐朱宁的扬州刺史部。

另两万水军由徐盛、丁奉、刘勋、梅成四将统领,随焦触、张南在鄱阳湖操练水军。一万山越步卒由焦已、费栈二将统领,随于禁等原兖州兵马调至柴桑,交由邱瑞统率,准备明年征荆州军事。其他武将多被带回豫州挑选使用,胆大、投机、功利心重的魏延,也一起被带回豫州使用。

韩易刚回汝南,就有钟繇会同留守文武一齐前来迎接大军。一经回城,钟繇立即拜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南征一事马到功成。不但降服了汝南袁术所部,更取得传国玉玺回返。如今传国玉玺在手,便是证明了韩氏乃天命所归矣。”

“如今韩氏,臣肯请主公即天子位,取代汉室,正式诏令天下。”

韩易转视乐彭、艾科道:“子才,子衡,汝二人如此看法?”

乐彭、艾科相视一眼,艾科强颜笑道:“臣是商贾贱民出身,不懂该在何时称帝,主公却是问道于盲了。臣只顺主公之意行事。”

乐彭也拜道:“主公,臣以为,皆日周文王天下三分有其二,尚且不敢对商纣不敬。此时称帝是否过早?”

钟繇解释道:“此一时,彼一时,商纣虽暴,然却成年,全国皆从商纣之令行事。如今汉室衰微,汉天子年幼,不能号令天下。江山失统,百姓急望真主的临世。主公于此时称帝,正合其时也。到时必然天下谨从,百姓纷纷来投矣。”

众官多有附和钟繇之语,纷纷取进。韩易眉目深皱,好半晌才说道:“还是再迟两年吧,明年征讨荆州、交州;后年征讨益州、凉州。待此四州入手这后,我再称帝,率军北伐,与袁绍、汉帝做最后的统一之战。”

乐彭、艾科忙拜道:“主公英明。”

钟繇虽然不乐,但也无法。转念一思,又拜道:“既然准备要在两年之后称帝,那建立新朝的一应事物,就需提前准备才是。不然到时匆忙,恐贻笑大方也。”

韩易问道:“建立新朝需要准备何等事物?”

钟繇拜道:“回禀主公,一是择地建都、并兴建皇宫,百官官邸。二是订制新朝的礼法、律法、官职、爵位等。三是策定皇后、太子之位,拟定百官人选,预备封爵之赏……目前主公后宅无主,此时正是定立正妻之位时。肯请主公于今年内择得良妇配之,好让臣等有主母可奉。”

韩易说道:“我的正妻人选早定,便是前召陵县令甄逸之五女甄宓。我欲在明年她十六岁时迎取之,立为正室。至于其他建立新朝的一应事物,就全部交由元常你全权负责了。子才,子衡,汝二人尽量满足元常之所需。”

“喏。臣等领命。”

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