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三十八章 出货辽东

大明藩王 第三十八章 出货辽东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数日的赶工,汉留商号已经制作出三十多缸烧酒。qiuyelou其中就包括八缸度数最高的“假酒八锅头”,朱由楫亲自尝过,最低六十五度,只喝一口满腹火辣辣,这酒除了辣没别的味道!

朱由楫为了赶进度,花了大把的银子制作假酒,把京师周围的稻壳、秸秆收购一空,另外还主动收购各种发霉变质的粮食,更让各处粮商乐开了花,这也导致北直隶各地的陈粮通通发往京师。

由于制作这种八锅头异常繁琐,需要连续蒸馏,并且只能取蒸馏酒最开始的一点点酒头,这也导致几缸假酒的的成本远远超出了其他烧酒。

造假造出这等境界,也是千古无二。

朱由楫为了在大雪来临前把货物卖到辽东,早已准备了一百五十辆马车及随行人员。

东厂、锦衣卫的人员也早已和朱由楫联系,此次东厂派出十人,负责监督,锦衣卫明面上派出三十余人,负责保护商队安全,主要还是负责打探消息。朱由楫及安排众人进入通辽商行,原来的掌柜只以为是新东家的心腹,也未多言。

锦衣卫为首三人,分别是千户孙云鹤、副千户贺嘉春与副千户尹家全。

这一百五十俩马车,除了三十几车烧酒外,还有丝绸、白糖、茶砖等货物,包括汉留黑脸王祁等三百多号人,在祭拜了财神之后,浩浩荡荡出发,前往辽东。

原本朱由楫想准备些路引,不过被告知完全不需要。有锦衣卫东厂的驾帖,哪还需要路引?

另外,托万历皇帝的洪福,原本大明官员职务空缺一大半。太祖定下的法律,大明境内出行必须要路引,现在地方官全都空缺,鬼都懒得管你,这也间接导致明末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还好万历四十四年皇帝上了一段时间早朝,补了不少官员的空缺,只是不知何故补得全是东林党。

王祁本是京师内一个苦力,祖上跟随永乐大帝来到京师。祖祖辈辈都是干着苦力,谁知遇见了贵人朱由楫,让自己重获新生,十分重视此次出行。

为了提前到辽东,商路行走的很快。在路上,王祁看见蓟辽一带不少田地荒芜,经常出现流民,虽说前一段时间下过几场大雨,可是上半年的干旱让许多农民颗粒无收,要不是靠着南方的粮食救济,北方早就闹起民变了。qiuyelou

一路上也没遇见任何关卡哨所,只是到了山海关才被拦住。这山海关的门卫也是苦差事,平日里就靠着要点过门费,最近辽东不太平,许多商号都关门大吉。

等了许多天,终于等到商队通过,正准备上前吃拿卡要,副千户贺嘉春直接拿出锦衣卫的帖子,那门卫哪还敢收钱,立马施军礼目送商队通过。

王祁得过朱由楫的知识,要尽量结交路上的各色人等,上前给了城门守卫一些散碎银子,让门卫喜笑颜开。

商队出关后,虽说到沈阳一直有官道,可是为了安全起见,尽量在城镇留宿,也导致放慢了速度。

这是王祁第一次出关,关外别具风格的景色让王祁惊叹,关外人烟稀少,民居风俗也和关内大相径庭。王祁问过几个农户,最近几年不是大旱就是严寒,收成减少许多,不少人纷纷逃回关内。

走了大半个月,商队才到沈阳,此时沈阳还是辽东第二城市,众人歇息了三天,补给充分后便继续向赫图阿拉方向前进。通辽商行为了购买上等的山参、毛皮,之前也到过赫图阿拉,所以也是轻车熟路。

就在赶路的时候,从远方冲出一队起兵,众人担心,将马车集中,列阵而待。

待掌柜看见远方来的骑兵身着白色盔甲后,边对大家说不必担心,这些骑兵是后金正白旗的部队,旗主是四贝勒黄台吉。

女真骑兵见来的是商队,便放松了警惕,上前二骑兵询问通辽商行的情况,便引领众人缓缓前行。

建奴制度严格,商队的货物必须运至赫图阿拉统一售卖,众人见女真骑兵对商队并无恶意,也就放松下来。

托某位皇孙的搅合,大明自从万历四十五年起,严格控制对女真的贸易,可以说从山海关一线往建州女真部送货的商队几乎绝迹。

听闻有从京师来的商号,立即引起了后金高层的重视,四贝勒、正白旗旗主黄台吉出城迎接,直接将商队引入汗帐外。

孙云鹤作为新任负责人、带着贺嘉春、尹家全和黑脸王祁一同进入汗帐,后金首领努尔哈赤正在接见其他商人。

王祁第一次出远门,更是第一次遇见建奴的首领,顿时脸色煞白,双腿只打颤。

旁边的孙云鹤上前来,左膝前屈,大腿后弯,一个标准、漂亮的打千儿,口中喊道:“奴才孙兴,给大汗请安!”

努尔哈赤正怀疑王祁的紧张,一见孙云鹤如此懂得大金的礼节,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说道:“孙兴,好名字,我就收你这个奴才!起身吧”

孙云鹤闻言大喜,高喊:“奴才多谢大汗!”

要说孙云鹤为何如此表现,就是文化的差异。奴才一词,自春秋就出现了,比奴隶强不到哪去,一般是指下人的卑称,到了明朝,一般都是最低级的阉人请罪时的自称。

不过在文化水平还没幼儿园毕业的后金,奴才可是含金量较高的称谓!一般人还做不到奴才,能自称奴才的,要么是女真将领,要么是铁杆汉奸,比如同在汗帐的范姓晋商便也自称奴才。

孙云鹤介绍此次带来的货物,当听说没有粮食、铁器时,努尔哈赤顿时不悦,孙兴急忙解释带这些货物出关,也花了不少力气。

当听说带来了上好的烧刀子时,努尔哈赤略微有些兴奋。之前有人从关内贩运过烧酒,不过度数太低,简直无法匹配大金将领的身份!

努尔哈赤带着众贝勒、将领一同来到通辽商行的货车旁,先打开一缸印着“二锅头”的普通烧酒,一股浓浓酒气立即飘散开来,众贝勒均是高声叫到:“好香!”

其实这酒本应该存放大半年,将白酒中的杂味散尽再出售,按照中原的标准,这些只能算“劣质酒”,不过为了赶时间,提前卖到了辽东。

努尔哈赤盛了一碗烧酒,一饮而尽,一股火辣的感觉自上而下,直入腹中。由于没吃午饭,顿时有些反胃。

这也不怪努尔哈赤,之前喝的都是三四十度的低度酒,干了一碗没大碍。通辽商行最普通的烧酒也高于五十五度,一口喝了一大碗,不吐都是强人了。

旁边的黄台吉见努尔哈赤面目狰狞,有苦说不出,立即送上一袋马奶,努尔哈赤立即拿起袋子一饮而尽,朝黄台吉点了点头。

恢复半天,努尔哈赤一伸大拇指,说道:“真他娘的好酒!不愧是烧刀子!”

努尔哈赤走到那八车假酒旁,一看这些酒缸印着“八锅头”,便问孙云鹤道:“刚才哪些叫二锅头,为何这些叫八锅头?”

孙兴立即回答:“启禀大汗,此酒乃是通辽商行特制的美酒,取名八锅头,不过不是卖给大汗的!”

孙云鹤刚说完,旁边一个满脸胡子、长相凶恶的贝勒大喊:“好你个南蛮子,这白酒竟敢不卖我大金,我这就砍了你,看你卖不卖”。说罢拔出腰刀便要砍杀孙云鹤。

努尔哈赤大怒,喊道:“混账阿敏,当老子的面拔刀?不想活了!”说罢一鞭子抽在阿敏身上。

阿敏见状立即收回刀,对着孙云鹤怒目而视。

孙云鹤见状,又对着努尔哈赤一个漂亮的打千儿,高声说道:“此酒不是卖给大汗,而是我通辽商行东家送给大汗的!”

努尔哈赤闻言,大笑着说道:“你们东家挺痛快!我是大金的汗王,不能白拿你们的东西”

说罢,便打开酒缸。这次努尔哈赤聪明了,盛了一酒杯八锅头,一饮而尽。

这八锅头度数最低也得六十五度,一杯酒至少三两,一进肚子,腹中犹如滚烫之火在燃烧。努尔哈赤先是一阵反胃,接着面部又狰狞起来,旁边的黄台吉见状立即送上第二袋马奶……

努尔哈赤见旁边的阿敏依旧怒气冲冲,让侍卫盛了一碗八锅头,说道:“阿敏,一口干了!”

阿敏见状,话也不说,拿起酒碗一饮而尽。没到一息时间,趴在货车边上开始哇哇大吐。嘴中不住的喊:“好酒!就是太辣!”

当日,努尔哈赤在汗帐招待众人,八大贝勒均喝的八锅头,只不过之前喝酒用的大碗如今全换成了酒杯。

宴会上,众贝勒喝的均是兴高采烈,对这八锅头赞不绝口,均夸这八锅头还有大补功能!因为众人喝过酒之后,均是满脸红润,眼神发亮!

建奴不愧是建奴,并没有白白拿通辽商行的白酒,除了将一百多辆车装满了毛皮、人参、木材以及不少东珠,还用刚刚抢来、带着大明百姓鲜血的财务支付了货款,并严词拒绝了通辽商行采购马匹的提议。

孙云鹤等人打探消息的计划也未能全部实现,此时的建奴已经完全军事化管制,所有来贸易的商人均在固定地点吃住,孙云鹤曾让一个忠心的校尉试图打探消息,刚出围栏就有数只箭射过来,吓得校尉赶紧往回跑。

另外,山西过来的范姓商人对通辽商行很感兴趣,过来洽谈了几次,希望能买些烧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