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三十一章 义务教育

天策大明 第四百三十一章 义务教育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君韬部署完军部的事务,其余各部的部长也是先后向刘君韬禀报各自的事务。

其中,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和商部部长唐宇的汇报最为重要,毕竟刘子安的情报部关注着朝中的动向,而唐宇的商部也正在京畿各地展开部署,这两个部门的事务都关系着山东镇今后的发展走向。

“总镇,现在卑职已经将情报部坊间司、朝堂司的人手进行了调配,全力应对朝中的动荡,而且卑职也和北镇抚司指挥使黄武进行了沟通,现在情报部的人手已经和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保持联系,在一些消息上已经可以实现互通有无了!”

说到这里,刘君韬便问道:“对了,我回来以后,怎么没见到黄指挥使?”

刘子安笑着说道:“总镇是这样的,因为现在陛下对黄指挥使已经出手,所以黄指挥使便准备辞官不做了,据说黄指挥使已经向朝廷上了奏折,只是现在朝廷和陛下那边还没有什么回信。另外,黄指挥使担心自己的安危,所以和卑职商议了一下,便前往玉山镇居住了。”

刘君韬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虽然以后情报部和北镇抚司的联系会变得不方便,但也算是搭上了线,以后就看情报部自己的本事了!”

刘子安也是点了点头。

而后,刘君韬便对刘子安说道:“等过几天,朝廷那边将黄指挥使的辞呈批准了,便将黄指挥使请过来,本镇准备在幕府中新增一个部门,专门对外进行探查、抓捕、暗杀等事宜!”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刘君韬这是准备在山东镇建立一个“小锦衣卫”啊!

刘君韬看着众人的样子,不由一笑,说道:“本镇准备建立的这个部门是对外,具体说来便是对瓦剌、鞑靼等外族的,诸位放心好了!”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刘子安则是若有所思。

接着,唐宇也说了一下商部的情况。

此时,商部在京畿各地开设的店铺和计划部署已经全部走上了正轨,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开春之后便可以有大部分的产业开始盈利!

刘君韬对此也是非常满意。

接着,赞画部部长张玉清和民部部长郭永忠也是先后做了汇报,刘君韬也是对二人的工作表示满意。

而后,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将刘君韬北上期间,由中枢部经手的所有事务简要汇报了一下,以便让刘君韬对这段时间的事务有所了解。

最后,副总兵胡德行也是将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做的一些决策说了一下,刘君韬也是全都予以追认。

此时,幕府各部的事务都已经汇报完毕,刘君韬便对众人说道:“此番北上进京,咱们山东镇虽然收获了不少的人才,但是其中付出的种种艰辛,想必诸位也是清楚地,所以本镇决定,在山东各府、县建立新式书院!”

众人闻言都是吃惊不小,毕竟此时朝廷在各地已经兴建了不少的书院,完全能够满足民间的教化之事,当然大部分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私塾教育。

郭永忠说道:“总镇,有这个必要吗?咱们是军镇,就算是民部和商部也是为了强军才设立的,咱们总不能连教书育人的事情都替朝廷做了吧?”

“难道教书育人不是为了强军吗?”

刘君韬说道:“本镇所说的书院,并不是现在那些只教授四书五经、圣贤文章的书院。本镇准备设立的书院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军事书院,专门教授行伍之事,本镇决定建立两所。一所设立在玉山镇,名为玉山演武堂,专门对咱们山东镇的各级将官和有志将士进行培养;另一所设立在济南府城,名为山东军事书院,这所书院专门面对全天下的有志之士,教授排兵布阵等学识,以及兵备打造、赞画学问等等,凡是和军伍有关是学识,这里都会教授。”

“凡是从山东军事书院顺利毕业的学生,都要到山东镇各部中历练两年,两年期满后,便可以进入玉山演武堂进行进修,完成学业之后,便可以根据其具体的才干,在咱们山东镇各部出任相应的官职!”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非常赞同。

此时众人心中还都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思想,刘君韬的这个想法一旦实行起来,便可以让山东镇获得源源不断的将才,虽然和那些名将无法相比,但是山东镇完全可以凭借这两所军事书院,获得大量的高质量基层将领!

此时在座的众人都是聪明人,刘君韬说完之后便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便全都积极赞同。

“这两所书院全都划归军部,由征兵司负责筹备,学院所需的教官和先生,暂时由各部军中的将领和得力士兵出任,待到几年之后,便由两所书院的优秀毕业生出任!”

军部部长向群和征兵司司丞武磊都是当即领命。

接着,刘君韬又是说道:“此外,本镇还准备在山东建立义务教育制度,在每个县城建立一座小学,该县的二十岁以下、十岁以上的识字男丁都可报名入学,学校除了教授众人识字和为人道理之外,还会教授天文、地理、算学、历史、当下时政等等,都是实干之学,学制为三年!”

“在每个府城,都要建立两所中学,所有在小学学满三年、顺利毕业的学生,都可以进入所在府城的中学;其中一所中学继续教授天文、地理、算学、历史、当下时政等实干之学,不过相对小学所教都是深奥许多;另外一所中学,则是教授农学、商学、工学等学问。”

刘君韬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些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两类中学进行深造。”

“最后,本镇准备在济南府城建立两所大学,也就是俗称的书院,依旧是一所教授天文、地理、算学、历史、当下时政等实干之学,一所教授农学、商学、工学等学问,再加上山东军事书院,到时候咱们济南就有三所大学了!”

这时,郭永忠说道:“只怕是科举之途依旧是百姓的首选,到时候咱们花费巨大,建立了许多学校,但不会有人来学的!”

刘君韬笑着说道:“不用担心!咱们的这些学校不但入学不用缴纳任何的费用,学校还包吃包住,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只要顺利毕业,便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才干,在咱们玉山镇和山东镇的各处安排生计,就算是到军部参军,只要是有小学、中学或是大学的毕业证书,便可以优先录取,到时候咱们的这些学校一定是趋之若鹜的!”

听到这里,蓝思齐也是笑着说道:“总镇说得没错,毕竟能够走科举之途的书生都是少数,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是没有这个途径,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是上了几年私塾,认识一些字,便在各处给人帮工,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什么出息。所以,咱们的这些学校对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刘子安则是说道:“总镇此举真是意味深长啊!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咱们山东镇所需要的所有人才,都可以自行培养,再也不必担心人手不足了!”

众人闻言都是对刘君韬佩服之至。

刘君韬笑了笑,对蓝思齐说道:“中枢部立即做一个义务教育的具体计划,所需的人手和花费也要明晰,本镇审核之后,立即交由商部拨款,争取入冬之前开始筹备!”

“得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