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531章 防范未然

大清弊主 第531章 防范未然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想明白这点,胤禩、胤禟二人不由面面相觑,老十四实在太让人无语了,连藩属国都要侵吞,而且还振振有词,如此一来,大清日后还会有藩国?现有的众多藩国会是何种反应?

沉吟了一阵,老九胤禟才试探着问道:“日本、朝鲜、琉球是出于战略需要,南洋诸国,难道也是战略需要?”

听的这话,胤禩不由狐疑的看了看胤禟,而后又看向胤祯,南洋诸藩国难道也要侵吞?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道:“英国已经在莫卧儿帝国建立了商贸据点,并且往来频繁,缅甸与莫卧儿帝国接界,又濒临孟加拉湾,暹罗则濒临安达曼海,都在南洋之外,也都有可能成为欧洲人东侵的据点,纳入大清版图自然更为放心,而且南洋诸国,富庶不下于江南,你们可知道南洋稻米多少银子一石?”

胤禟对商业最为上心,立即便问道:“多少钱一石?”

“三钱到四钱一石,我才采购了五十万石。”胤祯沉声道。

三、四钱银子一石稻米?胤禩、胤禟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即便是江南,稻米也在一两二钱银子一石的价格上下浮动,南洋竟然只要三、四钱一石?难怪老十四要侵吞南洋藩国,什么战略需要纯属扯谈,仅仅这一条,就令大清垂涎三尺,这简直就是一大粮仓!

“他们究竟有多大的产量?”胤禟身子往前微微一倾,连忙问道。

“九哥动心了?”胤祯微微一笑道:“乘早别打这主意,澳洲移民的口粮,我计划都从南洋诸国出,日后的漕粮,也可能要改由南洋诸国供应,不允许商人私自贩粮。”

一听这话,胤禟不由微感失望,老十四手里握着海军。整个南洋,如今都是南洋舰队掌控,他说不准私贩粮食,估计没有海商敢不听话。即便偷偷摸摸的能运点,那也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如贩卖其它货物。

见胤禟一脸的遗憾,胤祯不由微笑道:“九哥何必在意那点蝇头小利?海外的金矿才是大头,您负责组织的勘探和提炼金矿的工匠可有眉目了?”

“此事已经谴人分赴各地有名的金银矿区联系、聘请。”胤禟从容说道:“最迟在年底,都能聚集到天津。”

胤祯点了点头,道:“也好。聚齐了一块动身,噶罗巴的驻军少了点,民团还需要时间训练,年底正好,也利于海上远航。”

胤禩身为理藩院的尚书,对于宗藩关系自然是格外上心,按老十四这种搞法,不消数年。这理藩院可能就将变成大清最为清闲的部院,略一沉吟,他便继续问道:“十四弟。侵吞藩国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而且大清的藩国众多,一个不慎,甚至会引得诸藩国群起而攻之,此事,皇阿玛可会同意?”

“侵吞藩国,自然是要找借口的,岂能出师无名?”胤祯不以为然的道:“皇阿玛那里,更无须担心,嘴边的肥肉。强忍着不吃掉,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一听康熙也是这想法,胤禩不由半晌无语,看来,侵吞藩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思忖了半晌,他才道:“此事,朝中一众大臣怕是会极力反对。”

“他们反对有何用?”胤禟不屑的道:“海军远征,他们连一丁点风声都听不到,怕是连反对的机会都没有。”

“能说服他们自然更好。”胤祯含笑道:“说服不了,就只能打了再说。儒家治国乃是上上之选,但在开疆拓土方面,却是有些迂腐,怀柔远仁厚往薄来,只能是在无力征服的情况下,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仍坚持这点,那岂非食古不化?我大清若是也如此迂腐,此时岂不仍在辽东?”

“正是如此,天授弗用,反受其咎,天授弗取,反受其害。”胤禟兴奋的道:“嘴边的肥肉,强忍着不吃,那还不馋出病来?”

胤祯点了点头,却是看向胤禩,沉声说道:“从今日早朝的情形来看,反对旗人进军工作坊的务工的王公勋贵怕是不少,要提防着他们唆使一些较为富足的旗人聚众闹事,九门提督鄂伦岱那里,还需八哥去叮嘱一声,着他加派兵丁在内、外城巡逻,发现旗人有聚众闹事的苗头,快马回报,若因怠慢而失职,八哥也须救他不得。”

胤禩肃然道:“十四弟放心,鄂伦岱不是不知轻重的人,我这就亲往步军统领衙门走一趟。”

胤祯微微颌首,又对胤禟道:“旗人进军工作坊的务工已成定局,九哥要尽快起程赶往天津,旗人抵达天津后,要尽量妥善安排,银子,我通知‘四大恒’,您径去天津的分号支取,五十万两上限,你自斟酌,如今处处等着用钱,九哥切毋铺张,这钱要用在刀口上。”

胤禟沉声道:“十四弟放心,九哥就是把铁算盘。”

起身将胤禩、胤禟二人送走,胤祯返身便吩咐包福全道:“着人叫达春、罗静二人来我书房。”

“喳。”包福全忙躬身应到。

待胤祯一路缓步踱着回到书房,达春、罗静二人已在门口候着,他也不跟二人客气,径直进房落座,沉声道:“罗静,命人严密监视内城动静,密切注意内城有无旗人聚集,有情况随时快马回报,无事一时辰一报。”

“奴才尊命。”罗静忙躬身领命,随即退了出去。

胤祯随即提笔写了封信,用了印,吹干之后,才递给达春,道:“快马去顺天府,将信交给顺天府府尹王懿,着他留意内、外城的动静,满城张贴告示。”

虽然胤祯口口声声是说康熙欲适度放开对旗人控制,允许旗人进入工部的军工作坊务工。但既不见康熙的谕旨,也不闻口谕,一众旗主、王公勋贵、文武大臣自然都心知肚明,这是胤祯在拉大旗做虎皮。

因此,散朝之后,皇太子要将旗人投入天津军工作坊做工匠的消息便一传十,十传百,迅速的在内城传了开来,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内城的大街小巷,整个内城也随之轰动起来。(未完待续)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