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武功文治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七十七章 武功文治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苏顾笑道:“韩兄知道就好,苏某虽不算阅人无数,可见过的贵人之中,极少有主公这般心善大度的了。不过主公对韩兄也十分的满意,短短几年时间就立下这般的大功来,让主公也深得皇帝陛下的信重。主公说他没有看错你,这也让苏某沾了你不少的光,在车骑将军的幕府中权势不小。”

韩易讶异的问道:“车骑将军开幕了?”

苏顾笑道:“那是当然的,开幕已有一年的时间了,召揽、征召了数十名各地的博学之士,不比何大将军幕府差多少。加上前两月皇帝陛下又令何大将军将南军交给主公统率。此时主公的威势并不比何大将军小多少。”

韩易听了暗暗皱眉,虽然南、北二军的精锐尽出,剩下的十余万众不是乌合也差不多了,根本不能出城浪战,只能守守城池。可毕竟是五、六万人的兵权啊,就这般从何进的手中夺了过来,何进不忌恨才怪。

皇帝这是有意挑起大将军府与车骑将军府之间的争斗么?何苗的性子可斗不过何进啊。

也不知何苗这一年所召揽的博学之士如何,能不能比得上何进幕府的人。等明日一早到何苗府中拜见后,再看吧。

苏顾也正要拜谢,韩易突然思及何氏,于是问道。不想苏顾吱吱唔唔说不清楚,有点慌张的走了。叫韩易心中立生不好之意。

第二日一早,就有亲卫回来禀告,说韩易为何氏所购的宅邸已空。听邻居说何氏已然在半年前嫁人了,那处宅邸已经转让他人。

韩易听了顿时火冒三丈,自已虽然与何氏没有婚约之束,但自已与她有一夜之欢,更曾生下一个儿子,还给了她三百金,让她在雒阳城生活,不想她转年就嫁人了。嫁人也就罢了,却把自已的儿子同时带走又是何意?自已从前是赘婿也就罢了,今日已是鹰扬将军,护匈奴中郎将,领西河太守事,食邑四千八百石的姬石乡侯了,岂容他如此对待?

韩易一时也无心出门,立即再派出亲卫,四处察找他改嫁何人了。【愛↑去△小↓說△網 Qu 】但一直到下午未时末,还未探到消息。韩易只得准备去找苏顾问个明白了,此时的苏顾应该就在车骑将军府中。

在到了一定身份之后,拜见他人前需要先送上拜贴,在得到主人的同意时,才能上门拜会。不然就属不速之客,说不定会有闭门不理的囧境。

苏顾昨日前来,就是告知韩易,何苗将于明日的申时,邀请韩易过府晚宴。苏顾身为车骑将军府的护卫大总管,现在应该与何苗在一处。韩易于是收拾停当,准备立即前往车骑将军府拜见何苗。

韩易一路乘马来到车骑将军府前,但见车骑将军府与前几年大为不同了。不但出入的车马络绎不绝,就是府邸也扩宽了几倍。在雒阳城中,这扩宽府邸可比重新寻找住所要难的多,可见何苗的威势果真大长。

当在府外等候召见的诸人,听闻韩易是新任的鹰扬将军后,立即也围了过来打招呼,并讨好的送上名贴,这客气的模样直叫韩易很不适合。多少年来,自已一直是受人鄙视与疏离的,难得有人对自已这般的客气与讨好。

韩易只得也赔着小心,暂留府外,与众人一一的叙话。顿时被众人纷纷称赞,说韩易能位尊而不傲,谨而有序,有礼贤下士之风。韩易一时恍然,原来在位卑时的客气,那叫唯唯诺诺。在位尊时的客气,却叫礼贤下士。

不多时,就见苏顾从府中走出,驱散了围住韩易的宾客,把韩易迎入府中。于路苏顾说道:“一群唯唯诺诺,只知讨好的小人,韩兄何必理会他们。”

韩易无声的叹道:“因为前几年,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还不如他们呢。易不敢轻易忘本啊。”

苏顾一怔,又笑而摇头,说道:“是啊,才几年时间,苏某就大为变样,却是太不应该了。”

二人一时无话,韩易于是又问道:“昨夜我问你之事,你还未作答。今日寻了一日,也没有寻到何氏,只知她嫁人了,这是怎么回事?”

苏顾打着哈哈,说道:“此事,此事等拜见过主公之后,我再与你说吧。”

韩易眼见就到何苗的书房了,于是住口不言。韩易在拜见了何苗之后,发现何苗愈加的发胖,更像是个富家翁,而不是车骑将军。

何苗笑盈盈的就韩易扶起,笑道:“明远何故如此大礼,如今举朝之中,唯有我兄与我,还有皇甫义真、董仲颖与你三人有将军号,岂可如此卑下?”

韩易叫道:“若无恩公的事事扶持,又岂有韩易的今日。韩易再为将军,也不过是恩公的门下故吏,是以不敢对恩公不敬。”

何苗哈哈大笑,摆摆手道:“你是知道我的,我最不喜这些繁文缛节了,你礼节太多,我却对你有些不喜了。”

话虽如此,韩易却能感觉到何苗对自已的大礼十分的受用。汉时人重德义,崇恩信。常有为报恩而慨然赴死之事发生。在官场,门生故吏对老师与举主更要感恩戴德。

对被举荐人来说,举主就是他们的恩人,不但平时对举主感恩戴德、言听计从,更视举主如君父,并且甚至当举主去世的时候,有些被举荐人还会去官服丧,像儿子一样的尽孝。

先帝时,跋扈将军梁冀曾多次聘请过一个叫赵敦的人,赵敦每一次都拒绝了他,不肯应聘。尽管梁冀被士大夫们强烈的憎恨,然而在他身死族灭后,赵敦却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举荐之恩,而不顾朝廷不准人去吊唁的禁命,独往吊祭。

韩易得何苗之助良多,又是心怀忠义之人,又岂能对何苗有所不敬。

书房中另有一人,是何苗的车骑将军府长史,可谓幕府的文臣之首。名唤乐隐,四十岁左右,乃是冀州安平国武邑人氏,与高览同县。韩易在与其对谈一阵后,发现此人只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道德之士,非是纵横卑阖的谋臣。韩易不禁对何苗与何进之争愈加的不看好起来。

正想着如何劝说何苗时,何苗突然问道:“明远呐,这几年读书几何啊?”

韩易一怔,立即应道:“易这几年政事军务繁多,一时……无空闲时……”

何苗指了指韩易,有些恨铁不成钢之意,说道:“若不读书治典,终究只是一名武夫,难得他人的看重与投效。你现在已是鹰扬将军,护匈奴中郎将,兼领西河太守事的二千石高官了。我问你,麾下可有何名士良吏啊?治理政事是否顺心啊?”

韩易闻言大汗,支唔的说道:“易麾下良将不少,文吏只有两名,平时……平时的政事还算可以……”

何苗摇摇头道:“那是因为犷平与阴馆县小,西河郡的汉民又十分稀少,南匈奴人多是粗鄙不文之辈,所以你还感觉不差。若是他日被朝庭调至内地郡县时,在面对众多的汉民与世家大族时,我看你什么办!”

韩易闻言猛醒,高祖时曾说,可以在马上打天下,却不可以在马上治天下。如今南匈奴人已平,西河想回复成汉家的郡县,非得以汉家的文治才行。若不然,数年之后,西河的汉民也将胡化了。

韩易欲要使南匈奴人彻底的溶入到大汉,必须让他们习我华夏文化,服我华夏衣冠,守我华夏之天理,方可最后成功。看来是时候召些文人名士,到西河郡去帮助自已治理南匈奴了。

韩易拜谢何苗的指点,告退出去,准备参加晚宴了。晚宴的应邀之人,多是何苗的部属,少量的几个朝庭大臣。韩易暗自旁观,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人才,皆庸碌之辈,除了乐隐与其学生牵招之外,别无能入韩易之眼的。

韩易本想日后寻机劝说何苗,但又思及这是汉帝之意,并非何苗之本意。何苗就是不想与何进相斗,何进只怕也不会放过何苗。车骑将军府与大将军府之间的斗争早已经开启,又岂是自已区区一劝就能劝服的。

自已多得何苗之助,想必早被何进视同何苗的同党,除非自已对何苗无情无义,不然终究难以脱离这个漩涡。韩易长叹一声,暗道:也罢,也罢,纵然自已不擅政争,可为报何苗之大恩,说不得也要尽在一份心力才行。

酒宴已毕,韩易拉着苏顾的手再次问道:“何氏何在?”

这时苏顾才不得不说道:“何氏已被主公纳为小妾了?”

“什么?”韩易大惊。

苏顾解释后,韩易才知,儿子何赟在来雒阳城之后不久,就因水土不服,而大病了一场。当时苏顾被派至河内郡公干,何氏在寻找苏顾不果之下,于是找到了何苗府中。何苗见其貌美,一时心动之下,便大力的相助。

终于在何赟病好之后,何氏也心许何苗,于是在半年前嫁给了何苗为小妾。何赟也被何苗收为义子,一时也颇为疼爱。

韩易冷冷的问道:“车骑将军是否知晓我与何氏的故事?”

苏顾眉头一皱,说道:“等我回来时,此事将成。苏某并没有挑明,但何氏说没说,这个我就不知了。”

韩易不由松了口气,以何氏的脾性,只怕不会提到自已吧。也好,自已与何苗之间,终究不会因为此事而生隙。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