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五百八十七章 永据大漠

天策大明 第五百八十七章 永据大漠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顺七年十二月,瀚海城。

朝廷派来的瀚海都护府的第一任总督、巡抚已经赶到,并且带着一众文武属官在瀚海城内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瀚海都护府总督名叫陈懋,字舜卿,南直隶凤阳府寿州人。陈懋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为靖难大将陈亨之子,他有胆气,擅长骑射,年届弱冠时,陈懋便以舍人身份随父从军。

靖难之役中,陈懋随父投靠燕王,并参与坝上、广昌、蔚州、大同、白沟河、济南等地的战斗,任指挥佥事。永乐六年三月,陈懋佩征西将军印,以总兵官职镇守宁夏。陈懋到宁夏后,使当地号令一新。

永乐七年六月,北元国公阿滩卜花朵来等率部归降,丞相昝卜、王亦儿忽秃、典住哥、平章都连、脱儿赤、司徒秃鲁塔失、国公卜答失里、同知朵儿只速可,同佥阿束等帅众来降,有部众三万,牛、羊、驼马十余万。

十月,陈懋率军至下梧桐地域,遭遇率家属前来归降的北元知院秃赤与其弟司徒、知院伯颜不花,陈懋将其送至北京。十一月,都连等叛逃,陈懋率众于黑山追擒都连,并尽收其所部的人口畜牧。同年十二月,永乐大帝加封陈懋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进封宁阳侯,累加俸至三千石。

后来到了宣德元年,陈懋随明宣宗讨平朱高煦叛乱。此后仍镇宁夏,他久镇西北,威名震漠北,即便是后来的瓦剌部、鞑靼部,也对其非常忌惮。到了正统帝即位后,陈懋出镇甘肃,后因被劾冒功致乱而遭夺爵,至正统五年方复爵。

如今到了天顺七年,陈懋已经是八十五岁的老人了,当刘君韬听说朝廷将陈懋派来担任第一任瀚海都护府总督,当即目瞪口呆,因为刘君韬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陈懋在天顺七年的时候便去世了,而且朝廷还追封其为浚国公,谥号"武靖"。

不过刘君韬转念一想,朝廷派陈懋前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今满朝武将之中,陈懋是永乐大帝加封陈懋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进封宁阳侯,与刘君韬一样,都是侯爵,也只有陈懋坐镇瀚海都护府,才能够镇得住局面,可以制衡刘君韬这个新晋的侯爵。

因为陈懋在历史上很是活跃,所以熟知历史的刘君韬也对其比较了解,知道其体貌魁梧、髯部修美、声如洪钟,陈懋胸怀磊落,尊重礼敬士大夫,在文官之中的名声很好。这也是陈懋能够成为唯一一位以靖难之役功臣受封,而活至天顺年间仍保持爵位的原因。这也使得陈懋久保名位,数次遭遇起落,但最后得以功名而终。

不过刘君韬也知道,陈懋为人穷奢极侈、声伎满堂,即使到老也不变,这对于刚刚建立的瀚海都护府不见得是好事。

而朝廷派来的第一任瀚海都护府巡抚名叫岳正,刘君韬对于此人并不熟悉,不过好在情报部已经将岳正的资料搜集到手。

岳正世家为武职,到了岳正这一代,便则弃武从文。岳正在京师乡试中举,就读于国子监。当时李时勉为祭酒,广招四方名士,岳正、商辂、彭时、王恕等都在此读过书。

正统十三年会试,同考官起初并未取岳正试卷,是侍讲杜宁审阅了他的试卷后说:"此我辈人也。"遂入选,为会试第一名,会元。廷试赐一甲第三,授翰林编修。

岳正生性豪放,敢于仗义执言,不避权贵,后来正遇承天门遭灾,当时的正统帝闻讯震惊不已、不知所措,便命岳正草诏罪已。

岳正借机历陈弊政,内有:"敬事天神,有未尽蓠,祖宗成宪,有不遵蓠,善恶不分,而用舍乖蓠;曲直不辨,而刑狱冤蓠,征调多方,而军旅劳蓠,赏罚无度,而府库虚蓠;请谒不息,而官爵滥蓠;贿赂公行,而政事废蓠;朋奸欺罔,而附权势蓠;群吏弄法,而擅威福蓠;征敛徭役之法太重,而闾阎田里靡宁蓠,谗谄奔竞之徒痈进,而忠言正士不用蓠,抑有司、茸酷暴,贪冒无厌,而致军民不得其所蓠?此皆伤和致灾之由,而朕有所未明也。今朕省愆思咎,怵惕是存。尔群臣休戚惟均,其洗心改过,无蹈前非。当行者,直言无隐。"

岳正草拟的这份罪己诏文词极为诚恳率直,天下传诵。而当时的石亨、曹吉祥则到处散布流言,说岳正为了标榜自已,以忠直屡次毁谤大臣。

无奈之下,正统帝见石、曹两人势力强盛,而岳正又实在无能,只得罢去岳正的相职,贬为钦州同知。岳正任相仅二十八天。

岳正在赴钦州途中,他因顺路去家乡探望了老母十余天,陈汝言就上奏说,他在贬降外任途中擅自耽搁,以前还强占过土地等罪行。岳正遂又被逮捕入狱,杖责一百后流放肃州。岳正行至涿州驿舍时,因双手被拷得太紧,几乎气绝身亡,多亏涿州人杨四用酒灌醉了看守他的公差,松开了他的械具,并厚金贿赂公差,请他们一路多加关照,岳正才得以平安到达肃州。

对于岳正这个人,刘君韬给出的论断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二愣子,此人虽然刚直不阿,但不知变通,能力上也有些欠缺。

不过转念一想,瀚海都护府并没有多少汉民百姓,大部分都是胡人部落,只要有大军驻守在此,民事上并没有什么治理难度,只要协调好各部落的事务,防止天灾害民变好。

至于什么变胡为汉,在刘君韬看来就是个笑话,胡人就是胡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跟汉人一条心,此时臣服也只是实力不济罢了。

所以刘君韬认为,这些胡人只能是为我所用,有朝一日不能用了,便要斩尽杀绝,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此时已经到了年底,刘君韬带着赞画部部长张玉清、中枢部部长蓝思齐,与瀚海都护府总督陈懋、巡抚岳正,以及二人手下的将官、文官一起,抓紧时间商议出了一个让大明永久占据大漠的方案。

按照刘君韬等人制定的方案,将瀚海都护府分成左、中、右三部:金山以北、阿蒲河以西的地带为瀚海都护府左部,阿蒲河以东、阿鲁浑河以西为瀚海都护府中部,阿鲁浑河以东至辽东为瀚海都护府右部,并且将大漠上的各部胡人全部平均分布到三部的草场去,绝不让任何一部壮大。

这还是对人口的安顿,其次便是军事上,刘君韬等人的方案将瀚海都护府的军力分成了两部分:明军和仆从军!

明军兵马自然不用说了,便是瀚海都护府总督陈懋带来的三万精锐明军将士,以及驻守在瀚海城的一万多长水军铁骑。

瀚海镇总兵官周宗胜虽然在瀚海都护府总督陈懋的辖区内驻防,但是在军事上依旧归刘君韬统领,只是在紧急情况下,例如胡族叛乱、敌军来犯等情况下,陈懋可以对长水军进行征调,而且还要第一时间给刘君韬送去公文备案,不能随意指挥长水军。

至于仆从军,则是分为常备兵力和预备兵力。

仆从军的常备兵力便是之前刘君韬整编出来的九个营八万多兵马,众人将这九个营的仆从军分成三部分,瀚海都护府左、中、右部各有三个营驻守,分别驻扎在各地的要隘地点。

而仆从军的预备兵力,则是整个瀚海都护府中的胡人部落,按照众人制定的方案,这些胡人部落中所有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都要在都护府登记备案,不得隐瞒不报,否则便是图谋叛乱,会成为整个都护府的攻击对象。

这些登记的胡人男子,每年要到瀚海城轮训一个月,之后便要在瀚海都护府各地驻防两个月,以便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接受明军的监视。

当然,这些兵马前往瀚海城轮训、在各地驻防所需的钱粮全部由各部落自行支付,虽然瀚海都护府会提供一些,但绝不会太多。

刘君韬也是想要用这个方法,让草原上各部的实力完完全全暴露在明军的视线之下,并且通过人马的大规模、周期性的调动,最大程度的消耗草原各部的实力。

这部分仆从军预备役的兵力,按照刘君韬的估计,应该在十万左右。

这并不是说草原各部的兵力还有十万铁骑之巨,这十万人已经是草原各部最后的“精血”,一旦这十万男子死伤过多,那草原上大部分的部落都要灭族了!

众人敲定好这份方案后,便立即派人送往京城。

天顺帝很快便批准了这份方案,让陈懋和岳正尽快落实,同时也催促刘君韬尽快返回大同镇城,料理好山西的军务之后,尽快赶赴京师出任兵部尚书,驻守山西和山东、瀚海都护府的天策军各部,暂时划归京畿驻军序列,各部都原地驻扎暂时不予调动。

刘君韬接到这份圣旨顿时感到一丝不妙,要出大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