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四十二章 文武争斗

大明藩王 第四十二章 文武争斗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何廷魁发明了一种器械,叫“桶车”。qiuyelou

何廷魁让工匠制作了一个宽五尺、长一丈有余的长木桶,内壁事先刷上油漆使之光滑,木桶下方有抓手,以便随时能固定在专用的木车上,木车两边设有挡箭板和观察孔。

平时桶、车分离,战时搬到城墙上组装在一起,放置在城墙边上。木桶成四十五度角斜向下。将点燃的铨家桶放置在木桶上方入口处,靠着重力下滑。

这桶车有两个好处:一是大大加强了投掷兵的安全系数,开战时这投掷兵肯定是敌军重点照顾的对象,故而要躲在挡箭板后;二是大大加强了机动能力,由于桶车底部有轮子,可以随时在城墙上推动。

袁应泰对二人的发明很感兴趣,立即让人准备相关器械。

片刻之后,数十个兵丁抬着桶车、猛火油等各式器械来到城墙。

首先实验的是魁家包,待众官员耳朵塞了棉花团,那边令旗一挥,实验开始。

投掷兵将包裹着棉被的魁家包点燃,扔在了城下。

轰的一声闷响,魁家包炸裂开来,混着火药和猛火油的稻草、棉花四散飞舞,还没落地在空中就开始燃烧,远远望去如同在放烟花。

此时正好有些微风,稻草、棉花一边燃烧,一边随着风向滚动,仿佛在用大火吞噬路过的一切。

袁应泰对魁家包赞不绝口,说道:“汝谦改良之炸药包,实乃守城利器!”

何廷魁听完显得得意洋洋,用手缕着胡须笑而不语。

那边的铨家桶也准备好了,不过在点燃前,一些士卒不停地往桶车上泼水,城墙上其他的器械也被挪走。

袁应泰有些不解,张铨说道:“经略,此器过于危险,必须实施防火,至于原因一会便知”

过了片刻,城墙上只留有四名投掷兵,两人抬着铨家桶,一人手持火绳,还有一人背着一个浇满水的棉被,蹲在城墙上。qiuyelou

两个投掷兵将一个约有五十斤重的铨家桶抬起来,放在桶车入口处,为了防止铨家桶意外滑落,还在桶上栓了两根绳子。

另一个投掷兵小心翼翼的点燃了导火索,用力一推铨家桶,桶身顺着车体滑落,那三个个投掷兵也同时玩命般的逃离城墙,只剩那个盖着湿棉被的倒霉蛋。

五十斤重的木桶,带着哧哧火星和滚滚黑烟,从三丈三尺高的辽阳城墙掉落。

由于惯性的作用,木桶直接摔裂,不过由于猛火油和柴草的混合物凝固性较好,桶里的猛火油并没有完全散开,远远望去犹如一坨坨黑色的某种排泄物,堆在地面上。

“轰”,一声巨大的闷响,铨家桶爆炸了。由于猛火油起到了一定的密封作用,所以此次的爆炸声极其响亮。

数不清的黑色液体,一边然绕、一边冒着浓浓的黑烟,在数十步空间内四散,甚至有的猛火油被炸到了城墙的桶车上。

那个顶着棉被的倒霉蛋投掷兵,立即拿开棉被,用水冲洗桶车上面燃烧的猛火油,之后将湿透的棉被盖在桶车上,才止住火焰。

袁应泰站在一百步开外,看着前面的火势,惊得目瞪口呆。

地面上、城头、甚至城墙外侧到处都是火焰和黑烟,所有接触猛火油的地面、石头均在猛烈燃烧,远远望去,几十步范围内如同修罗地狱一般。

城墙上有人用水浇燃烧的猛火油,不但没止住火焰,那燃烧的猛火油还顺着水流一边燃烧、一边移动,场面甚是壮观。

这大火足足烧了两刻钟,才渐渐停息。袁应泰等人来到城下,只见数十步内的地面和城墙被熏得漆黑,传来刺鼻的气味。

袁应泰头脑中想象这铨家桶如果在守城中使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要是建奴蜂拥而至,一个铨家桶在人群炸开……。

袁应泰只觉得一股凉气涌遍全身,心中不断谴责张铨:

“这武器实在是太过阴损,实乃丧心病狂!”

辽东巡按张铨仿佛知晓了袁应泰的想法,笑着说道:“让经略见笑了”

心地善良的辽东经略袁应泰,当夜睡不着觉,连夜写了奏章,一是向朝廷索要大量的猛火油和炸药包;二是为何廷魁和张铨表功。

就在前线广大文官努力研究破敌之法、制敌之器的关键时刻,京师中竟有无良的人在挖文官集团的墙脚!

万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广大勋贵在某皇孙明面上的鼓动下,实际是东厂提督暗中操控,由东厂提督魏忠贤的新任狗腿子——由刚刚接任丰城侯的李承祚带头,数十个勋贵一齐弹劾吏科给事中周朝瑞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至于为啥挑选周朝瑞,那是因为周朝瑞是京察留下为数不多的东林党,勋贵们相信,弹劾东林党人一定会获得广大反东林联盟的支持!

内阁首辅方从哲接到弹劾奏章,感受到了异常,十分重视。不顾腰痛,立即撕碎了请假的奏章,召集六部及各党派官员到家中密议。

面对勋贵们向文官集团开战的情况,广大文官集思广益,除了少数官员有反对意见外,其他人达成一致意见——必须保住东林党人周朝瑞!

方从哲等人的意见十分明确:“党争是大事,文官集团的利益则是天大的事!就是皇帝也不敢随便向文官集团开炮。浙党可以骂东林党、齐党也可以骂东林党,你个勋贵算什么东西?”

于是广大文官以“搁置开发、共同御敌”为口号,放弃了继续打击东林余孽的斗争,同时弹劾丰城侯的李承祚。

与文官斗了一辈子的万历皇帝,充分发挥了和稀泥的天赋,对弹劾丰城侯的李承祚奏章全部及时批复,表彰了文官集团的高风亮节。

同时还赏赐了丰城侯李承祚二斤迁西板栗,号召勋贵们充分发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再接再厉,继续弹劾文官集团。

并且提升李承祚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虽说到万历年间,五军都督府已经失去了参政﹑议政的权力,处处受制于兵部,但是作为一直混吃等死,只能在街头斗殴的伯爵、侯爵武勋来说,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于是武勋们继续挑文官的毛病,不断上书弹劾;文官们也不甘示弱,纷纷予以回击!谁也没想到这场文武口水战争一直持续到天启末年!

事情的始作俑者皇三孙子,鼓动武勋弹劾文官有两个目的:一是挑起文武冲突,让文官转移注意力;二是火上浇油,继续打击东林党。

第一个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不过第二个目的却成了釜底抽薪!原本朝堂上打击东林党的运动如火如荼,东林党马上就被彻底清除朝堂。结果因为武勋的突然发难,让文官集团重新团结起来,给了东林党喘息的机会,也为日后的东林崛起留下了巨大隐患。

到了腊月二十八,朱由楫正在汉留给众兄弟发红包,有人来禀报,孙元化求见。

朱由楫想起孙元化乃是徐光启的朋友,之前因病未至,便立即出门迎接。

刚出门见孙元化,朱由楫就吓了一跳,只见孙元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像要饭花子一样。另外,跟着孙元化后面还有两人,均是金发碧眼的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