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 正文 第一五九章 阴险的李邦彦

且说玉音与玉容坐于屏风之后,眼看着古浩天起身填写新词,顿时心如猫爪挠了,若非玉容矜持一点,那玉音早就跑出去了。

便在这两人坐立不安之中,前面传来了一句曲词。却是:“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随即又传来了第二句:“客里相逢,庭院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竟是这般的清幽与孤独,这少年人,那里来这等心境,玉容细细品味着,心里暗暗惴想。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写到此处,上阕已经写好,古浩天停笔蘸墨。此时,众人已是惊叹连连。

“昭君魂归化作梅花,人也、花也,真是鬼斧神工。”李师师感慨不已。

其余之人也各有感触,纷纷议论。

此时古浩天已经提笔续写下阕,只见他落笔如风,一气呵成。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此词一出,后人填咏梅词难矣。”柴文博深叹道。

“以我看来,也只和靖先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可以比肩。”

赵鼎数日之内,连续目睹古浩天连出佳作,也为其才华深深折服。

“此曲何名?”

李师师刚才若只是“迷妹”,此时前头却应该加上“狂热”两字,只见她注视着古浩天,只把他的俊脸看得发烫。

“在下以往读咏梅诗词,也深为和靖先生那一联叹服,不如就叫《疏影》吧。”

古浩天说着,提笔在前头写下“疏影”两字。

“柴郡王,奴家有个不情之请,这副字今日便请郡王割爱让与奴家,万望许诺。”

李师师说罢,盈盈一拜。而柴文博虽然心有不甘,但对方是京城行首,总得给几分薄面,无奈何,只得苦笑着应了。

而李师师此举却恼了屏风后的一对姐妹,她们本想等宴后,向王兄要了此副作品,谁想到被其捷足先登,不由恨的咬牙切齿。

而最憋屈的却是李邦彦,他本想借此扳回一局,却不想又为那小子作了嫁衣。面对众口一词的好评,他实在没脸皮、也没理由出来搅局。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心中的女神成了别人的“粉丝”,自己却有苦难言。便在此时他听到了赵鼎的话,顿时觉得出气的机会来了。

“浩天大才,此次春闱必定高中。”

赵鼎知道古浩天此次进京的目的,几日来连番见识他的才能,才有此说。

而此时半日未曾开口的李邦言,冷冷的说了一句:

“诗词一道,娱人而已,古才子诗词虽好,科场未必得意。”

“校书郎,凭啥认为浩天就不精于策论,须知他也是济州秋闱的三甲,张叔夜老大人亲点的举人。”

赵鼎看到李邦彦阴阳怪气就来气,忍不住顶了他一句。

“嘿嘿!你以为凭那甚么虎啊、狼啊、马啊,就能登上大雅之堂,何况,白时中又不时张叔夜。”

李邦彦斜视了赵鼎一眼,得意的说道,仿佛已经决定了古浩天科举的结局。

“你……”

“赵学士,不必争执,中与不中又有何妨,校书郎不也是没中过举吗,如今不也位列朝班,何况我一个乡村小子。”

古浩天见赵鼎又要与其无谓的争吵,便开口阻止了,但却不忘阴了李邦彦一把。

“是了、是了,有校书郎这等白衣才俊才前,浩天的确无须忧虑,无非来日请皇上赐个进士及第,照样可以盛气凌人。”

这时赵鼎也想起李邦彦并非正规的科班出生,而是当今皇上赐他进士及第的,立时以彼这道还施彼身,狠狠讽刺一下,大出一口恶气。

且说李邦彦平时最为忌讳的便是铜工身世和得官不正,今日赵鼎却毫不留情的一一戳破,而且当着京城行首的面让他下不了台,当时气的七孔冒烟,却又无言以对。

“尔等!好!好!……”

他指着赵鼎和古浩天,连说两个“好”,便甩袖出门,独自恨恨的离去了。

柴文博急着追去送了一程,回来时忧心忡忡对赵鼎说:

“元镇何必呈一时口快,这下倒好,可害了浩天了。”

赵鼎见说愣了一下,突想起了什么。

“糟了,方才图一时口快,忘了那厮与白时中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却是真的坑了浩天兄弟了。”

且说李师师刚才在一旁,看了一场闹局,心知以李邦彦睚眦必报的性子,古浩天本次科举必有麻烦,但又不忍心这般的少年才俊就此失意,想想便开口说道:

“奴家于朝中也识得几位大臣,倒也可以为古小官人说项说项。”

“是也!是也!行首出面,必无大碍。”

赵鼎听了李师师的话,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位行首在京城官场能量不凡,传言便是宫中也有几分面子,如今她开了口,百事全无。

“在下谢过各位,并非妄自菲薄,这次春闱我真不在意,考与不考尚在两可之间,几位也无须费心。”

“浩天,李行首为你出头,总有一些转机,你也无须过于担心校书郎之事,再说本王也可说项一二。”

柴文博以为古浩天为李邦彦之事放弃科举,连忙开口劝慰。

“也并非全为此事,一切只待五日之后,便会知晓,那时在下再决定考与不考。”

柴文博毕竟是当朝郡王,古浩天不好当其面把官场说的这么不堪。但他正好有一个托词,便是五日前于礼部外头碰到的那个叫方唐的人,若他真有出售考题,那便可以作为他不参加科考的借口。

“五日之后,却是为何?”

这回不但赵鼎、柴文博,便是张九成也开口相问,因为张九成也要参加本科考试,所以非常关心。

“到时自知。”

古浩天故作神秘的说了一句。不料想今日他作为避考托词的一句话,赵鼎却记在了心里,日后给他造成了一场大麻烦。

郡王府的聚会,并没有因为李邦彦的离去而消散,反而更加热烈,众人谈诗说词一直到了傍晚方才散了。

李师师临行之时,盛情邀请古浩天到矾楼作客,而古浩天心里有事,不敢立刻答应,只说得空必去拜访。却被柴文博打趣,说京城多少达官贵人,想行首一面都难,你却推托起来,若被外人知晓,还不被忌妒死。众人听了哈哈一笑,才各自别去。

且说,李邦彦自郡王府出来之后,心里越想越气,便吩咐马车拐往礼部。白时中与他同为蔡京党徒,平时多有交集,两人私交不错。今日蒙受奇耻大辱,他岂能不给那个乡野小子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直到散衙时间,李邦彦才从礼部出来,却见他一身轻松,满脸得意,想必心想事成了。

“校书郎,那里来?”

正此时,李邦彦突听的有人叫他,转头一看,认得是太尉府的虞侯陆谦。对这等武人平时自命清高的他是不看在眼里的,现下心情不错,也就站着寒暄两句。

话说陆谦这厮得了女真的好处之后,昨日便到了礼部查了报名的举子名单 ,果然发现古浩天的名字,但住于何处一时无从得知,今日下衙之后顺便到礼部面前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上此人,不料想遇上了李邦彦。他知道其是蔡太师手下红人,前途无量,岂能放过拍马屁的机会,便热情邀其共饮两杯,而李邦彦这时正好心头畅快,也就应了。

一处酒楼里,李邦彦、陆谦两人昭穆而坐,在陆谦的殷勤劝酒下,李邦彦渐有醉意。

“校书郎,方才满面春风,却是有甚喜事。”陆谦凑趣的问道。

“不算喜事,但也不算是坏事,终究出了胸头一口恶气。”李邦彦自得的说。

“在这东京城里,还有何人敢捋校书郎的虎须,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却是一个乡野来的无知小子,老爷今日便让其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马王爷有三只眼。”

怎么又是乡野的小子,陆谦听了心里忖了一下,随即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那来的乡野小子,如此无礼?”

“还不是京东那个叫甚么古浩天的,妄议结盟的小子,只待春闱之后,看他还得意什么,到时只怕哭都来不及。”

李邦彦便讲起了淮南郡王府里的经过来,末了禁不住又得意大笑。而陆谦也窃喜不已,自己两日来苦查无果,想不到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小子忒是可恨,可晓得住在那里,小的着人去收拾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陆谦装着义愤填膺的样子,拍案而起。

“他与赵鼎那厮交好,天天甚么诗啊、词啊的,你只须盯住赵鼎必有结果。”

李邦彦见陆谦这武夫冲动的样子,心里暗喜,顿时想出一招借刀杀人之计。

却说两个臭味相投的小人,在酒楼里密谈良久,方才酒酣散去。

那陆谦正美滋滋得想着,明日怎么到女真人那里领赏银,突听的路边有人叫唤,闻声看去,却是开封府的公差,董超和薛霸。

“虞侯让我俩一顿好找。”

“何事恁急?”

“却是一桩好买卖。”

那陆谦刚刚得了一桩好处,这会又听这两人说什么好买卖,正惊奇之时,却已被两人连推带揉进了一处茶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