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民安在,填沟壑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二百一十一章 民安在,填沟壑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军大营距离莒县的直线距离大约六十里,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尽是丘陵与坎坷难行的山道,而绕着丘陵地带的南侧平原,则需要走八十里左右。

这个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而为了保持战斗力,天平军必然不会在今日抵达,会在夜间养精蓄锐,明日再与围困莒县的武兴军作战。

刘淮望着远去的天平军大旗,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无力感。

在这个通讯极其不便的时代,将一支军队派出去,就如同将一支箭射出去一般,之后的结果如何,几乎很难以统兵大将的意志为转折,就凭部将各自发挥了。

所谓功夫都在战场外,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同平日里多多校正弓弦,磨炼箭术,打磨箭头,这一箭就能射的又准又快。平日里多训练兵马,就能在这种时候提高胜率。

但鬼知道天平军整军成果如何呢?这三千天平军精锐,能与武兴军两千兵马作正面抗衡吗?

那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这时候就得相信辛弃疾了。

不得不说在前世玩三国游戏时,有名将收集癖现在看来实在是太正常了,因为有些人的名字一出现,就足以使人凭空多出三分底气来。

刘淮在望楼上眺望远方,思维不由得开始发散。

而此时,斥候之间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因为无论是武兴军还是忠义军都想要探明对方的军情,却又想遮蔽自家营寨,两方的斥候互相试探,复又互相阻拦,在接触交战见血之后,两方的轻骑几乎同时开始了集结,在这条宽约五里的狭长通道中开始了血腥的厮杀。

在这种仅凭借个人马上武艺而决定胜负战斗中,忠义军的斥候渐渐落于下风,几乎被压到了前军营寨北边一里处。

就在刘淮想要下令让一个都的甲骑冲出去,以作扫荡的时候,又有七八轻骑从北面而来,为首之人举着一面红色旗帜。

见到这面旗帜之后,金军斥候当即愈加振奋,同时汇聚到红色旗帜之下,形成一股大约百人的轻骑队伍,簇拥着那七八骑向前。

至此,忠义军的五十多名斥候彻底无法立足,向着营寨边沿撤去。

金军连连欢呼,停到了营寨一箭之地以外,而那举着红色旗帜的金骑却是一直向前,来到了前军营寨跟前,勒马停在了三重壕沟之外。

“南蛮子们!”那名披着盔甲的金骑环视四周,骄狂地大声喊道:“俺乃黑罕风,给你们带来了俺家都统恩典。知道你们这些南蛮子都是蠢货废物,被贼人所蛊惑,才来与大金作对,只要你们弃暗投明,交出那魏胜与刘淮的头颅,俺家都统就可以保证既往不咎,每人还能有安身银子可拿!若是还敢顽抗,天兵过处,鸡犬不留!看见这面血旗了吗,它的意思就是不降便死!”

黑罕风大声呼喝,站在木栏后方的忠义军只是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若不是军官没有下令,早就有人想要弄死这厮了。

刘淮在望楼上听着片刻,见都是车轱辘话后,无聊的打了个哈欠,对着身侧亲卫偏了偏头。

亲卫会意,举起了一杆杏黄色的大旗,用力挥舞起来。

下一刻,东北侧的角楼也同样举起杏黄色旗帜,而仿佛以此为命令一般,东北侧的一处营寨大门轰然洞开,一百甲骑蜂拥而出,从北侧绕过壕沟拒马,向着那百名轻骑猛然杀去。

黑罕风似乎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立即拨马回头。

然而他面前的吊桥也轰然放下,一名披挂整齐的将领手持一杆长度惊人的长矛急速杀出。

“爷爷乃是马金陀,今日用你的首级,作进身之阶!”

黑罕风刚刚听完一句喝骂,一杆矛头已经卷着秋风捅到了身前,关键时刻,还是多年精习的马术救了他一名,他反射性仰天躺在了马背上,险而又险的躲过了这一击。

“你这贼厮……”

黑罕风喝骂出声,手刚刚摸到长矛杆上,就觉得后颈一痛,下一刻就浑身无力的一头栽下了马。

马金陀心中暗叫侥幸,他这一记回马枪力道不足,并不足以破甲,偏偏这唤作黑罕风的贼厮为了露脸,顿项在头盔上缠着,没有放下来,才让马金陀轻而易举的得了手。

“开了个好利市,随俺冲!”

跟着马金陀从大门冲出的甲骑共有十人,皆是临沂周边出身,他们早就知晓马金陀手上功夫了得,却没想到这厮竟然杀一甲骑如杀鸡,当即振奋起来,嗷嗷叫着冲杀向那百余金军轻骑。

金军轻骑此时已经开始散开。

他们毕竟都是斥候而已,聚集在一起只是为了给劝降的将官壮声势,然而万万想不到忠义军如此决绝,竟然连使者都杀,甚至还想要将他们一口都吞下去。

金军斥候们面对突袭而来的忠义军甲骑,二话不说,扭头便撤。

不得不说他们见机实在是太快了,除了马金陀距离比较近,有所斩获之外,百余甲骑只是追出去两里,就鸣金收兵,退回到了营寨之内。

“绝对是强军。”陆游这时候也上了望楼,指了指北边说道:“进退有度,说撤就撤,没有任何恋战,也算是训练有素了。”

刘淮点头:“确实如此,既然这样,斥候轻骑都撤回来,若有贼军来探营,直接排甲骑驱散即可。”

陆游有些疑问:“那岂不是让金贼遮蔽了我军?”

刘淮指了指左侧江面:“那就只能在我军强项出击了。”

陆游顺着刘淮的指向看去,却见沂水上有数条小船乘风破浪,从北边顺流而下。

很快,小船就停在了营寨内渡中,有浑身湿漉漉的白净汉子来报:“报统制郎君,金贼已经出营,总数大约一万多人马,只不过其中大多是签军。金贼正军藏匿其中,看不出来,但俺数了数大旗,大约是三十六面。”

“金贼组织的船队在何处?”

“回统制郎君,就在东岸的一片圩子里停着。停的位置团成一团,不像是战船,倒像是运送辎重的商船。”

“有水轮船吗?”

“自然是没有的。”

“再探再报,且去传令,让何二郎,何三郎准备好,随时给金贼一下狠的。”

“要的……俺是说,喏!”

那白净汉子拱手应命而去。

在一旁的陆游恍然大悟:“何二郎何三郎,是那何伯求的两个儿子,何子真与何子正吗?”

刘淮点头:“正是二人,两人都是跟着何三爷在沂水上讨生活,此时已经成年,早就当家做主。老何投过来的时候,就让这二人当我的亲卫,经历了前几日围剿金贼,这二人积了些功劳,已经成了队将,此次我专门要了何家的水轮船来,正好让他们二人去领自家战船,看看能不能凭着这条沂水做些文章。”

说着,刘淮回头看着陆游,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些文书不都经陆先生的手吗?为何现在要如此诧异?”

陆游倒是坦然,直接一摊手说道:“没办法,我不知兵嘛。我甚至都不晓得水轮船与寻常商船有何区别,大郎既然要了,上报魏公没有异议之后,我自然就会调拨粮草军械,让他们来协助作战。”

刘淮复又笑了笑:“陆先生千万别妄自菲薄,就凭陆先生能坦然承认不知兵,就已经胜过南边那些士大夫千倍万倍了。至于如何打仗,在军中继续厮混下去,只要一年不死,总还是能学会的。”

两人只是闲聊了几句,就遥望北方烟尘四起,人嘶马鸣。

队列十分混乱,但刘淮却没有起任何轻视之心。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队列的最前方都是穿着各色褴褛衣服的寻常百姓,他们每人扛着一个大筐,筐中装满泥土,被金国正军驱逐着上前。

应该说刚刚那扛着血旗的黑罕风就是武兴军给出的最后通牒,这些总人数大约两千人的签军抵达战场之后,没有歇息,没有预警,直接在正军的驱使下,大声哭嚎着向忠义军营寨奔来。

陆游挥舞拳头狠狠砸在望楼的围栏上,愤怒大喝出声:“好贼子!竟然驱百姓填沟壑!金贼果真是狗改不了吃粪,几十年了,依旧还是这种腌臜手段!”

说话间,当头的一名扛着大筐的签军已经狂奔到壕沟之前,他将一筐筐泥土倒进壕沟之中,头也不敢抬,随后拖着空筐玩命向后跑去。

其他签军有样学样,数百人一起将筐中土石倒到一段壕沟中,很快就将那段壕沟填平。

在木栏后,箭楼中,土山上的忠义军弓弩手难得失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频频回头,寻找将官命令。

刘淮望着这一幕,叹了一声说道:“手段不在于新旧,管用就行。”

陆游有些焦急的回头:“大郎,我也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但你却是智计百出之人,能不能想办法救一下他们?”

刘淮声音艰涩,却是立即回应:“哪里会不死人呢?陆先生,如果你心里难受,就把他们当作金国的百姓吧。”

陆游还要反驳,刘淮已经大声下令:“放箭!逼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