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七十八章 鹰扬求贤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七十八章 鹰扬求贤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雒阳城中多逸才,这是光武帝定都于洛阳起始,就留传下来的古语。【愛↑去△小↓說△網 Qu 】不是雒阳城人杰地灵,人才倍出,而是因为它是大汉天下的皇帝之都,凡有一技之能的,莫不来此寻求机会。自第三日起,韩易就四处寻访雒阳城中的贤人逸士,帮助自已治理西河。

然而一日之间拜访数位各州在雒阳闲住的知名之士,但都没有结果,韩易不由有些泄气,看来贤士不是一时就能够求来的啊。

这日,韩易因故而拜访越骑校尉王颀,越骑校尉属北军中候,也是比二千石的高官,但比韩易现在的职务稍低。不过其又掌管七百皇宫的宿卫兵,属汉帝的近臣,实在不好说谁高谁底了。

韩易与王颀商谈甚悦,眼见就要夜幕,王颀似乎没有留韩易晚宴的意思,韩易只得拜辞而去。刚刚行到府门,就见高顺站在府门外等候。韩易大喜,一直以来不闻高顺的讯息,还以为他不在雒阳城,没想到还是他自已寻上门来求见。

韩易忙跳下马来,大声叫道:“君理,许久不见,一向寻你不到?你在雒阳可好?为何不进府中等候?”

高顺古板的脸上扯出一丝笑容来,说道:“我在西园军中任事,属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的部属暂军司马。雒阳城太过繁华,我在九原边鄙之地太久,不太适应,所以一向在军中,少出军营。左校尉向来不在军中理事,只有我与另两位暂军司马统兵,不能久离。所以只能与韩兄在此说说话,便要告别了。”

韩易惊讶的问道:“这么急?咦,这左校尉不理事吗?那其他的校尉呢?我给张稚叔去信数日,都不见他前来,难道他也因之不空?”

高顺说道:“西园八校尉为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他们除了一月与我们会面一次外,几乎都不在军中。张司马想来也是如此吧。”

韩易摇了摇头,这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或者还有侍奉汉帝的事情,其他七位又有什么事情?是了,在雒阳城为官,看的是各人的关系与攀附之事,可不是统兵之类的。就如鲍鸿,无事就围着袁术转,哪里有空统军。还有袁绍、曹操、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虽然听命于蹇硕,可又是大将军的部属,这关系乱七八糟的,难以理清的很,就看各人的心思了。

在送走高顺之后,韩易突然发现自已的披风不见了,那还是公孙璎在自已远赴九原时所制,是唯一的一件可以念想的东西,可不能遗失了。细细一想,好似遗在了越骑校尉王颀的府中,于是让杨理前往讨要。

然而,半个时辰后,杨理愤愤不平的回府说道:“禀鹰扬将军,那王颀十分的可恶,竟将您的披风烧毁了。”

韩易惊异的问道:“这是为何?”

原来杨理前去王颀府后,王颀派人出来告知杨理,说韩易的披风并未遗在王颀府上。杨理知道韩易来时是披了披风的,回时没有,心中不竟有些起疑,于是偷偷的潜入了王颀府中。

不久后,只见一个王氏的家仆在一偏院中焚烧着什么,另一个婢女则在一旁喋喋不休,说大好的席榻案几等物为何烧了,还有一件上好的皮货所制披风也烧了,实在可惜。人家寻上门来,都无物可偿了。

那家仆不奈,只说这是家主的意思,不欲见到这些被下贱之人用过的东西,这才喝斥走了婢女。杨理听后,顿时怀疑所烧之物就是韩易于王颀府中所用过的物品,而那件披风,也定是公孙璎所制之物。

韩易听后,大惑不解,思量一会后,心中顿时又痛又哀,原来那王颀与自已在白日间的商谈甚悦,只是表面上的客套罢了,实际上他对自已是厌恶到了极点。

不为别的,只为自已的出身。任凭自已为朝庭立下多大的功劳,当了多大的官职,被封多大的爵位。可是在他的心中,依然是个不足与道的下贱鄙人。

韩易恍然大悟,原来名士们不应自已的召揽,不单单是自已的诚意不够,更多的却是因为自已的出身啊。还有多少的达官贵人,在与自已交往时,表面和曦,内里却阴暗厌恶之极。

韩易不禁仰头问天,难道自已现如今的成就还不足以洗清出身的阴影么?难道在世家大族的心中,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一切么?

韩易悲愤的在府中转圈疾走,心中越想越愤,郁郁之气填满了心胸。杨理在旁看着难过,出言说道:“鹰扬将军,可否需要杨理今夜刺杀了王颀,以消鹰扬将军之愤。”

士可杀,不可辱。韩易正要一口应下,却又强行的闭嘴不言。就算是杀了王颀又如何,杀了一个王颀,就能杀得天下世族心中之贼么?刺杀只能泄一时之愤,最终却是什么也不能改变。

韩易摆了摆手,没有答应杨理的请命。杨理无奈,只得拱手告退。韩易在府中茫无目地的四下游走,思及自已的一生。总的说来是前苦后乐,若无公孙璎的早逝,自已此时可说是快乐无边。

纵然他人看不起自已又如何,反正过日子又不是与他人过,大不了不与世族相交便是。

思及自已在出汝南郡时的意气风发,韩易感觉自从公孙璎逝后,自已便有些意志消沉了。当年的安定天下之念,也为之忘却了。

“汉室虽然衰败,可有我韩明远来扶助之,必可焕发出新的生机来。同时,在我的治理下,必使老有所依,孤有所养。天下人人皆有衣可穿,有粮可食,有书可读,有屋可居。并不以家世举人才,而是唯才是举,让天下寒门也有为官的权利……”

韩易思及当年的志向与誓言,心下顿觉,当年的自已在没有能力时,尚能奋而向上。此时既然有了能力与地位,却为何反而不为了?

韩易当即返回书房,提笔凝神苦思,最终写下了:韩鹰扬之《求贤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西河初平,匈奴未定,鲜卑南顾,汉疆不宁。今鹰扬韩易,亦贱人尔。不以家世举人才,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第二日一早,雒阳城中就四处传扬开了新任护匈奴中郎将、鹰扬将军韩易的《求贤令》来。从文中的用词与字句上看,不说词藻有多么的华丽美好,但文中所言到的唯才是举,却让整个雒阳城中四方奔走,苦苦求职的在野寒门士人顿见希望之光。

从最初的小心求证,到最后的蜂拥而至,韩易的鹰扬将军府前,在两三日间,顿时涌来了上千名应召的士人。不说他们之中有多少的良才逸士,单单从他们不嫌韩易的出身卑贱,韩易就绝对不弃他们。于是将他们一并的收下,安排到城外的军营之中,先一视同仁,聘为食禄五十石的郡吏。再慢慢的鉴别优劣,委以重任。

在收下这千名士人后,前来应召的寒士顿时少了,韩易也不在意。《求贤令》既发,愿来的都是志同道合之士,不愿来的自是消息迟缓,又或自持有才,不愿低投之徒。

消息迟缓的,韩易未闭方便之门。不愿低投的,自非一路,韩易也不可惜,只是在众寒士之中品评良才。

经过十日的粗略挑选,韩易终于大至的挑出了数名文武良才,文有河东临汾人,乐祥,字文载;河内郡怀县人,山曜;陈留人,路粹,字文蔚,以及魏种、杨原等。武有河内人,韩浩,字元嗣;荥阳人,杨恪,字仲义;谯人文稷,梁国人赵稚长,张奋等。

此文武十人,在应对与武艺上与众不同,韩易各升他们食禄两百石,引为在雒阳城中的从事。

这日,韩易在府中接见了一位雒阳城中的年青商贾,年青商贾姓艾名科,蜀郡人氏,因故而在雒阳经商。艾科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整个身体宛若白面,白白胖胖的,甚是喜人。

韩易问道:“艾商主前来拜见韩某,不知有何见教?”

艾科笑盈盈的拜道:“艾科于昨日平白的赚得三百金,皆因鹰扬将军之故。是以在今日前来拜谢。”

韩易奇怪的问道:“哦,还有这等事?”

艾科拜道:“二十日前,鹰扬将军献予皇帝陛下大量的匈奴良马,艾科有幸得到这阉割良马的差事,无需多少本金,就得到了三百金的纯利,于是特来拜谢将军。”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