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朱元璋又去淳化了

“洪武四年,收受银两三千,在判案中设法周旋,将一个富户之子的杀人案,判作失手伤人,从而得以保命。”

“洪武三年,巧立名目,收取灌溉水渠建造费,但实际花费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剩余部分,全部中饱私囊。”

“洪武初年……”

一件件,一桩桩,密密麻麻,触目惊心!

丛重浑身被冷汗冰封,这才知道,这位知府大人果然不止是能拿捏一个孙不甚而已。

应天府下辖八县,只怕除了秦枫所在的淳化县之外,其余所有县令近年来的所作所为,全都尽在掌握!

怎么做到的?

已经不重要了。

丛重喘着粗气,气息在空中凝成冰晶,竭力转动一向还自诩灵光的脑筋,思索对策。

很显然,现在秦枫拿捏的是所有这些县令的身家性命,只要秦枫愿意,把这些罪状整理出来,都不需要头顶大诰,只需要先把他们拿下问罪,再上报朝廷,那都是一抓一个准,那些罪证其实也并不难查。

因为,现在秦枫是知府啊!

他只是知县的时候,都能把丞相拉下马。

现在身为知府,拿捏几个差了好几品的县令,又有什么为难?

好个秦枫!

丛重掌心里的冷汗,已经渐渐将那张单薄的纸笺浸透,在手里揉成一团,仿佛要把这些污秽的过往全都揉碎湮灭,从此再也不存在这方世间。

但是,不可能的。

丛重明白,有这些罪证在手里,秦枫相当于把整个应天府都牢牢掌控住,再加上他似乎有意让那个不到十岁的孩童继任六合县知县,那可是他嫡传的学生,自然更是唯老师的马首是瞻。

应天府,真正变天了!

要不,就这么认了吧。

丛重眉头深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今年已经五十有七,距离花甲之年只差三岁,而按照官场上通常的规则,他现在这个岁数,还只是一个县令,尤其是政绩方面乏善可陈,要更进一步的可能,其实已经没有了。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丛重近年来加大了捞钱的速度,毕竟升官不发财,不升官那就得发点财了,权力不用那可就过期作废。

现在,不能升官了,怕是也不能发财了,一切都得老老实实听这位年轻知府大人的,让你向东你不能向西,让你打狗你不能撵鸡。

这样的日子,憋屈是憋屈了点,但忍个几年,找个机会辞官告老,这些年攒下的钱,倒也足够下半辈子花用的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

秦枫能让自己如愿么?

丛重眉宇间的忧色,越来越沉凝,在寒风中快要拧成一个冰疙瘩,久久也纾解不开。

从今往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只要秦枫还在,被他拿捏住的命脉,就像随时都能落下来的屠刀一样,人家想什么时候砍死你,就是举手间的事儿。

自己倒是愿意服从,听话。

但谁知道这秦枫是怎么想的。

现在大明朝缺官,也还罢了。

待科举过后,各地人才如春笋般涌现出来,到时候秦枫来个卸磨杀驴,把这些有污点的县令全都处理掉,到那时候可真是万事皆休,欲求一个告老还乡的结局,亦不可得了。

不行!

我丛重寒窗苦读十年,方有今日的官位,岂能因为这样一个不守规矩的年轻人,就全都毁了?

把命运放在别人手中,终究是很不妥当!

人家连丞相都没放过,会在意你这么个小小七品县令么?

倒不如,来个鱼死网破!

丛重呼出的气息,越来越灼热,竟然将脸上的冰碴子渐渐融化,眼眸中的阴鸷狠厉之色,也越来越清晰。

……

朱元璋出宫了。

这段日子,可是把老朱憋得太狠。

首先是大明科举,事关重大,朱元璋身为大明皇帝,又习惯了亲力亲为,为此把自己关在深宫中,一连数日,几乎是不眠不休。

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出宫一趟,又遇上胡惟庸这档子事儿。

从秦枫的心声中,朱元璋得知胡惟庸这厮将来竟然能成为祸患,于是索性将其连根拔起。

不管怎么说,胡惟庸作为中书省左丞相,哪怕才做了几个月的丞相,之前在朝堂中的经营也已经非同小可,杀一个胡惟庸容易,但要维持政局稳定,不留任何隐患,又让朱元璋很是忙碌了一阵子。

再接下来,赶上了过年。

各种礼仪、祭神、朝贡……

待到这一年过去,到了洪武五年,关于科举的文书也已经发往大明的各府各县,朱元璋总算是松了口气,便立刻决定,出宫转转。

这几年,他习惯了到民间做个瞎眼的毛老爹,也习惯了听秦枫心声中的种种奇异言论。

骤然抽离,很不适应。

动念间,朱元璋已经悄悄回到淳化县,扮作刚刚从远亲那边省亲回归的毛老爹,跟毛骧一起踏上了淳化县的地面。

“嚯!毛老爹!毛兄弟!最近跑哪儿去啦?过年都不回家?”

迎面来了个淳化的老乡,远远地招呼道:“你们可真是没福气,这段日子发生了多少大事!咱们秦大人怒闯六合县,硬撼胡惟庸的大戏,你们全都错过了啊!”

呃……

朱元璋和毛骧对视一眼,只好随意搪塞几句。

其实,朱元璋固然错过,但毛骧可至少是经历了大半个过程,后来更是守在秦枫身边,贴身保护,一举粉碎了胡惟庸派出杀手意欲刺杀秦枫的阴谋。

“诶,对了!”那人却像是自来熟,擦肩而过的时候,仿佛想起什么似的,转身一把抓住毛骧的衣袖,瞪眼道:“毛兄弟!我记得你也读过一些书,是吧?”

“嗯,算是吧。”毛骧有些不解,瞥了皇帝一眼,略小心地答道。

“那毛老爹呢?”那人居然又将目光转向朱元璋,一脸的热切。

“也读过一点。”朱元璋假装目盲老汉,闻言不解其意,但点头道:“可惜后来眼睛坏了,就没法再看了。”

“太好了!”那人一拍大腿,大声叫道:“快!快去府学那边!晚了怕是来不及了的……”

朱元璋和毛骧一头雾水。

片刻,才意识到这人说的府学,应该就是之前的枫兰县学,因为现在应天府的府衙就设在了淳化县,所以淳化县学的规格也水涨船高,理所当然升级成了府学。

可是,去府学做什么。

而且还要读过书的?

莫非……那边的先生,都罢了工?

没道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