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九章 三十万吗?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三十九章 三十万吗?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京南站到了,请要下车的旅客带好行李,到车门处等候,下车时请注意车门与站台之间的间隙”

随着广播声音响起,列车徐徐进入车站,慢慢停了下来。

朱云峰和朱标朱棣走下车。

朱棣问道:“这是哪儿啊。”

他抬起头四处张望,周围是一行行站台与铁路,一辆辆列车经过,两侧人流如海,一眼望不到尽头。

“南京高铁站。”

朱云峰拿出手机,打开卫星电子地图,指着车站道:“你们看,在这儿呢。”

朱标和朱棣凑了过来,朱标问道:“皇宫在哪?”

“在玄武区,离这儿十多公里。”

朱云峰放大地图,指着明故宫遗址景区道:“你们看。”

“好家伙,那么远。”

“如此说来,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江宁县以南的荒郊野外,。”

朱标在脑海里勾勒出了古代南京与如今南京的对比。

洪武初年的南京城主要主体很小,大概在如今南京的秦淮区、玄武区以及鼓楼区这一片。

南至中华门,北至玄武湖,东至月牙湖,西至汉中门,面积其实不小。

但主体城区在后世夫子庙一带,城里很多地方都是荒地,像西北的后世鼓楼区那边,就是南京城内军营驻扎所。

而如今的南京城,市区面积超过大明南京城城区面积二十倍有余,建设程度更是难以想象。

“走吧。”

朱云峰带着他们往外面走,南京高铁站大得夸张,如果不是跟在别的旅客后面,他们甚至可能要在里面迷路。

但即便是这样,从站台出站也走了七八分钟。

外面车水马龙,来接乘客的车辆把出站口外面的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全都是汽车。

不过朱云峰早就预定了一家五星级酒店,那里有接送服务,等他们出来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埃尔法早就等候在外面。

酒店的司机殷勤地帮他们把行李放进车中,等他们上车后,才开始汇入车流。

他们是早上从长沙先回的蓝沙镇,送马皇后回去之后,再从小镇出发去县高铁站,当时就已经是中午,坐的1点11分的高铁,旅程为7小时40分钟。

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接近9点钟。

夜晚灯火通明,车流如海,灯光照射着马路、街道,来往的行人不计其数,两侧不仅高楼大厦林立,花坛亦是锦簇,树木参天,绿化做得非常好。

朱标沿途一路都在看着窗外的景色,眼前的这里虽然也是南京城,但他却找不到一丝一毫熟悉感,处处充满了陌生。

埃尔法在车流当中走走走停停,上卡子门大街高架,再往内环东线走,不堵车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但今天车实在太多,他们开将近一个小时。

住进酒店后也没心思逛夜市,今天赶了一天的路,早上还在长沙,晚上就到南京,让人身体充满了疲惫感。

三个人住一间总统套房,一间总统套房有好几个房间,朱云峰打了酒店餐厅电话让他们送吃的来,三个人躺在房间客厅的沙发上,只觉得很累。

不是那种身体的累,而是精神累。

朱棣躺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的水晶吊灯道:“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那么快到,我却觉得困得想睡。”

“是啊,以前觉得山高路远,慢慢走,身体累,但精神却还好,现在却是”

朱标也觉得很奇怪。

朱云峰笑道:“恭喜你们,你们已经体会到现代快节奏生活了。”

“什么鬼。”

朱棣纳闷道:“节奏快越累吗?”

“以前坐绿皮火车,几十个小时才到,人们在车上打牌、睡觉,下车的时候没人觉得特别累,反而充满新鲜感。”

朱云峰说道:“现在几个小时就到达目的地,反而精神不好,那是因为以前人们不在意目的地,会在意沿途的风景。现在嘛,已经没有人在乎沿途是什么了。”

“欲速则不达。”

朱标又有了新的体悟,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啊?’

朱云峰纳闷,‘你明白啥了?’

不过看他颇有感想的样子,朱云峰也没有问。

很快,闲聊了一会儿饭菜就到了。

吃饱喝足,大家洗个澡,放松了一下,在窗边看了看南京城的夜景,便都去睡觉了。

翌日清晨,他们三个人就打了出租车出发,前往明故宫遗址。

这里不需要门票,完全就是一个公园,车停在大门口外面的停车位上。在车上他们就找司机聊了,包了车,司机在车上等他们。

一下车,朱标和朱棣就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宫墙。

此时就真只剩下遗址了,因为原来的两侧宫墙都已经不见,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午门还矗立在那里。

两侧树木高耸,草地连绵,地面是大理石板砖,一路延伸至宫中,但宫中原本是奉天门广场,曾经文武百官上早朝的地方。

但他们通过午门大门看过去,只看到了一排树木向里面延伸,五龙桥连两侧栏杆都不见,只剩下一点桥面。

“这是皇城?”

朱标睁大了眼睛,如果不是旁边有块牌子写着“明故宫遗址”的话,他还以为是哪段边境残垣断壁。

“是的。”

朱云峰拿出手机查了查资料道:“到明末的时候南京故宫就已经很破旧,南明的弘光帝朱由崧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但才几个月,清军就打进了南京城,对南京烧杀抢掠,南京故宫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遭到了大量破坏,等到清朝康熙的时候,他下令拆了南京故宫的建筑物去修法雨寺,之后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湘军攻入南京时期、民国时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焯。”

看到资料,朱云峰忍不住又说道:“还有英国小偷来偷东西,清末英国人法雷斯偷走了七块石刻和三对石狮。”

朱棣感叹道:“没想到我大明皇城,六百年后,已是这副模样。”

朱标缓缓步入午门。

午门内壁有一些游客造成的破坏,刀劈斧刻般留下许多划痕,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森严感。

地上的砖头上面甚至还雕刻了一条鱼,也不知道是哪个时期修缮所留下。

进入午门内,两侧有楼梯可以上到城墙。

城墙上的建筑物早就没了,留下数十个柱础,两侧砖墙都有铭文。

朱标走到女墙边上,细细打量着其中一道铭文,上面写着“袁州府宜春县提调官主簿高亭、司吏陈廷玉、烧砖人杨信、人户彭廷,洪武十年。”

其余砖墙也都各有铭文留下,这些砖墙并非是在南京制造,而是由各地方制造的最好砖墙,送往南京用于修建。

而老朱勒令,负责修建砖墙的官员都必须一一留下姓名,一旦出现问题,便可以追责。

显然六百余年斑驳之后,就只剩下这些铭文还记录着曾经的往事。

“时过境迁,纵使高墙,最终也会轰然倒塌。”

朱标长叹道。

“那没有,老四建的北京故宫现在就还在。”

朱云峰嬉笑道。

朱棣瞥了他一眼道:“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呵呵。”

朱标笑了笑,走下楼梯,跨过五龙桥,对面本该是奉天门。

过了奉天门就是奉天殿。

但一眼看过去,什么都没有,只留下一个广场,以及两侧的花园。

朱云峰说得没错,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园,甚至都不收门票了,因为已经没有任何建筑物。

“走吧。”

等穿过原来奉天殿的位置,朱标摇摇头道:“没什么好看的了。”

确实。

前方什么都没有留下,就一堆地砖以及成片的树林草地。

回到车上,朱云峰提议前往南京博物馆。

因为就在旁边。

朱棣就问出租车司机师傅道:“师傅,南京博物馆好玩吗?”

这种事问出租车司机最有用。

司机果然直言不讳道:“那吊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就外地人去看,本地人谁去啊,无聊的一比。”

“???”

朱棣低声跟朱云峰道:“南京的师傅好像有点不太文明啊。”

朱云峰低声回应道:“不,这已经算是很文明了。听说正常南京人开口都是以吊为开头,比为结束,不文明的南京人整段话里就没干净词。”

似乎是意识到了自己下意识的话吓到了外地游客,司机连忙正经发言道:“不要误会,这都是语气助词,不是骂人的话,你们要去博物馆的话我送你们去。”

“额那.就去看看吧。”

“好嘞。”

司机一打方向盘从停车位出来,结果后面一辆电动车差点撞到他。

对方开口就“吊代币,你要死了啊。”

“MD,滚你吗的。”

司机从窗户冒出去,破口大骂道:“打你M个BYD。”

“MD,来啊,wori泥玛的,XXX。”

对方一甩电动车溜了,留下一句狠话。

“怂逼。”

司机把头钻回来,嘴里还说道:“你们不要误会啊,我们南京人是最泥玛文明的,刚才那个没素质,肯定是苏州来滴。”

“.”

朱标和朱棣人都傻了。

唯有朱云峰早有耳闻南京是“素质”城市,说得一口纯正金陵雅言。

比如金陵副将马国成就是杰出代表。

今天见到,名不虚传。

车上的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不过好在博物馆离得不远,师傅很快把他们送到。

南京博物馆在师傅眼里无聊,但在朱标和朱棣眼里却很有价值,特别是历史馆,当中充满了历史沉淀。

来往旅客如云,馆外排起长队,他们三个人一直逛到中午才出来。

司机则乐呵呵地在附近停车位等他们。

一般是出租车司机一天能挣四五百就不错了,特别是如今这个有滴滴抢生意的年代。

而朱云峰包车一天就给2000,而且还没平时那么累,自然高高兴兴。

见他们出来,司机又带着他们去附近的饭店吃饭。

为缓解尴尬,司机路上找了话题,为他们介绍景区,语气也文明了许多。

虽然偶尔还是会夹杂一句“mua”“吊”“比”之类的语气助词,但确实素质了不少。

中午吃了饭,下午又去了总统府、夫子庙步行街等等地方。

晚上住酒店。

接着一连五日,三人在南京城内四处游玩,看了许多风景。

有城墙、寺庙、博物馆、红山动物园、梧桐大道、栖霞山、中山陵、明孝陵等等地方。

到了第六日,他们决定去最后一处,然后前往北京。

出租车停下,从车里下来后,他们抬起头,入眼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雕像。

那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双手托着一个死去的婴儿,抬起头,无神麻木地望向远方天际的样子。

下面写着“家破人亡”“被杀害的儿子永不再生”“被活埋的丈夫永不再生”“悲苦留给了被恶魔强暴的妻。”

朱标和朱棣都睁大了眼睛。

甚至朱云峰亦是如此。

他知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但却第一次来这里。

这庄严肃穆感扑面而来,让人心中悲苦。

三个人都没有说话,走进馆外通道广场,广场沿途都有雕塑。

有的是在大屠杀当中狼狈逃命的百姓模样,有的是背着亲人尸体的模样,还有的是被杀害的女子身上躺着孩子的尸体。

从通道到正式进入馆内有一段距离,新年刚过不到二十天,来这里的人不算多,但人人都很安静。

进门右侧有一面巨大的墙,上面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写着“遇难者,三十万!”

走进馆内,墙上挂着幸存者照片。

每张照片后面都有灯,如果灯熄灭了,就代表已经去世,灯还亮着,就代表了健在。

朱云峰与朱标朱棣他们静静地看着,每一张照片都看得很仔细,很多人的脸上甚至都有伤,其中甚至还有方记堂老爷子的照片。

穿过幸存者纪念馆,就是历史纪念馆,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南京大屠杀,所有的经过都详细列了出来。

里面很多都是当时留下来的报纸,其中那两个恶魔进行的杀人竞赛赫然在列,那还是日本人自己发的报纸。

其余记录杀人、抢劫、强奸、火烧、机器扫射等等记录更是堆积如山。

甚至除了纸质资料以外,影视资料也非常多。有对幸存者的采访,也有当时照相机与摄影机的一些记录。

据说很多都太残酷和血腥没有放出来,但即便只是如此,亦是让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脸上都充满了肃穆,眼中闪过怒火。

“三十万吗?”

站在那副巨大的日本士兵擦着刀,身前全是中国人尸体,旁边一个僧人搬尸的油画前。

朱标抬起头仰视着,嘴里喃喃道:“日本人,也杀过我大明的使者呢,呵”

有些债,以后暂时不能还。但六百年前的大明使者被杀,也该讨一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