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六十六章 明初南京城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六十六章 明初南京城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大明皇帝朱元璋身体抱恙,于是让太子监国的第一天。

其实以前太子也监国,但名义上是监国,实际上只是观政。

没有政务处理权,只有旁边观察权。

除了偶尔朱元璋会离开南京,去别的地方视察的时候,才会有那么短暂的一段时间真正掌握权力。

但也仅限于此了,他没有实际人事调动以及对大事的决断权,自然也就名不副实。

可今天却不同往日。

朱元璋彻底把权力下放给他,石碑也移动了,老朱回不来,他现在就是大明皇帝!

送老朱他们去现代之后,朱标就和朱云峰回到了乾清宫里。

按照平日老爸的习惯,朱标可以吃个早餐,再批阅点奏折,然后召集朝臣在乾清宫开内朝议事。

不过坐在龙椅上吃早餐不方便和朱云峰交流,他就改在了西暖阁,叫上朱棣,三人对坐在西暖阁炕上,围着小桌子边吃边聊。

早餐并不丰盛,至少比朱云峰自己做的差很多,就是一点白粥,加的白糖都是朱云峰从现代给尚膳监送的,然后就是一碟青菜拌豆腐小菜。

朱标喝了一口粥,问朱云峰说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我打算出宫调查一下。”

朱云峰说道。

“出宫吗?”

朱标皱眉道:“会不会不安全?”

“让毛骧保护我呗。”

“可是.”

“没事的。”

朱云峰摆摆手道:“现在认识我的人不多,正好让我低调行事。”

他也刚好出宫在大明南京城逛逛,看看南京城风景。

旁边朱棣连忙说道:“那我呢?”

朱云峰白了他一眼道:“你都认识,肯定不能跟我去,我一个人带点侍卫乔装打扮一下就行。”

“嗯,那你注意安全。”

朱标也就没有阻拦了,虽然朱云峰是他拉过来帮忙的,但显然朱云峰有自己的想法。

朱云峰就又说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我看父亲是等涂节告发之后才以雷霆手段动手,我打算以涂节为突破口。”

朱标思索道:“涂节胆小怕事,我若提前派人把他拿下,只治胡惟庸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或许能顺藤摸瓜,把他的党羽一网打尽。”

“哦?”

朱云峰想了想,觉得朱标的计划还算靠谱。

因为老朱就是这么做的。

但老朱直接给胡惟庸定了个谋反,顺理成章把事态扩大化,造成杀的人越来越多。

而朱标则是定个结党营私,这样事态就不会扩大,影响力也能缩小。

唯一的问题是以结党营私处置那么多淮南籍官员的话,很有可能会让大量淮南籍将领人人自危。

要知道明初开国将领当中淮西勋贵集团可占据大半,甚至中高层将领也多是淮西人。

你要说谋反的话,他们想着反正我不谋反,大抵不会有异心。

可你清剿淮西官吏,他们心里恐怕就难说了。

“你这想法有点欠缺考虑。”

朱云峰就把他的意见说了一下,随后又道:“结党营私这个罪名前提是处理小部分团体,如果朝中大部分都是这个团体,那就很危险。老祖宗一定要坚持用谋反的罪名,就在于牵扯大,而且明面上看不针对固定群体,防止那些人想多。”

“这”

朱标一时愣住,仔细想想,朱云峰说得确实有道理,便迟疑道:“可若是其它罪名,却是难以波及到那么多人。”

“谁说的。”

朱云峰笑了笑,指了指太阳穴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想合理合法地搞掉敌人,选对方法很重要。”

“那你打算用什么罪名?贪腐吗?”

朱标问。

“你别纠结于罪名,重点不是罪名,是达成老祖宗的要求,还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朱云峰说道:“而你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经过调查,知己知彼才百战不殆,你现在做的一切贸然举动,都会变得很鲁莽。”

“唔那行,云峰,我相信你,你说接下来该让我怎么办?”

朱标问。

他自己的计划行不通的话,那就只能靠朱云峰了。

朱云峰想了想说道:“你能调动军队吧。”

“嗯。”

朱标奇怪地看向他道:“怎么?”

“你确定能控制全城军队?”

“确定。”

朱标十分肯定。

老朱马上得天下,对军权自然有极大的掌握力。

除了被派去对外征战的军队以外,南京城里的军队全都被控制在手里。

很多人都说宋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但实际上明代也有类似的毛病,老朱设五军都督府,把调兵权和统兵权分开。

调兵权握在自己手里,统兵权名义上在五军都督府,但实际上将领兵不直接掌兵,只有对外出征时才统兵。

包括目前汤和在山东练兵,练好的兵汤和也没有统兵权力。别人私自调兵,一是调不动,二是即便调动了,也只能靠个人威望调小部分。

而且大部分兵马都被固定在各地卫所,跟大宋安置在各地的驻扎驻守营、就粮营差不多,士兵都由中下级卫所军官控制。

所以明代也一样属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只是明初勋贵们很能打,就算是统领非自己训练的兵也一样能打胜仗,掩盖了这一点。

可等到土木堡的时候,这种弊端就出现了,明军虽人多势众,但指挥却极为混乱,将领不能很好地统领士兵,顷刻间造成兵败如山倒。

正因如此,后来的大明边关将领就不再信任朝廷派的士兵,而是自己豢养私兵,如戚继光、李成梁、吴三桂都是佼佼者。

也正是这样的制度,令大明的军队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现在皇帝不在,朱标监国,那军权全在他那里。

“既然你能控制军队,掌握绝对的力量,那就放长线吊大鱼吧。”

朱云峰想了想,出了个主意道:“这段时间,你就干脆不举行内朝了,只是下午的时候让中书省把事务报告到你那里。”

“你的意思是?”

朱标很聪明,迅速想到了关键道:“助长胡惟庸野心?”

“不错。”

朱云峰点点头:“胡惟庸遭到猜忌,是他自己太蠢,经常对中书省的事情擅自做主,不把事情报告给老祖宗,对老祖宗尚且如此,对太伯爷你就更是如此,欲使他灭亡,先让他膨胀,这样他露出的破绽才会多。”

这跟郑伯克段于鄢一个道理,只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前提首先是自身掌握绝对的力量。

“原来如此。”

朱标恍然大悟。

“行了,你也别太有负担。说实话,胡惟庸只是个小菜,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算他是宰相也无济于事。”

朱云峰吃完了早餐,起身说道:“说句难听点的,我们只是在找怎么合理合法合规地弄死他的理由,如果真不讲道理一点,跟老祖宗一样给他扣个谋反的罪名,结果跟历史上没什么区别,只是那样吃相难看了点,会让人诟病而已。”

“嗯,我知道了。”

朱标长呼了一口气,点点头应下。

“那我就出宫去看看了。”

朱云峰从炕上下来,摆摆手道:“你们就干你们的事就行,不用在意我。”

说罢他穿上鞋,就从西暖阁走了出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朱棣忍不住说道:“云峰真的能行吗?他好像一点都不紧张。”

“为什么要紧张?”

朱标稍稍思索后摇摇头道:“云峰一来并非其中的参与者,这些事情本就与他无关。二者纵使出了纰漏,父亲也会亲自下场平定动乱该紧张的是我。”

这确实是朱云峰心情比较放松的原因。

在他看来搞定胡惟庸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拥有绝对力量的情况下,有心算无心,一千种办法对付对方。

何况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跟历史上那样朱元璋亲自下场而已。

所以朱云峰反倒看得开,更能放开手脚。

反观朱标则不一样。

事关他能否拿到施政权,因而非常在意这次试练。

此时朱云峰已经从乾清宫出来,门外毛骧依旧守卫在宫门口处。

看到朱云峰,连忙行礼道:“吴王殿下。”

“嗯。”

朱云峰点点头道:“陛下跟你交代了吧。”

“是的,请殿下吩咐。”

毛骧心中大喜。

果然示好是没错的,这位地位竟是如此特殊。

陛下可是吩咐了,要像保护太子殿下那样保护吴王殿下,即便是用所有卫士的命都在所不惜。

“去换身普通百姓的衣服,我们乔装打扮出宫,不要暴露了我们的行踪。”

朱云峰说道。

现在的情况是敌在明,我在暗。

胡惟庸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被针对了,哪怕他在宫里有人,也不可能怎么样。

何况以老朱治理宫廷的能力,又不是后来的大明朝廷。如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要是他宫里有人就鬼来了。

所以倒也不用担心自身安危有问题。

毛骧听了命令,便立刻进行安排,选了几个人充当随从,又安排了一队人马跟在身后暗中保护,换上百姓衣服,自神武门出了宫。

神武门位于皇宫北面,从宫门出来之后,就远远看到两座高山,分别是鸡笼山和覆舟山,更远的还有钟山山脉。

而与想象中的街市纵横不同,出了宫门并不是繁华的街道,而是林木森森,到处都是草木旺盛。

偶尔看到的建筑物也不是民居,而是官署衙门。

问了毛骧才知道,这是内城。

内城都是官署,如神武门出去是府军、羽林军以及存储粮食的大仓库,再往北出了玄武门,则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

至于百姓则多居住在聚宝门内,城北是官邸、寺庙、卫所,西北则是军营、匠所,要去街上得往城南。

朱云峰就只好郁闷地抬脚继续走。

好在当时南京城确实不大,从玄武门出去往西途径太平街十八卫驻所,再往南至大通街,过玄津桥也就不到一公里。

再往南过政和桥又是差不多一公里,便总算是到了街市,位置差不多是后世南京夫子庙一带。

沿途所过之处,不能说繁花似锦吧,那也只能称得上是荒郊野外。

森林、河流、野草坡,甚至还有水田、菜地,偶尔才能看到一些民居,大多数都是军营和官邸,跟郊区中的郊区没什么区别。

直到过了玄津桥,才看到几条歪歪扭扭的街市,街市谈不上多差,至少一眼看去不是那种一片低矮木屋。

有一些二三层小楼,各类店铺招牌林立,街道上也有行人穿梭,马车、板车往来运输。

然而也谈不上多繁华。

青石板铺的道路上行人较少,没有车水马龙,但也不至于特别稀疏,只能说人口稠密度或许连电视剧里的演员数量都不如。

一眼看去整条街道大抵不超过一百人,零零散散,商业氛围相当差。

朱云峰摇摇头。

或许唯一的亮点就是绿化是真不错,两侧道路树木参天,林叶森森,穿城区街道而过的流水涓涓,杨柳依依,晓风残月。

不过在玄津桥东面,皇城的西南方倒是豪宅连栋,自御河往东看去,在竹林大树影映间,河对岸朱门大院,雕梁画栋,还有三四层的高楼竖起,满是奢华。

“那是什么地方?”

朱云峰问道。

“那是长安街,朝廷达官贵人居所。”

毛骧回答道。

“胡惟庸也住那吗?”

胡惟庸?

直呼宰相名?

毛骧吓了一跳。

要知道胡惟庸在中书省权力通天,很多国家大事都擅自做主,诸多官员看他脸色行事,还很少有人敢对他如此不敬。

不过想到这位吴王殿下的身份,天潢贵胄,且深得陛下信赖,便也能够理解。

他回答道:“相爷不住在长安街,而是往北一点的大通街南面,与长安街很近,靠近西安门与玄津桥。”

说着他指了指东北方的玄津桥方向道:“就在那边。”

朱云峰看过去,果然在东北方看到一片更加奢华的宅邸,宅邸连栋,靠近皇城,看来这老小子没少贪啊。

不过能拿出几百两黄金贿赂李善长,一路又做官到如今权倾天下,家产丰厚也是正常的事情。

“老毛,你多少岁了?”

朱云峰忽然问。

“末将四十有二了。”

毛骧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

“几品啊?”

“正二品。”

“多少?”

朱云峰吓了一跳。

他原本还想用建功立业来诱惑毛骧来着,哪知道人家居然是正二品?

怎么这家伙官职那么高?

然而朱云峰不知道的是,毛骧其实也是军二代,父亲是明初大将毛骐,被朱元璋誉为与胡惟庸一样的左膀右臂。

他本人年轻时候也曾跟着老朱打过仗,立了功勋才一路从亲军都尉千户,升到亲军指挥佥事,再成亲军指挥使,最后升到了仪鸾司都督佥事。

而作为仪鸾司一把手,不仅品级高,还执掌宫闱宿卫,忠心耿耿,自然是老朱信任的人,不然也不会让他操刀胡惟庸案。

所以毛骧本人其实也是位高权重。

只是朱云峰的起点太高了,毛骧平时也对他很恭敬,就自然而然以为这家伙只是个中上层军官。

却不知道哮天犬在二郎神和孙悟空面前只是条大白细犬。

可在凡人面前,那就是天狗!

“正二品!”

毛骧又恭恭敬敬地答道。

“行吧。”

朱云峰想了想,说道:“想不想封侯?”

“我?封侯?”

毛骧愣住,别看他是正二品,可他爹都没封侯呢。

“嗯,我知道你对陛下忠心耿耿,所以这次陛下装病,让太子监国,就是为了做一些事。”

“请殿下明示。”

“大宋时有武德卒、皇城司为皇帝耳目,如今海内初平,陛下担心有贪官污吏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因而需要耳目。”

朱云峰斟酌道:“我让你差遣心腹,收集情报,搜罗消息,可愿意?”

他之前曾经说过朱元璋设立锦衣卫,逼官员百姓互相告发,以至于诬告成风,让官员百姓人人自危。

但他也一直强调,这些举措都是有利于明初维护统治和稳定。

这并非双标,而是看待问题要辩证地看。

只是老朱面子上过不去,只愿意相信自己是对的,不相信凡事都有两面,有好有坏。

锦衣卫属于双刃剑,就像后世霉帝的FBI、CIA一样,用得好就是一把好刀,用得差了伤人更伤已。

所以朱云峰并不是反对特务治国,只是反对用特务一刀切,甭管官员百姓有没有罪,先抓起来再说,以至于冤案丛生,怨声四起。

如果锦衣卫抓的人个个都是有罪,有确凿的证据和严格的办案流程,又怎么可能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和后果。

当然。

在古代办案你想追求公平公正确实是奢求。

你无法判断这些记录是真实的还是下面锦衣卫的人员为了立功而捏造的。

因而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上面的人对这些信息的真假进行甄别,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无端的攀咬。

听到朱云峰的话,毛骧也吓了一跳,忙道:“此事,是否要请示陛下或者太子?”

“晚点你回去问太子就是了,这是陛下的意思,也是太子的意思。”

朱云峰说道:“我的意思则是需要你立即有消息,不是让人派人安插进他们的府邸,而是直接派人暗中绑架他们府邸的心腹佣人,手段可以特殊一点,吓唬一下,让他们加入仪鸾司成为仪鸾司的暗探,探听那些朝臣们平时的生活和对话,再查查他们的财产来源,如果你能办到的话,我承诺你未来封侯可期。”

“是,殿下!”

毛骧咬咬牙,决定赌一把了。

“嗯,很好。”

朱云峰点点头,然后向街上走去。

他打算看看明初南京城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