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七十六章 临清救人

大明藩王 第七十六章 临清救人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越过沧州后,在朱由楫的强烈要求下,船队来到了运河沿岸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临清。

临清原本只是一个北方的小城,但是自打大运河贯通以来,漕运的兴盛让这个原本是运河边上的小城市发展飞速。

如今的临清,单从税收来说,比京师崇文门税收数量还高,竟然位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大明漕运税收总量的四分之一!巨额的财富也导致原本时空的临清被螨清屠戮一空,死难者达到八十万!

如今的临清段运河上商船无数,帆樯如林,往来的货船穿梭如织,岸边各式货物如小山一样堆积,把朱由楫看的眼花缭乱。

喜欢凑热闹的朱由楫当然不会错过游玩的机会,征得太监们的同意下,乔装一番便混迹于来往的百姓中。

“冤枉,冤枉啊。求大老爷开恩”嘴里啃着糖人,手中拿着枣脯的朱由楫看见前面围着一群百姓,又听见有人喊冤,便让陈增上前看看发生什么事。

一会陈增就回来,给朱由楫施了一礼说道:“殿下,前方跪着一个民妇,怀中还抱着吃奶婴儿,不住地喊冤枉,有不少百姓正在围观。”

“嗯?民妇喊冤?”

很快,朱由楫来到了河岸,拨开人群,看到了喊冤的那个民妇。

这个民妇二十出头,黝黑的头发盘在头上,五官十分标志,白皙的皮肤如牛奶一般,下面两只晃动奶牛也如……

“来人啊,用帷幕将民妇围起来”

朱由楫这么说是因为民妇在给怀中孩子喂奶,周围的汉子盯着那民妇胸部口水直流,朱由楫可不希望一位母亲被这样围观,便不顾暴露身份,人令用帷幕将民妇遮住,这也换来了周围民妇的一片赞誉。

过了片刻,朱由楫命人将民妇带来。那民妇知晓朱由楫是管事儿,没准儿是个官老爷,一见面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喊:“冤枉啊,请官爷给草民做主!”

这一喊冤不要紧,怀中已经入睡的婴儿被吵醒,开始哇哇大哭起来。母子二人一唱一和,让周围的百姓纷纷抻长了脖子驻足观看。

民妇刚要再开口说话,陈增呵斥她道:“这位是皇三皇孙,叫殿下”

朱由楫也和声说道:“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来,不过先把孩子哄好再说”

那个民妇应诺一声,便开始哄怀中婴儿,待孩子被哄睡,便带着泪水开口说道:

“殿下,草民的夫君叫程四雄,本是运河上的苦力,因为好打抱不平,经常帮助他人,所以在本地运河纤工中些人望。

前几日不知怎地,上面的差役突然降低了纤工们的工钱,我夫君就带着苦力们前去理论,没成想竟被县衙羁押起来,罪名是什么聚众闹事,听县衙的差役说要发配充军!我夫君不过帮穷人说了几句话,可没犯什么法,请殿下替小民做主。”

“这个嘛?你丈夫是否有罪,待我前去县衙询问才知晓,如果是被冤枉的,我一定替你平冤。如果确实犯了国法,那谁也帮不了你,你是否明白?”

那个民妇一听朱由楫肯替她出头,也不管能不能成功,不住地磕头说道:“谢谢殿下,草民的夫君一定是冤枉的,只要能救得我夫君,我夫妇二人就是做牛做马也会报答殿下”

不知道事情具体经过,朱由楫没直接答应帮这个民妇平冤,万一这人的丈夫真的是犯了法,身为皇孙也不好干预地方官员。

当然,朱由楫也悄悄令人打探了当地县令的秉性脾气,万一是海瑞海刚峰类型的,朱由楫宁可尿遁也不会出头。

皇孙的仪仗浩浩荡荡的穿过临清街道,引来了无数百姓围观,这也是常情,毕竟上一次临清来如此多的军队,还是九十年前的正德年间。

“臣,临清县令朱大典/山東巡盐御史毕懋康见过殿下”

朱由楫觉得两个人的名字有些熟悉,却无论如何记不起来,便由朱大典带着进入了府衙。

期间,陈增借机会和朱大典说了来意,朱大典急忙招来衙役询问,得知确实有个叫程四雄的被羁押,稍加思索便来向朱由楫回复。

那个朱大典并没有让朱由楫失望,说道:“殿下真是是明朝秋毫、慧眼如炬,衙役确实抓捕过一个叫程四雄的,今日刚刚查明,那个程四雄是被冤枉的,下官正要将那人放出去,碰巧殿下就赶来了,下官这就命人将他放回家去”

“嗯?明朝秋毫?碰巧?这个朱大典很会做官!”

朱由楫对这朱大典态度十分满意,暗想这人情送的滴水不漏,一定是个官场老油条,应该结交一下。

朱由楫笑道:“朱县令真是爱民有加,我看这临清县百姓安居乐业、工商繁荣,待我回京一定向皇爷爷如实奏报!哈哈哈”

朱大典立即起施了个大礼道:“殿下目光如炬,慧眼识人,下官在此先拜谢殿下!今日下官备下薄酒素菜,不知殿下可否赏光?”

朱由楫道:“朱县令太客气了,那我就在你这蹭些酒食了”

中午的饭局,除了临清县令朱大典和山東巡盐御史毕懋康,还有朱由楫带来的六位御史,酒席间文官们谈诗说赋、觥筹交错,喝的不亦乐乎,朱由楫只顾得吃喝,懒得理他们。

另外,朱由楫对朱大典有了新的认识:“这顿饭山珍海味的,花了不下二十多两银子!这家伙肯定不是什么清官!”

……

到了傍晚,程四雄带着妻儿来拜谢朱由楫的救命之恩。

要不是朱由楫说情,像程四雄这样的普通百姓,基本要定罪,死在打牢里也不是不可能。

但对于临清县令朱大典就不一样了,攀上皇孙比抓个小小的程四雄重要百倍!兴许皇孙一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朱由楫对程四雄还算有点兴趣,便问道:“汝平时以何谋生?”

程四雄恭恭敬敬回答道:“启禀殿下,草民读过私塾,家境衰落后成了运河上的纤工,承蒙几十个纤工兄弟们抬举,推选我为话事人,就是代替纤工们与那衙役和商贾沟通,有时遇见不平事也要替纤工出头”

朱由楫沉思片刻,盯着程四雄说道:“话事人?你带着纤工难道只是卖苦力?平时不好勇斗狠?”

程四雄微微变色,说道:“不敢欺瞒殿下,草民确实带着纤工与其他地痞打架,但是草民和兄弟们拜岳王爷,从不欺负弱小!还时常帮助穷苦百姓办事,请殿下明鉴”

朱由楫对程四雄的回答还算满意,如今在大明朝武圣还是抗击女真人的岳飞岳王爷!

野猪皮子孙把关羽抬高地位不过是为了刻意打压汉民族英雄罢了,就如同后世的包衣奴才将要将岳飞从课本删除如出一辙。

朱由楫接着询问了一些问题,对临清境内的纤工团体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万历末期,还没有出现后世的帮会社团,但是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这种帮会雏形。

就拿临清境内来说,像程四雄这般数十个人组成的纤工团体就有上百个,其实这也是必然的产物。纤工们大多数是贫苦百姓,平日里少不了被衙役、商贾以及泼皮无赖盘剥,为了不受欺压,这些无根无基的纤工们自然而然的组成一个个小团体。

朱由楫觉得这些纤工们都是精壮汉子,累死累活的在运河沿岸颇有些浪费,便让程四雄明日带着所有手下的纤工来。

夜晚的临清渐渐安静下来,运河上一艘豪华游船,一间房里却彻夜长明,一个十岁的小胖子在宣纸上涂涂画画,计划着一个帮会的未来。

第二日,程四雄真的带来了二十多个纤夫。

朱由楫见这些纤工们个个身材高大,均是年轻力壮的汉子,顿时起了招揽之心,但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招揽的价值。

“什么?殿下要我抢李三才李大人运的粮食?还不能对手下提殿下的名头?”

程四雄眼睛瞪得溜圆,回答朱由楫道

朱由楫笑道:“怎么,汝等不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