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八十章 结社

天策大明 第四百八十章 结社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景泰六年四月,济南府城外,龙骧军左营大营。

夜晚,在营中的一座大帐内,两百名从天策军各部中抽调出来的将士聚集在一处,正在由副总兵胡德兴亲自授课。

胡德兴教授的“文化课”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专门对这些抽调出来的将士讲解。

而这些将士都是由刘君韬直接下令,按照刘君韬制定下来的标准选拔出来的。

英勇、忠诚、绝对服从;有学识、有胆识、有担当!

这便是大帐中两百名将士的共同点!

这些将士之中,有把总、哨长、队长,甚至大部分将士都是伍长、普通士兵,此番的选拔并不以官职和战功为依据。

这天夜里,胡德兴并没有再讲霍去病封狼居胥、班定远孤兵定西域等等让将士们热血澎湃的历史故事,而是讲到了“为什么”。

“上天有好生之德,杀伐非人子所能为之。所以这杀伐之权,也握于上天。古往今来,大军出征,莫不先告祭上天。而决人于死,也要明正典刑,这都是在求得上天的允准,这些……都只是仪礼吗?”

胡德兴锐利的目光扫过了众人,在坐的两百名将士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因为成了假模假样的仪礼,你们才要问为什么!”

胡德兴大声说道:“杀伐有二,兵和法。这兵一事,就跟你我有关……”

“就因为杀伐没握于真正承天受命的人手里,这世间才有这么多罪孽,那些鞑虏、贼寇、犯人便是此类的罪孽,也正是我等大明武人要清除的敌人!”

听到这里,大帐之中的两百名将士才明白,原来自己从军吃饷,不仅仅是得到了一份谋生的差事,也不是仅仅是要光宗耀祖,而是在清除罪孽,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替天行道!

“这段时间以来,咱们天策军各部的操练越发的严苛,你们也许一直不明白,总镇和各位参将为什么要这么操练你们,答案很简单……”

说到这里,副总兵胡德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站起了身,恭敬地朝前方拱手行礼。

“因为你们……是跟着我一起,实践咱们武人之职的猛士!”

清朗的嗓音响起,大帐之中的两百名将士纷纷侧目,只见总兵官刘君韬昂首走了进来,所有人全都一同起身抱拳行礼。

“参见总镇!”

“武悼社!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是武悼社的一员!”

武悼社,是这段时间以来,刘君韬和胡德兴共同凝练出来的成果。

现在山东镇体系之内,除了十几万天策军之外,还有预备役也就是登记在册、定期操练的青壮几十万,这么庞大的力量,除了优厚待遇、锤炼熏陶之外,刘君韬还需要打造一个众将士共同的精神纽带,由此牢固掌握这支庞大的军队。

这个考虑,在刘君韬之前筹建军校的时候就在酝酿,之后还把副总兵胡德兴也拉了进来,二人闭关商议了整整十天的时间,终于构建出了武悼社。

“武悼社”这个名字,是刘君韬想出来的,很直白,入了武悼社的将士,就是要像当年的武悼天王冉闵一般,利用任何手段来捍卫华夏。

对内百般维护、对外血腥杀伐!

此后,刘君韬便给军部部长向群下达命令,按照自己的标准在全军之中选拔核实的将士,集中到济南府城进行集训。

同时,刘君韬和胡德兴也趁着这段时间,开始商议武悼社的章程。

章程的第一部分讲理论基础,说的就是大明武人的职责,具体来说就是捍卫华夏、拱卫大明,大明武人要以此为总纲领,一切行动都要以这个总纲领为出发点。

以这个出发点为核心,第二部分说到具体的思想:例如当年蒙元之时,华夏为何乾坤倒转、日月无光、人心如豺、哀苦难当。

就因为南宋末年的武人已经失去了捍卫华夏、拱卫国家的能力,也忘记了这个核心!

如今大明的武人唯有志士携手守护,才能还世道清朗,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将士便不再是常人。

由此得出了第三点结论。

那就是能够入武悼社的将士无数,但是捏总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

上述内容,由刘君韬和胡德兴商议决定,由中枢部部长蓝思齐成文,语句浅显,言必称圣贤,反正类似的道理,古人说得早已通透,信手就拿来用了,跟这个时代看不出什么隔膜,刘君韬看完之后,也不得不感叹蓝思齐这个部长的修饰功夫,真是深得儒士精髓。

话又说回来,武悼社的章程之中融合了道家的思想之根,墨家的行事之风,同时在章程的后半部分,又体现出刘君韬加入的近代军队思想的诸多特点。

武悼社章程后半部分就是对入社成员的具体要求,以及生活和工作的作风。

按照刘君韬的设想,凡是入了武悼社的将士,那就是将自己变作一部机械,什么时间做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划。

而做什么事,都必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绝不容马虎敷衍,和光同尘。而对待挫折、苦难和伤痛,要铭记自己非寻常人,压制软弱之心,谨记自己的职责。

总之,加入武悼社的成员,除开大明武人的身份外,还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韧、沉默、孤傲,如果在世间寻找和他们气质相似的群体,那么苦修士也许会比较像,但还是有区别。比如武悼社并不干涉成员的私人事务,甚至还遵崇华夏古训,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什么“父母在,不远游”这种东西,就去掉了。

原本副总兵胡德兴还觉得意犹未尽,因为毕竟武悼社的思想根基,只是基于上古道家、墨家一脉,让这里面的道理显得有些飘渺,因此他想更丰满一些。

但是刘君韬却挥了挥手,认为只融入道家和墨家的思想就已经可以了,其它如儒家、阴阳家、法家等学说还是算了吧,刘君韬可不想将自己筹划的武悼社变成一个大杂烩。

武悼社之中只要有道家的核心、墨家的风格就足够了。

至于武悼社之中人员的等级划分,刘君韬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安排。

虽然刘君韬在武悼社中是最高的存在,武悼社中的任何重大事情都必须经过刘君韬的首肯,但他却并不担任任何职务,只是拥有无上的处置权。

而武悼社里,分长老、导师和弟子三个级别。

长老是武悼社的核心成员,由长老组成的长老会议,负责决策招纳新人,分派导师以及处置叛徒。

导师是武悼社的正式成员,弟子是见习,一个导师带几个弟子,等导师觉得弟子足够可靠,再由长老会议升格为导师。

当然,这些称呼和等级,都是刘君韬按照后世的习惯设定的,多少有些玩味的意思。

这些都制定好了之后,胡德兴和蓝思齐也是有些担心,毕竟军镇之中公然结社,这样的事情在朝中是很忌讳的事情。

胡德兴和蓝思齐都担心朝廷会震怒军中结社,认为天策军和山东镇有结党营私之嫌。

刘君韬闻言却是不以为然,说道:“这有什么忌讳的!既然朝中的文官可以结文社,那咱们武人自然也可以结武社!”

既然刘君韬已经拍了普,那胡德兴和蓝思齐便没有什么意见,全都开始进行具体操作了。

自这天之后,大帐中的两百名将士便成了武悼社的第一批成员。

经过刘君韬、胡德兴的考核检验之后,这两百名将士之中,有大约十多人成绩优异,被认定为长老,剩下的一百八十多人全部定为导师!

虽然看上去人数很多,但相对于十几万天策军将士和几十万预备役将士而言,人数还是相当稀少的。

所以,刘君韬给众人的第一个指令便是,在军中发展合适的武悼社弟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