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530章 顺水人情

大清弊主 第530章 顺水人情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李德全在这节骨眼上赶来何事?难道是传旨?可为何却又只站在门后并不声张?包福全不由一阵纳闷,他是毓庆宫的总管太监,自然是不敢擅自离位,万一胤祯要散朝,不见他人,可不是小事。但李德全前来,同样不是小事。

微一沉吟,包福全便不动声色的向前移动了几步,待胤祯话音一落,他便低头垂首,轻声的禀报道:“太子爷,李德全来了,在门后立着。”

听的李德全在门后,胤祯同样也是一楞,转念间,他便明白过来,康熙这是不放心,担心他压不住阵脚,特意谴李德全前来,想来,这李德全定然带有圣旨,想到这里,他心头不由微微一热,看来,康熙对解决旗人生计的问题,还是很上心的,只要康熙态度坚决,这事就好办多了。

不过,他现在已经全面掌控了局面,倒是无需再借助康熙的威信,再则,从李德全只是在门后观望,便可看出康熙显然是不愿意公开的,大张旗鼓的支持此事,他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康熙这是把他当过河卒子用?

台上胤祯不爽,台下一众旗主,王公勋贵却是噤若寒蝉,胤祯最后这句话,有意将旗人生计和整顿旗务连在一起,那是明明白白的警告他们,旗人入军工作坊务工一事,胆敢阳奉阴违,整顿旗务时,就会拿谁开刀。

康熙下旨着皇太子整顿旗务和解决旗人生计的事情, 他们都知道,这么长时间以来,太子除了策划了一出京师严打和建了几所宗学之外,就毫无动静,原本都认为太子是知难而退,闹了半晌,太子却是在这里等着他们。

由皇太子主持旗务整顿,一众旗主和王公大臣心里都有些发怵。这位太子连八旗制度都敢动,天知道他会不会借此机会对旗务大举革新?看来,这旗人入作坊务工一事,还真不能怠慢。

胤祯扫了阶下众人一眼,见无人吭声,便站起身来,包福全连忙扬声道:“退朝。”

见胤祯从乾清门台阶上下来,李德全急忙迎了上去。恭敬利落的扎了一个千儿,道:“奴才李德全给皇太子请安。”

胤祯微微一笑,道:“李总管无须多礼,劳你一大早赶过来,辛苦了。”

“皇太子这话,可是折杀老奴了。”李德全起身,陪着笑道。

“皇上可是有旨?”胤祯和煦的问道。

“回皇太子。”李德全躬身道:“皇上确实有旨,不过,却是给吏部左侍郎王项龄的,升王项龄为工部尚书。”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王项龄是《南山集》一案,他亲自出面捞出来。拉入十四党的,康熙此举不过是送了份顺水人情,上海、天津的军工作坊全部纳入工部,几万旗人进入军工作坊务工,每年的开支是笔惊人的数目,仅靠朝廷的正常岁入根本就无法支撑,这工部尚书不是他胤祯的人。根本就驾驭不了如此大的局面。

想到这里,胤祯不由暗叹了一声,他原本是想提拔他岳父——工部侍郎罗察为工部尚书的。没料到康熙却将王项龄提了起来,如此一来,他在吏部可就真没人了,康熙还真是好手段,送个顺水人情,都能送得出这等水平,不仅可以起到支持他的作用,还顺手压缩他的势力范围,这手段倒是真得好好学学。

见胤祯未做声,李德全躬身道:“皇太子若无别的吩咐,老奴这就赶去吏部宣旨。”

“那就不耽搁李总管了。”胤祯微微颌首,转头又吩咐包福全道:“王大人为官清廉,马上着人给他送一千两银子,就当本宫贺他迁升之喜。”

李德全一听,自然知道这是皇太子变着法子给他送银子,人多眼杂,他也不敢道谢,一躬身道:“奴才告退。”

回到毓庆宫不久,便闻报八阿哥、九阿哥求见,胤祯知道两人定然是为顺承郡王布穆巴的事情,前来解释的,微微沉吟了下,仍是起身迎了出去,犯不着为这点小事给他们脸色看,甭说现在还只是太子,就是御极登基,借重他们的地方也多,得多多笼络才是。

迎出殿外,便见胤禩、胤禟二人连袂而来,胤祯前迎几步,在阶前站定,微笑着道:“八哥、九哥,今日可着实让我虚惊一场。”

一听胤祯这话,胤禩、胤禟都不由暗松一口气,老十四能当面抱怨,就说明这事他并不见怪,若是闭口不提,那反倒是麻烦了。

两人上前抱拳半鞠,见礼之后,胤禩才含笑道:“布穆巴这头倔驴,真是让我们颜面扫地,昨日说的好好的,即便有意见,也只能让旗下的人提议,旗主不能乱表态,事到临头,他却率先赤膊上阵,朝会上,八哥都没脸见您。”

“那是个粗人,十四弟无须与他一般见识。”胤禟亦是轻笑道:“好在是有惊无险,否则,咱们都没脸来见十四弟。”

“进屋再说。”胤祯含笑道,说着便伸手礼让。

三人进屋落座,胤禟才接着道:“十四弟今日这招擒贼先擒王,用的可谓是恰到好处,海军不保护海外分封领地,更是神来之笔,可算是抓住了各旗旗主的软肋,昨日,怎得不见您提及,要昨日有此一说,今日的情形定不会如此之惊险。”

“昨日与您提及,海军、禁卫新军优先从进入军工作坊的旗人家属中选拔,本以为一众旗主和王公勋贵会有所顾忌,哪知道他们全然不顾旗下旗人的死活。”胤祯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我亦是被逼无奈,才情急生智, 虽然情知在朝会上如此要挟,已是完全落了下乘,却也无可奈何,若是早能想到,何至如此狼狈?”

“多亏了十四弟这份急智。”胤禟点头道:“这些个旗主,最怕的还是旗下的那些个王公勋贵不满,旗人倒是其次了。”

胤禩却是不愿再顺着这个话题谈下去,略微沉吟,他便神情肃然的开口问道:“皇阿玛既是支持,何以不下道谕旨?却让十四弟孤身冲锋?”

胤禩此问,分明是怀疑康熙对此事的支持力度,胤祯自然不会如实说,以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道:“此事触及八旗根本,皇阿玛也是担心一众旗主和王公勋贵反应激烈,刻意留下回旋余地,今日早朝,李德全便一直在乾清门后,皇上下了道谕旨,迁吏部左侍郎王项龄为工部尚书。”

王项龄是老十四的人,胤禩、胤禟自然都清楚,这节骨眼上提拔王项龄为工部尚书,康熙虽未明言,但其态度却是明确无遗,一听这话,二人都是放下心来,康熙既然是力挺老十四,这事他们也就底气十足了。

略微沉吟,胤禩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昨日听九弟提及,十四弟要朝鲜藩国的资料,朝中亦有风声,说十四弟要强化宗藩关系,此事非同小可,不知十四弟是有意吹风,以观反应,还是已经得到了皇阿玛首肯?”

见胤禩颇有忧色,胤祯不由微微一笑,看来,朝中大臣是担忧者多,大清的这些近邻,可没什么好东西,朝鲜是个无底洞不说,越南更是条白眼狼,老挝、缅甸的金三角更是毒品的生产基地,日本就更不消说了,印度也是争端不断,如今乘着这大好机会,自然要一劳永逸的解决他们。

微微沉吟,胤祯才道:“朝鲜藩国最早臣服我大清,两国关系也最为密切,但这些年来,我们对朝鲜的内政外交却是极少干涉,大清现在的主要敌人是欧洲的海上强国和北方的俄罗斯。

俄罗斯暂且不提,就说欧洲的海上强国,他们要入侵大清,必然要先在我们附近寻找落脚点,否则漫长的后勤补给,他们受不了,这也是南洋舰队远征欧洲必须先找盟友,而且还要在非洲寻找落脚点是一个道理。

八哥,海洋很大,有很多利于海上航行的潮流,咱们前往美洲的舰队就必须借助黑潮暖流,途经日本,也就说,欧洲各国的舰队可以从美洲经日本或者是朝鲜进入我大清,若是他们将日本或者是朝鲜作为落脚点,建立后勤补给基地,要侵犯我大清,就易如反掌。

藩国也是国,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与宗主国翻脸乃是寻常事,一旦足够强大,反过来攻打宗主国也不鲜见,以前,咱们是没能力,现在有这能力,为何还要给子孙留下隐患?

正所谓鸟尽弓藏,日本既已臣服,朝鲜便再不是缓冲地带,已无继续存在之必要,日本、朝鲜、琉球,这三个藩国必须乘着国力强盛之时纳入大清版图,不能留下隐患。”

胤禩、胤禟都没想到,老十四根本不是要强化什么宗藩关系,而是要直接侵吞这三个藩国,而且还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微微一想,两人都已明白过来,老十四刻意放出强化宗藩关系的风声,不过是一种手段,造成各藩国恐慌,进而逼迫他们断绝宗藩关系,以便名正言顺的侵吞他们。(未完待续)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