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二百一十章 援军急至大将出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二百一十章 援军急至大将出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八月三十日下午。

忠义军与武兴军斥候之间小规模作战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典论的第一封情报。

其中内容确实没什么,只说了污帮全体之前在他的劝说下都进了城,见到城外有忠义军流民逃散,他们也想走,只不过城中已经戒严,没办法全都离去。

当然,人有人道,鼠有鼠道,像他们这种城狐社鼠当然有自己的关窍,但这种鼠洞一般的地方,自然走不了许多人,只是将一些家眷送出去而已。

而这些人也被劝说南下,典论列出了一份名单,希望刘淮能够稍稍看顾。

唯一有些用处的情报,就是几个朱家庄上上下下全都被驱逐出来,并且进了县城,其中青壮被抽调了许多,似乎要组织签军民夫,已经起了几场冲突,但都是以武兴军的大开杀戒为结尾。

而那五个朱家庄,似乎都被金军占了去,以作屯兵之所。

情况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刘淮这里除了继续加固大营,准备打防守反击以外。就是给开赵讯息,告诉他金军一万人马已经抵达沂水县,让他谨守莒县县城,千万别还没有焐热就丢了。

然而到了晚间的时候,噩耗还是传了过来。

金军两千正军突袭了东平军在莒县县城以东的军营,虽然没有攻下莒县县城,却也杀伤甚重,甚至连东平军大将明椿也受了重伤。

开赵说如果再没有援军,他最多还能坚持两日。

与此同时,忠义军的斥候也传来了回报,武兴军大部沿着沂水南下,在东岸的官道连夜立营,距忠义军前军大营不过十里而已。

而且金军似乎在寻找地方架设浮桥,似乎想要分兵沂水西岸。

刘淮倒不担心沂水西岸,因为那边的路丘陵密布,官道十几年前发大水的时候淹过一次,似乎没有修整,杂草横生。更重要的是,与前军大营夹河而立的,是一个唤作峙山的土山,小山身前还有一条宽约五十步唤作峙河的小河。

有二百忠义军在土山上立营,西岸就可以守得稳如泰山。

但西岸不同,东岸虽然也是丘陵密布,却没有西岸蒙山余脉的高山,相对平坦宽阔一些。

武兴军的行动,也验证了前日拷打俘虏而得出的一些情报,似乎武兴军真的要着急拼命了。

可能明日,武兴军主力就会对着忠义军发动猛攻,前军将面对严峻的考验。

刘淮算了算本钱,算上王雄矣部,现在大营中总共三千四百人马,谨守大营可以,又如何分得出兵马去协助开赵呢?

而若是莒县被金军攻占,那么最起码有两千金军会沿着沭河南下,畅通无阻的进攻前军的侧翼。

刘淮捋清形势后,心情变得有些复杂。

之前觉得勾心斗角玩心眼很累,现在来了个雷厉风行,直接上阵厮杀的,还真的有些不习惯。

但还真别说,这还真的一拳怼在了忠义军最为薄弱的地方:本钱不够。

金国到底是万里大国,别管此时已经衰落到什么程度,但论民力物力,还是要远远超过忠义军的。

当有正经金军粗暴整合资源之后,以决绝的姿态打过来,将事情都放在刀尖上来解决时,反而就成为了忠义军最难应对的对手。

但刘淮也没有他法,只能写信派遣军使与魏胜,告诉自家父帅金军主力进攻方向已经确定,让他率中军与右军主力赶紧来支援。

然而文书刚刚发出去,八月三十一日清晨,一支人数大约三千人的兵马就已经赶到了前军大营左近。

刘淮看着为首的辛弃疾、李铁枪、耶律兴哥三人,一时间惊讶的难以言语。

“你们如何来了?”

李铁枪爽朗一笑:“当然是来抗金来了,刘大郎,听说你这里有金贼正军可以杀,俺来杀金贼来了。”

辛弃疾与耶律兴哥同时拱手以对。

刘淮看了看那面天平大旗,复又看着三千列队齐整的兵马,然后又望向身侧含笑不语的陆游,千言万语想要问出,却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问起。

陆游笑着说道:“前几日之时,魏公与耿大头领作商议,作了忠义军与天平军守望相助的约定,若是金贼从费县来,魏公就会亲自率军出征,协助天平军;而若是金贼从莒州来,那么天平军也会出兵,协助咱们吞灭金贼,只不过老夫也没有想到,来的竟然如此之快。”

刘淮挠了挠头,连忙将三人让进帅帐,天平军则是由副将带领,就地休息。

寒暄几句后,刘淮终于问了正题:“辛五郎,我猜到耿大头领会派兵而来,却为什么是你们三人?我不是在说辛字军、如林军不能战,而是在说,你们三人,一个长于政略,一个是耿大头领心腹,还有一个有自家部族,为何在耿大头领整军的关键时刻,来与我并肩作战呢?”

仿佛被问到了问题的关键,三人皆是一时间默不作声,只是饮着凉茶。

陆游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

片刻之后,还是耶律兴哥嘿然出声:“还能如何?俺们仨是被撵出来了呗!”

李铁枪将茶盏在案几上重重一顿:“耶律二郎,你这话也是能在耿大头领背后说的吗?”

耶律兴哥嗤笑一声:“刘大郎是何等人物,你们遮遮掩掩就能瞒得住他了吗?要俺说,还不如明明白白,光明正大的互相交底,最起码还能让刘大郎高看咱们一眼。”

李铁枪复又默然不语。

片刻之后,还是辛弃疾说道:“大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辛字军和如林军了,而我们三人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配合耿大头领整军。”

说到这里,无论是刘淮还是陆游都恍然,刘淮干脆直接说道:“所以,你们这三个威望最盛,名气最大,功劳最高的头领要出来,才能方便他拆山头,整顿兵马?”

说罢,不待其他人回应,刘淮复又嘎巴着嘴巴说道:“这耿大头领当真奸猾,若其他人遭了此事,不说投奔忠义军,就算直接跑了也说不定。偏偏你们三人,辛五郎有志节,大铁枪有义气,耶律二郎有部族,倒也不怕被我扣住,真是好算计。”

耶律兴哥皱眉说道:“大郎这话俺就不爱听了,凭什么他俩又是志节又是义气,到俺这里就成了部族?就不能也夸俺两句?”

刘淮笑着说道:“那耶律二郎有责任心,为了部族殚精竭虑,如此可好?”

耶律兴哥挑了挑眉毛,虽然没在说话,但到底还是有些高兴的。

刘淮复又好奇问道:“五郎,在这个当口,耿大头领如何整军?难道是将大军拆散重组?那还有战力吗?”

辛弃疾摇头,然后给刘淮细细解释起来。

天平军这次整军,主要针对的是各个山头的头领,像辛弃疾这般散尽家财拉扯起来的军队,根本就是只知道辛弃疾,而不知道耿京。

而耿京要跟各个千人统领,百人将建立关联,将调兵的权力归到他一人身上。通过存优汰劣,让那些老弱病残卸甲归田,编练强者为正经兵马的方式,编练出一两万军队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再次出现听调不听宣的情况。

平心而论,这种相对温和的整军这对于所有人都是好事,对于各个将领来说,不用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自然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对于底层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绝大多数百姓跟着天平军不是为了战场上博功名,而是想过安生日子的。

但对于中层领兵头领们来说,原来我有三千兵马,现在你一整编,让两千人解甲归田,现在我就剩下一千了,而且各个百人将还对你耿大头领感恩戴德,这怎么得了?

压力层层传导,到最后一定会积压到大将身上。

所以,最大的三个山头此时脱离旋涡,可以将争执甚至内战消弭于无形。

而且,耿京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

要抗金!要杀金贼!要支援友军!

如果连这种事都要躲,那么天平军兴兵举义还为了哪般?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人得就有人失,耿京得了最大的好处,得了一言九鼎的权力,那自然就是面前这三人有所失了。

耶律兴哥还好一些,他依旧作为‘外样’而存在,他的部族虽然也会如汉人那般被安置,却不会打散编户,到底是有些独立地位。

辛弃疾与李铁枪干脆军号都没有保住,因为这两个军号的独立性太大了。

不过耿京也将自家有些犯忌讳的天王军改成了背嵬军,不光是为了给南边赵官家的面子,更是给足了辛、李二人的颜面,总算没有寒了死忠的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辛字军新的军号为踏白军,如林军新的军号为选锋军。

这也不知道是哪个鬼才按照岳家军的军号取得。

刘淮心中暗暗吐槽,随即就看向面前三人:“咱们都是熟人,所以我也就不废话了。你们为客军,军需辎重自然由我军来供给,稍候还请陆先生与天平军辎重官做些知会。”

陆游点头,这原本就是应有之义。

刘淮复又说道:“缴获分配与斩首记功,如果天平军独立作战,就依照你们的来,我不干涉。如果与忠义军合力作战,则缴获盔甲战马军资按人数比例分配,金银财帛除去赏赐,五分入公账,五分全军均分,军官取倍,民夫取半,如何?”

三人左右对视一眼,辛弃疾点头说道:“大郎志若霜雪,我们自然是相信的。”

刘淮再次说道:“那此战我父未至之时,以我为主,我父抵达,我父为主,你们可有异议?”

三人知晓这是要他们表态了,连忙拱手应命:“谨从刘统制军令。”

“好!”刘淮说着指了指身后的舆图:“原本你们远道而来,应该歇息一日,但军情如火,现在东平军开赵在莒县被两千金贼正军包围,危在旦夕。你们需要最迟在明日,就得为莒县解围,能做到吗?”

“喏!”辛弃疾拱手应诺:“刘统制,若一千金贼来,我为统制吞之;若两千金贼来,我为统制胜之;若五千金贼来,我为统制当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