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名扬天下

天策大明 第四百三十二章 名扬天下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天之后,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将做好的义务教育方案呈交给了刘君韬,对于这份方案,刘君韬还是非常满意的。

蓝思齐不亏是“落榜生”出身,这份义务教育方案结合了此时大明各地私塾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份详细的大明版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中学、大学各三年,一共是九年)

当然,要实现这份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在山东六府之地,共需建设小学一百零二所(每县一所),中学十二所,大学四所(济南府城三所,玉山镇一所)。

其中的建设经费经过中枢部的计算,至少需要四百二十万两以上!

这还不算这么多学校所需先生的费用,以及这些学校运营所需的支出!

如果都算上的话,估计山东镇每年将要花费五百万两左右!

但是,刘君韬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批准实行了,并且命令商部部长唐宇立即调集钱粮,在明年入冬之前,至少要将这些学校修建完毕,期间也要将所需的先生和后勤人员招募到位!

同时,这些学校中的军事书院都划归在军部征兵司统管,其余的普通学校全部划归民部统管。

刘君韬专门在民部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教化司。

这个部门统管所有的民事学校,并且负责山东镇的对外宣传事宜,引导各地百姓的人心向背,劝人向善。

教化司的司丞名叫郭昌敬,是民部部长郭永忠的侄子,为人机灵,很有才干,原先一直是在郭永忠手下办事,在户籍司一干就是三年,深受户籍司司丞许珐的赏识。

郭家的辈分是按照“永昌和睦、仁爱友邻”来排序的,郭永忠正好是“永”字辈,郭昌敬是“昌”字辈。

当然,刘君韬决定任命郭昌敬为教化司司丞的时候,刘子安和蓝思齐都在背地里提醒过刘君韬,二人都是担心郭永忠一派势力太大。

毕竟此时的幕府之中,民部、商部的人都是原先鱼山集的人,都算是郭永忠的老人。

就连军部兵备司司丞张白圭,也是和郭永忠关系甚好,原先也是鱼山集的老人。

但是刘君韬却是坚持任人唯贤,不管是哪一派别,只要有本事,就该重用。

当然对于刘子安和蓝思齐的提醒,刘君韬也是记在心中,毕竟不管是哪一个势力,只要发展起来之后,肯定是要分化出不同的派别的,对此刘君韬并不反对,也不反感,只要各派别之间不要相互争斗、无休止的内耗便可!

至于良性的竞争,刘君韬甚至还举双手赞成。

成立民部教化司的命令已经签署,中枢部也行文发了下去。

之后,刘君韬便带着郭沐英,以及两个儿子离开了济南府城,在五百重甲铁骑和五百精锐鸟铳手的保护下,前往了玉山镇。

此番刘君韬带着妻儿返回玉山镇,一者是为了回去看一看乡亲们,二者也是想要看一看沿途的情况,对各部将士和沿途的产业,以及玉山镇的各项事业视察一番。

刘君韬离开济南府城之前,便让副总兵胡德行暂时管理幕府事宜。

刘君韬一行自济南府城一路向西,没几天的功夫便赶到了兖州府的平阴县。

这一路上,虽然有郭沐英母子三人随行,但是并没有太过耽搁,三人也没感到太过疲惫。

此时山东各府县之间的官道,已经全部由民部牵头、商部出钱粮进行了修缮,虽然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的官道正在施工中,但大部分已经竣工完毕了。

从济南府城到平阴县的这段官道,不但路面拓宽了一倍,而且还全程铺上了水泥,实现了路面的硬化,来往行人再也不用担心雨雪天气路途难走、泥泞了。

为此,商部已经先后六批拨下了三百九十余万两银子,以及九十五万石粮食,而且随着后续工程的延续,商部还在不断的调拨钱粮。

索性现在商部的众多产业收入剧增,而且各处商贾、士绅等每年缴纳的费用也是逐年递增,使得商部完全能够承受这么巨大的开支,而且还能有所盈余。

没过多久,刘君韬一行人便出了平阴县,朝着滑口镇前去。

待众人赶到一个路口的时候,民部雇佣的两个当地青壮正在指挥来往行人。

只见二人都是各自挥舞着一面小旗子,其中一人的旗子是红色的,一人的旗子的绿色的。

这就和后世的红绿灯一般,行人见到红色旗子举起,便在路口等候,让另外两个方向的行人先走,待到绿色旗子举起才会继续前进。

同时,郭沐英也是发现,来往的行人绝大部分都是在靠右赶路,看来也是民部定下的规矩。

虽然这些规矩在郭沐英看来有些奇怪,但是官道上的人潮却比以往顺畅了许多,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人潮互不打搅,整条官道上都是整齐无比。

“真是长见识了!”

郭沐英笑着对刘君韬说道:“夫君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定会名扬天下的!”

刘君韬笑着说道:“才做了这么一点事情就能名扬天下吗?”

“才不是这么一点呢!”

郭沐英指着旁边经过的一辆马车,说道:“你看!那辆新式马车肯定的玉山车辆厂出产的,上面的车牌不是用于登记的吗,我猜,这个制度不但可以让民部有一部分车牌售卖的收入,而且一旦这些马车的车主撞到人了,或是牵扯到官司之中,还可以利用车牌来进行追查。夫君,我说的对吗?”

“哈哈!”

刘君韬笑着说道:“夫人真是聪慧,正是这样!”

“如果这样还不能名扬天下,那还有什么人可以?”

正说着,众人便赶到了滑口镇,当天天色已晚,众人便在镇上的醉中仙酒楼住下,明天上午便可以赶到玉山镇。

此时,刘君韬也是得知,衍圣公派了单先生前来,已经等候在玉山镇了。

次日上午,刘君韬一行早早的启程,没过多久就赶到了玉山镇。

玉山镇顿时沸腾了,镇上几乎所有百姓都是涌上街头迎接刘君韬。

此时的玉山镇已经可以用大城市来形容了,到处都是三、五层高的百姓居所,就连七、八层的房屋都比比皆是,可见玉山镇百姓的富庶。

刘君韬原先在玉山镇内的院子,此时还有专门照料着,刘君韬先是将郭沐英母子三人安顿好,而后便将已经等候两天的单先生接了过来。

见面之后,二人也是寒暄了一阵,刘君韬便询问道:“先生此来,可有什么事情?”

单先生则是笑着说道:“总镇,此番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只是衍圣公听闻总镇回来了,让我过来探望一下而已。”

“哈哈!”

刘君韬笑着说道:“衍圣公也太客气了,以咱们的交情,不用这些客套的。”

“其实不然!”

单先生说道:“总镇现在可是名扬天下啊,总镇此番北京一行的事迹已经传遍了山东、南直隶,以及整个江南各省,可谓是人尽皆知,现在总镇已经是和朝中大佬一样的名人了,总镇有这样的声望,衍圣公自然是要看重一些的!”

刘君韬闻言有些诧异,没想到明代的消息传得这样快,而后单先生更是说道,现在各地都有大家族在托人送礼,就是想要和山东镇、玉山镇搭上关系,不行的话,便有不少人退而求其次找上了孔府的产业。

也正是因为这样,衍圣公近来可是赚了不少银子!

单先生言语之间,也是充满了对刘君韬的感谢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