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 正文 第一五八章 行首李师师

郡王府的中堂大厅里,正在舌枪唇剑的双方,因为突然出现的一个明艳的女子嘎然而止。

“李行首今日如何得空光临,真是让人意外惊喜!”

李邦彦好像一只突见主人的走失小狗,几步便窜到那女子的身边,拼命做出摇尾乞怜的样子。

“怎么,这郡王府校书郎来的,奴家就来不得。”

那女子瞄了他一眼,谈谈的回了一句,但眼波流转之时,却是风情万种。只把李邦彦骨头都酥了半边,他紧紧的贴在边上,反而把柴文博这个主人给挤在一边。

“姐姐,这甚校书郎咋恁贱,一点男子的志气多设有。”

屏风之后,玉音愤愤的说道,刚才见李邦彦对古浩天无端抹黑,她本已气极,这会见他一副无耻之样,再也忍不住便骂出声来。

而玉容却把目光锁住那个少年,只见他面对突然出现的京城第一行首,在眼睛突一发亮之后,便保持着一种欣赏惊奇之神情,但见不到一丝贪婪痴迷之色,她心里不由得又多了几分赞赏。

“柴郡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是那一位才子所写,奴家一路思想,实在好奇的紧。”

那女子一边问着,那双美眸却如秋水一般在大厅里诸人的脸上流过,最后停留在一个俊逸英气的脸庞上。

“行首今日光临寒舍,莫非看的只是这首词的面子。”柴文博打趣着道。

“郡王相邀,岂敢推托,不过夹在里头的这首词,实实的让人心痒。”

原来柴文博知道这个行首的脾性,便在请柬里夹了那首《元夕》,不料果然起了奇效。

“京城几时又出了新词,莫非清真居士又有佳作,在下为何不知,行首可否让在我一饱眼福。”

李邦彦见身前两人谈的热闹,自己全搭不上话,便急着插话问道。

那行首妩媚的笑笑,便把夹在请柬里的词递与他。

“好词,好词,真是把元夕写活了,清真居士不愧京城诗词第一大家!”

李邦彦看了一遍便装摸作样的评论起来,但想当然的认定是清真居士周邦彦的手笔,全然不知那行首刚才问话的意思。

赵鼎看着他的丑态,实在憋不住了,便冷冷的讽刺道:

“校书郎真是贵人多忘事,就适才不刚刚说人家夸夸其谈吗?一眨眼咋就成了第一大家了。”

“你……”

“校书郎这次却是走眼了,这《青玉案.元夕》正是浩天所作,本王亲眼所见。”

柴文博生怕两人再起争端,赶紧出面讲明。

“他……”

“在下夸夸其谈而已,不值得校书郎夸奖。”

古浩天绵里藏针的怼了一句,却顶的李邦彦张口结舌,尴尬不己。

“卜嗤!”

便在此时,却听得那行首嫣然一笑,她随即来到古浩天面前。

“这位郎君却是得理不饶人了,今日且看在师师的薄面上,大家忘了前头的误会,尽情尽兴,也全了郡王的心意。”

且说古浩天听到师师两字时,心里暗说,果然不出所料,原来便是所想之人,难怪三言两语便化解了场上的尴尬,真是长袖善舞,但面上仍然不动声色,只是不亢不卑的回道:

“行首有命,在下岂敢不遵。”

柴文博见场上恢复平静,乘机吩咐摆宴。郡王府的宴席是分餐制,一人一桌单独一席。柴文博自然居中而坐,左边是李邦彦、李师师、张九成,右边是赵鼎、古浩天、许贯忠、萧让。可是临坐之时,李师师却说想请教古郎君诗词,要求与许贯忠换位,而许贯忠看那李邦彦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的表情,乐哈哈的答应了。

很快美酒佳肴流水般的上来,酒过三巡。柴文博便提议请李师师演唱《青玉案》。李师师也不拒绝,便在王府乐队的伴奏下从容展喉,一时大厅里便如“黄鹂鸣翠、夜莺唱晚”,一曲过后,众人皆沉醉其中,不能自持。

“行首歌喉,天下无双,在下敬仰如滔滔江水。”李邦彦迫不及待的开口奉承。

李师师对其浅浅一笑,却转头把秀眸盯住古浩天。

“古郎君,奴家歌喉可配的上佳作否?”

“余韵绕梁,三日不绝,只叹在下经此曲后,恐怕三月不知肉味了。”

古浩天风趣的评价,却听得李师师嗔嗔一笑,霎那间便如月下莲开,古浩天也被震的差点失态。

“姐姐,师师行首真是太美了,便是我也喜欢上了。”

玉音、玉容与李师师本就相熟,此时隔屏看了,也深为其风韵折服。

那小子倒也不曾迷失,玉容心里暗想,却不知为何隐隐有了一些妒意。

且说李邦彦见李师师对自己不咸不淡,在古浩天面前却巧笑嫣然,心中顿时妒火大冒,立时便想了一计。

“吾闻但凡才子,词曲唱和无一不会,行首既已唱完,古大才子不妨也唱一首。”

在座之人一听李邦彦的话,便知他是挑衅之言,但却无法指责,只能担心的看着古浩天。

“校书郎既是要在下出丑,却也无奈,只是在下不懂词牌曲调,便用家乡俚曲清唱一段,以搏一笑。”

但见古浩天酝酿一下情绪,不慌不忙的开了口。

“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

他唱的正是后世的经典歌曲——《送别》,此时他的思绪浸入了前世的世界,父母、妻女、亲友……随着略带忧伤的旋律,一一在脑海里浮现,而且通过他低沉的男中音,恰如其分的流露出来。

“……天之涯、地之交,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夕阳山外山。”

不知不觉一曲终了,但是满堂却寂静无声。

“乡野俚曲,污人……”

李邦彦“耳朵”两字还没出口,立时感受到满堂鄙视的眼神,瞬间又把话咽了回去。

只见那李师师锁着秀眉默想了好一会,随即叫乐师拿来笔纸,又疾写一会,这才抬起头来走到古浩天身侧蹲下,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古浩天,恰似后世的迷妹一般。

“古郎君,此谱记的可对?”

古浩天探头一看,却满纸大大小小的汉字,顿时一头雾水,无奈何只得尴尬的说到:

“在下没学过乐谱,行首见谅。”

这时李师师才想起,古浩天刚才说过不懂词牌曲调,不由暗暗自责,便说:

“便由奴家清唱一遍,请古郎君指点。”

说罢便对着曲谱清唱起来,古浩天一听之下,大为惊诧,心想不愧为行业魁首,只听一遍竟然也记得九不离十。

“行首大才,在下钦佩!”他由衷的赞叹道,随后对其中的一些瑕疵,略略作了指正。

且说古浩天与李师师两人凑在一起,你吟我唱耳鬓厮磨的样子,看的李邦彦顿时醋海翻波,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在下到王府半日,不时听得古才子诗词无双,可惜下官一直无缘亲见实是遗憾,今日郡王设宴岂能没有新词,不如当场填写一首,以添佳话。”

众人见李邦彦这根搅屎棍又出来捣乱,但也无奈,不过对古浩天隐隐又有了期待。

“校书郎建议,甚合我意,浩天不如再来一首,为今日聚会助兴。”

这时,柴文博也顺势提议,便是李师师也满眼期盼的看着古浩天。

“姐姐,这个甚么校书郎,咋恁无赖呢,分明是吃那小官人的醋,却装得假清高。”

屏风之后,玉音忍不住又开口了。玉容刚才也是沉浸于古浩天那独特且优美的旋律里,突被那李邦彦打断也是恼火,这会转头看见古浩天和李师师亲密的厮守在一起,心头突然一阵不适,正好李邦彦要其填新词,却也正合她意。

到郡王府赴宴,古浩天早知逃不过写诗填词这一关,心里早有准备,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于是他举目四望,想找一些应景的好切题,这时正好看到中堂外庭院的一角,几枝梅花开的正艳。便想起南宋词人姜夔姜白石两首著名的咏梅词,《暗香》和《疏影》。

这两首词在在中国古代的咏梅词中地位很高,南宋另一著名词人张炎在所著的《词源》中说: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和《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便写梅了,古浩天心想,一则可以借景舒情,二则可以隐喻柴文博、李师师等人品性高洁。于是他斟酌一下,选中了应景的《疏影》一曲。然后开口说到:

“既然郡王有命,在下不敢辞,正好庭院梅香,便借此景胡乱填一曲,以娱诸位。”

众人见古浩天应了,顿时一齐叫好,随即有下人抬过几案,摆上笔纸。只见古浩天稳步上前,提笔凝神,稍一思索,便落笔而下,随即一行工整的楷书在宣纸上铺开。

“承平十二年初春,余赴郡王宴,受命强作新词,时,庭院梅开,暗香满室,叹其高洁,遂以之入曲,以谢,柴郡王、赵学士、李行首,及贯忠、萧让、九成三友。”

且说当古浩天提笔之时,众人已围拥左右,待写到此,众人心里各各感激。只李邦彦见其写遍诸人,却独独落下自己,这不是在取笑自己不配与梅的高洁相并列吗,可是虽然心中有怨,却又有苦难言,心想若写不好,到时休怪他不容情。

正在李邦彦暗自恼怒之际,且见身边众人一阵赞叹,原来古浩天已经落笔填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