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 正文 第七十五章 陶宗旺的爱情

进入六月,便进入了一年中的酷暑时节,但是梁山因为有八百里水泊的拥抱,有满山林木的掩荫,并不是十分的炎热,却是一个避暑的绝佳去处。

自郓城县拜别徐知县后,古浩天便回到梁山,他把外头的事务一一交待完毕,静下心来攻读诗书。他似乎又回到了初来时的生活,早起晨跑、练武,然后研读科考书籍,下午小憩片刻,再择题做一篇策、论,晚上便去请闻先生指点。

几日下来之后,古浩天便摸到了这时代策论写作的门路,再加上他自带着一千多年的知识积累,自然视野更宽更远,看问题更精准更犀利,因此所作策论,常常令闻焕章赞叹不已。

而令古浩天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自己记忆力超乎寻常的好,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境界,前世读来晦涩难懂的古文,而今都能过目成诵。他思来想去,觉得要么是穿越时雷电激发了他的某一项潜能,要么是二仙山的灵药所致。不过总归是好事,他只管安心享用就是。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正是他目前生活的最好写照。平日里在家中红袖添香读读诗书,间或也会与兄弟们到梁山食府放纵情怀喝喝小酒,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夏日傍晚,落日方下,余晖尚存,暑气消去,凉风徐来,正是梁山夏日最美好是时光,每当此时,古浩天总会带着潘金莲,或者卞祥他们,有时也会和家人一起到街上散步消食。

后山的街市如今已经像模像样了,民政处把沿街的店面低价出租,于是各色商铺纷纷开张。最多的莫过于各色小吃,

山上目前有近七千百姓,来自河北、沂水、金岭以及郓城等地方,他们把各自家乡的美食也带到了山上的街市。而山上的百姓自从薪俸由实物改成银钱后,每个家庭每月至少有三、五两银子的收入,所以也舍得花钱。于是每到傍晚,各式小店便顾客盈门。

古浩天每每漫步于此,心里总会不由然的升起一股自豪感。半年多时间,一个荒芜的山岙,变成如今繁华的街市,却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演变而来的,在他的眼里此处便如看着其长大的孩子,与他有着血肉的联系。

这日傍晚,古浩天在高大夫的回春堂闲坐片刻,便带着潘金莲沿街散步。雷家铁器铺、阮妈鱼头汤,是山上新近开张的两家铺子。铁器铺是雷横父母所开,这两人只会一般的打铁手艺,所以山上的军器作坊就没有招他们,而雷妈却有经商头脑,在街上开了一家铺子,专售生产、生活的用具,生意也是不错。鱼头汤却是因为古浩天当日在阮家吃鱼头时的一句笑话,阮妈听了却放在心上,日前在街上租下一家铺子张罗起来,不想红火异常。

“小官人,今日如何得闲,快进来坐坐,正好尝尝新鲜的鱼汤。”阮妈看到古浩天两人,便热情的招呼。

“世母的鱼汤,我也是好久不曾尝了,这会碰上了倒有口福。”古浩天也不推辞,带着潘金莲就进去了。

阮妈的店面倒也不小,一楼摆着十余张桌子,二楼还有雅座。此时店里已有不少食客,阮妈端了两碗鱼汤过来,叫两人上二楼的雅座,古浩天却在大堂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知道自己如今是梁山上的头号名人,光临那家小店无形中会给它带来不少的人气,这便是后世的名人效应。

“小官人,你看那不是陶宗旺处长吗?”两人正喝着鱼汤,潘金莲突然指着窗外说到。

古浩天看去,果然见陶宗旺在不远处的街上朝这边走来,正要起身出去招呼,却被潘金莲一把拉住。

“小官人你恁不识趣,人家正柔情蜜意,你却要横插一脚。”潘金莲眼尖,一眼看到陶宗旺身边的女子。

还有这事,古浩天仔细一看,陶宗旺身子侧后果然跟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女子,倒也有几分姿色,只是看着十分眼熟。

“莲儿,这妇人是山上谁家的女子,我咋觉得有几分眼熟。”

“我却不知,莫非是小官人的旧相好。”

潘金莲与古浩天相处日久,胆子也大起来,却开起他的玩笑来。

两人正说笑着,陶宗旺带着那妇人竟也走进阮妈的店里来。

“小官人也在此啊!”

陶宗旺进店一看见古浩天顿时不自在了,他之所以不去梁山食府,就是怕遇见熟人,谁知到了此处竟撞上了小官人,而且坐在大堂里避也避不开。

“陶处长也来吃鱼汤啊,你倒是有眼力,阮妈的手艺可是一绝,来、来,一并坐下。”

古浩天此时,已经认出那妇人,却是卧虎庄的三房小妾张杏儿。

陶宗旺看着身后的女子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一时尴尬不已。

“这位姐姐,好生标致,难怪陶处长看的恁紧,今日俺们也是缘份凑在一处,且一起喝碗鱼汤。”

潘金莲鬼精灵,她一把拉过那个妇人,陶宗旺也就顺势坐下来。

且说张杏儿早已认出了古浩天,想起当初荒唐之事,羞愧的头也不敢抬起。那日上山之后,她便安置在基建处做些杂事,后来她也了解到那个年轻人是山上的主人,便断了心里仅有的一丝丝妄想。她本也出身贫寒,一段时间适应之后,便也回归本性,一次偶然机会结识了陶宗旺,陶宗旺看其单身女子可怜,常常照料于她,两人渐生情愫,便走到了一块。

“小官人她叫张杏儿,前些日从卧虎庄过来,民政处把她分到基建处做事,俺看她一个单身女子可怜,平日里照应她一些, 今日……今日……巧合遇上……”陶宗旺支支吾吾的,几句话说的满头大汗。

“奴家本是残花败柳,失德之人,从卧虎庄来到山上之后,原也心死,只想平静渡日了此余生,想此生年幼失去父母,年长又遇恶兄,买身再遭欺凌。如今应是老天怜我一生悲苦,把陶哥哥送到我面前,他不嫌奴弃奴,却怜我惜我,奴不求其它,但求一生能侍奉他身边,请小官人恩准。”

那张杏儿见陶宗旺说的吃力,便豁出去自己说了,但说着说着,却已是珠泪满面,伤心欲绝。

张杏儿其实也是个聪慧之人,买入吴家数年,并无所出,倒是见多了人情冷暖、勾心斗角,她移情吴家二郎,除了本身的空虚放任之外,其实也是想怀个一儿半女,后半生有个依靠,否则大户人家的小妾,结果可想而知。谁知阴差阳错上了梁山,又遇到了陶宗旺这样一个憨厚的、又有地位的男子,她如何肯放过。只是那个深知她过往的小官人却是她心里过不去的坎,今日她索性讲了出来,是好是坏任凭发落了。

“陶兄弟,可是了解她的过往?”

陶宗旺是实在人,古浩天担心他被迷惑。

“她都对俺说了,包括和吴二郎的事。”

古浩天听了便明白这女子是讲干净了,又问“你可真心喜欢她?”

陶宗旺爱怜的看了张杏儿一眼,然后对古浩天坚定的点了点头。

“人生本有起落,过往的经历也不能阻拦以后的日子,重要的是要放得下,把过往不堪回首的经历都放下,你俩都很年轻,只要真心相爱,日后的好日子还很长,我这儿先祝贺两位白头偕老。”

古浩天见陶宗旺不计较,他也乐的凑合

且见陶宗旺拉起张杏儿,也不管店里人有多少,“卜咚”一声便跪在了古浩天的面前。在与张杏儿的交往过程中,他隐约听其说过,当时对小官人有不敬之处,他虽然没有作什么不堪的联想,便张杏儿毕竟是有姿色的妇人,若小官人有甚想法……,如今小官人一口允下,他心里一阵放松又生出深深的感激。

“且起吧,择日到民政处作个登记,来日选个好日子把喜事办了。只是张杏儿在山上孤身一人,没人关照,我看阮妈妈热心善良,不如拜作她的干女儿,日后也多个地方走动。”

古浩天是想给杨杏儿一个身份,毕竟其过往有些不清白。

阮妈妈一直在关注这边的情况,此时听了小官人让她收干女儿的事,看看张杏儿这么标致出息的女子,又有陶处长这般人物,心里早已愿意了。

“俺一个乡下老婆子,如何享得了这等福份。”她口里却称不敢。

“奴张杏儿自幼丧母,今日得见妈妈,更如见了亲娘,求妈妈垂怜则个,收留俺这个苦命女子。”

这张杏儿却也机灵,她知道古浩天是为她的好,起身便跪在阮妈妈面前,行了大礼。

“娘子既不嫌弃,那俺老婆子就生受了。”

阮妈妈乐呵呵得把她扶起,又把手腕上的一个镯子捋下来套在张杏儿的手上,两下算是定下了关系。

阮妈妈新收了干女儿,心头大喜,她硬留下古浩天等人,又叫人去找来阮家兄弟,在店里摆了认亲酒,众人喝的尽兴才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