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八章 未来的路很长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三十八章 未来的路很长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迈巴赫上了高速,一路疾驰,向着长沙而去。

到中午的时候,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他们总算是抵达了湖南省城。

这其实并不是朱标第一次坐车。

摩托车也是车嘛。

但像这样上高速,看着两边风景飞速闪过的画面却是头一次。

跟朱棣第一次上高速一样,看着那夸张的速度,仿佛下一秒就会撞到护栏上,朱标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朱标比朱棣有定力。

朱棣第一次坐车的时候,系着安全带,双脚抵在副驾台下方,一只手抓住副驾驶上的拉环,另外一只手摁着中控台,身体紧张地绷住呈现弓形,整张脸吓得惨白扭曲,眼里充满了恐惧。

朱标虽然也很害怕,但看到马皇后与朱棣已经习以为常的反应,原本忐忑的心情倒是慢慢平复下来,开始默默注视着窗外。

一路上怕他们无聊,朱云峰边开车边与他们闲聊。

不过也基本上就是朱棣在说,他偶尔插句嘴。

毕竟在走高速,速度那么快稍不留神还真有可能出事故。

安全第一嘛。

从绕城高速下去后,朱云峰先带着他们去了河西一家五星级酒店开好总统套房,吃个饭。

下午时分,他们就再次出发前往了梅溪湖附近的疗养院。

马皇后的手术就是在这里做的。

季赫在这儿充了一百万,给朱元璋、马皇后和朱雄英做了一系列检查几万块。

然后马皇后做手术四十多万,加上住院休养一段时间,现在还剩下四十多万的样子。

不得不说,住这种高档疗养院确实贵。

因为季赫之前查了一下,一般这种开颅取良性肿瘤的手术,便宜点的也就5-8万左右。

贵一点的三甲医院也基本只需要十几万。

根据病情和手术难度最多不超过三十万,而且还有医保报销。

马皇后这手术贵了一倍不止。

但贵也有贵的好处。

首先是不需要身份登记,随便报个名字就行,也不需要拿身份证核实,这叫保护客人隐私。

其次是里面的设备都是最先进最好的设备,再加上喊来做手术的是国内权威教授飞刀,基本上值这个价。

最重要的是服务态度非常好。

朱云峰才把车开进去,之前负责照顾他们的医生护士就已经亲自过来迎接,一对一进行服务。

那护士是一口一个马阿姨,还夸马皇后年轻漂亮,听得人心花怒放。

很快下午做了检查。

不止是颅内检查,全身体检也做了一次,连抽血带化验,加上各种CT、B超、验尿之类的检查,仅仅两个小时左右就很快出了结果。

朱标的检测结果一切正常,没有什么疾病。

马皇后颅内肿瘤手术也非常成功,一年过去也完全没有复发的迹象。

朱云峰借口说朱标和朱棣是海归回来的华裔,之前是新加坡人,以前没有打过疫苗,让他们把疫苗给补上。

我国规划的疫苗都是从小就打,包括卡介疫苗、乙肝疫苗、髓灰质炎疫苗等等。

这些疫苗小时候打能预防,成年人一样也可以打。

因为像髓灰质炎疫苗其实就是防御小儿麻痹症,而这种病成年人也可能会得,因此把疫苗补上并是坏事。

不过两种疫苗之间间隔时间至少在14天以上,一般是28天左右,所以只能慢慢来。

医院倒是没有深究,反正人家充钱了嘛。

下午时分,朱标、朱棣以及马皇后都打了一针疫苗。

上次马皇后在长沙待了一个多月,打过种疫苗,这次再补上一针别的。

晚上朱云峰带他们去高档餐厅吃了饭。

马皇后有些累了,回酒店休息。

这酒店有露天花园、餐厅,还有泳池。

朱云峰和朱棣、朱标三个人就在餐厅点了一瓶红酒,坐在五十多层高的窗边,离地近二百米,俯瞰着整个长沙的夜市。

夜市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路灯照耀着马路,即便是晚上九点多钟,市中心的车流依旧看不到尽头。

这是属于长沙的夜生活,有的时候白天的人流量比晚上还要少很多。

“两间总统套房就花了六万多,加上吃住消费,一晚上花十多万,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看着下方正是热闹的长沙市中心,朱云峰摇晃着手中的红酒杯,发出感慨道:“我这辈子都没想过有钱人的生活这么舒服。”

朱棣纳闷道:“你家以前不是挺有钱的吗?这种地方没来过?”

“不算特别有钱,顶多算富豪阶级门槛,而且我还没大学毕业家里就破产了,哪来的机会去消费哦。”

朱云峰想到这里就很郁闷。

他是00后,18岁上大学,22岁毕业,但他家19年后就开始走下坡路,20年的时候情况很不妙,21年就差不多破产。

之前他一直过着苦逼的学生生活,等到终于可以享受富二代生活的时候,他又不是富二代了。

真气人。

朱棣笑道:“那现在可以趁机享受享受了。”

朱云峰挤眉弄眼道:“我听说这间酒店有私人会所,要不我去办个50万的黑金VIP卡,去试试水?”

“好啊好啊好啊。”

朱棣眉开眼笑,眼睛都在放光。

上次他就和季赫朱云峰来长沙会所嫩模过。

但可惜当时他们不懂门路,找的地方虽然也是会所,但谈不上特别高档,一晚上三个人也才花了万把块。

这种能一晚上花几十万的地方,那肯定是顶尖会所,妹子的质量必然非常优质,甚至还有三四线小明星也说不定。

想想都攒劲。

然而朱标眉头一皱,横了二人一眼,冷声道:“不准去,去了打断你们的腿。”

“哪条啊?”

“三条都打断。”

“那就不去了。”

朱云峰连忙夹住双腿。

在大明,你可以得罪朱元璋,甚至骂他都行,只要你能哄好马皇后,让马皇后死保你,那都是小事。

但要是得罪了马皇后和朱标,谁来都救不了你,耶稣都留不住。

所以朱云峰偶尔在朱元璋面前没大没小,却唯独不敢在马皇后跟朱标面前撒野。

朱棣遗憾地舔舔舌头道:“其实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玩的。”

朱标深邃的目光看向窗外,轻声说道:“何时大明也有这般光景,何时我大明也能够这般灯红酒绿,百姓安居乐业,世间太平无恙。”

“今年开足马力搞工业吧。”

朱云峰顺着他的话题道:“今年我开始就要进火力发电的设备了,大明有煤炭,再把电弧炉搞过来,就直接开始电力炼钢时代,再建造水泥厂,有了钢铁和水泥,才能建造这样的城市。”

“嗯。”

朱标认真地点点头:“我要把金陵建设得像后世的南京城一样,我要亲眼去看一看,如果能够弄到城市规划图就更好了。”

朱云峰笑道:“这个简单,地图到处都有,而且我觉得也没必要照抄,先把现在的城市建设起来,以后再慢慢往外扩张就是了,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胖子。”

“唉,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样的盛世景象,我就觉得时间紧迫。我虽然才二十多岁,却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在大明看到这样的世界!”

朱标长叹。

“会的。”

朱云峰抿了一口酒,看向下方的夜市道:“哪怕太伯爷您只再多活五十年,五十年的时间,已经够了。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如今,也不过三四十年时间,一旦步入正轨,发展速度会很快很快,甚至快到超出您的想象。”

大明现在有了一定基础工业,今年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大量电力设备运到大明去,开启属于大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且由于可以直接运送发电设备,因此完全可以跳过蒸汽机时代,步入更高产的电气化时代。

这对于大明来说,已经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弯路,足够一次爆发性增长。

当然。

教育也不能耽搁。

搞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知识份子。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只是炼钢,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工人,这个好培养。

但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不同了,涉及到大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

所以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大明也需要尽快同步数理化的进程。

好在朱标已经在做了,在南京设立学校,招收大量识字的秀才通过视频资料学习基础数理化,大明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翌日清晨时分,带着马皇后和朱标做完了检查,朱云峰就再次启程回去。

依旧是早上出发,中午到。

把马皇后送回尚峰山,这次换了季赫开车送朱云峰、朱标和朱棣去高铁站。

他们县的高铁站很奇葩,不是在县里,而是在距离县大概三十分钟路程的另外一个镇。

并且与他们镇南辕北辙,一个在县最北段,一个在县最南端,车程有70多公里,没有高速直达。

这次是坐高铁。

刘东帮他们办了入境手续,有合法护照,他们就有了新加坡华裔的身份。

证件一到,朱云峰迅速安排他们入职云峰公司,开具居住证明和工作证明,然后在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这样他们就能合法合规留在国内。

有护照就能申请银行卡,买高铁票,绑定微信支付宝,除了没入籍以外,生活上跟普通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本来这些手续流程对于一般外国人来说需要一段时间办理。

但云峰公司已经是他们县当地支柱,每年纳税几千万,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于他们的要求,地方政府自然是一切从简,迅速办理。

朱云峰已经帮他们绑定了手机,直接在手机上买高铁票,持护照在高铁站的自动售票机取票就行。

季赫把车开进高铁站,朱云峰和朱棣下车从后备箱拿了三个行李箱下来。

朱标则抬起头打量着这座高铁站。

春节客运高峰期早就过去,高铁站也归于平寂,车站外零零散散十多个旅客走入站内,左侧是出站口,挤满了拉客的出租车与黑车司机。

拉客的司机都比旅客多,不过县城小高铁站嘛,倒也正常。

与季赫打了声招呼,朱云峰带着二人进入车站,车站里面人也不多,差不多三四十人的样子,各自坐在站内的椅子上。

朱云峰安排他们找了个边缘椅子坐着,自己去拿他们的护照取票。

不一会儿票取了过来,朱标接过票,好奇地打量四周道:“跟我之前在视频里看到的高铁站差别很大啊。”

朱云峰坐下来,翘着二郎腿笑道:“视频里看的那都是大城市高铁站,人流量大,造得跟机场一样,区别肯定很大。我们县城的高铁站,就一个候车厅。”

“原来如此。”

朱标点点头,看向朱棣道:“这做发展也与人口紧密相连,人口多的地方发展就好,人口少的地方发展就差。”

“是的,像我们县城就节假日人多点,平时来高铁站,有的时候一班车就上去几个人,候车厅都没几个人坐,修得再好再大也没意义。”

“就是这地方太偏了,周围都是荒郊野岭,外面除了几个饭店什么都没有。”

“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这个镇就是我们县的打印机之乡,是原来我们县的支柱产业,GDP第一镇,所以放在了这里。”

朱云峰撇撇嘴。

现在他们县的第一镇已经变成蓝沙镇了,但以前是这边,结果为了支持这边的发展,高铁站修到了离县城那么远的地方,让县城百姓怨声载道。

“这是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结果,当然也不能说是错的,只是衡量的结果,以后搞发展还是要多做考虑。”

朱标每到一个地方,就有很多新的感悟。

说话间高铁进站了。

随着广播的声音响起,旅客们拿起了行李箱,开始排队。

三人陆陆续续进站。

他们买的是去南京的商务座,2000一张,直奔最前面的位置。

商务座跟二等座比起来十分宽敞,因为二等座是一排五个座位,商务座则是整个车厢拢共就五个。

前面两个,后面三个。

朱云峰他们买的是后面三个座,前面两个座干脆就没人。

乘务员帮他们把行李放好,三人各自入座。

没一会儿工夫,高铁开始出发。

初始还不算快,随着慢慢地加速,两侧景色越发变快,速度也慢慢达到了峰值,差不多300公里每小时左右。

朱标和朱棣都是第一次坐高铁,他们的迅速被车外的景色吸引,眺望着远处的田园与山林。

但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往往是上一秒还看到几百亩田,下一秒就变成了一个池塘水库,茂密的树林以及上下起伏的丘陵。

朱标目光充满了深思,从怀中拿出手机,开始慢慢地打字。

仅仅从镇子到长沙,再从长沙回到镇子坐上高铁的这一段旅程,他就收获了太多太多。

比如看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看到了不同地区建设的方向发展的区别,以及南方农村到处都有水库、湖泊、池塘以应对干旱。

还有这高铁。

实在是太快了。

什么时候大明也有这样的技术和能力就好。

朱标心中沉思,但却没有气馁。

万事开头难。

如今大明也才正儿八经发展了一年的时间而已。

未来的路很长,一步步来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