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十章 身受牵累

汉末沉浮记 第十章 身受牵累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武安城的第四日上,付薪再度统兵来到了邯郸城外。离十日前只有三千五百之军的义军,在十日后却聚集了七千人的大军。其中更有五千人是拥有兵械的,在装备上并不比邯郸城的兵卒差上多少。

七千人攻九千人镇守的邯郸城,似乎不是一件可能的事,因为兵家圣典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若按兵法所言,付薪此时是属于少则能逃之。但是付薪偏偏要做到十则围之的战法,这不能不说是个坚难的决定。

此时汉室势大,又要派出精锐之兵前来镇压义军,对于义军来说,能早一日强大自已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早一日便多上一分的力量,迟一日便少上一分的力量。在战场上每一分的力量都有其重要的作用,也许一场决定命运的战斗,就是需要那么一分的力量就能胜利。因此,争得先机相对于付薪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成章一直劝道,付薪不过是黄巾义军中的一员小将,就连一方小帅都称不上,何必要去做一方渠帅的活计。

可是这对于付薪来说,这不单单是要证明自已能力,也要证明汉室毫无识人的眼光,更要证明自已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证明大贤良师“致太平”的想法是正确的。当大贤良师口中的太平世界降临世间之日,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是人人福足的社会,是有才能能够施展的社会。

虽然付薪从来没有见过大贤良师,但大贤良师“致太平”的思想,已经早早的便映入了付薪的脑海深处,付薪要为了大贤良师的这个理想,一定要把“致太平”这个理想变为现实。

在工匠们打制攻城器械之时,付薪死死的盯着眼前邯郸三城,脑中急速的旋转着,想着要如何快速的将城攻破。攻赵王城?不,不行,赵王王城精兵粮足,城高池险,不可力攻。攻民居之城?不民居之城人多势众,城中义勇众多,一攻的话说不定如同捅了马蜂窝。那只能是攻工坊将作之城了?可是工坊将作之城兵械精良,工匠们大都懂得如何良好的使用兵械,战力极强。若非不是专业的正规兵卒,说不定比专业的正规兵卒战力更强。

付薪思虑再三,得人心,失人心。得人心,失……对正是这样,欲攻邯郸,必先在人心上下功夫。

赵王能眼见赵国全境沦陷于黄巾义军之手,可见对待自已攻略民城与工坊将作之城也是无动于衷的。但若攻略赵王之王城,另外两城的守将迫于赵王的压力,必然会拼死的救援,这便给了自已围点打援的机会。只要将另外两城的兵卒在救援的过程中,被自已击败围困和消耗掉,那么这两城将不攻而自破。两城既下,那独立于邯郸的赵王王城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跳不了多久了。

战法思毕,付薪不禁呵呵大笑起来,然而立在一旁静候付薪命令的成章、胡匡与革七三人,亦随之而高兴起来,因为付薪笑容即起,必是想到了必胜的攻城之法。这是自付薪掌控襄国县的兵马后,这二十余日以来,经常表现出来的神态。此态一出,必能非常轻松的战胜敌人。对于这点,三人可是毫不怀疑。

果然,在黄巾义军奋勇的填埋护城河,到攻击王城的城墙,不过才三日的时间,赵王刘赦便迫不及待的敲响了数次求援金鼓,迫使其他二城速速前来救援。而早有准备的付薪,几次略施小计,便将救援的兵卒杀败,或者是团团围住迫降。

如是三番,两城在付薪能聚集起自身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以劣击强,零敲整打的把两城共六千人马,消耗了近四千人。然而黄巾义军自身却不过才伤亡了将将千人左右。

最后直到黄巾义军有人登上了王城城墙,赵王刘赦再度敲响求援金鼓时,另外两城已然没有了兵力与士气救援了。

在付薪指挥征战之时,成章因不擅征战之法,对于激烈战场上的事情帮不了什么大忙,只得回营去做自已擅长的事情,治病救人。在成章努力的施为救治之下,伤亡的黄巾义军至少有两百人左右,得到了最基本的伤残医治。在不久的将来,或者能重新回到战场之上。

付薪通过成章的作法,惊奇的发现,日后在已军之中多多召收一些懂得刀剑之伤的军医,对已军的死伤率必将大大的减少。这对于急需敢战懂战精卒的付薪,有莫大的帮助。

在攻城战的第五日,养精畜锐一整日的黄巾义军,在饱食了一顿之后,于一日之间,一鼓作气的连下士气尽消的民城与工坊将作之城。单单留下了孤单立于一侧的赵王王城。

眼看明日便能彻底的攻下邯郸城的黄巾义军兵将们,喜不自禁,在有了民城与工匠将作之城城墙保护的义军们,不禁开始了提前举行庆功之宴来。

付薪见得了民城的兵源与工匠将作城的工匠器械之后,对于赵王王城并没有了大太的需求。若是赵王刘赦能连夜的逃走,对于黄巾义军,还少了一大番的攻城之劳,明日直接追击便是。于是同意了黄巾义军兵将们的请求,提前开宴。

付薪本就不擅饮酒,在几位将领的连番劝慰之下,不禁多喝了几杯,酒意上涌,付新于是让成章代为陪酒,自去订事厅后院的房中休息去了,不多时便沉沉的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付薪突然被人从睡梦中一把擒住,不等反应过来,牛皮筋绳已然绑上了身子。绳子一勒紧,付薪顿觉大痛,原来昏昏沉沉的大脑立时清醒了不少。

付薪心中暗惊,怎么?有敌破城自己被生擒了?不,不对,自已没有听到杀伐之声,成章他们也没有前来叫自己起来指挥应敌。难道是麾下的黄巾义军中有人投降了汉室,今日借着酒宴之机将自已生擒好向汉室卖个好价钱?当这也不是太对,投降之事至少也要已军露出败势之后,方有人行此不义之举。现在已军连胜,不可能有人心起叛念。这又是怎么回事?

付薪强睁有些醉意的迷眼,满目中尽是黄巾裹头,似乎映证了自己不认为有人叛变的想法是错的。付薪沉喝道:“你们头领是谁?现在我军连连大胜,有推翻汉室,重立太平世界的可能,将来你等就算是封侯拜将也是轻易之事。可不要因为汉室的区区小利,而误了自身。”

只听有人冷哼一声,说道:“闭嘴,自身不净,却要指责我等是叛贼,这叛贼的心思,果然是与众不同。”

付薪心内又是一惊,这又是怎么回事?却是听不明白,只见议事厅就在眼前,付薪也就懒得去猜想了。

刚到议事厅,付薪就被押解之人一个推耸,因为双手不便,整个人扑倒在地,鼻子也撞到了地上,顿时鲜血直流。旁边一人慌忙上前扶起付薪,并低低的在付薪耳边说了一句,“我师人公将军来了。”声音正是成章之音。

这却让付薪更加的奇怪了,张梁来了,却是为何将自己擒住?怎生如此莫名奇妙。

付薪转身去看议事厅正中跪坐的人,旁观之处,随已征战的将领们尽在厅中,只是一个个低垂着头颅,万事不管的样子。正中跪坐之人浓眉大鼻,方面阔口,三十余岁,生得十分雄壮。此时正满面不屑的看着付薪。

付薪瞪视张梁问道:“原来是人公将军当面,付某自年前加入太平道教以来,尚未得大贤良师之恩德,却先为大贤良师攻略了赵国数县之地,更夺下了邯郸城,为黄巾义军拉拢了万众精兵。人公将军回赵,不说封赏之事就罢了,却为何要擒拿付某?这却是以何罪为名?”

张梁表情一愣,有些迟疑的看向身旁左手第一人。那人圆头圆脑,一脸的精明之气,指着付薪怒喝道:“住口,你这叛贼好大的胆子,竟敢当面责问人公将军之是非。果真是个奸诈之徒。”

付薪转而问向他道:“你又是何人?付某行事向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不知你所说的叛贼是何用意。”

那人笑道:“我乃襄国县黄巾义军头领陶升,是你所统义军的真正主将。你老子我回来了。”

付薪恍然大悟,原来是陶升,原来是他想重新夺回这支义军的主将之职,于是有意的要陷害自己。付薪不禁冷冷的说道:“陶头领乃襄国义军之主将,回来之后付某自当交出襄国义军之兵权,陶头领却要为何造谣污陷于付某?”

陶升长笑道:“这还需姓陶的污陷?哈哈,笑死人了。天下间的黄巾义军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令师徒的奸诈叛贼之嘴脸。”

“令师徒?”付薪又是一惊,自已并无任何的叛逆罪责,难道是自己所拜的师父唐周不成。“我唐师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