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清扫余敌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一十一章 清扫余敌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韩易进得大谷关,荀正前来拜见,韩易赞许了他几句,乃旧令他为校尉,统领旧部。然后便见到了自已许多年没见的两个儿子来。

韩易与朱宁、朱偃三人都觉有些陌生,一时间也没有抱在一起痛哭流涕,韩易只是淡淡的说道:“嗯,没想到你们长这么大了,偃儿都差不多到我鼻翼了,看来你果真随你娘的身型。”

朱偃喏喏的应着,朱宁却大方的拜道:“是,儿自随父亲的身形,偃弟随母亲的身形,别人有不知者,还常常认为偃弟为大,儿为小呢。”

“嗯,你们二人的学业如何了?朱勉怎的把你们带入军中了?”

朱宁拜道:“儿与偃弟在雒阳常随淳常先生求学,三年来熟读四书五经,儿主治《尚书》,偃弟主治《春秋》。虽不明其义,但也算倒背如流。因雒阳城不稳,舅父便带着我们与母亲追随袁术来到南阳郡了。舅父说眼见天下大乱,习文不如习兵,所以就带着我俩至军中学习了。”

韩易点点头,看来儿子比自已上进多了,又问道:“文也要习,武也要习,但可以专注一样,另一样却不可完全偏废了。你们现在还小,可再习文练武两三年时间,再专注其中一样。”

朱宁拜道:“是,儿还是主习文罢,次习领兵征战之道。”

朱偃也拜道:“儿想主习武,效仿父亲驱胡虏于大漠之外。”

韩易终于笑了起来,能被自已的儿子所敬慕,也算是一大乐事。韩易又问道:“你母亲呢,召陵朱氏之宅已空了许久,我反正也不在召陵住,她不用有什么不适之处。如今天下大乱,不知多久才会平息,他处再好也不如召陵,是该让她回去召陵了。”

朱宁、朱偃一怔,相视一眼后,才拜道:“是,母亲现在轮氏,我二人迟些就奉母亲返回召陵去。舅父之事,还望父亲多多原谅。”

二子告退之后,在旁侍立的成齐不忍的问道:“主人,为何不让两位公子跟随主人,改从韩氏之姓,就如斌公子一样?”

韩易沉默了一会,才说道:“他二人是当年我入嫯朱氏时就曾说好的,我岂能以势压人,出尔反尔。纵然他们姓朱,却依然是我之子,这点谁也不能改变。”

成齐叹道:“宁公子聪慧,偃公子武勇,今日能取大谷关,多亏二人在关中之助也。”说着,把二人如何威胁荀正,如何放成齐、周戈、刘何一军入关,以便从后突袭朱勉一军,大破朱勉之事说起。

韩易心下虽喜,面上去不屑的说道:“此小儿之谋也,只会用长辈之威名来胁迫他人,这算什么本事?若日后他们能用自身的威名镇慑住他人,这才是真正的聪慧与武勇。”

韩易令人将朱勉来上,又让成齐为之松绑,以酒相敬道:“义忠对我之怨,如今还消否?”

朱勉冷哼一声,将酒一饮而尽,说道:“此恨绵绵无绝期。”

韩易长叹道:“我俩真不能好生的谈一谈么?”

“我与你没什么好谈的。”

韩易想了想后,问道:“义忠、义忠,对人讲义,对国要忠,义在忠前,忠更重义,义忠可否随我同扶汉室。”

朱勉冷哼道:“汉室已朽,扶之不了。如今天下人心尽在袁公,义忠也只对袁公谈义讲忠。”

韩易呵呵笑道:“袁公袁公,在我看来,不过是两只头带人冠,身披人装的猿猴罢了。纵能欺瞒世人一时,终却为我所擒也。”

朱勉亦呵呵笑道:“那我便挖下双目,悬于城楼,拭目以待了。”

韩易愕然的说道:“义忠为何言死?”

“既落你手,不死何待。”

韩易苦笑着摇摇头道:“我杀你作甚?你若实在不愿随我,自去便是。不过我将与二袁为敌,义忠还是另投他处为好,免得我见了难做。对了,瑞弟现在何处,你可知晓?”

朱勉大笑道:“你想请瑞大兄回来助你?你却不要想了。邱大叔死前,曾让瑞大兄勿必要强压你一头,除非你愿以他为主,不然他是不会回来的。他现在正在袁绍处,听闻夺取冀州一事,就是多靠瑞大兄之力也。”

韩易一惊,邱瑞竟在袁绍麾下?袁绍已经夺取冀州了?那韩馥呢?没想到才被困两月多的时间,天下又生变故了。

韩易又说道:“我欲请你姐带宁儿、偃儿重回召陵,并为他们二人重请名师教授,你认为如何?”

朱勉一怔,立即叫道:“此事当听我姐之意,宁儿、偃儿皆是我朱氏子弟,无需你来过问。”

韩易笑道:“宁儿、偃儿已经长大,他们自有自已的心思了。相对的,他们反到认为我这父亲要比你这舅父还亲一些。荀正之降,便是他二人之功也……”

“他们,他们……”朱勉气的已经说不出话来,面上阴晴难辨,最终只能叹道:“终非我朱氏之血脉也,也罢,也罢,如此也甚好。”说罢拱拱手,转身就走,也不去寻朱宁、朱偃,径直朝关南而去,后不知所踪了。

韩易长叹口气,朱勉郁结之念始终未去,希望他日后成亲之后,有了自已的儿女,会好上一些吧。

韩易一军的破关而出,直叫轩辕关的梁纲大惊失色,忙领兵退走,一路向阳关而去,车靖顺势取了轩辕关。

河南雒阳之地虽然荒芜,但名份却大,而且经过两月多的耕种之后,已经有了新的希望。韩易不愿弃了雒阳,于是留文丑、刘何、高雅、龚都四将,领两万大军并两万民壮在此继续屯田防备,更设法与西河建立联系。韩易自领六万大军重返颍川。

韩易军的脱困而出,让还在颍川坚持的袁术余部无了再坚持之心。车腊一部的西进,颍川各县的反复,都让袁术余部人心惶惶。俞涉忙令孙坚旧部急往临颖阻拦车腊军的进发,准备等候梁纲、乐就两部军返来,就一并借道陈国,向九江逃去。

然而阳翟的俞涉大军,在还未等到梁纲、乐就两部军时,就被田棕与黄忠二将夜袭击破,俞涉更在乱军之中被黄忠所阵斩,阳翟之围遂解。梁纲、乐就两部前后皆无退路可逃,二将便弃军单骑逃归九江,余军四散,多有逃归南阳者。

韩易来到阳翟,听闻张伯祖与黄忠二人援助阳翟之情后,于是设宴多多拜谢二人。宴中,张伯祖道:“韩辅国,今年汝、颍、河南之地多发大战,死者数以万计,来年疫病必然大发,还请韩辅国多多防范,今明两年就不要再兴兵征伐了。”

韩易犹豫良久,终于拜谢道:“多谢张大医指点,韩某必然小心防范。只是韩某对于疫病之事毫无所知,却不知如何防范,如何治疗才好。不知张大医是否能留在三地,助我一臂之力。”

张伯祖沉吟半响,才应道:“也罢,反正颍川距离南阳不远,返乡一趟也甚容易,某就留在此地吧。”

韩易大喜,应诺汝、颍、河南三地的物资,在来年全力支持张伯祖的防疫之需,张伯祖这才满意的留在颍川郡中。

韩易又观被田棕多次赞誉的猛将黄忠,只见黄忠虽才四旬初头,但是头发花白。身高足有八尺余,却背部微驼。双臂倒也修长,面容红润,模样却不似猛将之相,倒似平庸的老卒。不过韩易知田棕向来少言寡语,然每必言之有物。

加上近来降兵极多,各部校尉多有超编统御的,是时候召揽勇将,大封功臣了。于是拜请黄忠为建功校尉,统兵五千,与升任中郎将的田棕一道坐镇颍川郡。

至于颍川太守一职,韩易则准备交由谢甄前来担任。谢甄谢子微久负大名,有大才,只是为人不拘小节,被时人所诋毁。因他是投奔韩易的第一个闻名州郡的大名士,所以韩易要以他为榜样,召莱天下的能人异士,为已所用。如此才能与闻名天下的二袁有一拼之力也。

韩易领军准备返回汝南,却在颖阴碰见了被车腊团团围住的孙坚余部。原来孙坚余部奉俞涉之令阻截西进的车腊部,不想在刚刚来到颖阴时,就遭至隐伏于长社许久的韩易姻亲,幽州公孙越部的一千精骑突袭。孙坚余部大败,又被闻讯而来的车腊部团团包围在颖阴城中。

韩易不想竟在豫州之地碰见了公孙越,急唤公孙越前来相见。二人见礼之后,韩易问道:“子度不在幽州,为何千里迢迢的来到豫州?”

公孙越解释道:“董卓乱政,天下大乱。今年初,袁本初欲奉幽州牧刘使君为天子,刘使君不应,还大加斥责。后皇帝意欲东归,令刘使君之子刘和潜出武关,找刘使君派兵来救。刘和在途径南阳时,被袁术扣留。袁术私下欲得幽州精骑,于是派遣别使去找刘使君,说一起派兵西进去迎接天子东归。”

“兄长看出了袁术的诡诈之谋,坚决制止刘使君派兵。然而刘使君不听兄长之言,派遣了数千精骑到袁术处。兄长恼恨刘使君不听善言,又恐袁术继续以刘和为质,索要精骑,减少了幽州镇压胡虏之精兵。兄长便派我来假与袁术联合共抗袁绍,暗劝袁术扣留刘和,并吞并刘使君所派出的精骑,好断绝刘使君之念……”

“只是我方到新郑,便听闻袁绍与袁术截断了东南两处的关隘,更将明远困在了河南雒阳之地。所以我犹豫了,没有前往袁术处交涉。只在新郑、苑陵、长社一带逗留,并遣使回去,向兄长询问他法。而兄长最近在平原一带与青州黄巾激战,一时没有回复。近日我又听闻明远麾下大将车腊将率兵西援,因此我便领兵前来,欲助他一臂之力。恰好半途遇见了前来阻截他的袁军,于是领兵将之击破。”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