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67章 平定南方李孝恭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67章 平定南方李孝恭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4: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孝恭是唐朝宗室、名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

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唐朝给他的评价极高,认定他是最顶级的名将,而且将他排在了凌烟阁功臣榜上的第二位。

但后世普遍认为,李孝恭一生的功绩,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位叫李靖的好副将,被李靖这个超神队友给带飞了。

“隋开皇11年,李孝恭降生,他出身关陇贵族,父亲李安。”

“初仕北周,隋文帝继位后,历任内史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封隋朝柱国大将军。”

“祖父是北周朝朔州行军总管李蔚,唐国公李虎的第七个儿子。””

“李孝恭共有5个兄弟,大哥李琼,二哥李琛,下面两个弟弟李瑊和李瑰。”

“李孝恭从小就沉着机敏,有见识气量,是李安的儿子中最为知名的。”

“隋义宁元年,李渊于晋阳起兵,攻克长安,次年在长安称帝,国号大唐,改元武德,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

“不久又诏令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令其前往收抚巴蜀地区。”

“李孝恭行营至处,三十余州府前来归附,他率军大败巴蜀地区首领朱粲,并俘虏人马无数。”

“因为朱粲杀食活人,为害一方,部将们建议李孝恭将其坑杀。”

“李孝恭考虑到自此往东都是都是乱军,如果坑杀朱粲,会使他们负嵎顽抗顽抗,不会来降,因而拒绝。”

“他尽数放还所俘之众,又敕书给各地首领。”

“果然,敕书到处,皆来归附,巴蜀初定。”

“武德二年,开州蛮首冉肇则反叛,李孝恭率唐将李靖讨逆,李靖率八百精兵乘夜袭营,大破冉军,阵斩冉肇则。”

“李孝恭因功诏授信州总管,并赐权益授官之权。”

“同年李孝恭向李渊献上平定割据江陵的萧铣之策,李渊大悦,采纳其建议。”

“封李孝恭赵郡王,并改信州为夔州,拜李孝恭为夔州总管。”

“令其大兴土木,建造舰船,训练水师,准备进攻萧铣。”

“李孝恭将巴蜀地区各州府部族首领之子收录任用,对外称是为国选才,实则为质。”

“不久,朝廷又改授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节制水陆十二路军队,自硖州出发,进攻江陵。”

“李孝恭率大军顺江而下,先后击破荆门,宜都二城。”

“萧铣知悉后派大将文士弘率兵数万屯于清江,李孝恭决意乘胜一战。”

“李靖认为文士弘士气正盛,锐不可挡,劝李孝恭避其锋芒。”

“李孝恭不从,留李靖守营,亲率大军前往,果然不敌,急率残部奔逃至南岸。”

“文士弘乘大胜之机,纵兵抢掠,士兵四处掠夺,混乱不堪。”

“李靖见状,趁乱发兵,大破文军,俘获文军各类战船四百余搜,杀死溺死的士兵达万人之众。”

“后李孝恭派李靖率轻骑五千,兵临江陵城下,又将清江所获船只,悉数弃于江中,诸将不解,询问李孝恭因何弃船。”

“李孝恭表示,此地南至大海,东至洞庭湖,皆为萧铣所有,他们攻打江陵。”

“如不顺利,拖到对方援军到来,将腹背受敌,就算有这些战船,也无用处。”

“如今将空船顺江而下,沿途看到这些战船的萧铣部下,定会认为萧铣已经战败,不会轻易来援,等他们探听到确切消息,自己已攻下江陵了。”

“不久,萧铣的援军见到空船后,不敢来援。”

“萧铣于江陵城内外阻绝,不得已出城请降,萧铣覆灭。”

“李渊知悉后,龙颜大悦,封李孝恭为荆州大总管,并且找来画师,为李孝恭画像。”

“李孝恭上任后,在当地开荒屯田,开设铜矿,为百姓提供便利。”

苏轼:如果按亲戚关系来说的话,李孝恭得管唐高祖李渊叫一声堂叔。

李渊的爷爷,李家的实际缔造者李虎,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

这其中,老三是李渊他爹,而老七则是李孝恭他爷爷。

李孝恭的童年,应该算是既幸运又无奈。

他们家这一支,虽然没继承他太爷爷的爵位。

但他爷爷和他爹,都算是比较厉害的猛人。

尤其是李孝恭他爹,名叫李安,李安曾是隋文帝杨坚的心腹,先后出任过隋朝的内史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

可惜李安死得也比较早,在李孝恭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所以,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的李孝恭,很早就失去了父亲。

但同时,他也继承了他爹留下的爵位,日子还算过得不错。

后来,李孝恭成年之后,也凭着祖荫顺利入仕,在隋朝做了两年官。

不过,随着李孝恭进入仕途,隋朝却开始摇摇欲坠,统治渐渐崩坏。

在李孝恭27岁那年,他的堂叔李渊直接从晋阳起兵,几个月后便攻入了长安。

第二年,李渊更是直接在长安登基,建立了唐朝。

李渊的起兵,无疑从根本上改变了李孝恭的命运。

不但让李孝恭从一个普通贵族,一跃成为皇族旁支。

而且,因为李渊当时还没统一天下,又怕派别的将军去打仗,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特别倾向于让李家自家人领兵。

这样一来,正值壮年的李孝恭,自然就被李渊抓了壮丁,开始负责领兵征战。

此后,李孝恭被李渊派到了四川那边。

在隋朝末年那会儿,四川这边人口其实并不算太多,而且很多都是当地的部落土著。

所以在隋朝刚刚灭亡的时候,这地方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割据势力,当时还处于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当中。

李孝恭被派到了四川这边之后,靠着李渊给他的一些军队,再加上手里可以发一些官帽子,倒也顺利对当地进行了照拂,将这块地方名义上划归到了李唐版图内。

不过,因为当地很多百姓,都是土著部落的居民,所以李孝恭对于当地的控制能力极低。

为了弹压当地经常出现的叛乱,李孝恭已经是焦头烂额,而且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孝恭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来到了他的身边。

随着李唐政权先后击败了西北的薛举、李轨,以及山西的刘武周,唐朝背后基本上已经算是彻底安全了。

所以这个时候,李渊将目光投向了洛阳的王世充。

但是,要进攻王世充的话,李渊需要考虑两个敌人。

一个是河南的窦建德,另一个是南方的萧铣。

这两个人,都是隋末著名枭雄。

一旦李渊和王世充开战,李渊很担心他们会趁机来摘桃子。

为了防止萧铣北上,李渊听从了李世民的推荐,任命降将李靖,带领一支军队,南下进行支援。

“武德六年,李孝恭改任襄州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当时岭南地区尚未平定,李孝恭遣使前去招抚,岭南四十六州皆来归附,江南悉定。”

“同年江东枭雄辅公祏反叛,入侵寿阳,李渊诏令李孝恭为行军元帅前去讨伐。”

“武德七年,李孝恭自荆州抵达九江,节制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五路人马攻打辅公祏。”

“辅公祏遣大将冯惠亮、陈当时领水军驻扎在博望山,令陈正通、许绍宗领步骑驻扎在青林山。”

“李孝恭大军赶到,辅军居险邀战,李孝恭坚守营垒,避而不战,同时派兵奇袭辅军粮道。”

“辅军粮草日渐不足,急于交战,便派兵夜袭唐军大营,李孝恭仍坚守不动。”

“后李孝恭派老弱之兵去攻打叛军营寨,并令部下卢祖尚率劲卒列阵伏兵以待。”

“前去攻打营寨的老弱士卒败走后,叛军乘胜追击,途中遭遇卢祖尚部伏兵,大战而败。”

“辅军将领陈正通弃营而走,与冯惠亮退保梁山,李孝恭乘胜追击,破其梁山营垒,辅军水师坠江溺亡者达数千人之众,陈正通率陆军连夜逃走。”

“李孝恭又遣李靖连下广陵、杨子等重镇。”

“同年三月,辅公祏穷途末路,弃其老巢丹阳东逃。”

“李孝恭遣骑兵追击至武康,生擒辅公祏及其伪仆射西门君羡等数十人,叛乱平息。”

“朝廷诏令嘉奖,李孝恭因功受赏上等宅邸一座,女乐两部,奴婢七百人,金宝珍玩无数、授东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

“后发行台,拜扬州大都督,统慑江淮及岭南地区。”

“自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唐宗室子弟中。”

“除李世民纵兵天下之外,李氏族人只有李孝恭一人能独当一面,且有开疆拓土之功。”

“李孝恭想以威名镇服远军,便将宅子盖到石头城中,设岗哨巡检来保卫自己。”

“武德末年,扬州有人告李孝恭谋反,李渊诏其还京调查,查无实据,将他赦为宗正卿,赐实封一千二百户,后来李孝恭又历任凉州都督以及晋州刺史。”

“贞观初年,李孝恭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

“李孝恭生性豪奢,喜欢宴乐,歌姬舞女有百人之众,但他待人却宽恕谦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

“故而深得唐太宗的亲厚,整个宗室都无人与之相比。”

“富贵如此,李孝恭却不喜反悲,对着亲近的人怅然若失的感叹,自己的宅子太宏大壮丽,应该卖了换座小的,能住即可。”

“待他百年之后,子女若有才能,正好守住家业,如果没才能,也免得这么好的宅子便宜了别人。”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抱病而亡,时年五十岁。”

“唐太宗为其素服举哀,哭得非常伤心。”

“李孝恭获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元,被供奉在唐高祖庙庭。”

王安石:之前李渊准备造反的时候,李靖还曾想过要去告发李渊,可惜后来失败了。

后来李靖被唐朝抓住,投降了李渊,而后被分配到李世民麾下做参谋。

在李世民麾下期间,李世民就发现,李靖是个难得的帅才,所以才有了这时举荐李靖的事情。

就这样,不久之后,李靖率兵一路南下,最后到了李孝恭这边。

接下来,李孝恭就开始被李靖带飞了。

李靖率兵到了四川这边之后,发现情况有点复杂。

接下来,李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战略计划,并且以李孝恭的名义呈了上去。

李渊受到这份战略计划后,顿时大喜过望,因为他知道,李靖以李孝恭名义提出的这个战略计划,确实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所以就直接批准了。

那么,李靖为啥要以李孝恭的名义,提出这个作战方案呢?

这其实也没啥复杂的,主要是因为,李孝恭是李家宗室,他提方案,李渊更能接受。

而李靖因为之前有过举报李渊的劣迹,很难让李渊信任他。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孝恭便成了这个计划名义上的提出者。

此后,李孝恭在李靖的安排下,先是把当地部落酋长的儿子,都找了过来,分别授予官职。

名义上是在自己麾下做官,但实际上就是做质子,防备那些部落搞事情。

有了这些质子在手之后,四川这边顿时就消停了很多。

接下来,李孝恭又在李靖的帮助下,开始修造战船,组织水军。

一年多以后,等到李世民在洛阳那边,一战打垮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强之后,李渊迅速调集重兵南下。

与此同时,李靖的作战计划,也就此展开。

李靖亲自率领水军,一路顺长江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接把军队带到了萧铣的都城之下,逼迫萧铣投降。

就在萧铣投降数日之后,萧铣布置在南方的十几万精锐,都赶了回来。

但此时,萧铣已经投降,所以这些精锐,也都被李靖整编,成了李孝恭麾下的军队。

就这样,李孝恭一跃成为当时唐朝最具实权的宗室王爷,在南方更是一家独大。

整个过程,李孝恭一直坐镇中军,负责居中调度。

战斗计划是李靖制定的,前线战斗也是李靖指挥的。

所以,这里面两个人谁的贡献更大,大家自己去判断。

灭了萧铣之后,李渊下令,让李孝恭继续领兵东进,全权负责南方战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