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24章 攻城略地曹参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24章 攻城略地曹参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参做了大汉三年的相国,去世之后,百姓歌颂曹参的事迹。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曹参的聪明之处正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清静无为,让经历了秦末战乱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因此在政事上无所事事反而成为大功臣,萧规曹随的故事也千古传诵。

“曹参是泗水郡沛县人,秦朝时期作为沛县地狱掾。”

“在县里有一定威望与地位,他与主吏萧何都和任亭长的刘邦关系良好。”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于是许多地方的人民都杀掉当地长官响应起义。”

“沛县县令想主动带领沛县人来响应陈胜以免被县里人杀掉。”

“曹参、萧何趁机劝县令把先前因押送犯人不力而流亡在外的刘邦等人召集回来。”

“让他们帮助胁迫百姓听从县令的指挥,于是县令命人去召回刘邦。”

“可随后县令反悔,不让刘邦进城,并且想杀掉出主意的萧何、曹参,于是二人翻出城墙投靠刘邦。”

“之后刘邦号召城内人民反抗,于是城里的人便杀掉了县令,迎接刘邦进城。”

“在推举起义军首领时,曹参、萧何担心自己做首领后起义失败被诛杀全族。”

“便推举刘邦为首领,并为其招募沛县子弟,共得到两三千人。”

“刘邦起兵之后,曹参便以中涓的身份跟随其起兵反秦,率军先向沛县以北进攻。”

“攻下了多座城池,并将反叛到魏王的城池收复,于是刘邦赐给他七大夫的爵位。”

“后来曹参又向西在砀县附近打败秦将司马仁的军队,夺取了砀郡的部份地区。”

“之后曹参继续在砀郡作战,进攻秦将章邯的军队。”

“汉军在北边攻打爰戚和亢父时,曹参又率先登上城池,刘邦加封其为五大夫。”

“后来曹参率军向北进攻章邯的军队,一路追击到临济,又率军向南击败秦将李由的军队,斩杀了李由并俘虏了秦朝的一名军侯。”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命他去攻击砀郡郡尉的军队。”

“这时曹参的爵位被升为执帛,封号为建成君,后来又升为戚公。”

“随后曹参跟随刘邦攻打砀郡郡尉的军队,又在东郡打败敌军,追击到开封,将秦将赵贲围困在城中。”

“随后曹参率军向西进攻秦将杨熊,将其击败,同时俘虏秦国司马和御史各一人,其爵位因此被提升为执珪。”

“刘邦沿着黄河向西进攻时,曹参也跟随着刘邦,封锁了黄河渡口后回军击败赵贲。”

“之后曹参又随刘邦向南招降了南阳郡守,平定了南阳郡。”

“随后曹参随汉军向西攻破武关,进而又攻下了咸阳以东的多座城市,打败秦军,为灭亡秦朝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汉军进入咸阳,秦朝灭亡。”

“曹参在反秦运动中攻城略地、平定叛乱,立下许多战功。”

“使刘邦能够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为灭亡秦朝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久后项羽进入咸阳,封刘邦为汉王。”

“这时曹参被刘邦封为建成侯,随刘邦进入汉中,后被升迁为将军。”

“汉高祖元年八月,曹参跟随刘邦攻打三秦的军队。”

“其间守卫景陵二十多天,击败了三秦将领章平的军队,于是刘邦将宁秦作为封邑赏赐给他。”

“而在汉军从汉中向东多次打败敌军、包围雍王章邯、攻入咸阳的战役中,曹参也跟随着刘邦。”

“之后曹参作为将军围攻在废丘的章邯,又作为中尉跟随刘邦从临晋关出兵向东。”

“后来王武、程处、柱天侯先后在各自领地反叛刘邦时,他领军将其全部击败。”

“随后曹参又在昆阳进攻羽婴,接着又一路攻打到荥阳。”

“汉高祖二年,刘邦任命曹参为代理左丞相,进入关中屯驻军队。”

“过了一个多月,荥阳战事吃紧,魏王魏豹反叛,曹参便跟随大将军韩信讨伐魏豹。”

“最终,曹参随韩信活捉了魏豹,不久夺取了平阳,全部平定魏国的土地,共得到五十二座城邑。”

“于是刘邦把平阳赐给曹参作食邑,接着曹参跟随韩信进攻赵国。”

“韩信与常山王张耳在井陉关攻打安成君陈馀时,曹参受命回军把赵国的别将戚将军围困在邬县城中。”

“戚将军出城逃跑,曹参追击并斩杀了他,之后曹参率兵到敖仓刘邦的营地。”

杜甫:曹参可以说是一个全才,战争年代,他可以作为将军带兵打仗攻城拔寨。

天下太平的时候,他又可以作为丞相治理国家。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就是曹参虽然打仗无数,可好像从来没有过什么标志性战役;

虽然他能治理好国家,又好像没有什么独特的政治举措。

虽然曹参不是一个特点明确突出的人,可他一辈子都在做正确事情的人。

在刘邦还是一个无赖亭长的时候,曹参就是县里的小官吏,他和刘邦关系处的非常好。

所以等刘邦起义之后,他也就追随了刘邦。

之后刘邦从小头目当上了汉王,又从汉王当上了皇帝。

曹参都一直跟随在他左右,立下了无数战功。

曹参一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

俘虏了两个诸侯王,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侯、御史各一人。

就是因为这些功劳,刘邦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把曹参封为平阳侯,赏食邑平阳一万零六百三十户,这仅次于萧何。

从一个县衙小吏,到开国功臣的前几名,曹参的这一步走对了。

后来刘邦把自己的长子刘肥封到了齐国,那齐国是汉朝第一大诸侯国,下属有七十座城市。

为了谨慎起见,就让曹参去齐国做了丞相,辅佐刘肥治理齐国。

曹参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可以前总是带兵打仗,没有什么治国经验。

他就想集思广益,选择一套合理的治国方针。

曹参从齐国召集了好多能人开会,到场的有白胡子老头,也有年轻的书生,足足有好几百人。

可让曹参为难的是,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让他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好。

后来听说胶西有一个盖公,他精通黄老之学,因为人家本事实在太高,所以没有去参加会议。

曹参就派人带着重礼请来了盖公,盖公告诉曹参。

现在天下的情况,国家就应该尽量少给百姓限制,让他们自由发展,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除了理念,盖公还给曹参讲了很多实际的例子。

从那以后,曹参就在齐国实行了无为而治的政策。

所以在他当丞相的九年里,齐国十分安定,百姓也过的很好。

“韩信击溃赵国后,曹参又以左丞相的身份跟随,击溃了齐国的军队,夺取了齐国大部分地区。”

“不久后,曹参跟随韩信击败并斩杀了楚将龙且,俘虏了周兰。”

“最终汉军共平定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其中曹参俘虏了原齐王田广的丞相田光、代替丞相留守的许章和胶东将军田既。”

“随后韩信率军进攻项羽,而曹参领兵去平定齐国剩下的尚未归降汉军的地方。”

“至此项羽的力量遭到了削弱,这其中有许多曹参的功劳,为汉军战胜楚军奠定了基础。”

“汉高祖五年,项羽兵败身亡后,刘邦登基称帝。”

“曹参归还了汉丞相相印,被任命为齐国相国,辅佐刘邦长子齐王刘肥。”

“汉高祖六年,诸侯剖分符节受封,曹参以总共攻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

“又参与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相国三人、将军六人、高级官吏四人的功劳。”

“获得的食邑为拥有一万零六百三十户人家的平阳,封号为平阳侯,而以前的食邑被收走。”

“而在天下安定后确定大臣们功劳大小的排名问题上,因为曹参在历次作战中受到七十多处创伤,攻城略地的功劳最多,众人大多认为他应当排在第一。”

“但关内侯鄂千秋却认为曹参应当为第二,而萧何为第一。”

“最终刘邦赞同了他的观点,便让萧何功居第一,而曹参仍凭军功功居第二的位置。”

“汉高祖十年八月阳夏侯陈豨反叛,曹参以齐国相国的身份领兵攻打陈豨的部将张春的军队,打败了敌军。”

“汉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叛,曹参又跟从齐王刘肥率领十二万人马,与高祖一起攻黥布的军队。”

“大败敌军,收复了许多参与叛乱的城市,帮助稳固了汉朝初期的局势。”

“汉惠帝元年,诸侯国取消了相国的制度,曹参改任齐国丞相。”

“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齐王刘肥很年轻,曹参便向齐国各地的长老、士人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

“但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很多,持有的学说彼此不一。”

“最终他采纳长者盖公的建议,采取黄老之道治理齐国,清静无为,让百姓自行安定。”

“所以他当齐国丞相九年后齐国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位贤相。”

“而黄老学说,也成为了曹参日后治理汉朝的政策基础。”

“先前刘邦征讨黥布其间受伤并在之后病危,临终时吕后向其询问如果萧何去世后谁能够接替相国的位置,刘邦的回答便是曹参。”

“萧何病重时,汉惠帝向他询问相国的接班人人选,他推举的贤臣也只有曹参。”

“到了汉惠帝二年七月,相国萧何去世,曹参听说后,赶快让门客去收拾行装。”

“认定自己将做相国,不久后朝廷的使者便来召见曹参入朝为相国。”

“曹参离任齐国相国时,嘱咐后任齐国丞相要首先去考虑监狱、集市这种善恶兼容的地方。”

“慎重对待以监狱和集市为寄托的人,不要轻易干涉他们。”

“担任相国期间,曹参选择各郡国中一些不善文辞而又持中忠厚的人。”

“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同时斥退那些十分注重言语文辞、想追求声誉的人。”

“而对于属下犯错的情况,曹参也会尽量帮忙开脱,使得丞相府没出过什么大事。”

“曹参为政期间采用黄老之道治国,治理政务同萧何时期没有丝毫变更。”

“一切按照萧何时期的法令来做,施政时适当放宽法律、不去严苛地惩罚犯人。”

“使得百姓安定,社会经济恢复,汉朝国力增强。”

“曹参在做了三年相国后,于汉惠帝五年八月去世,谥号为懿侯。”

“曹参去世时,百姓皆歌颂曹参不改变萧何的律令,为政清静无为,使得百姓生活安宁。”

李白:曹参知道自己刚从马背上下来,不擅长治国。

他就找人教他如何治国,这条路走的很对。

等到汉惠帝继位的第二年,相国萧何去世了。

临终之前他推荐曹参接替自己的职位,曹参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汉朝的第二任相国。

当了相国之后,曹参就从全国各郡县寻找人才帮助自己。

他的选拔标准是,稳重厚道不善言辞。

还把很多特别追求表面文章,沽名钓誉的官吏辞退回家。

有了理想的人替自己干活,曹参基本就天天在家里喝酒,要是有人上门给想给他提意见。

他就一顿猛灌把对方灌醉,让他有话也说不出口。

看到新任相国这么治理国家,汉惠帝有点着急,可人家是老资格,又不好意思当面训斥。

当时曹参的儿子曹窋在宫中做事,汉惠帝就告诉他,你回家问问你老爹。

现在高皇帝已经不在了,新皇帝还年轻,你这当相国的整天就知道喝酒,到底是怎么想的。

说完又嘱咐曹窋,你可不要说这是我让你问的。

曹窋接受了任务以后,就找了个机会原原本本的问了曹参。

结果曹参一下子就把酒桌给掀翻了,还让人打了曹窋两百板子。

最后他告诉曹窋,这些事不是你管的,好好上你的班就是了。

第二天汉惠帝就看到了一瘸一拐的曹窋,他得知曹参这样的态度,也是实在憋不住了。

就当面问曹参,曹窋的那些话是我让他问的,你干嘛那么狠啊!

曹参听完之后就给汉惠帝行了一个礼,陛下您觉得自己和高祖皇帝谁更厉害一些?

汉惠帝一愣,这不废话吗,我当然比不上高祖皇帝了。

曹参又接着问,那陛下觉得,我和萧相国比,谁本事大一些?

汉惠帝笑了,好像你不如萧相国。

这时曹参也笑了,高祖皇帝平定了天下,萧相国给国家定下了规矩。

既然陛下不如高祖皇帝,我比不上萧相国,那我们就按照他们走过的路走不就行了吗!

汉惠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你在这等着我那。

曹参前后一共当了三年相国,他坚决执行了萧何制定的路线方针,所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定。

治理一个大国家和治理齐国又不一样,曹参选择了走萧何走过的路,这一次他又做对了。

一个人做对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正确的事情,曹参就做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