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这个秦枫,在公然抗旨吗?

“科举呀!”这个热心的路人,连拉带拽,仿佛比自家事儿还着急,很快就把朱元璋和毛骧这两位,拉到了枫兰县学这边。

一路上,朱元璋倒也弄清楚了其中原委。

的确,是因为科举。

新官上任的应天府知府秦枫,过完新年之后,立刻按照朝廷的要求,在整个应天府的范围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科举选材行动。

按照相关章程,此次大明重开科举,仿照前朝的经验,并结合大明实际,大致仍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级。

但是在院试之前,为了避免滥竽充数,也为了让国家级别的科举更加严肃,需要在各自的府县,进行府试和县试的选拔。

现在朱元璋和毛骧被生拉硬拽到的,正是淳化县县试的现场。

可是……

不对啊!

朱元璋和毛骧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困惑。

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这次大明科举,是要优先选拔各地县学府学中的青壮年,这样日后为官,稍稍磨炼几年,才能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为国效力。

但现在眼前所见……

朱元璋神色古怪,他扮演的这个毛老爹,为了符合人设,对外声称的年龄是五十多,比朱元璋本来的岁数大了大概十岁。

但即便如此,现在排队在枫兰县学外面的,有好些位都明显比朱元璋岁数更大,怕是都过了花甲,甚至古稀!

开什么玩笑!

朝廷费了那么大的气力,科举作为洪武五年大明最重要的事情,岂能如此不认真不严肃。

难道要选出一批老头,来帮助治理这个偌大的国家吗?

这个秦枫,在胡闹什么?

难道他看不懂圣旨么?

朱元璋皱起眉头,心中微微有些恼怒。

要知道,这套无比详实的科举制度,是他熬了多少不眠之夜,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每个字都凝结着自己的心血,现在却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被如此慢待,平常人都会不高兴,何况是堂堂大明皇帝。

枫兰县学外面的粉墙上,张贴着醒目的告示,白纸黑字,早有很多人簇拥着观看。

朱元璋遥遥张望,认出是秦枫的字迹,便暂且按下怒气,跟毛骧一同走过去,仰起头眯眼看向告示。

“爹,你不能看……”毛骧咽了口唾沫,扯了扯朱元璋的衣袖,小声提醒。

嗯?

朕凭什么不能看!

朱元璋怒气顿时更盛,狠狠瞪了毛骧一眼,随后才忽然醒悟过来。

大意了……

我现在,的确是不能看。

哎,最近在宫中太久,瞎眼毛老爹的身份,都生疏了。

这里人多眼杂,朱元璋自然不能表露异常,便不动声色,低下了头,跟毛骧说道:“这上面写的什么,说来我听听。”

毛骧点点头,小声把告示上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念了一遍。

越念,就越觉得这个秦枫胆大包天。

这不是公然抗旨是什么?!

秦枫啊秦枫!

莫非你这是飘了?

不过就是连升三级,从知县变成了知府而已,但你可知道,在皇帝面前,区区四品知府,跟知县又有什么分别?

毛骧小心地观察着朱元璋的脸色,生怕这位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忽然间动了雷霆之怒,那秦枫的小命怕是就要交代了。

本来么。

好端端的,圣旨上已经写得那么详细了,照着做就是了,何必非要独出心裁!

朱元璋眉头锁紧,不理解秦枫的想法。

按照这个告示上说的,枫兰县学这次应朝廷要求,组织的“县试”,对于考试对象的年龄,放得非常宽泛,可以说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只要有心愿意参加,有意做官为朝廷效力,都可以来试上一试,由成绩说话,其中优秀者,便可以参加接下来的下一级“府试”。

当然了,因为现在淳化县就是应天府的府衙所在,府试大概率也还是在枫兰县学举办,只不过到时候在这里应试的,就不止是淳化县人,而是从应天府下辖八县的县试中初步选拔出的优胜者,要再经过一轮筛选,才能最后进入“院试”,那便不再由地方官主持,而是需要朝廷派遣的专门提督学政组织进行。

告示上的确是秦枫的笔迹,内容么,倒也是条款清晰,操作性强。

但朱元璋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秦枫要把年龄放宽至此。

朝廷科举,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充斥到各地衙门的空缺当中。

你选个七老八十的……说不定上任途中就先病死了,哪怕不考虑这种极端情况,他们能做几年官啊,到时候岂不又是一片动荡,还得另选贤能。

图个啥呢!

“咱们大明朝,真好啊!”

旁边,忽然有人说话,感慨道:“老汉今年七十有六,的确是读过几天书,但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甚至可能有机会做官!当今皇帝虽然出身毫末,却真的是英明神武,若非有极大的魄力和智慧,哪能有这样的科举制度?”

呃!

朱元璋听着,觉得很别扭。

英明神武?

试问谁不知道……

这老头是淳化县人,多半是从秦枫的口头语里,学会的这个词。

秦枫这家伙,一言不合就夸咱英明神武。

但关键是,每次他口中说起英明神武的时候,心声里都是另一番意思!

久而久之,朱元璋都快有了应激反应,尽管这次说英明神武的并非秦枫,也听不到这老汉的心声,但朱元璋还是泛起古怪的神气,一时间不知道到底谁是对的,是自己,还是秦枫。

选拔青壮年贤才,为国所用,这可是朱元璋冥思苦想才定下的科举原则之一。

但现在秦枫将年龄范围扩大,惠及几乎所有人,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县试中来,反而收获了这样好的百姓呼声。

难道,是自己错了么?

朱元璋不知不觉,已经在县学门口的队伍里排了半天,便有认出毛老爹的淳化百姓,笑着上前招呼道:“哟!毛老爹……您还读过书呢?厉害厉害!可是你这眼睛不方便,等会儿要怎么考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