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五百零一十二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天策大明 第五百零一十二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场接风宴结束之后,刘君韬也是酒意上涌,便在大同镇总兵官薛桐的安排下,就地住了下来。

次日一早,刘君韬洗漱完毕,薛桐便带着一众大同镇属官前来迎接。

刘君韬是山西总督,治所也在大同镇城之内,薛桐自然要好好的巴结一下自己的上官。

对于薛桐的主动靠拢,刘君韬自然是来者不拒,笑着说道:“薛总兵勤于职守,本督记下了!”

薛桐闻言顿时心花怒放,脚下的步伐,咧着嘴说道:“这是末将应当的!”

说着,薛桐便主动提出送刘君韬返回总督府。

这处总督府原本是大同知府衙门,后来大同知府迁往了别处,重新修建了一处衙门,这里便空出来了。

待到刘君韬出任山西总督的消息传来,这里便重新修葺完毕,变成了刘君韬的山西总督府,昨天进城的时候,郭沐英母子三人已经被安顿在了这里。

没过多久,刘君韬便在薛桐的陪同下来到了总督府门前,只见这里占地颇大,在大门不远外有两棵橡树,古橡苍功他瑕,枝叶繁茂,生机旺盛。

刘君韬在薛桐等众人的簇拥下进入总督府内,一进大门,里面一座照壁,广三丈六尺,高一丈六尺,东西两角,还辟有橱门。

这处总督府前衙后宅,以大门、大堂、二堂、三堂为中轴线,其他建筑基本保持左右对称。

内中分为几个房科,以便供总督的属官办公之用。

刘君韬漫步向前走着,薛桐也是陪同在左右,对刘君韬介绍着这处总督府的布局。

刘君韬边听、边看,眼见大堂为五间七架,布置得也是颇有武风,而后的二堂、三堂也是布局精妙、装潢奢华,远比自己在济南府城的总兵府要强上不少。

待众人来到二堂的时候,便纷纷落座休息,刘君韬也是没有立刻让众人离开的意思。

说了一会儿话之后,薛桐便靠近刘君韬说道:“督宪此来一路辛苦,现在后院末将已是吩咐人收拾好,只是这总督府空旷,要不要招几个仆役服侍?”

原来这里还是大同知府衙门的时候,都是招有仆役的,不过大同知府离开之后,那些仆役也就都散了。

刘君韬闻言微笑道:“这事便由薛总兵你来安排吧,薛总兵办事,本督还是信得过的!”

现在刘君韬在全山西最为熟悉的人就是薛桐了,既然薛桐想要向自己靠拢,那自己就不妨多给他一些机会证明自己的忠心。

果然,薛桐闻言非常高兴,连声说道:“督宪放心,末将定会将事情办好!”

众人又是说了一会儿,薛桐等人就要告辞离开,刘君韬昨日方来,按照他们的想法,至少也要休息几日再处理公务,不料刘君韬却是叫住薛桐等一众大同镇的将领说道:“薛总兵,晚上时分,你将大同镇的文册拿来给我看。”

听刘君韬这样说,不光是薛桐有些惊讶,他身边的一众大同镇将领也是吃惊不小。

薛桐自然是不敢怠慢,急忙拱手说道:“末将明白!”

此时山西总督府的构架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所以刘君韬想要全面整顿山西一省的军务,只能就近先从大同镇着手,薛桐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待到薛桐等一众将领离开之后,刘君韬便来到了后院,一路看来果然几进几出,房间众多,刘君韬也是见到了郭沐英母子三人,一家人休息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薛桐前来求见。

薛桐带了两个手下,搬来了不少的文册,只见薛桐向刘君韬拱手说道:“督宪,末将已是将大同镇的所有文册带来,本镇内外丁口兵马,仓库粮草,军械枪炮等等记载,尽在此处!”

看着这个高大的边军总兵,刘君韬微笑道:“薛总兵辛苦了,请坐!”

刘君韬自然是知道薛桐还是很有能力的,至少能够率部在大同镇这里和鞑子几经交战,没有些真本事是活不下来的!

而且,薛桐对大同镇、乃至于整个山西的军务、防务情况也是很熟悉,只是他的官运不好罢了,几次三番都是遇到了瓦剌的主力大军。

对于薛桐这样的人,刘君韬当然要用起来。

刘君韬让薛桐坐下之后,便凝神细看起文册来。

依文册统计,大同镇内有官兵三万九千三百二十三人,马骡七千一百一十五匹。

此外,大同镇还有各类匠户一千九百七十余户。

在军器方面,大同镇储备有有弓六千八百七十余副,箭九万五千二百九十枝,盔甲三千一百八十六顶副,虎衣虎帽八百一十四顶身,大刀,腰刀,藤牌背刀各三万九千一百余口。

此外还有神枪一千零三十二杆,神铣五百十五杆,铜炮五十三个,无敌手一十二个,虎尾炮三十二个。

储备有铅七千一百八十七斤九两,储备有火药四万三千一百二十斤七两,储库熟铁五万一千六百三十斤,生铁八万一千三百五十七斤,生铁子六千四百三十二粒。

刘君韬老于行伍,对这些文册上的数据并不相信,于是微微摇了摇头,谁知道这些情况是纸面上的统计,还是真实的情况?

刘君韬看完之后并没有立即说什么,而是一直在沉吟着。

薛桐一直在旁看着刘君韬的神情,他久在大同镇,自然知道这大同镇内的各种难处。

薛桐心中自然是直到这些文册的数据并不是实数,但面对不断南下的鞑子大军,以及大同镇城内的各路神仙,他这个区区总兵也算是尽心竭力了。

可是几年下来,大同镇的战力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是每日恶化,薛桐就不知刘君韬这位很有传奇色彩,最新上任的山西总督能不能改变这个情况?

对此薛桐心中很是期待。

良久之后,刘君韬抬起头来,对薛桐说道:“薛总兵,你明日招集大同镇内的所有将领,本督要巡视大同镇各处!”

从第二天开始,刘君韬便在薛桐等一众将领的陪同下,察看了大同镇内各地。

大同镇城西北处是军营、马铺,东南处有粮仓、草料场,此外南门外数里还有一个邮驿。

这些地方都是大同镇城左近的要点,这些地方刘君韬在几天之内就都看过了。

军营内人影稀少、兵员不足,大部分军士都不知道去哪了。

马铺内的马匹大多瘦弱,草料场缺乏干草马料,邮驿内剩几个老兵留守!

还有那大同镇的粮仓内,粮米更是只剩下数百石,够大军吃用多少天的?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刘君韬在薛桐等将领的陪同下走了一处又一处,大同镇内的一切都暴露在了刘君韬的面前。

随同的大同镇众人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只有刘君韬的神情依旧平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随行的游击将军白玉兴和陶吉新边看一边笑,二人连声说道:“啧啧,这大同镇内外看起来大是大,不过败絮其中,真是不如咱们山东镇呢!”

薛桐的一众手下将领闻言都是面有愧色。

很快,一行人又进了大同镇下属的匠作坊,只见里面一些工匠正懒洋洋的打制着手上的兵器,与山东镇各处兵仗局内热火朝天的场面完全不能比,再看看他们打制的兵器火器,多半质量不过关。

同样是匠户,这些大同镇之人和山东镇各处兵仗局的工匠相比,这工作热情,这武器质量,可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再看着那些工匠们苍白的脸色,刘君韬也没有心思处罚他们。

最后,刘君韬来到大同镇城的城墙上,看着城南处的演武厅,沉声道:“薛总兵,明日招集大同镇的将士,我要检阅军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