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34章 南征交趾马援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34章 南征交趾马援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援,字文渊,远祖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

因号称马服君,后世子孙便以马为姓。

在西汉武帝时,马援的先祖从邯郸迁至茂陵。

马援的曾祖父是重合侯马通,因受哥哥牵联被杀。

此后,马援的祖父、父亲两代人,没有再担任高官。

马援有三个哥哥,马况、马余、马员,他们在王莽执政时都是朝中官员。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从小就志存高远。”

“但因为不喜欢学诗作赋,想辞别哥哥马况前往边郡去耕作、放牧。”

“马况去世后,马援遵从儒家礼教,为哥哥服丧一年,敬事寡嫂。”

“后来,在担任郡府督邮时因私放囚犯,马援逃亡北地以放牧为生。”

“因在当地颇有声望,有数百户宾客愿意跟随马援;”

“且因经营得当,马援家畜成群、粮食满仓。”

“马援将这些都分送给故旧、宾客,自己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

“王莽新朝末年,马援被任命为新成大尹。”

“王莽败亡后,马援与哥哥马员一起放弃太守职务,避乱凉州。”

“因马援有才,割据陇西的隗嚣任命马援为绥德将军。”

“当时,隗嚣想归附在蜀地称帝的公孙述,因马援与公孙述是街坊,关系亲近,所以派马援前往蜀地联络。”

“马援本想以老友身份会见公孙述,但公孙述接见马援时戒备森严,一点不念当年之情。”

“因此,马援认为公孙述只会做一些表面文章,不是一位明君;”

“便辞别公孙述,返回陇西,让隗嚣不要考虑公孙述,可以考虑向刘秀称臣。”

“建武四年冬天,马援带着隗嚣的书信前往洛阳。”

“刘秀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接见马援,二人相谈甚欢。”

“于是,马援认定刘秀是一位有道明君。”

“刘秀也很欣赏马援,让马援随自己南下巡狩,又任命马援为待诏,之后还派专人护送马援返回陇西。”

“马援回到陇西后,在隗嚣面前对刘秀推崇备至。”

“隗嚣便决定向刘秀称臣,还安排马援把长子隗恂送往洛阳做人质。”

“马援便乘此机会再赴洛阳,归顺了刘秀。”

“此时,隗嚣采纳部将王元的建议,想依靠地势的优势,割据一方,且不听马援的劝告,发兵抗拒汉军。”

“马援怕刘秀猜忌自己,便上疏朝廷,提出愿意献上剿灭隗嚣的计策,然后归隐田园。”

“之后,刘秀下诏令马援为先导,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先去离间隗嚣的党羽。”

“建武八年春,刘秀派中郎将来歙袭击略阳,来歙斩杀守将金梁,据城死守。”

“闰四月,刘秀亲征隗嚣。”

“大军达到漆县,众将领怕皇上率军深入,恐有不测。”

“马援聚米为山,推演双方形势和进军路线。”

“刘秀按照马援的推演进军,大败隗嚣军。”

“建武九年,刘秀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辅佐来歙率领诸将平定凉州。”

“两年后,因来歙的举荐,皇帝又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

“之后,马援军三千先是在临洮县大败先零羌,斩杀数百人,缴获马、牛、羊万余头,投降者八千余人;”

“然后又与扬武将军马成对盘踞在浩亹河隘口的数万羌人发起攻击。”

“羌人带着妻子、儿女、辎重车辆,转移至允吾谷。”

“马援军从小道潜行上山,掩杀至羌人营寨,羌人只得向唐翼谷撤退。”

“马援追至山脚下,指挥数百名骑兵绕到羌人背后,趁夜火攻,将士奋勇杀敌,斩首一千多人,羌人溃败。”

“马援考虑到汉军兵力不足,不能穷追,便只收捡羌人遗留的粮食、牲畜后回军。”

“作战中,马援被羌人射穿小腿,皇帝下诏慰劳,赏赐马援牛羊数千头,马援将皇帝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宾客们。”

白居易:马援以金城郡的许多城池完好、坚固,易守难攻;

且土地肥沃,适宜灌溉为由上疏反对大臣们放弃该郡的建议。

认为如果这些地方被羌人占据,边境将会祸患不断。

刘秀赞成马援的意见,诏令武威太守安排客居在武威的边民返回金城。

先后迁回金城的边民有三千余人,马援安排他们返回原来居住的县邑。

同时,马援上奏朝廷,为这些县邑派遣县长、官吏,修缮城郭,建起小城堡,开挖沟渠,鼓励耕作、放牧。

此后,金城的百姓安居乐业。马援又采用和亲政策让塞外的羌人部落归降。

之后,马援还上疏朝廷,恢复了氐人的侯、王、君长各种封号,并由朝廷赐给印绶。

建武十三年,武都郡参狼羌部落与塞外羌人部落叛乱,马援率军四千前往镇压。

马援军占据有利地形,夺取羌人的水草地,采用困而不战的方法击败羌人,迫使羌人数十万户出逃塞外。

羌人部落投降马援者有一万余人,于是陇西恢复了平静。

马援在治理陇西期间广施恩信,善待属下,按能力任命官吏,自己就只总揽大局。

马援将琐碎的行政事务安排给各级官员管理、处置,自己只管豪族大姓侵犯小民,奸猾的官吏徇私枉法之事。

在马援任太守期间,当地被治理得局势安定,没有出现羌人反叛的事情。

马援在担任陇西太守六年后,被皇帝召回京师,拜为虎贲中郎将。

当初,马援任陇西太守时,曾谏言皇帝重新铸造五铢钱。此事因三府认为不宜施行便被搁置。

马援回京任职后,针对奏章上十余条疑问逐一解释,再次上书阐述理由。

终于在建武十六年,刘秀采纳马援的建议,下诏重新铸造五铢钱,新钱得以流通,百姓都从这一措施的施行中获益。

起初,卷县人维汜自称神仙,有弟子数百人,都因此而获罪被杀。

后来,维汜的弟子李广又聚集党徒,于建武十七年,攻下晥城,杀死晥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

皇帝派遣谒者张宗率军数千人前往讨伐,被李广打败。

九月,皇帝派马援攻打李广获胜,斩杀李广及其党徒。

交阯郡女子征侧与妹妹征贰于建武十六年造反,攻打郡城。

九真郡、日南郡、合浦郡的蛮夷起兵响应,占领了六十五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

朝廷便命令长沙、合浦、交阯等郡做好备战工作。

建武十七年,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任命扶乐侯刘隆为副将,并总督楼船将军段志的水师一并南下平定叛乱。

后因段志病逝,马援又直接统领段志的水师。

之后,大军沿着南海前进,于第二年春到达浪泊上游;

与叛军接战,大败叛军,斩首数千人,投降者万余人。

马援追击征侧至禁溪,多次大败征侧,叛军分散逃走。

建武十九年正月,马援诛杀征侧、征贰,将首级传送至洛阳;

因功受封新息侯,赐食邑三千户。

之后,马援率军继续征剿征侧余党都羊等人,斩杀擒获五千余叛军。

至此,二征叛乱完全平定。

二征叛乱平定后,马援上奏朝廷,因西于县。

“马援进军沿途经过的每个郡县,都为当地修建城郭,挖掘灌溉水渠,做了许多有益于当地民众的事情。”

“因当地越人法律与汉朝法律有十余处相冲突,马援又逐条向朝廷上奏说明。”

“马援还向当地越人解释法律,加以约束。”

“从此以后,南岭骆越人按照马援说明的法律治理当地。”

“刘秀因马援平叛有功,赐给马援兵车一乘,朝见时的地位仅次于九卿。”

“马援征讨交阯得胜后回军,于建武二十年九月抵达京师。”

“一个月后,匈奴、乌桓侵犯扶风。”

“马援以三辅受到袭扰、先帝陵园受到威胁之由,奏请皇帝出兵,刘秀准奏。”

“同年十二月,马援便又率军出征。”

“但因乌桓军惧怕马援,见到马援后随即撤兵,此战马援无功而返。”

“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攻打武陵郡五溪蛮夷,全军覆没。”

“时年六十二岁的马援请命出征。刘秀因怜惜马援年老,没有准奏。”

“但马援再次上奏请战,并在刘秀面前展示自己老当益壮。”

“于是,刘秀批准马援带军征伐五溪蛮夷。”

“第二年春,汉军进抵临湘,正好碰上五溪蛮夷攻打县城。”

“马援指挥汉军迎战,大败贼寇,斩杀擒获二千余人,其余都四散而逃,进入深山竹林。”

“之后,汉军继续进军。”

“马援认为从壶头山进军虽路途崎岖,但路程短、耗时少,且能控制咽喉要道;”

“从充县进军虽路途平坦,但路程长,耗时又耗钱。”

“所以马援率军从壶头山进军。但因山高水急,蛮夷死守隘口;”

“又恰逢暑热天气,军士得疫病死者众多,马援也身染重病,于是汉军被困。”

“不久,马援病逝于军中,享年六十三岁。”

“马援与梁松的父亲梁统是故友,认为自己的辈分比梁松高,不必要因为梁松是驸马,身份尊贵,而用平辈间的礼仪对待他。”

“梁松因此对马援不满。之后,梁松与越骑司马杜保交往甚密。”

“因杜保被人指控行为不端而被牵连,梁松被刘秀问责。”

“刘秀用马援给侄子写信告诫他们不应该与杜保结交之事来斥责梁松。梁松因此对马援更加不满。”

“当初,马援军被困壶头山时,耿舒写信给哥哥好畤侯耿弇。”

“认为是因为马援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错走壶头山,才导致大军被困的不利局面。”

“耿弇据此上奏,刘秀便派梁松去对马援问责。”

“马援此时已经病逝,梁松便乘机陷害马援。”

“由于梁松的陷害,刘秀下诏追缴马援的新息侯印绶。”

“之后,还有人诬告马援从交阯带回的一车薏苡仁是珍珠和犀角。刘秀也信以为真。”

“因此,马援的妻子、儿子都不敢将马援的灵柩运回家乡,葬入祖坟,只在城西买了几亩地草草下葬。”

“宾客、故友都不敢前去吊唁。”

“之后,马援的家属得知蒙冤,经过六次上书说明冤屈,刘秀才准许马援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

“永平十七年,马援的坟墓被重新修整,栽植树木,建起祠堂。”

“建初三年,东汉章帝刘炟派五官中郎将持节追加策封,谥封马援为忠成侯。”

陆游:马援曾经得到王莽堂弟王林的推荐,担任过新城大尹。

王莽政权灭亡后,马援逃到了凉州避难。

一年后,马援得到了陇西军阀隗嚣的器重,担任绥德将军。

公元28年,马援归顺了光武帝刘秀,他虽然投奔刘秀的时间较晚。

但却得到了刘秀的重用,多次领兵出征,并且屡建战功,因此被封为新息侯。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喜欢议论朝政,品评人物,还通轻侠客。

马援在南征交趾时,曾经给他们写信训诫,并举了越骑司马杜季良的例子。

结果这封书信被杜季良的仇人利用,他向光武帝刘秀告状,说杜季良。

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

光武帝刘秀很生气,当即召见了梁松、窦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

梁松、窦固吓得叩头流血,才没有被光武帝降罪。

马援并没有批评梁松、窦固,而是在教训自己的侄子,但他的这封书信被人利用,结果得罪了梁松、窦固。

这两个人可不一般,梁松是东汉功臣梁统的儿子,娶了刘秀的长女舞阴公主;

窦固是窦融的侄子,娶了刘秀的女儿涅阳公主。

马援在南征时与蛮夷进行对峙,牟平侯耿舒给兄长耿弇写了一封信。

耿弇立即将这件事上奏,光武帝很生气,就派梁松去军前问责。

梁松还没有抵达军前,马援就病死于军中。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马援得罪过的人就开始诬陷、诋毁他,比如梁松、窦固等。

马援在交趾的时候,经常服用一种叫薏苡的植物果实,用来轻身省欲,以胜瘴气。

班师回朝的时候,马援特意装了一车薏苡的种子,朝中的权贵们认为这是南土珍怪。

马援死后,梁松、窦固等人就说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侯昱也证明有此事。

光武帝勃然大怒,下旨追责马援。

马援的妻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刘秀这才同意将马援安葬。

由于这件事,马援的小女儿断绝了与窦家的婚姻,进入宫中,后来成为汉明帝的皇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