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五百零一十三章 雄心

天策大明 第五百零一十三章 雄心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同镇城的教场位于城南三里处,占地七顷有余,面积颇广,教场是在永乐年间兴建的,往日都是大同镇城主城内官兵的会演秋操之地。

到了此时,岁月长久,教场各处已是破败不堪。

此时在教场上,已是站满了大同镇城内的大小军士。

此时的大明北地,天气已是非常适宜,但是数万人马拥挤在教场上站的久了,任谁也是会大汗淋漓、烦躁不堪的。

刘君韬在薛桐的陪同下,站在演舞台上看着下面,只见许多大同镇的军士不断左摇右晃,不是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就是给自己扇扇风,完全没个军士的样子。

更让人叹气的是,大同镇兵册上有将近三万九千三百二十三人,刨去在各处城堡、墩台等地把守的将士之外,大同镇城内的兵马怎么也应该在三万以上。

可是刘君韬让手下的天策军将士按照大军建制清点了一番之后,在场中的将士能有两万人马就不错了。

就是在这些人中,一小半人还是老弱,个个身上的鸳鸯战袄都是破烂,很多人面黄肌瘦,连手上的兵器也是锈迹斑斑,一看就没有经过保养。

这些人接触到刘君韬射来的目光,都是神色麻木,眼中、脸上都没有表情,在刘君韬看来,这些兵马已经是废了。

唯一好些的就是各将领身旁的家丁们,这些家丁人数参差不齐,但是大多都是青壮,衣甲兵器也颇为齐全,不过他们的阵列纪律也是稀稀拉拉,都是典型的乌合之众。

在教场演武厅的高台上,刘君韬扫视着场下那些大同镇城的军士们,脸色很是难看,大同镇城驻军的败坏,已经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这些兵能打仗吗?

原先瓦剌大军南下的时候,大同镇的兵马虽然一直是防守着,并没有反击的实力,但也绝不会沦落至此啊?

按照刘君韬的估计,如果是眼前的这些兵马抵御当年也先率领的三十万瓦剌大军的话,那大同镇早就陷落了!

此时,刘君韬看向了身旁的薛桐,只见薛桐的脸色也是很难看,满是愧色。

“让督宪见笑了!”

“薛总兵没有什么话要说吗?”

薛桐叹了一口气,说道:“启禀督宪,我大同镇将士这几年经过瓦剌大军的几次进攻,各部将士伤亡颇大,大军一直都没有恢复元气。虽然这几次都是打退了瓦剌大军的进攻,但是朝廷调拨下来的钱粮根本就不足用,大同镇到处都需要花银子,可是末将却没有这么多银子……”

刘君韬听到这里便了然了:“所以你们就吃空饷,用截留下来的钱粮养军?”

薛桐的脸色更加不堪,一言不发算是默认了。

刘君韬微微摇了摇头,虽然薛桐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甚至是违反大明律的,但这也是被逼无奈的权宜之计。

“自你以下,所有将领罚俸半年!”

“得令!”

这时,教场中传来了阵阵嗡嗡声,大同镇的各部将士此时也注意到了旁边的三千天策军将士,不由纷纷议论开了,这些将士都是从龙骧军中抽调出来的。

这些天策军将士才是好兵,他们个个年轻、身材粗壮,特别是纪律出众,他们身披盔甲,在此时的天气中只是持刃肃立,如同一棵棵挺拔的松柏一般,巍然不动。

这种军纪军容,让旁边的大同镇军士看了都是心中畏惧,特别是不少人之前都是和天策军将士并肩作战过,他们知道天策军将士强悍的战力,所以这些将士的神情更是敬畏。

而后,刘君韬也对此时的大同镇兵马状况有了只管的了解,便让那些大同镇军士再表演阵法与武艺,观看的过程中,刘君韬的脸上依旧没有表情,只是在结束的时候对薛桐说道:“薛总兵,你传令下去,从明日起,本督便要巡视大同镇治下各堡!”

自第二日起,刘君韬便让游击将军周全领着一千铁骑随行,大同镇总兵官薛桐带着一众大同镇的将领陪同,众人接连巡视了大同镇属下各堡。

除了大同镇主城以及左近的四处堡垒之外,大同镇辖下还有聚落所、镇川堡、镇河堡、宏赐堡、威鲁堡、许家庄堡等十一处堡垒。

这一路下来,不提各处堡垒的将领们的努力巴结,依刘君韬看到的情况,各处堡垒的情况都非常糟糕,驻守在各处的兵马甚至连大同镇城内的兵马都不如,看到这些情况,刘君韬想不皱眉头都不行。

第五天,刘君韬领着一行人马来到了镇川堡内,镇川堡守备常正威恭敬地迎接了刘君韬一行人马。

那镇川堡地势重要,位于阳和卫南下通往大同镇城的隘口要道上,堡垒筑于山坡上,西边是台河,地势险要。堡垒周长一里零二百六十步,不包砖,堡垒内有四百多名将士驻守,所辖墩台四座。

堡垒内只有一条大街,几条小巷,住有百姓几十户,或许是镇川堡位于大同镇北部的丘陵高山地区,堡垒内的百姓耕地较少,普遍都很贫穷。

刘君韬见到堡垒内所谓大街只是一条宽一些的泥土路罢了,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街的两边多是一些土屋,茅屋之类的破烂建筑,路上走的也多是衣衫褴褛,冻得全身哆嗦的男人女人。

堡内店铺只有两家,卖些粮米杂货之类的商品。

堡内最好的建筑就是守备官厅了,常正盛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刘君韬这些上官,便杀了一口猪招呼这些从大同镇城来的大人物们。

对常正盛的恭敬与马屁,刘君韬并没有多加理会,只是问常正威道:“常守备,听闻这镇川堡附近有一个铁矿?”

后世的镇川乡是出名的葡萄与杏扁之乡,境内水资源也算丰富,不过刘君韬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境内能打制兵器盔甲的铁矿。

常正威沉吟道:“是有一个,位于北面十几里处,还是挂石矿,品相也颇为出众,只是开采不便。只有一些乡民到那处挖些矿石使用,平日泛人问津!”

穆石矿就是赤铁矿,外形多呈红褐色。

听了常正威的话,刘君韬心情愉快起来,说道:“你带我过去看看!”

从铁矿回来,刘君韬的心情更是愉快,依随行各人的估计,当地的赤铁矿储量近两百万吨,含铁量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这个矿石开采起来后,完全能满足刘君韬的需求。

开采是有些不便,不过刘君韬身为山西总督,只要调派人手,加上钱粮充足,还是可以大量冶炼钢铁的。

事后心情愉快的刘君韬,还在薛桐、常正威等人的陪同下,游览了镇川堡西北处的群山。

该处林木四季常青,郁郁葱葱,到处可见抱子、雅子等野生动物,山上怪石鳞绚,风景秀美,还有大批量的林木及草场。以后要养马及采药,那里是个绝佳的基地。

经过这些天刘君韬巡察及镇川堡各地,他估计境内有二十七、八万亩可供耕种的田地、荒地,而且这是一块完全由自己作主的土地,日后民部完全可以大肆开发出来。

看着山上秀美的景色,刘君韬心中豪情涌起,自己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将山东镇治理好,同样也可以将整个大同镇、乃至山西一省治理好,取得自己在世间的立足之地。

算算时间,刘君韬估计用不了多久鞑靼大军就要南下入寇了,自己可是时间紧迫啊。

不论是之前的瓦剌,还是此时的鞑靼,刘君韬都是从心底厌恶之,从内心深处看不起他们!

刘君韬无论走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考虑和这些鞑虏周旋的任何念头,兵临城下,大不了轰轰烈烈大战一场便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刘君韬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在拼命,从一文不名的鱼山集的穷小子,一直拼到现在的山西总督之职,都是靠自己拼命出来的,就算到最后一刻,刘君韬也不会放弃。

刘君韬此刻雄心勃勃,打算在鞑靼部大军来临之前,将大同镇、乃至山西全省的兵马编练成强军,钱粮不够,就去抢!眼下大明匪贼满地,杀了他们,一可安民,二可养军,就算山西各地的兵马练不成天策军这样强悍,也要强于一般的明军兵马。

在返回的路上,看着若隐若现的大同镇城,刘君韬呼了口气,自己的未来,就从这里开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