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章 我要开始键政了!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三章 我要开始键政了!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呼!”

朱元璋踏入建文朝的乾清宫,上下打量了一下,倒是与自己那边差别不大。

不过也添置或者减少了一些往日宫中用具,如宫灯、帘纱之类。

此刻朝臣们都跪在外面,大朱棣则跑去宫外约束士兵。

朱元璋径直向左走,从左边走廊过西暖阁,来到了他平时批阅奏折的书房当中。

书房也依旧是以前的样子,只是布局稍微不同,没有了朱云峰从现代搬过来的沙发,书桌也放在了窗户边位置。

暖暖的阳光从窗边洒落,两侧的书架以前摆放的一些老朱常看的书,也换成了别的图册。

朱元璋坐到了书桌后面,朱云峰、季赫跟朱棣老老实实地走了过去。

刚才老朱的样子可吓人了,那气势即便只是站在那里,也恐怖如斯,到现在他们三个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平日里看着还算慈眉善目的老朱。

但这其实才是老朱真正的模样。

以前只是在儿孙们面前封印了他的杀伐果断,露出慈爱以及不与儿孙真正计较的一面,一旦他真要杀人,恐怕是血流成河。

“没想到我居然来到了建文朝,云峰、小季,你们俩说说,以后该怎么办吧?”

朱元璋坐下来后,没有问这边的事情该怎么处理,而是问出现了一个建文朝,他又该怎么对待。

这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乐子看完了,事儿也已经办完了,虽然很意外出现在了建文朝,但朱元璋还是凭他本心处理了这件事。

他恨朱允炆这么对待自己的儿子们,那不是削藩,是要把儿子们全部弄死才肯罢休。

而且已经逼死了两个,这是朱元璋一个父亲不能容忍的事情。

只是接下来呢?

对于建文朝他可以盖棺定论。

处死那些怂恿朱允炆的官员,把朱允炆废了圈禁。

甚至下诏书让朱棣名正言顺的继位。

然而之后得有个说法。

总不能就这么来一趟,以后再也不管了吧。

“咳咳咳。”

朱云峰一想也是,乐子是看完了,得办正事了,就说道:“老祖宗,我有办法。”

“哦?”

朱元璋慢慢从刚才的不怒自威转变过来,又恢复平时那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头模样,笑眯眯地道:“说来听听?”

“这其实要看您怎么想了,是对这个世界管还是不管,不管的话,现在也算是帮了这个世界的老四一把,以后发展就让他自己去弄。”

“唔”

朱元璋沉吟道:“你的意思是通过对这么大明的资源掠夺来补贴我洪武年大明?”

“您这话说得就有点过分了。”

朱云峰连忙摇摇头道:“谈不上资源掠夺,是借的,以后会还的嘛。而且有现代工业支持,您那边完成工业升级其实并不难。我多买点水力发电机,多搞点电力知识图册过来,培养一些熟练的电工,就能够进行一场小型电动化工业革命。到时候两个大明的皇室可以在我家定期举行大明皇室沙龙,谈人生,谈理想。也可以先对洪武年进行先进改革,由永乐年的老四学习先进经验。”

朱元璋眯起眼睛,片刻后,说道:“为何要让这边的老四知道现代?”

旁边朱棣心惊。

朱云峰和季赫对视一眼,心道老祖宗还真是狠,连亲儿子都不放过。

“那您的意思是?”

“就当是朕显灵了吧,让他把地宫修缮一般做个小庙,祭祀供奉我。”

朱元璋淡淡地道:“石碑往来自然也不能告诉他,你那边的石碑平时也移开,只每日按我们约定的时间摆放就是了。”

还有这种操作?

朱云峰心想。

这是要在这边老四心里树立无上权威啊。

不过这才是朱元璋。

虽然这边也是大明,但终究不是他自己的大明。

哪怕这边有平行世界另一个我,另一群儿孙,在他心里恐怕也是别人的儿孙。

“那就按老祖宗说得做,那这边的大明您怎么决定呢?”

“季赫,你在这边常驻吧。”

朱元璋看向季赫,“帮我盯紧这边。”

“我?”

季赫目瞪口呆,两只肥大的猪耳朵扑闪扑闪,指着自己不敢置信地道:“我来监视中年朱棣?”

人家杀人不眨眼你让我去管他?

这TM在逗我?

“你能办到吗?”

“办不到啊。”

季赫双手一摊道:“您觉得我能压住他吗?”

“唔老四,你来吧。”

朱元璋又看向朱棣道:“该怎么说你知道吗?”

朱棣挠挠头道:“就说父亲成神了,把我从二十岁的时间长河里捞了出来?”

他可是看过修仙短视频的,自己也能找一套说辞。

“嗯,纵使他不信,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他不信。”

朱元璋随后道:“云峰,你想个办法,让这边的大明帮我供应我的大明。”

“明白,我到时候想想。”

朱云峰嘴上这么说的,心里却有些阴暗地想着要不要在第二个世界传播点新思想,试验点新政体新制度之类的玩意儿?

说句实话,明朝的制度体系、意识形态属于真正的封建帝制主义。

又封建又帝制。

并且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流地位。

这是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所决定的事情,不可能一力更改,不存在任何颠覆的可能性。

朱元璋为了防止自己的政权被现代社会颠覆,只愿意与朱云峰和季赫谈,不愿意与其他任何现代人产生接触,实实在在地搞封闭主义,就根源于此。

所以朱云峰那一身键政本事其实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发挥出来,况且最开始他也没打算搞键政,只想着大把捞钱来着。

而大明有老朱在,他估计想干点什么事也难,无非就是进行工业、技术和知识的输入。

想进行思想输入,难于登天。

如果不进行思想输入的话,法国大革命的例子就摆在那,工业革命会极大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思想观念。

新兴资产阶级必然与旧贵族阶级产生矛盾。

如果能持续做大蛋糕,提升生产力,粮食以缓解社会矛盾还好。

可一旦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扩张,那么旧的社会秩序很容易会被新的社会秩序取代,从而造成社会空前动荡,王朝覆灭。

因此一个国家想长久,那么就势必要好好分析其中的利弊,制度是一方面,思想也是一方面。

如何把握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事深入探究。

在这一点上,老子说得很好,治大国若烹小鲜。

只是至少在朱元璋手底下没这个可能,他老人家可不会允许你搞什么社会实验,对他营造的社会秩序和体系有什么根本变革。

朱标对他制定的国策打补丁,已经算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如裱糊匠一样世界破破烂烂,朱标修修补补。

但眼前的新大明就不一样了,妥妥的试验田啊。

事实上西方的玩意儿朱云峰看不上也瞧不上,所谓的民主自由其实深究起来是件可笑的事情,只是当了野蛮人之后,打着这样的幌子伪装成文明社会而已。

骨子里的残忍与虚伪,不说以前做过的恶,单就二十一世纪加沙发生的一切,再看看西方世界的态度,就足以证明一切。

所以西式的东西看看就行,不要去学,容易把自己玩崩,老老实实玩自己的中式体制。

在同样是一统体制的整个运转体系下,里面可以探究的东西就多了起来。

只能说朱云峰乱七八糟的知识确实学得很杂,即便之前只是学了个半吊子,在老朱面前也无用武之地。

但在永乐朝就不一定了。

虽然朱棣跟老朱是同一类人,可那是老朱死后。老朱活着的时候,朱棣再牛逼,也得夹着尾巴当儿子。

最主要的是他背靠现代,有试错的资本和空间。

就算只是个半吊子,也可以继续学嘛,好好把其中的运行逻辑搞明白,放到古代来搞键政试验,没准真能指点江山呢?

想到这里,朱云峰就斟酌着用词,又说了一句:“或许永乐朝的大明,对于老祖宗您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找到未来国家发展的道路。”

“哦?”

朱元璋来了兴趣,问道:“怎么说?”

“太复杂了。”

朱云峰挠挠头道:“政治体系、思想变革、对外扩张、经济军事、教育发展、央地矛盾、皇权下乡、阶级论述,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甚至工业革命都不算什么。”

“工业革命都不算什么?”

旁边的小朱棣惊讶道:“不会吧。”

在他的印象当中,没有比工业革命还重要的事了。

“工业革命是什么?是一个资本增密的过程,资本不断地增加,工业化就能顺势进行。”

朱云峰想起了温教授的话,说道:“而上述包括政治体系,思想变革等等,都会影响到工业化的发展。如果政治体系合适,思想观念产生了变化,那么工业化就是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势就会形成。封建帝制传统思想重农抑商,压制了资本的发展,从而让工业化迟迟不能实现。所以在我们后世的理论当中,封建帝制与工业化是反义的,要想完成工业化,就得推翻帝制。”

“嗯?”

朱元璋眉头一皱,意识到了事情不简单,脸色都严肃了起来,凌厉的目光看向朱云峰说道:“你说什么?”

这眼神太凶悍了,朱云峰都有些顶不住,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忙解释道:“那都是后世人的理论,事实上我认为只要协调好其中的问题和矛盾,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你继续说。”

朱元璋面无表情,但这却是最精彩的表情。

朱云峰有些后悔了。

早知道就当第二世界不存在,自己继续乐呵呵地当两界倒爷就是了,干嘛非好奇心那么重跑到第二世界来。

就算来了,看个乐子就行,老朱帮了这边老四一次就可以了。

然后把石碑一移,中年朱棣合法合理地当皇帝,大家皆大欢喜,自己又嘴贱键政瘾发作干嘛?

但现在嘴贱都嘴贱了,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其实世界政治体制真正深入研究的话,无非就是分两种。”

“所以左右翼就得来回不断调整政体、思想观念,通过军事、经济方式来填补空缺。比如老美那边,两党的政治理念不断变化,到最后甚至出现了两党互换基本盘的情况。”

“人类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开车驶向一条未知的道路。要么踩点刹车放缓速度,要么踩下油门一骑绝尘,但谁也不知道前面岔路口是什么。”

“也许是悬崖,也许是康庄大道。刹车和油门在脚下,选错了,一脚油门下去,政权灭得很快。选对了,踩了刹车,没有及时跟上历史进程,最后还是逃不了历史宿命。”

“而平衡踩刹车和加油门的时机就非常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得与时俱进,根据需求调整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

“张居正就是大明的刹车人,不是张居正在发现前面是悬崖的情况下,踩了一脚刹车,并且马上调转道路的话,大明早就亡了。”

“所以不管是科技进步与否,发展得怎么样,在政治体系、经济发展当中,一旦遇到问题,就要迅速做出改变和应对。”

“如果大明不能够在政治上进行不断调整改变,哪怕是完成了工业革命。未来也终究会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体制不断僵化,然后二百多年灭亡,逃不过历史的结局。”

说到这里,朱云峰想了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如今盛世。

欧洲水深火热,老美自顾不暇,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所以朱云峰也想看看,在古代世界,能否做出变革。

毕竟在他看来,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相似的。

包括政体。

都属于中央集权制。

只不过古代帝王专制,一家一姓天下。

开国初年的时候往往还好。

就算是明初,朱元璋杀那么多官员都能维持运转。

便在于元朝末年,天下重新洗牌,大量人口死亡,然后就是老百姓分了土地,缓解了土地兼并。

既得利益集团又没有马上形成,整个国家在一个上升阶段,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块蛋糕。

但到了明朝末年,崇祯上吊的时候,蛋糕被瓜分完了,大量利益集团出现,把本就没有增量的蛋糕吃干抹净。

他们抱团在一起,站在了皇帝与百姓的对立面上,又把皇帝推出去当挡箭牌。

如此到了最后大明皇帝的江山没了,换了一个新政权,一个新的大清皇帝,利益集团们却继续骑在百姓的脑袋上作威作福。

所以朱云峰想看看,在古代帝制之下,能否创造出一个奇迹,找到合适的方向,摆脱历史的周期率。

虽然真了解政治的人会觉得难度很大,毕竟说难听点,欧洲最先完成工业化。

然而法国大革命之后,轮换了五个共和国。

德国从德一灭亡后,德二到德三,再到联邦德国,也换了四次政权。

英国看上去稍微强点,但也强得有限,纯粹靠孤悬海外的地利加上先发优势的日不落遗产苟活,不然皇室早被吊死。

因此并不是说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科技科学进步就能让政权持续保存。

而是得看过程当中有没有照顾到大部分人的利益,并且发展与前进的脚步也不能停下。

否则一旦生产力与蛋糕的增长速度不能满足各方利益需求,那么工业国灭亡的速度可能比农业国还快。

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农业时代大家的欲望就是吃饱饭,当全国95%以上的人都是农民的时候,反而趋于稳定。

哪怕遇到天灾人祸,造反或者饿肚子,只要朝廷有税收就能平定或者赈灾,宋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一旦工业革命,国内有一大群人的财富会迅速膨胀起来。

这群人要上升通道,下面那些人又心里不平衡。

而且工业革命后还会催生大量富人阶级与利益集团,官员权贵与富人容易勾结,一起侵吞下层人的利益。

所以政治本质上就是平衡,平衡各方利益。把人均可支配资源提上去,把财富尽量地向中下层人倾斜,这就是橄榄型社会结构理论。

实在平衡不了就只能出动军队弄死大批既得利益者,或者出兵侵略掠夺财富,来强行平衡局势。

这也是为什么说军事是政治延伸的主要因素。

不过朱云峰其实很乐观。

一是三个世界的资源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数字,若是能整合,谁也无法想象它的蛋糕会膨胀到多大。

二是在我们那个时代,欧洲依靠先发优势才能占据世界绝大多数资源。但如果大明占据先发优势,吞下整个世界的资源,又该发展到何等地步?

三是政权的更迭就在于政策的滞后性,往往是发现问题才想着挽回,结果就是再想改变已经无力回天,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灭亡。

明末清末皆是如此。

而作为后世人,在发现问题这件事上是有前瞻性的,可以提前布局。

加之老朱又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毕竟他或许解决不了问题,但可以把制造问题的人解决掉。

就像明末的时候,你问崇祯能不能提得动刀把天下蠹虫官员、勋贵、士绅、晋商等等一系列份子铲除,那他大概率做不到。

但你要问老朱能不能提得动刀,那就是一定能行。真要遇到那些既得利益集团,老朱能杀个血流成河。

所以三者结合,朱云峰觉得。

基本上只要不蠢到内部政治混乱,以至于内乱灭亡的话,大明政权活个五百年应该轻轻松松。

反正内部问题多的话,可以向外部扩张,东南亚、美洲、非洲、欧洲、澳洲,总有一块土地适合国内愈发膨胀的利益集团开垦。

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朱云峰原本沉浸许久的键政之魂才在发现永乐朝的时候燃烧了起来。

老朱治下他的键政能力得不到发挥。

一身屠龙术,不愿意给老朱当狗,那就最多给朱标提提意见,仅限于此。

可在永乐朝,要是利用老朱的权势狐假虎威的话,或许能行得通。

想到此,朱云峰指点江山的键政瘾都要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