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五章 我不到啊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五章 我不到啊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地窖里出来之后,朱元璋就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洪武大明。

不过他对于朱云峰对永乐大明进行改造的想法还是很感兴趣,过去之后还对三小只道:“你们跟过来。”

说完就穿梭时空走了。

三小只对视一眼,朱棣、季赫就只能紧随其后。

等到朱云峰要过去的时候,他却并没有马上走,而是蹲在石碑旁边,有些出神。

大明那边朱元璋已经上了玉阶回乾清宫了,朱棣和季赫则刚出地宫,但回头一看朱云峰却没有跟来,季赫就又过来了一趟。

“怎么了峰子?”

季赫一过来就看到朱云峰蹲在石碑边上,他那宽厚的体型过来直接站在石碑上面,不可名状的牙签对准了朱云峰的脑袋。

“我焯!”

朱云峰吓了一跳,直接给他推得倒退了好几步。

季赫以手扶墙壁,反应过来,挤眉弄眼道:“峰桑,今晚上洗好屁股。”

“焯泥马!”

朱云峰骂骂咧咧道:“吓死个人了你。”

“别骂了别骂了。”

季赫嬉嬉笑笑着,走过来也蹲在他旁边道:“怎么个事?”

“我在想这后面的圆珠是干嘛的,第二个圆球对应的是建文朝,那么第三个,会不会是永乐朝,第四个是洪熙朝,第五个是宣德朝,依此类推”

“但我记得明朝不是才十四个皇帝吗?为什么这儿有十八个圆球?”

“南明啊。”

朱云峰说道:“南明刚好四个政权。”

“我焯。”

季赫激动道:“那要是带着老朱去崇祯朝或者南明,那有好戏看了,想想崇祯朝太祖降临,那场面,肯定很刺激啊。”

“你没毛病吧。”

朱云峰翻起了白眼道:“去建文朝,那是老朱刚死,认识老朱的人很多,老朱过去全给跪了。你去崇祯朝或者南明,谁认识你啊。而且别忘了,我家族谱记载,石碑从景泰帝时期就被我家老祖宗吉王朱见浚带去了长沙,先不说长沙那边有没有空间节点,就算我们靠工业电加大电量,轰开了时空隧道,跑到朱祁镇以后的时期去,那也是在长沙,你连皇宫都进不去,怎么搞事?”

“也是.”

季赫挠挠头。

朱云峰说道:“这次运气算是好的了,老朱虎死余威在,一人震慑千军万马,放别的朝代,冒充太祖,死路一条。所以之后的朝代就别想了。”

“可惜了,想去看看,肯定很有意思。”

“除非以后弄到枪。”

“对了。”

季赫眼睛一亮道:“今年下半年咱们公司钢铁金属加工厂要成立了,把枪造起来。”

“嗯,下半年搞起来,要大搞特搞,加快进度,公司账上钱不是问题,每个月进项好几千万呢。”

朱云峰点点头。

在他的计划当中,云峰公司除了钱币以外,各种生活用具也得产。

比如挖矿的工具,锄头之类的农具,还有菜刀、不锈钢锅碗瓢盆,这样顺便也能进很多不锈钢钢管,送到大明去造枪。

并且养殖业也得搞起来,送种畜去大明改善大明的养殖业。

不过那是下半年的计划了。

上半年的计划是先把第一批种的粮食搞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十分顺利,虽然亏了蛮多钱,但至少地算是种出来了。

大明那边也成功地完成了先进生产的农业改进。

之后就是在大明生产土法堆肥,引进高产种子、农药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来保证大明的产量继续增加。

而今年上半年靠着造银币工厂,每个月光纳税就好几百万。

但卖到大明去利润却翻了很多倍,拿回黄金再去刘东那换成钱以售卖钱币的名义打回公司账上。

也就是说,公司名义上生产的钱币其实是卖给了刘东,至于这些银币怎么处理,刘东自然有能力让它“流入海外市场”。

只是各项税务还是得朱云峰承担,因此这样左手倒右手,朱云峰的公司反而成功盈利。

盈利的部分跟朱云峰预测的差不多,刨除各项开支以及要纳的税,一个月的固定利润在1800-2100万左右。

除了每个月一千万打给老爸让他先慢慢还债,以及每个月给员工们发点福利、涨涨薪水以外,其余钱朱云峰得存起来,预备下半年的计划。

等其余金属加工厂建立起来,然后再在大明搞化学实验室,手搓硝化甘油和硝化棉,大明就能跑步迈入热武器时代了。

到时候TM的带一队手持AK的大明士兵冲到南明去,朱元璋就算没人认识他,那他也是朱元璋。

俩人正聊着呢。

前方空间流转,一个小胖出现在石碑上,同样的画面,不可名状的牙签对准了朱云峰和季赫的脑袋。

“你俩干嘛呢?”

朱棣纳闷道。

“我焯。”

这次季赫跟刚才朱云峰一样的反应。

面对近在咫尺的牙签,两个人同时推了一把,把猝不及防的朱棣也推到了后面墙上。

但他居然也跟季赫一样猥琐,挤眉弄眼道:“你俩今晚上洗好屁股。”

“???”

朱云峰满头问号,随即无语道:“妈的赤赤,你都教了老四一些什么玩意儿?”

他感觉自己常常因为不够变态而与季赫老四格格不入。

“走了。”

季赫连忙转移话题,推搡着朱云峰离开。

来到大明,刚上地宫,就看到远处朱标一个人从乾清门的方向走来。

乾清宫广场目前只有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朱棣、朱云峰、季赫六个人可以走,所以能在这儿偌大广场上看到人,只能是他们几个。

朱标是从奉天殿过来的,他刚找六部、内阁以及通政司开完会,谈起他做的新政改革的事情。

如今老朱放权,一心一意地要准备北伐事宜,国家大事都交给朱标。

内朝开会就不好选择在乾清宫了。

所以朱标把政治中心从乾清宫转移到奉天殿,那里离六部也近,午门外就是各衙门衙署,方便他随时召集官员议事。

见到他们三个过来,朱标笃步上前诧异道:“你们去哪了?刚才听说你们急匆匆带着父亲离开。”

“大哥。”

朱棣献宝一样上去谄媚说道:“刚才我救了你妻儿,本来父亲都要处死他们了。”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我去奉天殿前才去承乾宫一趟。”

朱标一头雾水。

朱棣连忙向朱云峰和季赫使眼色。

好基友季赫顿时会意,添油加醋,说得口沫横飞,绘声绘色地把朱云峰发现建文朝,带着老祖宗过去拨乱反正,大杀四方的事情说了一通。

顺便还给朱棣安排了点功劳,比如老祖宗本来怨恨朱允炆害他儿子,逼死湘王一家,又连削五王,要废建文诛吕氏。

还是朱棣求情。

听完了事情经过,朱标脸色复杂。

其实他在其中很尴尬。

自己的儿子弄死自己的兄弟,他夹在中间自然左右为难。

何况朱允炆还是以欺骗的手段上位。

历史上朱元璋考验过朱允炆,想问问他对诸王的态度。

而朱允炆的回答则是“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意思是要用道德与礼仪对待诸王,也不会削他们的土地,不会变更王府的人,更不会轻易出兵讨伐。

这个回答让朱元璋十分满意,于是宣布把朱允炆当成继承人培养。

结果朱元璋一死他就急吼吼地削藩,严重违背了朱元璋的意思,那自然让老朱非常生气。

朱标亦是如此。

虽说是自己的亲儿子,奈何从感情上来说,弟弟们跟在他身边的时间更长。

朱允炆一个庶出,到现在才三岁大,从亲情上来说,眼下洪武十三年的朱标与弟弟们的关系自然会亲近一些。

所以听到朱元璋废了朱允炆,让那个世界的老四名正言顺地登基。

朱标倒也没什么太多异样的心思,反而看着朱棣,神情复杂道:“有心了。”

说罢转头进了乾清宫。

朱云峰和季赫一头雾水,两个人对视一眼,朱云峰纳闷道:“太伯爷这是啥意思?态度都不知道是好是坏。”

“应该是好,是在感谢我。”

朱棣想了想道。

“真是谜语人。”

朱云峰挠挠头。

这些人真有意思。

都不知道说点好话。

非得模棱两可。

虽说听起来是偏好。

但电视剧里,对人家说有心了,转眼弄死人家的可不少。

进了乾清宫,朱标已经先进去了,正在汇报工作。

“父亲,我已经从国库拨款,让礼部和工部在上元与江宁各自修建两所现代化学校,但目前还没有老师,因而正在召集秀才举子学习。”

“新修的学校先让这些秀才举子居住,待遇同国子监贡生,将云峰送来的教材拿过来,让他们自学现代化理科知识。”

“云峰送来的教材都是他在网上收录的小学基础教材,重新找人盗版印刷的,没有现代年份、出版社名字,而且课程很全面,都是最基础的学识。”

“除此之外云峰还拿了大量投影仪过来,下载了很多名师讲学,只有声音和图像,应该能帮助到他们尽快完成基础的现代理科教育。”

“目前典农卫已经在太湖周边数县建立土法堆肥站,以云峰给的几种土法堆肥方式大批制造肥料,虽然比不得工业肥,但基本的氮磷钾应该还是能供应。”

“我希望云峰今年下半年多租一点地,这笔钱朝廷国库出就行,这样他就能多弄点肥料过来。”

“肥料的作用太大了,而且一袋肥料也可以掺杂土法肥料用,能多供给出大量田地。下半年在淮南等地种玉米、红薯、土豆的皇庄也需要用到。”

“另外就是.”

朱标把今天上午内朝的信息一五一十报告给老朱听,并且把他的处理方式也一一说明。

老朱是放权了,但该有的态度还是得有。

权力就是这样。

你不抓,有的是人去抓。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同样也是朱元璋和朱标维持自己权力的一种方式。

对于老朱来说,朱标汇报工作就意味着他随时能插手。

对于朱标来说,如果连这个态度都没有,一旦老朱心里不高兴,就有可能把手中的权力抽走。

所以双方都需要有一种让对方满意的沟通方式。

听完了朱标的汇报,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虽然对朱标其中一些做法不太满意。

比如胡惟庸案到了如今,顺藤摸瓜出陆仲亨、费聚、赵庸、郑遇春等几个在背后抱怨过朱元璋待他们太苛刻的勋贵。

按朱元璋的意思,至少该处死才行。但朱标却赦免了他们,命令他们北上戴罪立功。

不过或许朱云峰说得对。

一味杀人解决不了问题,有的时候像朱标这样,采取一些怀柔的手段,或许更有好处。

“嗯,你做得不错。”

朱元璋听完了汇报,满意地说道:“事情正在有序进行就行,下半年朝廷粮草用度多一些,我也能安心去打仗了。”

“在这件事上,孩儿希望父亲能够注意自己的安全,切莫去前线。”

朱标肃然道:“纵使讨伐北元,也当稳当为主。”

“好了,我南征北战多少年,还不至于在这阴沟里翻了船,你就在后方好好推广你的政策便是。”

朱元璋摆摆手。

他做的决定向来都是说一不二,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没再听劝的。

等听完了朱标工作报告,朱元璋才看向已经进入书房,正坐在书房门口沙发上的三只,说道:“云峰。”

“老祖宗。”

“之前还没说完的,你继续说。”

“之前说到哪了?”

朱云峰挠挠头,然后恍然大悟道:“是了,是做一套新的政治体系来延长帝国的寿命。”

“嗯。”

朱元璋点点头道:“谈谈你的看法。”

“朱棣时期大明已经建国三十多年,政治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但漏洞也非常多。我觉得可以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官员到民间再到政体,设计一套更好的政治体系,并且增设一些刹车机制,引导帝国将来每出现问题就要有改革、向外扩张、缓解内部矛盾等多方面手段。”

朱云峰侃侃而谈道。

“那具体有什么呢?”

朱元璋期待地问。

这可是关乎到未来大明能否长久的重要问题。

如果能在朱棣那边完善,并且效果很好的话,那他这边将来也可以进行仿制了。

然而他问完之后,朱云峰就只是站在那做出一脸沉吟的表情。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怎么糊.额,怎么设计。”

“你是想说糊弄我吧。”

朱元璋脸色不善。

“没有!”

朱云峰坚决否认。

“那你想好了没有。”

“额”

“所以你到底知不知道?”

“我不到啊。”

朱云峰看着朱元璋,祖孙俩大眼瞪小眼,都充满了智慧的眼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