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七十五章 平息暴乱

大明藩王 第七十五章 平息暴乱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个胖衙役见朱由楫等人不开窍,有些恼怒,便要拿着铁尺上前敲打敲打这个不识抬举的小胖子。

刘招孙刚被骂成鸟人,又见有人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打皇孙,怒不可遏,上前一把夺过胖衙役的铁尺,一巴掌扇在衙役的脸上,将那个衙役扇出一丈多远。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衙役见老大被打的如此惨,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再看看前面那犹如铁塔一般的巨汉,立即偃旗息鼓,不在上前招惹。朱由楫的护卫们借着这个空档给税监和锦衣卫们止血疗伤。

“轰、轰……”

低沉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二千多京营骑兵迅速把围观的人成内外两部分,原本嘈杂的人群安静下来。

站在泼皮当中的那个中年书生,看见情势不妙,悄悄挪动脚步,准备离开泼皮混到外侧的围观百姓中。哪成想他早已是重点监控目标,刚走几步,便被神出鬼没的方正化锁住肩头,一脚踢翻在地。

陈增已经和里面被殴打的税监说明朱由楫的身份,那税监太监和四个锦衣卫伤的不轻,但也赶紧连跪带爬的跑过来给朱由楫谢恩。

朱由楫转过身对人群喊道:“尔等殴打锦衣卫,按大明律当诛九族!”为了吓唬周围百姓,朱由楫将记忆中的大明律脱口而出。

那些泼皮不懂大明律,吓得脸色惨白,不过被踹倒的长袍书生躺在地上大笑道:

“你这是什么狗屁大明律?殴打锦衣卫最多不过是流放罢了,误杀锦衣卫也不过砍头而已,哪有什么诛九族?今日乃是义民反抗暴力收税,这几个锦衣卫也仅仅受了些皮外伤,哪有性命之忧?”

朱由楫嘿嘿一笑,偷偷用后脚跟踢了受伤的锦衣卫一下。

“啊!啊!”

随着几声惨叫,那四个个锦衣卫纷纷倒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全都“死”了过去。

“你!你……”那长袍书生饱读诗书,哪见过这种无耻之徒,气的说不出话来。

几个御史早就偷偷摸摸跟着朱由楫来到现场,他们看到今日的素材颇有价值,已经拿出纸笔开始记录起来。

一会的功夫,那冲在最前面的几十个泼皮便被捆了起来,在钢刀铁剑的威胁下,泼皮们的节操很快丢了一地,纷纷指认那个长袍书生——通州县丞!

“鲜橙?”

对大明官场不甚了解的朱由楫还在思索酸甜味道时,陈增悄悄把什么是县丞告诉了朱由楫。

“县丞带着泼皮冒充商贩打杀矿税太监?”朱由楫脑子里飞速旋转,简直无法想象这场面,这要是放在后世岂不是副县长带着地痞去殴打国税局和中纪委官员?

朱由楫察觉出事情不简单,立即让人把三十多主犯压回去。

其他围观的老百姓几辈子没见过真刀真枪、杀气腾腾的军队,刚才还喊打喊杀的义愤填膺,此刻早被吓得魂不附体,跪地求饶。

朱由楫命令京营将这些老百姓挨个过筛,分成几拨人。是周围贫苦农户的全集中起来,穿着稍微富贵的则一律扣留询问。还别说,真还扣住了二十多个商人和书生。

本着错杀一千不放走一个的原则,在场的泼皮、商贾、书生全是疑犯,统统要压回京师。

期间有几个书生强调没证据不能随意抓捕读书人,朱由楫是嗤之以鼻,这两年弹劾皇孙的奏章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几个读书人算什么东西?有本事继续叫你们身后的大佬弹劾!这就叫身歪不怕太阳正,死猪不怕开水泼!

至于审案那是东厂和锦衣卫的事情,朱由楫只需把今天的事情记录下来给万历皇帝,任务就算完成。

朱由楫瞧见剩下的这帮百姓,觉得有些可怜,但是更加可恨!这帮人不好端端的在家务农养家,却跟着一帮假扮成义民的地痞流氓暴动。若是真的被矿税监损害了利益也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矿税和普通百姓八成是没关系!

朱由楫来到最开始那个身上是泥土的农夫傍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农夫之前被刘招孙狠狠扇了一巴掌,脸上留下了清晰地五指血痕,跪在地上结结巴巴的回答道:“官爷,草民、草民叫冯二,是这周围的农户”

朱由楫不太习惯有人跪着答话,便说道:“站起来说话”

“禀官爷草民不敢”冯二此刻已被吓破了胆,脸色苍白,哪敢站起来。

朱由楫见他不站起来,也没强求,接着问道:

“你为何到这矿税衙门来闹事?”

冯二说道:“这都是刚才被带走哪些义民挨家挨户通知的,他们说如果不赶走税监,朝廷马上就要收取重税!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草民受到蒙蔽,这才跟着大伙来的”

朱由楫彻底无语,这矿税明明是收商业税,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真要是矿税全停了,那才真是要加税了!

朱由楫接着问道:“你家有几口人?有多少良田?”

冯二回答道:“草民家中有妻和五岁幼子,共三口人,薄田三十亩”

“三十亩田?过得还算不错吧?”

冯二一听说问起自己的生活,苍白的脸色恢复了些血色,带着满意回答道:

“其禀官爷,草民家世代为农,家中三十亩薄田年年略有盈余,近些年托圣天子的福,风调雨顺,家中也攒了一些银两,只待我那儿子长大些还让他读个私塾”

朱由楫听到三口之家三十亩良田便能生活的不错,略微有些惊诧,接着问道:

“收入是否一直这般?”

冯二回答道“这都托圣天子的福,草民爷爷还在世时,那时候衙役不断,虽说家中还是三十亩田,生活却大大不比如今”

朱由楫没想到万历末年农民的生活还会提高,便又问道:“你可知生活为何比过去好?”

“这个,草民不太清楚,只觉得这些年上面的官老爷少了,下面的吏也少了,很少有税吏上门催收钱粮赋税的,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好很多,不是农忙的季节还可以放心的睡懒觉”

“哦?竟然是这样?那你家境在周围也算好的吧?”

冯二回答道:“草民在农户中算是中上等,主要是家中有些积蓄,农忙时也雇佣些短工。最重要的是春耕不用借贷那高利的种子钱。其他农户也有些田地多的,但是年年春耕高价借银钱买种子,秋末低价卖粮交税,辛苦换来的钱都被那些放贷士绅老爷赚去了,所以过得不一定比草民好”

朱由楫听完冯二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是三口之家、三十亩良田的农民能生活的不错。

另一个没想到,是经过万历皇帝几十年“怠政”、裁撤高官,竟然能让百姓受益!当然,这个不能只听冯二的一面之词,还要验证。

朱由楫将这几百农户放回了家,除了告诫他们不要再被恶人蒙骗,做些违法的事。另外,还把自己那一分年利贷款的“农社”介绍给了这些自耕农,并且拍着胸脯保证,这“农社”分行马上开到沧州来。

……

夜幕来临,繁忙的运河灯火闪烁,两岸的商贾依旧照常营业,各式花天酒地依次开放。

运河上的皇孙行营,仍旧灯火通明。

皇孙、太监、锦衣卫、御史官员们都在奋笔疾书,汇报近日所见所闻。

今天,京师的信函刚刚送来,朱由楫得知抚顺关已经沦陷,大明这台老迈的机械开始高速运转,准备迎接新的、残酷的挑战。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建奴的挑衅,原本应该众志成城、放弃朝堂无谓争斗的满朝大臣,竟然在集体弹劾魏忠贤残害忠良!虽说暂时被万历皇帝压了下去,但是朱由楫已经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息。

自打魏忠贤当了东厂太监,在皇帝的授意下打击了不少贪腐官员,理论上并没有损害大多数官员的利益,况且如今朝中第一祸害东林党们纷纷落马,其他党派绝对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有人带头集体弹劾魏忠贤。

“这次冲击税监案发,皇爷爷肯定会让魏忠贤查案,但愿能将魏忠贤解脱出来”

朱由楫没办法了解内幕,只得在船上奋笔疾书。第一个是写给爷爷万历皇帝的“奏章”,把今天发生的事详详细细报了上去。

其二是写给张允修一封信,让他尽快吧“农社”分行开到沧州,不能寒了百姓的心。

其三,是写给京师府中陈德元的。最紧张天师接连几封信,催促皇孙千万别忘了答应宣传道教承诺,朱由楫一想起张天师的魔爪,双臂便不由自主的开始疼痛。于是朱由楫令陈德元抓紧时间盖“道观”,具体规模也草草画了图纸。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