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八十一章 入社心如铁

天策大明 第四百八十一章 入社心如铁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百名武悼社成员经过培训之后,便全部返回天策军各部,开始执行自己的使命。

这些武悼社的长老、导师和弟子将在天策军各部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对各部将士的军心进行引导,让众将士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让众将士明白华夷之辩,明白自己身为大明武人的荣耀。

这些第一批武悼社成员职务高低不等,众人在军中也许是普通士兵,也许是各级将领。

但是在各部军中,所有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只要见到了武悼社之人,必须行礼以示尊重。

于此同时,刘君韬还对武悼社成员的军装、铠甲做出了修改,在肩膀处都缝上了布穗,长老的铠甲、军装为血红色,导师为黑色,弟子则是白色以示区分。

在衣甲上做出区分,不但可以让人一眼就看出此人是武悼社的成员,能够看出级别的高低,而且对于武悼社成员来说,这也是一种荣耀,可以让众人感到自己区别于他人。

几天之后,刘君韬在副总兵胡德兴的建议下,还决定以后每年天策军各部军中都会举行选拔,凡是想要入武悼社的将士都可以参加选拔。

这种选拔并不是普通的书面考试,而是由武悼社导师牵头,对参加选拔的将士进行观察、检验、面试,并且还是派出一些特定的任务交给这些参加选拔的将士去完成。

这些参与选拔的将士,只有通过了所有的环节,才能够进入武悼社,成为武悼社的一名弟子。

当然,在武悼社中,弟子、导师等级的将士,如果想要向上晋升等级,也必须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只有完成了足够数量的任务,并且经过武悼社长老集体表决通过,才可以晋升等级。

这些用来检验众人的任务,全都是一些非比寻常的任务,对于众将士的心理有着巨大的考验。

用刘君韬的话来讲,当天策军普通将士在执行任务时,无法通过自己本心的考验,或是普通将士对于一项任务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不知道是对是错的时候,武悼社的成员就要出场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天策军同样如此!

这句话就是刘君韬对武悼社成员所说的。

只要上官下达了命令,天策军将士就必须执行,哪怕这个命令是错的,也不容置疑。

其次,刘君韬组建起武悼社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在将来天策军将士一旦遭遇硬仗、恶仗,武悼社将士便是大军的脊梁,就像是后世的党~员一般,必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武悼社之后,这些武悼社成员在各部军中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已经到位的抚慰官一起,将大军的军心稳定了下来,现在天策军各部将士相互斗殴的事件基本上已经绝迹了。

而且,各部将士在严苛的操练下,也能够咬牙坚持,这也得益于军中抚慰官对众将士的疏导,以及武悼社将士的带头作用。

当然,刘君韬也下令对军中的武悼社将士增加饷银。

刘君韬始终认为,军队就应该等级森严,不光要在饷银上有所区别,还要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拉开差距,这样才能让军中将士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想要吃得好、挣得多,那就要付出远比别人多得多的汗水,甚至是鲜血,这样才公平。

于是,随着刘君韬的一声令下,天策军各部军中也开始了变革,不但各级将领、武悼社将士的饷银所有增加,相互之间拉开了差距,而且各级将领、武悼社将士的伙食也要比普通将士好。

现在天策军普通士兵每天三顿饭,午饭有二两肉,三天给一碗酒。

经过此番的调整之后,各级将领、武悼社将士的伙食改成了午饭和晚饭都有肉吃,而且肉量和菜的数量都是级别越高数量越大。

如此一来,这项制度只执行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天策军各部将士便都自发的开始疯狂~操练。

因为刘君韬在制定了这个等级制度之后,也颁布了一个晋升的制度。

在战时就不必多说了,只要有战功,便可以晋升。

但是在没有仗可打的时候,天策军将士便可以通过挑战自己直属上官的途径,来获得晋升的机会。

按照刘君韬的设想,任何将士,只要能够在战技上胜过自己的上官,挑战三次,三局两胜,便可以取而代之!

当然这种挑战晋升的机制只限于哨长及哨长一下的将士,而且挑战获胜之后,还必须要经过武烈堂的学习才能够就职。

即便是这样,刘君韬的这条命令发布之后,天策军所有将士都沸腾了起来,所有哨长一级以下的将士全都日以继夜的开始操练,没有人愿意落后于人。

随着刘君韬的一系列改革,天策军各部将士的士气陡然暴涨,天策军将士的待遇也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山东各地都对加入天策军无比的向往。

以至于民间许多尚未婚配的女子家中,都是想方设法的托人,要将自家的女儿嫁给天策军将士。

一时间,天策军将士成了山东各地的“明星”群体,就连一些书生也为之向往。

再加上已经陆续投入使用的各地军校,以及正在加紧修建的济南府武烈堂、玉山镇武烈堂、安东卫碧波堂三处高等军校,一时间整个天策军上下都是崇文尚武,将士们真正做到了一手刀剑杀伐、一手诗书教化!

天策军如此,连带着使得山东各地民间都是阳刚之气凛然,民间百姓也是议论纷纷,民间的武馆更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就连天策军将士的军服也成为了民间效仿的对象,不少的裁缝铺都开始定做类似于天策军将士常服的衣服,一时间大街上到处都能够看到身穿大红“战服”的百姓,这也成为了山东各地的一条风景线。

当刘君韬听着情报部部长刘子安的汇报,得知此时天策军各部的状况,已经山东各地民间已经掀起的风气之后,非常的欣慰。

对于刘君韬来说,这样的风气才是华夏应该有的风气,崇文尚武、自强不息,这才是大明应该弘扬的!

那种文盛武衰,上上下下总是无病呻吟,以舞文弄墨为能事的风气,只会将大明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就如同后世明末那样!

也正是这个原因,刘君韬才会在待遇、服饰等各方面,不遗余力的提高天策军将士的地位,宁远让商部每年多花十几万两银子,也要做到这一点。

刘君韬心中非常明白,天策军就算再强,早晚有一天也会消失,毕竟没有永远存在的军队。

所以,刘君韬便想要让这种崇文尚武的风气,让大明上上下下刚烈不屈,这样一来,就算终有一天天策军不存在了,大明依旧能够雄踞东极,屹立不倒!

就好像入了武悼社的将士一样:入社心如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