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密谋(一)

天策大明 第五百二十三章 密谋(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顺四年十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山西各地都是人心惶惶,而山西总督府也是气氛紧张。

期间,刘君韬准备前往新建立的大同兵仗局、太原兵仗局视察一番,都被郭沐英以“安全不能保障”为由制止了,这也让刘君韬心中郁闷了一下,只能让手下人去代为查看一番。

太原府城。

太原府城内有府衙与副将官厅,府城坐拥平川之地,南北为山川,东西为平坦沃土,更交通镇城与京师要道,向来都是居民繁衍之所。

太原府城内有大街十数条,皆搭有坊表,此时在承恩坊一条胡同的深宅大院内,聚集了众多商人,这些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山西商人。

大宅华贵,大厅宽敞富丽,内中的商人,也个个锦衣袍服,尽显富贵之气,此时虽然刚刚入冬,气温还不是很寒冷,但是屋内的众人都是貂裘加身,迎面一股富贵之气便扑来。

他们慢条斯理坐着谈笑,简单几句交谈中,有时价值几万两,甚至十几万两、几十万两的货物交易就此达成。

在座商贾,多是粮商、盐商之辈,有人同时还经营着药布皮毛、当铺旅馆、钱业、茶业、仓库诸务,个个身家巨万,举手间扑面而来的富贵之气。

大明初年,朝廷为了解决边军粮饷运输问题.便实行了“开中法”.鼓励商人运粮到边关。

从那时起,九边便粮盐商人大兴,便是到了现在“开中法”已经逐步败落,然九边依然需要大量的粮食棉花布匹,同样离不开这些商人。

以边军将士月粮一石标准计.仅宣大三镇一年便需要粮食二百多万石,布几十万匹,棉花几十万斤。

还有大量马匹的草料,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杂货需要的数目也是天文数字。

自从刘君韬率领一部天策军将士抵达山西之后,这些所需辎重的数量更是急剧增加。

这养活了一个庞大的商人集团,有资十万两不敢称道,百万两才算平常,特别以晋商、京商,徽商等为富,而此时屋内的众人,便全都是晋商之中的翘楚。

由于获利甚巨,虽然大明北地时常面临胡人的侵扰,以至于百姓流离失所,但对很多商人而言,却影响不到他们的富贵生活。

香尘载道,玉屑盈衢,商贾之中的夸富斗艳层出不穷,极尽挥霍之事,而晋商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

看周边一排排站开的丫鬟侍女,身旁那精致的黄花梨桌椅,还有旁边吹拉弹唱,专门从京城请来的昆曲班堂,对许多贫民百姓而言,做梦也想象不到这等奢侈。

这还仅仅只是太原城内一隅之地,若是到了这些晋商各自的地盘上,便更是奢华无比。

此时,众商贾正在交头接耳、轻言浅笑,这时一个穿着蓝绸长衫的管家出来,含笑道:“诸位,张老爷子到了。”

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者在一干侍女的搀扶下出来,他须半黑半白,身材高大,举手投足间颇有威严之气,显然是久居金钱权力中心的人物。

看他出来,在座众商贾纷纷拱手作揖,连称“张老爷子万安。”

由不得各商贾不恭敬,这张老爷子张永祥便是太原副将张恭维的族叔,张恭维在太原镇守多年,触手无孔不入,太原左近所有能赚钱的产业,哪个他没伸手?田地,粮油,布匹,棉花,畜牧,矿山,等等等等,都有张家的身影存在。

张永祥老奸巨猾,手段狠辣,对竟争对手从不留情,除非答应他提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

在场商贾或许有些人是外来的强龙,但强龙不压地头蛇,张家就是太原的地头蛇。要想在太原这块地方经商营业.谁敢不听张家的号令?

见众商贾施礼,张永祥呵呵而笑,拱手团团作个圈,略略提高声音说道:“诸位,让老朽来引见。”

他指着身旁一穿着绸袍,头戴江~山一统帽,神情颇为精明的中年人,说道:“这位便是范家的大公子范宇贺、范大掌柜,诸位多多亲近。”

范宇贺对众人作了个罗圈揖,含笑道:“宇贺见过诸位掌柜。”

下面商人都是还礼,很多人抑止不住内心惊讶,交头接耳起来。

久闻山西介休范家(就是后世明末时期汉奸晋商的先祖,此时已经发迹)之名,彼明初便在边塞进行贸易,传至其父范安城时,己是张家口、介休一带有名的大商人。

而范家,也是最早与瓦剌部、鞑靼部贸易的商人之一,史载其“与各部左通货财,久著信义”。

传闻范家家资数百万,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茶叶、药材无不经营,特别以粮食棉花为重。

族内人才济济,晋城、长治、祁县,太原、大同、张家口等地无不设铺,就连商部进军山西的时候,也对范家颇为忌惮。

而且,他们家族精通数学、珠算、会计等计算技能,还有大量的语言天才,族内很多人通晓大明各处方言,塞外蒙语语,甚至后世与俄罗斯贸易后,他们中还涌现出大批精通俄语的人才。最后贸易展到欧洲后,族内又多人精通西洋各语。

这种本事,其实是此时山西各地商人普遍拥有的,这也是晋商能够崛起的一个原因之一。

范安城渐老,族内生意,大多由其子范宇贺掌理。

而山右八大商之名,真正成名的时候是后世明末之时,但此时山西各商人也都是如雷贯耳,是典型的官商一体,官便是商,商的族人便是官。

在场众商贾中,有士坤家族,有官吏家族,也有很多军将家族,但对于范宇贺的到来,各人还是恭恭敬敬。

范宇贺和气地与众人见了礼,他的傲气是在骨子里,并不在各人面前端什么架子。

引见过范宇贺之后,张永祥再次呵呵一笑,他并众人坐下,范宇贺则是坐于客座的位之上。

待众人坐定,张永祥锐利的双目缓缓扫过各人,说道:“今日高会,想必诸位都明白来意。宁北伯之前纵容麾下商贾进入山西,破坏了咱们山西人的规矩、抢夺了咱们山西人的生意,如今又要借着票号来割咱们的韭菜,向咱们征收商税,老夫召大家来,也是商议对策……”

他更微笑看了范宇贺一眼,说道:“很荣幸的,老夫请得范大掌柜大驾光临,更壮声势。”

听张永祥提到他的名字,范宇贺又欠身而起,对身旁各人致意。

其实范家在太原的店铺并不是很多,但在张永祥邀请之后,范安城召其子一番商议,范宇贺便亲自赶来太原城内,有了范家的加入,与会商人都是“士气高涨”

“今日之事,关系到各位的经营,甚至关系到诸位家族的存亡,诸位掌柜都可以说说,该如何应对。”

说完后,张永祥便稳坐位上喝茶,一双眼睛似闭非闭,只是窥探各人的神情。

下面各商人交头接耳一阵,刘君韬要收商税、行票号,和大家争抢生意,在场各人当然没有一个愿意的。

虽然他们这些晋商日进斗金,但要从他们腰包中掏出一两银子,都没有一个人舍得。

其实他们对刘君韬的忧虑不单是征收商税一条,关键还有刘君韬逐渐严查边关、禁止私贸,在整顿山西各地驻军之后,众人的走私生意已经急剧减少。

对各人来说,这可是比征收商税还要严重,只是这条不好公然反对罢了。

毕竟自瓦剌灭亡、鞑靼部崛起之后,朝廷就下令关闭互市、严禁边贸。

虽然禁令有若一纸空文,各镇走私仍然非常猖檄,但刘君韬却是打着这个旗号,开始严格整顿山西的边防,明面上各人却不好反对。

但这商税与众不同,不论是士人阶层还是商人阶层,众人都可以打着与民争利的旗号强烈抵制。

若能在此事上将刘君韬压下去,或许刘君韬非但不敢征税,便是严禁边关也不了了之。

而且,众人此前还放出风去,说是有人要刺杀刘君韬,为的就是造声势,让那刘君韬心中畏惧,也好配合众人的抵制计划。

现在看来此举已经初见成效了,据说刘君韬一个月来都是窝在总督府内不敢外出,就连总督府上的护卫都是增加了几倍,众人心中都是振奋了不少。

此时,下面各商人相互交换眼神后,一个长像颇为文雅的商人站起来,却是太原府知府吴建的族人吴越。

吴知府在太原府城就任后,立时鸡犬升天,家族子弟纷纷赶来,购买田地,开店设铺,诸多赚钱“潮流”他们同样不甘落后。

只见吴越摇头晃脑道:“宁北伯此举是与民争利,岂不闻与民争利是太祖禁止之行为乎?征椎之使,急于星火,搜括之令,密如牛毛。无赖亡命,附翼虎狼。我山西各地本就贫困,各位掌柜做点买卖也是不易,若宁北伯开征商税、禁绝贸易,只恐得陇望蜀,今日征十文,明日征百文,后日征百两,到时诸位家破人亡就在当日,此举万万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